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与职业分类的分析介绍

职业与职业分类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搜集职业信息,了解职业环境是职业规划的“半边天”。根据国情,我国现已公布的职业分类有两种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的所有职业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职业与职业分类的分析介绍

●第一节 职业与职业分类

把握了信息,就把握了职业的先机。搜集职业信息,了解职业环境职业规划的“半边天”。因此,在进行职业规划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周围的职业环境。

一、了解职业环境

广义的职业环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1.政治环境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了解国家的政治环境,关心国家的政策,铭记自己的历史使命。

2.社会环境

包括生活区域的小环境乃至国家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资源和条件等。特别是要关注社会的经济环境,一方面,职业目标的制订要与所选职业发展领域相关的经济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职业资源,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3.学校环境,主要是指大学阶段的学习环境

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其为学生就业提供的各种条件,如课程设置、教学设施、教师队伍、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就业指导及学校知名度等,都会对择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4.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长辈们的文化程度、职业种类、生活经历、思想意识等都会对子女产生较大的影响。

政治、社会等环境属于宏观环境的范畴,一般较为复杂,探知宏观环境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国家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把握时代变迁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个人的职业生涯紧跟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大势”。所以,无论我们就读何种专业,今后准备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了解国家、社会的发展形势和未来趋势,学会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比之下,学校、家庭环境相对比较微观,往往因人而异、移步换形。因此,对这种环境的探索和认知,是一个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需要通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成长轨迹,进一步加以分析、调整,以充分发挥优势条件,克服不利因素。

二、职业分类

职业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还在不断地分化、重组,新的职业层出不穷,而一些传统的职业则面临着消亡。

1.职业的分类

(1)传统分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式,我国职业分类的基本特征有:产业性特征、行业性特征、职位性特征、组群性特征、时空性特征。在职业体系中,产业、行业与职业三者之间存在着归属关系,其中不同产业包含着各种相应的行业、不同的行业中又包含了相应的职业。

按照国际通用的产业分类,职业可分为第一产业农业及相关的职业)、第二产业(工业与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也有人把完全基于知识的产业(知识生产、传输和直接商品产业)称为第四产业

根据国情,我国现已公布的职业分类有两种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的所有职业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 838个细类(职业)。其中,8个大类分别是:A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B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C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含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D商业与服务业人员,含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E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含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F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 119个细类;G军人,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H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按其所属行业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13个门类:A农、林、牧、渔、水利业;B工业;C地质普查和勘探业;D建筑业;E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F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应和仓储业;G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咨询服务业;H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I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J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K金融保险业;L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M其他行业。

(2)职业性向分类。

为了更好地将各种职业与个人的职业性向相匹配,我们根据霍兰德的理论,对职业进行了以下归类,并对每一职业分类的特点和要求作一简单说明。

A.技能型职业。

基本特征: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工作中经常需要与工具、机器打交道,而不是经常与人打交道;工作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往往有具体的程序和要求;要求从业者具备某方面的操作技能。

涵盖职业类别:计算机、网络、技术类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电器、通信技术类工程技术人员;电气、能源、动力类工程技术人员;建筑类工程技术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技术、生产人员;生产、制造类技术人员;运输类技术人员;生物、化工、环保类技术人员;测绘技术人员;地质、矿产、冶金类技术人员;声光学激光技术人员;广播影视类技术人员;印刷类技术人员;餐饮饭店、旅游技术人员;居民生活服务技术人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其他。

B.企业型职业。

基本特征:工作内容包括经营、管理、劝服、领导等;工作中充满竞争,甚至需要冒险;要求从业者自信、务实、有胆略、有责任感;同时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经营管理才能。

涵盖职业类别:金融类(银行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保险)人员;法律专业人员;商务、贸易类人员;物流、采购、运输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类人员;销售类人员;客户服务类人员;市场、公关、媒介类人员;餐饮、饭店、旅游管理人员;中介人员;其他。

C.社会型职业。

基本特征:工作内容主要是社会服务类或公益类;工作往往需要与人打交道,需要较多的社会交往;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涵盖职业类别:政府工作人员;教学人员;咨询、顾问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美容保健、生活服务人员。

D.事务型职业。

基本特征:讲求精确和秩序;要求从业者工作踏实、安稳,自我控制能力强;要求从业者做事认真、细致、周到,愿意执行上级命令;工作以计划、规章、制度为依据。

涵盖职业类别:财务、审计、统计类人员;行政、后勤办公人员;餐饮、饭店、旅游服务人员;交通运输服务人员;邮政和电信业务人员;仓库人员;商业、金融业服务人员;其他。

E.文艺型职业。

基本特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行为、声音、颜色和形式等的审美、思索和感受;要求从业者具备文学艺术天赋、修养、想象力创造力,善于表达;往往不会墨守成规,工作方式通常比较自由;从业者通常比较理想化,感情丰富而敏感,容易情绪化

涵盖职业类别:文字、编辑、发行工作人员;美术、设计、创意工作人员;影视、媒体工作人员;文艺创作和评论人员;翻译人员;其他。(www.xing528.com)

F.研究型职业。

基本特征:要求从业者喜欢思考,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思考,抽象思维能力强;工作中要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同“观念”打交道;对智力、分析和创造能力等要求较高。

涵盖职业类别:科学研究人员;药剂、化验、检验人员;产品研究开发人员。

2.职业的定义

职业又称生涯、历程,常被用来说明一个人的生活历程或个人的职业行为。对于“职业”的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历来有着不同的见解。

20世纪以来,职业(career)一词指的是具有某种发展前景的工作(work或job),泛指一个人的生活历程、生涯或职业生涯,尤其指较长时期从事的工作或职业。职业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职责乃至社会地位的一般表征。不同的职业,通常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机会与空间,也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一般,经济性、社会性和技术性被认为是职业的三个重要特征。

3.未来职业发展趋势

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及国内外关于未来职业发展趋势的调查和预测,刘远我在《职业总动员》中提出了20个未来世界的主导行业,分别是:执法、法律、信息服务、社会工作、医疗服务、公共事务、金融、技工、电信业、工程技术、科学研究、销售、医学、传媒、教育、咨询业、广告业、艺术、娱乐、工程学等。这项调查是几年前进行的,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上的行业结构可能还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为了便于了解我国现行的职业分类概况,我们在详细介绍了现行职业分类的同时,特举例说明各大类职业的任职条件。

职业分类小贴士:以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要求为例

表10-1 财务人员的任职要求

img34

资料来源:刘远我《职业总动员》

三、大学生活与职业生活的异同

1.大学生活的内容和特点

步入大学,大家开始真正地尝试独立生活,而大学丰富的业余生活、广阔的发展空间、灵活的学习方式更是对大家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相比以往的基础学习,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生活环境改变,开始学习独立。大学的生活不同于高中时期的父母包管,每个人都有了更为自由的支配时间和更加自主的生活环境。同时,大学的生活资源丰富,多姿多彩,大家有了更充分的选择机会。在这里,大家要学习独自面对衣食起居等生活琐事。

(2)学习方式改变,开始自主选择。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习方式上的改变,进入大学后,学生要尝试自主选课、自主学习,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授课的内容也更多、更广、更宽,更加强调理解和思维的训练,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3)人际关系改变,开始融入集体。在中学阶段,学生往往更多地偏向于学习,同学间的交往也只限于上学阶段,关系相对较淡。而到了大学后,学生开始了住宿生活,和同寝室的朋友朝夕相处,如何融入集体,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和交往,成为大学生特别是新生面临的考验。

此外,大学的各种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也与以往不同,更多地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老师往往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2.职业生活的内容和特点

从学生到职员,不仅仅是生活空间的改变,更多的是生活方式、活动内容、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变化。当我们进入职场,首先要做的就是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成为一名正式的职员,意味着我们将在特定的职位上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1)活动内容的转变。学生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是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基本上处于一种接受外界给予的方式,习惯于输入;而成为职员后,其核心任务就变成了完成工作、履行岗位职责,这是一个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向外界输出自己的劳动。相比学习活动的可控性,职员碰到的实际问题总是不可预知、较难掌控的,必须完成现实的需求,实现将书本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的跨越。

(2)行为方式的转变。大学的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活动过程以个体化为主,群体性和合作性相对较弱;进入职场后,活动则以群体化为主,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强调协调和合作。

(3)社会责任的增强。大学生的角色是社会活动的旁观者,主要的社会责任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技能;而职员则是以工作实践为主,成了社会活动的参与者,社会责任增强,同时社会评价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了。

(4)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从校园到职场,人际交往的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首先,交往对象的构成不同。大学阶段以同龄人交往为主,交往对象的教育背景相似、观念相近,易于交流,几乎没有等级观念,社会地位平等;进入工作单位,交往对象的年龄、职务、教育背景、观念等方面都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次,交往的目的不同。大学阶段的交往基本以志趣情感需要为前提,功利色彩较少;而职场的交往却常常强调工作的需要,有些甚至与工作业绩紧密相关。美国卡耐基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在高技术领域,个人发展成功的原因也仅有15%是基于技术方面的能力,而85%是由于卓越的人际沟通能力。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费德曼(Daniel Feldman,1987)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大学环境和工作环境存在的主要差异可以通过以下诸表予以说明。

表10-2 大学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差异

img35

表10-3 老师和老板对我们期望的差异

img36

表10-4 大学学习过程和工作学习过程的差异

img37

以上资料来源:Reardon、Lenz、Sampson、Peterson:《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组织编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总之,当我们踏入职场,我们就进入了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有了新的社会角色。这要求我们学会参与、合作、竞争和摆脱依赖,积极适应职场的文化和人际关系;要求我们不仅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更要对工作负责、对公司(单位)和社会负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