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育教材建设
为使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向系统化、正规化,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前的10年间,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学校体育作了一系列的原则规定,陆续公布了《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课体育标准》、《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幼稚园游戏课程范围》、《师范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暂行大学体育课程标准》等,在颁布的体育法令中对学校体育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工作,又组织专家编写和出版了一批体育教材。
193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聘请国内体育专家着手编写中、小学体育教材,至1936年编印出版了24册《体育教授细目》。这套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有《高中男生体育教授细目》、《初中男生体育教授细目》、《初中女生体育教授细目》和《小学体育教学细目》等,是以美国和德国学校体育教材为蓝本编写的,按学生的年龄、性别、每学期、每周分单元排列教材,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这套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出版,使中国学校体育在教材方面初步有了可遵循的标准。十年间,除教育部组织、编辑、出版的中、小学体育教授细目外,各地省市教育厅、各学校也组织教师编写了体育教材和体育教学、训练参考用书。此外,一些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者个人也凭着手头的资料和经验开始编写体育教材和参考书。这期间编辑出版的体育教材种类和数量较多,大体上可分为各级学校体育教材、新兴运动项目及专项训练法介绍以及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参考书等三个大类。
1.学校体育教材
各级学校体育教材可分为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几类,主要有《初级平民学校体操教学书》、《三段教材》、《体育游戏教材》、《幼稚园的游戏》、《复兴初级中学体育教本》和《大学体育》等(见表3-17)。
表3-17 1927年7月-1937年7月部分体育教材统计表
(续上表)
(续上表)
2.新兴运动项目介绍与课外活动参考书
新兴运动项目,主要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近代体育,如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垒球、游泳、体操等,这些项目也是当时体育课和学校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中所开展的项目(见表3-18)。
表3-18 新兴运动项目介绍与课外活动参考书统计一览表(部分)(1927年7月-1937年7月)
(续上表)(www.xing528.com)
(续上表)
(续上表)
3.体育教学参考书
体育教学参考书,大体上可分为学科和术科两类,术科以裁判法为主,学科以体育原理、教学法为主。此类参考书较多,主要有《小学游戏科教学法》、《小学体育教学法》、《课外活动的组织与行政》和《体育组织与实施》等(见表3-19)。
表3-19 1927年7月-1937年7月体育教学参考书统计一览表(部分)
(续上表)
(续上表)
这一时期颁布的有关学校体育法令和编写出版的体育教材,是国民政府邀请当时有名望的体育学者、专家共同研究拟定和编写的,它反映了当时体育界对改革学校体育的某些设想和愿望,也反映了当时政府有逐步使学校体育走向规范化的意向。但实际上学校体育对法令的贯彻不力,不少学校体育经费匮乏,运动场地、器材残陋不堪,极不敷用,体育教师也不能按法令的规定严格执行,有的学校体育教学缺乏教材,有的有教材而不按教材教学。当时大多数学校行政当局不重视体育,只是按照老框框敷衍应付。而“一般体育教师率皆墨守旧法,一成不变,其所采教材,又嫌过于陈旧,遂致学生因循敷衍,亳不裨益”。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仍是“放羊式”居主导地位。体育课最常见的是打打篮球,踢踢足球等“自由活动”。由于体育竞赛的普遍开展,许多学校为了给本校争名誉地位,而把有限的场地、设备和经费尽量用到选手身上,不少体育教师只为选手的练习、比赛和要求而奔忙,很少顾及全体学生的体育,学校体育也就变相地成为少数选手的体育[50]。因此,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学校体育的原则规定和体育教材的编写出版,从表面上看无疑使学校体育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实际上,法令中的规定和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与当时各地的教学现状不相符合,未能在各级学校中普遍实行,尤其是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各校的体育教学失去平衡,极不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