世纪之交,党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水平,我国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新动向,及早做出战略筹划。学校体育如何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这一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主旋律。
1.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开幕。江泽民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力求全方位地增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并强调了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到2001年,初步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体育、艺术教育体系。同年6月15日—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并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议》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决议》在体育的有关章节中提到:“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两个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实施,使基础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新阶段。从观念到行动,从课程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从管理者到实施者,从学校到社会,中小学校的改革实践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人文体育观的确立(www.xing528.com)
1997年是毛泽东同志的《体育之研究》发表八十周年。在“多数学生厌烦体育课的现象并无多大改变”[60]之时,重温毛泽东的“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的思想,可以说是指出了我国学校体育想要解决而又始终未能解决的关键问题。1997年9月,原国家教委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旨在进一步强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10月,印发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12月,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工作会议在武汉举行,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开幕式上,作了《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十年的工作;总结了基本经验;分析了所面临的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的思想,此时才受到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从“如何充分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开始,根据柳斌同志指出的“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精神,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探索,素质教育成为改革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实质上同全面发展教育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既定的教育方针,这个方针、目的是最高的,也是抽象的。贯彻全面的教育方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进行素质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策略。
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在其1999年主要工作安排中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组织力量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研究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研究,使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科学化”。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和50多名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于2001年3月完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并于2001年9月进入各实验区进行实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思想,在课程的性质上,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位为“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体育的增进身心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功能。在课程设计的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主张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以及潜能的发挥,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同时,强调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并重视意义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并制定了包括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具有递进关系的目标体系。其课程目标是: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理解体育对健康的意义;增强体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并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划分各领域的水平目标。在教材的选择上,强调“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激发学习兴趣,运动形式活泼;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简单易行的内容以达成课程的学习目标。这对将教师从大纲的执行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和创造力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注重学生的学法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体现了学校体育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提出,对在知识经济时代“抗击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给人类造成的身心异化,抗击复杂的经济关系和信息网络给人类的精神和体质造成的负面影响”[61],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改变传统的体育观的弊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标志着学校体育思想的人文体育观的确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