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期间,学校体育得到全面恢复,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重新得到肯定,地位上重申了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重视,并强调学校教育质量要德、智、体全面衡量。学校体育的目标体系包含增强体质、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表述为:“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在处理目标体系的内在关系问题上,主张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面向全体学生,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8]。初步形成了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主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该时期的学校体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和凯洛夫的教育学原理,在对“增强体质”的理解上,停留在对学生的身体进行生物系改造这一层面,可以说该时期的学校体育思想从理论基础到实践的方法手段具有单纯的生物体育观特征。
1.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对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1978年教育部编写的体育教学大纲明确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官方观点。对于增强体质的目标是:“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全面地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有关知识技能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9]思想品德的目标是:“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地提高他们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10]而在实践过程中,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对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解大致有三种。
一是以知识、技能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实际是1966年以前技术教学指导思想的延续,主张以运动技术项目和各项运动技术的学习为基础,通过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认为体育课主要的任务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身体自然地就会得到锻炼。“其理论根据是马列主义思想基础,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为自然科学基础和凯洛夫的教育学原理。”[11]其特征是强调体育教育的阶级性和“工具论”。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阶级社会里永远具有阶级性,为统治阶级所服务;强调学校体育的统一性,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重视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主张教学手段多样化;在对学生的评价时主要以技评和与技能有密切关系的身体素质来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思想虽然在1978年的大纲以前就受到过批评,但体育离不开运动这一基本手段和媒介,运动技术、技能的传习也是体育课教学的基本线索。这一体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届体育教学大纲中和各种体育理论及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体系中都有充分地反映。
二是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学思想。体质论者对于“体质”一词的理解是建立在1960年的单纯生物观的基础上的,即:“身体的正常发育,身体机能、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2]他们认为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课顾名思义,它是身体教育课,应以身体锻炼为主,体育教学内容宜少、宜简,不主张用竞技项目作为锻炼身体的教材。为此,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直接锻炼学生的身体,追求直接锻炼学生身体的效果,这是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体育课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为了贯彻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的指导思想,在教材中,把提高身体素质的教材单独列为一项,形成自己的体系。强调选择的教材必须对增强体质具有直接的实际效果。在教法上,提出对锻炼身体效果较大,而且较为简易的内容,要“课课练”,把体育课的教与学,扩展为教、学、练,提出了每堂课都要有适当的密度和生理负荷量,并且把发展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教材列为考核项目。这种“课课练”的教学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一直受到一些体育工作者的重视。进入21世纪,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按照目标从已掌握的运动教材中提取锻炼素材,按锻炼的原则与方法,对症下药地进行10-25分钟的锻炼。”[13]其目的都是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不同之处在于教材内容从素质练习转到了运动技术的锻炼素材。
三是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把增强学生体质、教授知识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学思想。认为体育课的三项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体育课除了肩负有直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任务外,还应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传授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会用这些技能锻炼身体,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和审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应当在增强体质的总目标指导下,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方便教学的运动项目作为教材。在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不同时间其教学任务应有所侧重,发展学生的身体与掌握技术技能相结合,可以各得其所,但就长期、全面、整体的体育教学课程的任务来看,应该从直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实际效果出发,全面完成体育课的任务。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虽然体质教育思想在舆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实践中却与以知识、技能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驾齐驱。然而,无论是强调选择教材必须对增强体质具有直接效果的、主流的“体质教育思想”,还是当时受到批评的“以知识、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及折中的“结合起来”的思想,终因其教材、教学方法手段过于单调,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校体育实践中暴露出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弱点,加之1979年对全国16省市18万多名大、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状况的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单纯的生物体育观明显不能适应学校体育实践需要,对学校体育进行改革己势在必行。
2.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
1978年4月14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中说:“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1979年3月,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加强群体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关系两亿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对于增强我国人民的体质,提高我国运动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重点抓好。”[14],此后,在1979年颁发的《暂行规定》中,对课外体育指导思想做了进一步的明确,指出:“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要因地制宜,积极地开展群众体育活动。”[15]“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提倡小型多样,注意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因此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得到改善,基本形成了“两课、两操、两活动”的制度。形式上许多学校把法定的每周“两课、两操、两活动”,改为每周四节课、一次早操,每天一次课间锻炼。四节课是把每周两节体育课和两次课外体育活动,都作为正课列入课表,在任课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教育、教学和锻炼的任务。内容上主要以体育教学内容的复习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内容进行轮换练习为主。认识上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同体育正课一样,是国家教育计划的规定要求,是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它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养成学生的熟练技巧,以增进体育运动的实际效用”。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课内外相结合,锻炼项目与达标测验项目相结合。
3.课余训练和竞赛的指导思想
随着批判“锦标主义”的错误思想得以纠正,竞技体育的地位逐步恢复。从1978年起,国家体委就会同教育部开始共同抓“传统校”的建设。同年的全国体工会要求全国中小学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抓好重点项目,形成传统”。于是,产生于60年代,“文革”十年近乎瘫痪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开始恢复和发展,课余训练和竞赛工作得以走上正轨。1979年,在国际奥委会的名古屋执委会议上,正式恢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合法席位,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工作也受到进一步重视。同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发的《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强调实施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检查体育教学训练工作,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更有效地推动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通过比赛,培养运动员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有敢于攀登世界运动技术高峰的雄心壮志,坚毅勇敢精神和共产主义道德作风”。
课外体育指导思想主张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传统项目与全面锻炼相结合;竞赛与宣传教育相结合;锻炼项目与达标测验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重视课外活动的普及性和提高锻炼质量的基础上发现人才,通过校运动队的训练或青少年业余体校等途径,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为竞技体育培养优秀后备力量。在项目的选择上,利用多种多样的运动项目,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为单项锻炼打基础,做到既有群众性的普及,又有群众性的提高;既有增强体质的任务,又有提高技术水平的任务。
【注释】
[1]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1979-09-24下发)//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体育运动文件选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412-413.(www.xing528.com)
[2]中国体育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体育年鉴1978.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688.
[3]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1978.
[4]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1978:
[5]王德深.我国体育教学大纲发展概况[J].中国学校体育,1996,(3):61-62
[6]秦淳、杨汉培.北京国学小学自制器材积极开展体育活动[J].学校体育,1981(1):56.
[7]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纪要(摘要)(J).学校体育,1981(1):8-10
[8]王占春.浅谈体育课的三项基本任务.学校体育,1981,(1):22-25.
[9]王伯英.谈谈怎样当好体育教师.学校体育,1981,(1):26-28.
[10]王伯英.谈谈怎样当好体育教师.学校体育,1981,(1):26-28.
[11]刘新兰.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轨迹展望21世纪学校体育.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4):16-200.
[12]王占春.浅谈体育课的二项基本任务.学校体育,1981,(1):22-25.
[13]陈智寿。学生体质健康状态与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的反差〔J),体育学刊,2002,(4):8-10
[14]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国家体委关于加强群体工作的意见.体育运动文件选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311.
[15]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体育运动文件选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4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