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兴趣和职业的分析介绍,兴趣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兴趣和职业的分析介绍,兴趣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良好兴趣的发展对未来活动起到一定的准备作用。其次,兴趣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

●第一节 兴趣与职业

尼采说过:“想知道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只要看一看你自己喜欢什么。”兴趣对我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职业倾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让我们从兴趣开始进行自我探索。

一、兴趣的定义

兴趣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生活中一直流传着“爱一行、干一行”的老话,说的就是兴趣对于职业的重要作用。在心理学中,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个体对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所产生的积极的、带有倾向性的、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简单地说,兴趣就是人们为了快乐,主动想做的事情。

人们会对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每个人在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有不同的关注点,我们总是选择优先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长此以往,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比如,有些爱美的女士喜欢关注周围人佩戴的首饰,能够非常敏锐地发现他人佩饰方面哪怕非常细微的变化;而很多男士可能共处很久,也没有意识到同事早已更换了眼镜。这些女士因为兴趣,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倾向于服饰,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会迅速地发展,很自然地会远远超过那些男士的水平。

在从事有兴趣的活动时,个体能够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表现出心驰神往。正是参与过程中愉快、满足的积极体验,使得个体不断地去主动从事这些活动。所以,兴趣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意味着人们的主观喜好,是人们爱做的事、想做的事、感到快乐的事。例如,如果一个人对绘画感兴趣,他就会经常涂涂画画,主动参加一些绘画的活动,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到愉悦、放松和乐趣,甚至能够沉浸其中、废寝忘食。

二、兴趣的分类

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按照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精神兴趣和社会兴趣。物质兴趣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些物质和物质生活(如衣、食、住、行方面)的兴趣和追求,精神兴趣主要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如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知识)的兴趣和追求。社会兴趣主要是指对社会工作、人际交往等活动的兴趣(如加入青年志愿者、参加聚会、帮助孤寡老人)。同种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种类的兴趣需求,但是不同职业在这三个方面有不同的倾向。比如,兴趣中以物质兴趣为主的人,适合从事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工作,在这类职业中,个体能够获得更大的满足。

第二,按照兴趣的性质,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所能产生的结果的兴趣。比如,有人喜欢跳舞,沉醉于舞蹈的过程中,这是直接兴趣;还有人也经常跳舞,但是她是为了塑造身材、强身健体,甚至为了结交朋友、扩大社交圈,这是间接兴趣。很多人从事某种职业是出于间接兴趣,就有必要在工作中培养直接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者结合才能真正推动人们长期、高效地从事某种工作。

第三,按照兴趣的深度和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有趣—乐趣—志趣”三个层次。

有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是人们经过短暂接触后,出于新鲜感和趣味性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倾向。例如,很多年轻人的兴趣爱好总是层出不穷,今天喜欢电影、动漫,明天喜欢摇滚、街舞,时而“哈日”,时而“哈韩”,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往往一瞬即逝,易起易落。

第二阶段为乐趣,乐趣又称为爱好。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定向发展形成的,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在这一阶段或水平上,人们的兴趣会向专一的、深入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对动漫有乐趣,他不但会经常欣赏动漫作品,关心动漫相关的信息咨询,还会亲自学习一些制作动漫的技术,与志同道合的人经常沟通交流。

第三阶段为志趣。当人的乐趣与人的社会责任感、理想、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时,便由乐趣转为志趣,它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志趣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的特点。稳定的志趣经常与人的职业选择相结合,如果对动漫有乐趣的同学进一步发展到要一生从事动漫事业,希望将来可以成为一名动漫设计师,并且通过与动漫行业的接触印证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动漫就成了一种志趣。

一些新生进入大学以后,发现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不相符合,经常产生是否应该放弃专业投向个人兴趣的困惑,这时,对自己个人兴趣的评估很重要。自己的兴趣属于什么种类,是直接兴趣还是间接兴趣,达到了什么阶段,是有趣、乐趣还是志趣,如果是间接兴趣,如果还未达到志趣的水平,这时就要对自己的兴趣进行新的反思。当然,兴趣并不是职业选择的唯一决定因素,个性、价值观和技能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我们作出是否投向个人兴趣的决策。

三、兴趣的作用

兴趣对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生活和职业活动的开展有巨大的作用。首先,良好兴趣的发展对未来活动起到一定的准备作用。例如,很多男孩子在童年对拆装各种器具有兴趣,把家中大大小小的玩具、电器全部拆了装、装了拆,这个过程就很好地训练了这些孩子的机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工程机械类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兴趣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感情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可以看到,兴趣给人无尽的热情和动力,激励人们克服疲劳、战胜困难,推动人们实现目标。

四、兴趣和职业

兴趣对人的职业有重要的意义。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十几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丝毫不以为苦,他宣称:“我一生中从未间断过一天工作”,“我每天其乐无穷”。从事感兴趣的事情是愉快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带给个体强烈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他们自觉、高效地完成任务,职业兴趣在人的职业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职业兴趣可以影响人的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

职业兴趣反映了职业特点和个体特点之间的匹配关系,是人们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指南。理想的职业发展应该是“恰当的人从事恰当的工作”,个人的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要考虑是否与个体的职业兴趣相符,两者最佳的匹配可以为职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2.职业兴趣能够开发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探索欲与创造力

据调查显示,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并乐此不疲;反之,则最多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还很容易导致厌倦和疲劳,可见,职业兴趣能够影响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工作绩效。

3.职业兴趣可以增强人的职业适应性和稳定性

从事感兴趣的工作,个体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愉悦感、价值感和满足感。就像爱迪生所说的:“因为工作是快乐的,所以人生是快乐的”,在这种状态下,人与工作浑然一体,人们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所以,职业兴趣可以促进人们有效地适应工作,对工作有更为深切的认同,显著提升人们的工作满意感。

很多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以一定的素质为前提,在生活时间过程中逐渐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一个人缺乏某种职业知识,或者根本不了解这种职业知识,那么他就不可能对这种职业真正发生兴趣。因此,一个人只有广泛了解职业知识,参加有关的职业活动,才可能真正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同时,兴趣与能力经常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常我们感兴趣的活动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在这方面拥有更高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会因为自己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而逐渐喜欢这项活动,这是明显的从间接兴趣转向直接兴趣的例子。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有“爱一行,干一行”和“干一行,爱一行”的说法,说的就是兴趣和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综上所述,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塑造完善的人格。在此基础上,大学生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取向,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充分把握各项因素和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职业兴趣,为将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五、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

资料:心中的桃花源

正是桃花盛开的春天,如果你刚好有一个月的空闲时间,正在计划着前往远方一处新开发的岛屿群度过这段时光。岛屿群一共有6个各具特色、各具风情的岛屿,你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

你仔细浏览旅游手册上记载的这6个岛屿的特色:

A岛:美丽浪漫的岛屿,岛上有美术馆、音乐馆,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同时,当地的原住民还保留了传统的舞蹈、音乐与绘画,许多文艺界的朋友都喜欢来这里找寻灵感。(www.xing528.com)

S岛:温暖友善的岛屿,岛上居民个性温和,十分友善、乐于助人,社区均自成一个密切互动的服务网络,人们多互助合作,重视教育,弦歌不辍,充满人文气息。

E岛:显赫富庶的岛屿,岛上的居民热情豪爽,善于企业经营和贸易。岛上的经济高度发达,处处是高级饭店、俱乐部、高尔夫球场。来往多是企业家、经理人、政治家、律师等,衣香鬓影,夜夜笙歌。

C岛:现代井然的岛屿,岛上建筑十分现代化,是进步的都市形态,以完善的户政管理、地政管理、金融管理见长。岛民个性冷静保守,处事有条不紊,善于组织规划。

R岛:自然原始的岛屿,岛上保留有热带的原始植物林、自然生态保护甚佳,也有相当规模的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岛上居民以手工见长,自己种植花果蔬菜、修缮房舍、打造器物、制作工具。

I岛:深思冥想的岛屿,岛上人迹较少,建筑物多僻处一隅、平畴绿野,适合夜观星象。岛上有多处天文馆、科博馆以及科学图书馆等。岛上居民喜好沉思、追求真知,喜欢和来自各地的哲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等交换心得。

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岛屿,你会选择哪一个?

如果你的假期延长至3个月,有时间去3个岛屿,你会选择哪3个?优先顺序如何?

这6个岛屿代表着6种典型的生涯兴趣类型,它们的相关位置就像是一个正六边形。6个岛屿的含义如下:

现实型R:有运动或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机械、工具、植物或动物,偏好户外活动。

常规型C: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或数理分析的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细琐工作。

企业型E:喜欢和人群互动,自信,有说服力、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

社会型S:擅长和人相处,喜欢教导、帮助、启发或训练别人。

艺术型A:有艺术、直觉、创造的能力,喜欢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

研究型I: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

img17

上面这个六边形的原理,来源于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的职业理论。霍兰德十分重视兴趣与职业的关系,认为兴趣是工作的巨大动力,凡是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就能提高人的积极性,使人积极愉快地从事这种工作。霍兰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业的类型论,他的类型论认为:

(1)大多数人可以被归纳为六种类型: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常规型(C),这六种类型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可排成一个六边形(RIASEC)。

(2)社会环境中有6类职业: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常规型(C),同样,这6大职业类型,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可排成一个六边形(RIASEC)。

(3)人总是寻找适合个人人格类型的职业类型,实现人职的匹配。比如,R型的人最适合到R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程度越高,将来个人的职业满意度越高、职业越稳定,就能够取得更好的职业成就。

资料中,你选择的岛屿分布在六边形的哪些位置上?把你最重要的选项用五角星标出,另外两个选项用圆点标出,这三点在六边形上的分布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解读:

1.横坐标

向左箭头表示个体对物的兴趣,向右箭头表示对人的兴趣。在六边形中的位置越靠左边,表明个体对物的兴趣越强,是典型的现实型。越靠左边,表明个体对人的兴趣越强,是典型的社会型。可以根据个体人格类型在图中左半边和右半边的相对位置,判断个体对人还是对物更具有倾向性。对事物感兴趣者,喜欢从事与机械、器具有关的工作,并且喜欢处理物理现象的问题。对人物感兴趣者,喜欢从事与人群有关的工作,喜欢处理人际状况。

2.纵坐标

向上箭头表示个体喜欢加工处理已有的信息、资料,向下箭头表示个体喜欢独立思考,产生新的思想。在六边形中的位置越靠上,表明个体对信息资料的兴趣越强,比如常规性和企业型。越靠下,表明个体对思想的兴趣越强,比如研究型和艺术型。可以根据个体人格类型在图中上半边和下半边的相对位置,判断个体对信息资料还是对思想更具有倾向性。对资料感兴趣者,喜欢处理文字或数字资料的记录、查对、分类、组织等工作。对思维感兴趣者,喜欢创造、发现、解释抽象的概念,乐于从事知识的开发、统整与传递方面的工作。

3.一致性

指6种类型之间在心理上一致的程度。六边形中相邻的类型一致性高,譬如,现实型(R)和研究型(I)在某些性质上有共通的地方,表现为不善交际、喜欢做事而不善于与人接触、较男性化等。六边形中相对的类型一致性低,比如,常规型(C)和艺术型(A)的一致性偏低,两者所具有的特点是完全不同的,如前者顺从性大,后者独创性强。

4.区分性

这个维度可以解释三个选项的位置分布。如果三个选项都较为接近某一类型,而与其他类型相似甚少,这种情况表示区分性良好;如果单个选项的位置非常分散,没有集中在一个方向上,表示区分性较低。区分性好的结果,可以有效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性;区分性差的结果,解释力度也减弱很多。

5.个人和职业的适配性

不同类型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例如研究型的人需要有研究型的职业环境,因为这种职业环境才能给予他所需要的机会与奖励,这种情况即称为适配。六边形中所列的职业,就是列举了一部分与相应的人格类型所对应的职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