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里程碑,党的十四大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学校体育改革也在经过深刻的反思后进一步得到深化。
1.教育改革的背景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强调: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50]199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都到会讲话,江泽民指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地位。只有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要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全面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51]。会后不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纲要》的实施意见。1995年,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同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面向21世纪实施科教兴国的政策建设;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一最为重要的教育基本法律。1996年,国家在制定国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过程中,又确定了我国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和改革的总体思路。
2.学校体育思想的反思与深入发展
这一时期,是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回顾与反思并将改革引向深入的时期。对学校体育功能、目标的认识趋于全面,认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部分,学校体育的多目标必须为学校教育的“育人”的总目标服务;对学校体育功能、目标的探索也由宏观进入微观;单一的学科课程难以承载学校体育多目标的问题受到重视,并由此提出了“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
1993年,国家教委体卫司在其年度工作安排中强调要加强宏观指导;加快体育教学改革步伐;改革课余训练体制和运动竞赛制度;扩大学校体育的国际交往;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条件。因此,大批专家、学者承前启后,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进行回顾总结,并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认为当前国际上对体育、学校体育的认识都更为深刻,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历史任务,树立新型的体育观;学校体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整体教育的有机部分,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建立能调动师生双方能动性的、创造性的、民主的、合作的关系;树立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观念,使学校体育能为优良的文化环境、教育青少年热爱和平和分享生活乐趣,为“育人”的总目标服务。同年秋季,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在全国(上海、浙江除外)各地开始试行。大纲规定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52];并根据多年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和体育教学的实践,将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归纳为三项基本任务,即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生长发育;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发展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1994年,《中国学校体育》刊登了真名先生的《从为什么要教滑步推铅球谈起》的文章,文章涉及了选用教材的原则和依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等重要的理论问题。卢元镇指出:这实质上是“‘以增强体质为主,还是以传授三基为主?’这场讨论的延伸和扩展。这场讨论已旷日持久,这次终于向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直接提出了全面的质疑。”[53]其用意是提示人们教材的选择和传授必须符合学校体育的总体功能和目标。围绕着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陈琦提出了“竞技运动教材化”的观点,认为“体育课教材的选择既要考虑效果目标(对增强体质而言),又要考虑知识、技能及兴趣目标,单纯从某一目标出发选择教材,都不可能全面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54]。还有部分人的讨论则是围绕如何处理学校体育的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夏峰则撰写了《勿走极端》一文,意在提示人们正确处理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以引起大家的重视、警惕、思考和批评。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17年的深刻反思时期,同时也孕育着新的一轮的改革的生机。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了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并确定了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实施对象。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以发展学生能动性,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的各种学校体育教学思想归结到终身体育思想的旗帜下,并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发展。
1996年1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下发实验《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的通知,“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将体育课程由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改变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新的课程体系。两类课程的任务各有侧重,但两者是相互联系、渗透、交叉的,共同完成体育课程的整体目标。
“整体教学改革”旨在改变体育教学实践中单一的学科课程难以完成整体的多元教学目标的状况,力求解决教学实践中长期争议的“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与“以增强体质为主”的矛盾,使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两者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得到统一,实现“以运动技术项目为主的分类方式”向“以两类课程体育的不同性质和要求为依据的分类方式”的转变。“整体教学改革”试图实现体育教学和终身体育的接轨,使体育课程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的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3.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www.xing528.com)
(1)“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
“快乐体育”思想在90年代中后期,受到社会广泛重视,国内外名称相同、内容相似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在中国相互融合,形成国内现在各种类型的“快乐体育”的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快乐体育”理论与实践,除重庆市的快乐体育教育外,也出现了江苏省部分地区的快乐体育教育、广东省的快乐体育教育、“218课程研究团体”的快乐体育教育以及与快乐体育教育相近的山东部分地区的“和乐体育”教育等。在诸多“快乐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和乐体育”教育将快乐体育思想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
(2)成功体育思想
“成功体育”脱胎于“成功教育”。其倡导者认为,对成功体育的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从广义来说,就是体育要为成功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从狭义来说,就是体育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55]而“成功”的体验,不仅仅是“快乐”,在追求“成功”的道上,既充满着友谊和欢乐,更充满着艰辛和苦涩,乃至挫折与失败。“在体育的价值取向上要求我们不仅要着眼于现在,而且要放眼于未来。”[56]其目标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目的、任务是完全一致的,且上述目标是成功体育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成功体育”提出在价值取向上,不仅要着眼于现在,而且要放眼于未来,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体育教育要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基础的思想。“成功体育”思想是以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十几年的成果为基础,试图在新的阶段上进行包括目标—内容—方法的整体改革的体育教育思想,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育教学改革的思想体系。在教育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学校体育成功地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服务。目标的层次性上,要求每一次教学、每项教学内容、每个教学方法都要立足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使学生在一点一滴的成功中培养兴趣,增强意识,养成习惯,提高能力,增进身心健康。“成功体育”评价体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最终标准,是看能否成功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发展服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把学生能否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否扎扎实实地得到发展作为比较具体的评价标准,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
4.课余体育锻炼的指导思想
这一时期,对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系统中与体育课相互平行且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的观点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并且课外体育活动冲破了围墙,突破了学校的时间、空间的界限,随着学生的空余时间的增多,学生从事体育活动不仅在校内,已扩大到社会、家庭。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的《学校体育学》中,课余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的论述是:“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丰富课余生活;培养社交能力;培养体育骨干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其较以前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地位上仍然将课余锻炼视为体育课的延续,在内容上仍以“达标”为核心的实际情况,提出“体育课外活动应有更大的自由度,且内容应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在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我评估、组织裁判、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57]。与前者比,后者更加强调对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促进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将课余体育锻炼设置成为活动课程,无疑是对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系统中与体育课是相互平行且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的观点的肯定,两类课程均服务于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学科课程趋向于传授知识,活动课程偏重于锻炼身体,共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5.课余训练与竞赛指导思想
由于认识上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文化课学习和训练矛盾突出,高水平教练员缺乏,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一度使课余训练陷入困境。1993年,国家原教委体卫司在其学校体卫工作年度安排中,将课余训练体制和运动竞赛制度提到了议事日程中。同年12月,全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秘书长会议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会议就我国课余训练工作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转到由社团管理,大学生竞技体育走向“世界大运”的转轨与接轨问题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它标志着课余训练工作由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运作模式过渡。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学校课余训练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学生体育协会工作的意见》、《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全国高等院校课余训练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及今后改革与发展的设想方案》[58]。确立了我国按教育和竞技规律,教体结合做好课余训练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基本途径。此期间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探讨如何从育人的目标出发,妥善解决训练、竞赛与文化学习的矛盾。对我国课余体育训练目标的描述,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运动才能的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力争在国内外竞技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