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与颁布

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与颁布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引领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这一时期国家教委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制定颁发了多个教学大纲,这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与颁布

一、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与颁布

体育教学大纲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实施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依据。为了引领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这一时期国家教委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制定颁发了多个教学大纲,这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

根据《义务教育法》及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精神,1987年7月开始编写《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这两部大纲是在1987年颁发的过渡性大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1988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并在全国进行试验。

从1990年9月—1992年7月,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2个学年的教学实验。之后,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国家教委于1992年11月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它与过去的大纲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进一步明确了体育教学大纲的性质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有关课程设置的规定与要求制定的,是编写体育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和对体育教学进行管理的依据。

(2)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

分学段(小学或初中)提出的体育教学目的、任务,各项教学要求,各年级理论知识教学、身体锻炼、掌握运动技术的目标,各项身体素质和技术考核标准等几方面,都比过去完整。

(3)强化了理论知识教学

大纲重视体育课的实践,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强化了理论知识的教学。把理论知识作为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指导学生体育实践、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内容。初中的体育基础知识,从1987年的每学年6%~8%提高到1992年的每学年的12%~14%,并初步建立了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的新体系。

(4)进一步加强了民族传统体育

大纲增加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改变了原来把武术作为唯一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局限性。经过论证,将行之有效、又符合生年龄特征的八段锦五禽戏和其他养生健身方法和理论知识选进了大纲。

(5)进一步加强了体育的“基础”和能力发展

加强“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体表现在重视对体育基本知识、锻炼身体基本方法的传授和基本运动技术的操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要求学生重视舞蹈、武术、健身功法等基本动作的训练,能举一反三地在集体舞或拳术套路中加以运用。

(6)统一性与灵活性的进一步结合

教材内容,70%为统一性的通用部分,30%为灵活性的选用部分。在具体教材内容的排列上,采取3项措施:对部分教材间隔排列,如跳高跳远教材,各年级只出现一种;体操教材分组配伍,几组教材搭配一组,有的项目不一定年年出现;技术比较简单的动作,不强调教材的辅助性,避免过分追求技术细节[5]

1992年颁发的大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它继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优良传统,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体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育理论研究的成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体育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以及加强基础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促进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打下了初步基础。

2.《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的颁发(www.xing528.com)

1989年以来,国家教委体卫司在天津市和广东省湛江市进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试验,探讨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如何使体育与卫生紧密结合,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建立科学的可行的体育与卫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学科体系。经过3年的试验,1992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了实验大纲。1992年11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初审稿供实验用)。大纲有以下基本特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体现了全面的教学目标体系;强调体育与卫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大了体育卫生知识的比重,小学3至6年级每周1课时,占33%,初中一、二年级每周0.5至1课时,占16.5%~33%;注意培养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能力,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教材体系,小学以活动技能为主分类,初中综合分类,尽可能按不同年龄特点和需要安排知识与实践教材。

1993年4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了由李晋裕主编的小学、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本,并列入国家教委推荐目录。其特点是:强调体育与健康、理论与实践结合,扩大了课本的知识内容的比重,注重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增强锻炼的自觉性,培养体育保健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经过试验,效果良好。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颁发

1996年12月,国家教委体卫艺司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这个大纲与1987年的高中大纲(包括初中和高中在内的六年制大纲)相比,有以下特点:

(1)明确了高级中学体育课程的性质

新大纲明确指出:“体育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在初中体育课程基础上实施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所确定的体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等,既要与义务教育相衔接,又要在初中的基础上提高要求。

(2)丰富和发展了高级中学体育教学目的的内涵

大纲改变了过去把体育教学目的、任务分为两个层次的提法,直接提出了体育教学目的的3个方面:第一,强调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把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明确地纳入了体育教学目的);第二,强调体育教学要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第三,强调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学生的社会责任,以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应变能力和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

(3)确定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

这个基本原则即以育人为宗旨,要符合高中学生身心特点,健身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4)重新构建了大纲的结构体系

在课程安排上,明确将体育课程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学科类课程是体育课的主体,是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达到国家对高中学生体育基本要求的主要途径,学科类课程的内容分为必选内容、限选内容和任选内容3部分;活动类课程是体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全体学生都必须参加学习

(5)提出了活动类课程的内容、形式和基本要求

活动类课程的内容包括巩固提高学科类课程的部分内容、娱乐体育与民间体育等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要针对活动类课程的特点和学校、学生的实际,运用以班级为基础的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各地要积极探索具有不同特点的体育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保证活动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活动类课程由体育教师组织进行,每学年都应考评。

(6)规定了考核内容、方式及计分方法,调整了制订考核项目和标准的权限

如确因客观原因不能使用统一的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时,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大纲规定的个别项目和标准作适当调整。

1997年9月,根据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这个大纲在江西、山西、天津开始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对高中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保证新大纲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编的高中体育教学大纲,吸收和运用了近十多年来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如体育课程的性质、体育教学目的的内涵、体育课程的结构体系、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等,都融入了教学大纲,以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