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育教师的培训与进修
为适应时代变化带来的不同社会需求,在职体育教师应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则应创造各种条件,组织体育教师的培训与进修。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有:
1.举办全国学校体育教研员骨干培训班
1994年9月,由国家教委体卫艺司主办、中央教科所体卫中心承办的全国学校体育教研员骨干培训班暨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试验工作表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4个计划单列市的126名学校体育教研员参加了为期6天的培训。
国家教委党组成员林炎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学校体育要做到“全员体育”和“终身体育”,要使全体学生都受到体育教育,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体育信念,终生受益。学校体育要加强耐力素质训练,使学生从刻苦锻炼中体验到乐趣,从而提高身心素质。应将体育与文化、思想、美育结合起来,发展学校体育本身的内涵,将体育教育的生理功能向心理功能拓展。会议指出,体育教研员的工作任重道远,对指导教研、总结教学经验、培训师资都有重要作用。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爱护、支持这支队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体育教研员要着眼于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在新的形势下,既要继承行之有效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又要学习现代的体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也要做到洋为中用。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实验和改革。体育教研员要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既不能增加学生负担,又要用足课时,积极实施新的计划;体育教研员的工作难点在农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力争在县级学校有专人抓体育教研、教学,对广大乡镇、农村的学校体育教学要有人管理,要通过体育辅导员抓班主任和兼职体育教师的业务提高。会议交流了近年来各地体育教学改革和教研工作的经验,总结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的试点工作。表彰了全国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的先进个人以及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试验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此外,1995年4月,还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省级体育教研员研讨会”,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体育教研员参加了会议。天津市18个区县的体育教研员、体卫干部及市教研中心共80人列席听取了会议报告。会议研讨了《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方案》,讨论了中央教科所体卫中心制定的《全国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科研课题大纲》以及教研系统课题的研究布局和建设科研网络等事宜。
2.开展青年教师体育教学基本功竞赛
努力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素质和基本教学技能,这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重要任务。江苏、北京、河北、湖南等地坚持开展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竞赛,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1996年北京市教委举办了初中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参加竞赛的是全市40周岁以下的所有初中体育教师。竞赛分学校(或学区)、区(县)和市3个阶段进行。(www.xing528.com)
竞赛组织:成立由市教委各有关处室、教研中心各学科负责人组成的市级竞赛委员会,负责制订竞赛办法、竞赛内容,负责市级决赛的组织实施等一系列有关工作。由教研中心各学科教研室聘请高校、研究院的专家(5~7人)组成学科考评组。负责本学科市级决赛的阅卷、评分等项工作。各区、县成立相应的竞赛委员会及学科考评小组,负责区、县的预赛及选拔工作。
竞赛内容:笔试包括教育法规、教学大纲、教学文件考试和编写教案。教学片断,包括仪表、教态、讲普通话、口令运用、体操教材中的保护与帮助方法,初中各项教材的示范动作(因天气原因,改为技巧、支撑跳跃和武术)。现代化教具使用,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操作(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
竞赛结果:笔试,获一等奖的6名,获二等奖的13名。教学片断,获一等奖的6名,获二等奖的18名。有3名选手因同时获得两项一等奖而获得全能奖。有4名选手因未通过计算机操作,被取消录取资格。
这种教学技能比赛是一项改革,具有规模大、组织严密、针对性强、效果好、影响广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
“跨世纪园丁工程”的启动与实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面临21世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制定了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在全国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面向21世纪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知识支撑。
为此,教育部体卫艺司先后于1999年12月和2000年1月组织专家、学者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研讨体育教师的培训问题。在充分研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园丁工程全国体育教师培训方案》。根据“跨世纪园丁工程”的总体要求,确定了培训的目标即“通过培训,使受训者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师德,拓宽知识面,熟悉国内外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初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成为能主动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合格的体育教师”。此后,教育部体卫艺司实施了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首先,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国家级脱产培训,共培训全国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300人。之后.还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二级培训。
为了使全体教师在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和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达到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教育部体卫艺司于2000年2月15日—19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了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会议。研讨有关编写培训教材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教材内容体系等,确定培训教材编写、出版工作的计划与分工。在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负责人明确阐述了“园丁工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时间与要求,培训内容与形式,组织管理以及经费与政策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强调了培训教材的编写要树立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要面向全体教师,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教师群体的需要,在内容上特别注意来自中小学第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力求做到内容上有创意、体系上有创新、实用性较强,突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