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军训和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军体课
1967年2月,鉴于学校的严重混乱状况,中共中央分别发出了《关于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草案)》、《关于中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意见》和《关于大专院校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规定(草案)》,要求停止外出“串联”,“复课闹革命”。要求对中学生、大学生分期分批进行军政训练。
1967年3月8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毛泽东对《天津延安中学以教学班为基础实现全校大联合和整顿巩固发展红卫兵的体会材料指示》及天津延安中学的有关材料。在这个指示中,毛泽东提出,军队应分期分批对大学、中学和小学中高年级实行军训。并且参与关于办学、整顿组织,建立三结合领导机关和实行“斗、批、改”的工作。自此以后,军训工作在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展,师生陆续返校。学校取消了班级建制,将师生统一按班、排、连、营建制编队,设连队委员会、政治指导员等,实行军事化。由于“大串联”和派别间武斗的影响,“复课闹革命”无人响应,进展缓慢。由于军训与体育课的常规、队列队形、跑、跳、投、攀援技术技能、体能训练等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多相同和相近之处,为恢复体育课打下了基础;但同时也对日后体育课恢复正常状态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使体育课畸形扭曲。
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大、中、小学一律立即开学,一边进行教学,一边进行改革。规定的课程是:“小学1-4年级学生学习毛主席语录、兼学识字,学唱革命歌曲,学习算术、科学常识;5-6年级学生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十六条,学唱革命歌曲。中学生学习毛主席著作,批判旧教材和教学制度,复习数、理、化、外语和各种必要常识,在农忙期间师生下乡劳动。”体育课完全被取消。当时,各级学校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复课,学校中“以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主课”,用政治学习冲击教学活动,体育活动陷于停顿状态。以后,中小学和大专院校开始复课。各地开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教育革命方案”。由于毛泽东多次在有关教育工作的谈话和指示中都强调了体育,解放军在“文革”中仍是学校师生学习的榜样以及在学校开展军训工作等因素,各级各类学校在开设有限的几门课程中,都设置了体育课,但都更名为“军体课”。原班级体育委员,更名为“军体委会”,以至影响延续到“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很多中小学开设的课程是:毛泽东思想、工业基础知识(城市学校)、农业基础知识(农村学校)、军体课、革命文艺、劳动课。军体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解放军的常规、队列、投弹、刺杀等简单动作。以往体育教学的内容因属于“资产阶级教育”的范畴,教师只能以种种与军训有关的名目,开展少量的球类、游泳等活动,指导和组织学生锻炼身体。很多学校则常常把军体课和劳动课连在一起,或者干脆以劳动替代军体课教学。1969年,中苏发生边界冲突后,国内处于紧张的“备战”状态,学军成为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内容,很多学校增加了军训时间,进行大规模的野营拉练活动,体育课完全变成了军训课。(www.xing528.com)
1968年以后,不少地方提出“上小学不出村,上初中不出队,上高中不出社”的口号,不顾客观条件,一味追求数量,以至中小学盲目发展。在县级以下农村,小学下放大队、中学下放公社成风。由于“文革”开始以后,高师、中师停办,师资来源中断,其中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文革”前就大量缺编,加之新办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因此,这一类学校的军体课多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或聘请当地复员退伍军人代课。结果,军体课的内容或“下操”、或“放羊”、或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体育课的目的和要求。
全国非体育专业的大专院校在中央要求复课以后,学生才陆续返校。1968年,工人宣传队和解放军宣传队进驻学校后,秩序有所好转,除进行一些军训活动以外,不可能恢复正常的教学状态。1970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课程设置有“以备战为内容的军事体育课”。因此,在1972年以后相继恢复招生的大专院校都以此为样本设置了军体课。一直到“文革”结束后,大、中、小学才逐步将“军体课”改为体育课。受无政府主义的干扰,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被占用毁坏,损失严重,课余时间主要是“民兵训练”和“学军活动”,课外活动几乎取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