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的理想和责任的分析介绍

大学生的理想和责任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拥有正确的生活理想、学习理想和职业理想。有调查显示,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认为“有生活理想”对自己很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

大学生的理想和责任的分析介绍

●第二节 大学生的理想和责任

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青年庆祝“五四”运动二十周年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的演讲。千千万万的青年,受到五四精神的激励,“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到革命根据地、到敌后、到解放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实行与工农群众、与工农武装相结合,自觉自愿地将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战士。

近70年过去了,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的演讲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今,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格局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成为当代大学生不能推卸的历史使命。

一、大学生的理想

所谓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可行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因此,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科学信念,对每个大学生的人生实践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当前,虽然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在一些高校,有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信仰危机,对理想抱有偏见,游戏理想,把理想戏为“利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讲理想不如讲实惠”,然而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应当看到,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一些地方、部门和家庭、学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和有关教育弱化、形式化是密不可分的。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只是把理论学习的目的定位于拿文凭或考研提高考分,而不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工夫,未能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生活环境日趋复杂,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变革中,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一些消极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沉渣泛起。这种社会生活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使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是一个容易为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自然更容易受到侵蚀。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拥有正确的生活理想、学习理想和职业理想。

1.生活理想

社会给予当代大学生的关注,大到理想信念,小到生活习惯。尤其是近年来,很多社会调查都以当代的大学生为对象,调查的结论喜忧参半,而社会对大学生们的评价有的褒扬赞赏有加,有的则恨铁不成钢。

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与优越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现在很多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与前辈大学生们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曾经有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平均每月在校的支出已经超过400元,这还只是一个平均数字。有的大学生甚至已经开上了私家车到学校上课,还有不少女大学生使用名牌化妆品、名牌手袋。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让同学之间有了物质上的比较和攀比,有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也为了能有面子而向家长要钱添置所谓的高档“行头”。难怪社会舆论常常表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大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到底是充实还是空虚,是健康还是颓废,是鲜亮还是阴暗。曾有报纸这样形容当代的大学生:“思想容量深,马列基础浅;改革要求高,自我修养低;求知欲望强,辨别能力差;‘抗药’性大,可塑性也大。”

尽管如此,上述问题并不就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有调查显示,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认为“有生活理想”对自己很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尽管“前卫”的表现常常给人只重视物质生活,关注世俗生活的印象,但是大学生们仍然没有拒绝理想、信念等精神目标,这是值得欣喜的。

在这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里,很多大学生首先都要为今后的生存与发展而努力,纯精神性的目标和关切点可能暂时置后,但在为自己目标奋斗的时候,也应该领悟到,对于不同的人,世界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的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接受和创造好的物质条件与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理想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往往更加重要。要将个人的生活理想与社会的期待结合在一起,为自己、更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学习理想

信息社会给人们带来了学习的压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博、灵活、创新。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学习是最根本的任务,而且,大学的学习与以往时期的学习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如果说,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或多或少都是以考入好的大学为终极目标,那么当这个终极目标已经实现的时候,接下来的学习到底为了什么,是每一个大学新生都要思考的。如果以往的学习被看作是为父母而学的,那么进入大学之后,就该考虑一下,是否应该为自己而学,让自己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理想。

青年期拥有其他年龄段无法比拟的学习优势。青年期,是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是人生思维能力最强的时期,是人生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大学生正是处于这样一个时期,所以要珍惜这样一段时间。大学阶段的学习包括很多:智力学习、能力学习、科技学习、品德学习、情感学习、个性学习等等,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计划,确立自己的学习理想,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对于个人的发展与提高都很有意义。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一个人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当作衡量知识水平高低的标准,所谓“博学多才”,不过这也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一个人知识再多,如果不借助合理的结构而形成统一的整体,那么这些知识也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在当今时代,随着知识总量的飞速增长,知识门类的成倍增加,各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所以对大学生来说,学习的质量,不在于单纯掌握知识,而在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有坚定的学习理想和信念、广泛的兴趣爱好,学有专长、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勤奋刻苦,有顽强的意志、性格优良等。许多出类拔萃的成功人士,可能年轻的时候并没有非凡的智力优势,但是他们大都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主观上有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都可以给大学生们以借鉴。

最后,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会学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大学生们来说:第一,要有学习的动力,如果单凭个人兴趣、只盯着一纸文凭,只把学习看作“积累个人资本”,这就离开了社会的需要,个人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二,要掌握学习节奏,了解学习的规律;第三,不要忘记反复学习的重要性;第四,就是要善于自学,要安排个人学习计划,做到循序渐进。

3.职业理想

很多大学生认为读大学就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个想法很现实,但并不准确。其次对“好”工作也要作具体分析。如今大学生可以怀揣天之骄子的梦想,但是时代不同了,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定位改变是每个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根据《辞海》对“职业”的定义,可以看出,职业既有经济效益——获得报酬,又有社会特性——体现社会分工细化,还有技术特点——需要有特定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大学生要从这三方面来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并非单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职业”了。因此,在进入大学之初,应该考虑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并为之努力。

综上所述,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当代的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炼。由于这种情况,原来比较直接的“理想目标”的教育,就不太适应对现实了解不深的新一代大学生了。如果说过去只要为人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远景,大学生就可以激发出理想的话,那么现在从校门到校门的大学生更加重要的是了解现实,学会为理想而勤奋工作。真正的理想并不是好高骛远,而是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地迈向理想的目标。

二、大学生的责任

责任意识道德范畴的必要内容。一个国家的公民是否具备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关系到该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指标。美国波士顿大学伦理道德和品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凯文·顿安指出,校长们越来越认识到:“今天,大专院校面临的挑战是在它们的学生中培养道德心、品德、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必须承担最基本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

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有社会责任感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社会责任感就是指个人或社会群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和谐社会而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社会责任感可以分为社会群体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两种。社会群体的责任感最终只有转化成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后才能发挥其作用。个人责任感既是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也是一种自律意识,是个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与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约束。

(一)认清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认清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认识目前所处的环境。

从世界范围来看,政治系统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主题,机遇和挑战并存。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向发展中国家灌输资本主义思想。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许多不同的选择和诱惑。(www.xing528.com)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自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健康水准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距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完成这些伟大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一代大学生的拼搏奋斗。

第二,认识自我。

要认识自己的位置和追求。“80后”的大学生,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变革的脚步长大的一代,主动或被动地接纳了开放的社会给予的一切。作为开放的一代,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背景下,很早就具备了世界眼光和国际化思维,应该能够承受变迁、迎接挑战。

要认识自己的作用和能力。大学生肩负着把科学技术知识转化成为直接生产力的作用,肩负着领导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作用。

要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当今的大学生,是振兴中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就是市场经济建设的参与者,是中国未来的创造者,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向优秀党员和建设事业的先驱者学习,建设好自己的祖国。

(二)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分析

第一,在校期间与社会的直接沟通比较少。高校的硬件设施已经越来越完善,学生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在校园中解决,学生们对外界社会的依赖程度降低了。

第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工作,所以希望能够更早地融入社会,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但是由于自身阅历的缺乏,在校大学生所能参与的社会活动,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参与时间上都十分有限,大多只能从事家教市场营销类工作,而这些工作无法使大学生们完全认知社会并且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盛行,尤其是其中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具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经常性的耳濡目染,就容易沾染其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如果过分看重个人得失、个人感受,就会忽略整体的利益。而正是这种思想,造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三)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因素

大学生时期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的重要阶段,强烈的责任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集中体现。责任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中最核心、最深层的东西。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观念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体系的不合理,课堂内容空泛,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脱离实际,品德形成过程中主体内化环节被单纯被动灌输的过程所替代,因而产生学而不思、知而不行。同时,由于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生活中不良事件的影响,使部分大学生产生扭曲的观念,认为人都是自私的,社会发展与我无关,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才是最关键的。责任意识不强,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没有达到和谐与统一。关于责任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必须认识到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2.校园环境因素

第一,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发挥着主阵地作用。学校的各种设施,一旦按照责任意识培育的要求加以设计和珍惜,这种物质形态的环境就会成为培养责任意识的重要的外部力量。此外,在业余生活中要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利用演讲会、时事报告会、主题班会等具体活动形式,按照联系实际、突出主题、注重序列、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性地推动党团组织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在学校人际交往环境中,师生关系占有重要地位,教师的学识、教学方式及思想观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责任和集体责任意识的形成。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同时,同学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是最不可忽视的因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人接触事物的机会越多,那么观察学习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如果周围的同学多具奉献和负责精神,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大学生必须明白自己就是这种引导力量的一部分。

3.实践活动因素

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其品德外化的重要表现渠道。培养责任意识,大学生可以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等等,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纠正人格缺陷,进一步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远景,从而牢固地树立起国家主人翁意识。

4.家庭因素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对子女责任感的培养有一个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从家务劳动中,大学生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都能逐步增强负责的意识和能力;从对家庭负责开始,大学生应当超越个人的利益,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形成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发现个人也能够为自己是其中一分子的大社会做出贡献。

(四)大学生所必须担负的责任

大学生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些责任包括:

1.承担生命的责任

首先是关爱自己。只有珍爱自己的生命,才能承担起其他的人生责任。其次是关爱他人。由爱家人、朋友及于所有相识的人,进而推及于所有不相识的人,可以增强一个人的人生责任感。再次是关爱自然。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这也是对大学生关爱自然的责任意识的一种要求。

2.承担行为责任

一个人正是在行动中,发现和实现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首先要增强行为前对行为的审查和指令能力。不能总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寻找借口和慰藉。其次,要增强行为中对行为的调节和监督能力。在行为过程中,学会及时终止自己的不良行为,凡事要考虑后果;此外,还要增强行为结束后对行为的评价和反省能力。在行为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省,促使自己改变和纠正不良的意识与行为,从而达到道德自新和人格完善。

3.承担成才责任

要追求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且通过不断地成才实践而获得成功。努力使自己成长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4.承担回馈责任

首先要回馈家庭。这并不仅仅是为了报恩,更多的是履行一种社会责任。一方面,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为了养育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大学生成人、成才后,当然有责任回馈家庭。另一方面,父母养育子女,是为了延续人类的生命和文明。大学生成才后回馈家庭(赡养父母、帮助其他家庭成员),不但体现了人类的温情和互助,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其次要回馈社会。要遵循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包括家庭生活准则、职业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