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明确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标准问题,他说:“培养人才有没有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的讲话再次澄清了人们的思想认识,明确了中国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由此,教育部长何东昌在1982年首先提出了新时期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坚持三个为主”,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在这一指导思想被确立后,随着现代科技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学术空气的活跃和学术研究的深入,新时期学校体育思想的内涵被不断充实、丰富和加强。
2.完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80年代,国家及地方的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基本上形成了国家和各省、区、市学校体育工作的指挥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力量,明确了各行政部门的职责,协调了各个部门的关系。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加强了体育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体育师资培训管理形成网络,除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外,还采取多形式和多渠道的办法,提高在职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卫生保健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使体育卫生相结合,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3.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法规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检查体育教学训练工作,有效地推动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1979年3月29日,国家体委发布了《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1979年10月5日,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布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如《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要求各级学校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断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据此,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纷纷成立了体育卫生处,地、市级教育局成立了体育卫生科,首先从机构建立上确保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1980年2月,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抓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体委把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当成自己的一项任务,要会同教育、卫生、共青团等部门检查各地落实扬州会议的情况。1983年,国家体委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奋斗目标、阶段性要求以及达到目标的14条具体措施,对于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进一步完善业余体校的训练体制,也提出了目标和具体措施。1987年,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又颁布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行办法》。199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更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从《暂行规定》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这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建立,是党的教育和体育政策取得的成果之一,它们使学校体育工作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使我国学校体育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保证了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体质健康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1980年,国家体委就要求各级体委要关心爱护体育教师,注意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业务水平。为了进一步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国家体委会同教育部于1982年在全国评选了千名优秀体育教师,1987年再次在全国开展了评选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活动。这种评选活动,不仅为全国体育教师树立了先进的典型和学习的榜样,而且使全国人民增加了对体育教师这个光荣职业的了解。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高了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社会地位。同时,国家还相继建立了体质研究会、学校体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不断推动学校体育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向前发展。为了解决80年代体育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1986年2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指出,“新补充的体育师资,必须达到合格学历的要求”,并对体育院系的招生数额、师资培训方式等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
20世纪80年代,各级体育、教育部门还举办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进修班、函授班和助教班,通过电大、夜大和校内、校际的互帮互学、组织专家讲学与举办经验交流大会,举办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组织考察团参观学习,在职接受继续教育等多种培训形式,不少在职教师达到了有关学历的规定,绝大多数体育教师都能够胜任体育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体育师资,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体育教师严重缺乏的状况。
5.开展体育教学改革
80年代,各级各类学校根据《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的要求,把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在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选择重点教材,重视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贯彻体育和卫生保健相结合及适当增加体育理论教学比重,改革教法、教具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加强学校体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是80年代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78年,教育部组织人力编写出《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教材〔试用本)》,解决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1982年10月,全国中小学体育教材会议在福建举行,会议肯定了从增强体质出发的教材选编原则,同时强调“新编教材要符合三项基本任务的要求和青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要有统一的大纲,又不能规定得过死,在统一的基础上应给地方一定的机动权”,并提出了指导性的原则。1987年开展的修订工作,使教学大纲在体系内容方面有了许多新的发展,首次提出了“发展学生个性”和“使学生懂得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以适应终生锻炼身体和生活娱乐的需要”等新观念[5]。教材大体上都在重视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教育的同时,增加了体育基础理论的教育,体现了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体育课本的使用,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新尝试,这对加强课程、教材的建设,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和方便教学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80年代,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和体育学院的教材建设逐步走上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轨道,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加强课程、教材的建设,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体委也成立了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门课程教材小组。这些组织统一指导、规划和布置普通高等学校及体育学院教材建设和编审出版工作,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课程、教材建设的文件。如《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工作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基本要求》和《全国体育学院“七五”期间教材建设规划》等。
在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同时,随着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体育教学也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组织结构和教学的方法手段日益多样化。学校体育思想从80年代初以增强体质为主的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向注重身心协调发展的生物、心理二维体育观转变,并于8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观。与此相适应,体育教学在改善、传授体育技术方法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了学生身体锻炼的方法,开始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发展学生的特长,大力提倡终身体育。体育的教学教具和体育器材,也努力向经济实用、创新和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的趋势发展。(www.xing528.com)
6.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下达后,各级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拨款为学校修建了一批体育场地,补充了一部分设施和器材,缓解了学校体育场地的困难。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东部地区,不少中、小学有了标准的田径场、游泳馆、训练房。《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发后,基础教育归地方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学校及其运动场地的建设有了很大改观,尤其是将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放在校园中举办的改革出台后,使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提供了保证。
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了人均运动场地的面积、田径场地的尺寸类别、风雨操场室内高度等基本的要求。由于当时我国没有体育设施的建筑设计规范,该规范没有作出具体明确的技术要求[6]。为逐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体育场地的问题,1989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中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推动了学校的器材建设。1990年,国家教委在颁布学校验收工作标准中,再次对中、小学体育的场地设施器材作了具体的规定。
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注重了配合《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要求进行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了中、小学生的达标率。1982年修改后施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沿用至1989年12月,重新修订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体委于1990年l月公布施行。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适当地增加了灵敏性素质和力量性素质的锻炼,适当地增加了运用小场地开展锻炼的测试项目,修订了基础分数线和评级标准,更加适应了我国当时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实际发展水平,使中、小学体育教学更加切合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实际。《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不仅丰富了广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促进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而且对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完善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相当一部分基层学校中,施行《标准》的工作,已经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运动训练和竞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广泛开展。
8.活跃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82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1992年2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这一系列文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和意义,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80年代,各校根据本地的情况,使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化。“两操两活动”这种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得到了更加普遍的实施。一些学校结合各自特点,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体育项目和围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开展锻炼等,保证了“两操两活动”的落实。
利用一周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各种体育专题报告、体育讲座、体育知识竞赛、体育表演、比赛和体育游戏等活动的体育周以及结合有意义节日或重大的国际、国内的体育活动,利用一天或半天的时间开展专题性的体育主题活动、进行体育教育和锻炼的体育日。是80年代学校体育的一项新发展。体育周、体育日和节假日体育活动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氛,在吸引广大学生参加,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体育素养,增强体育意识和集体观念,密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调动锻炼的自觉性以及培养体育骨干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广播体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锻炼形式,1981年和1990年,国家体委先后公布了第六、第七套广播体操;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丰富小学和初中学生课余活动的内容,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1988年8月5日,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小学和中学(初中)积极推行第七套儿童广播(韵律)体操和第五套少年广播(韵律)体操的联合通知》;1992年2月,又公布了幼儿园广播体操。至此,从大学、中学、小学到幼儿园都有了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广播体操。
9.开展校园运动竞赛
80年代学校体育活动的另一项新发展,是校内和校际运动竞赛活动的日益多样化,各种对抗赛、邀请赛、选拔赛、表演赛、等级赛、通讯赛和运动会等,层出不穷。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以及各省、市、自治区举办的大、中学生运动会等逐渐形成制度。
10.发展高等学校体育
1979年,教育部新编了《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同年在扬州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后,又颁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要求高校一、二年级学生除每周有两学时的体育课外,每天要做好早操和课间操,每周还要参加两课时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对未开设体育课的三年级以上学生,则要求有领导地组织锻炼小组或运动队,保证平均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这些要求都促进了高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此外,在高校还建立了以各校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代表队,经常组织院、系和年级以及班际之间的小型竞赛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各校都定期召开全校运动会。一些高校还试办了高水平运动队,促进了高等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还于1982年举行了首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起初每四年举行一次,后来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成为全国大学生的体育盛会。
为了加强体育人才的培养,1979年国家体委下达了《关于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发挥体育学校在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中的作用的通知》和《关于体育学院的任务、系科设置和修业年限的意见》,对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划,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培养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多层次专门体育人才的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