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步入大学的准备与思考的分析

步入大学的准备与思考的分析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较好的办法是根据学校的通知,把应该携带的材料有序地放入专用袋中,并验明无误。这些是入学教育首当其冲的问题,也是必须掌握的常识。如果新生入学时能及时与校方沟通,其特殊原因能取得校方谅解,并能到军训基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则军训学分还是能按期获得的。“害怕被误解”的思想也主要是不自信的表现。

步入大学的准备与思考的分析

●第三节 步入大学的准备与思考

现代大学一般都具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都会为新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指导。这些服务和指导,有些是由校方或所在院系统一组织的,有些则需要大学生自己主动征询辅导员、所在院系或校方的相关部门。

一、新生一般需经由以下必要环节

1.报到入学

报到入学是新生入学的首要环节。它是学生身份认证的第一步,也是师生交往的开端。现在许多家长都会送孩子入学,所以它也是学生及家长认识学校,学校树立公关形象的一个契机。

报到入学的要领是:仔细阅读学校寄发的录取通知书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要求带全费用及有关材料,按时到指定地点报到。必须做到无所遗漏。较好的办法是根据学校的通知,把应该携带的材料有序地放入专用袋中,并验明无误。在有关地点报到时,一项一项地将费用及材料交与校方,并且问明报到手续是否齐全,该取回的收据是否全部取回等。报到时的不厌其烦,是顺利毕业的必要保证。

报到时要注意的事项分别是:

辨明职能部门接待处,按规定到有关接待处办理专门事项。

在报到处门口先看清报到流程及示意图,做到总体上心中有数。

2.接受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入学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明确认识到这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忽视这个环节将为新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麻烦。例如各个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并不完全一样,如果不仔细阅读,就可能对能否按期完成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大学是什么?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区别有哪些?怎样顺利度过大学生涯?这些是入学教育首当其冲的问题,也是必须掌握的常识。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开学典礼;校史教育;院系情况介绍及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方面的有关制度;帮困贷款政策;校园安全教育;职业发展指导;专题讲座。

3.接受军训锻炼

大学生军训既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民应尽的义务。其意义在于提高参训学生的军事技能和政治思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国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根据高校教学要求,军训是计学分列入教学计划的,凡缺席军训者就不能拿到相应学分而按期毕业。历年都会有新生缺席军训的情况。缺席的原因很多,有因病的,有因残疾的,也有因身在外地不及赶赴的,也有怕苦怕累逃避的。一些学生在入学时由于不了解相关规定,因此出现了临到毕业再参加军训补训的情况。如果新生入学时能及时与校方沟通,其特殊原因能取得校方谅解,并能到军训基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则军训学分还是能按期获得的。

4.熟悉校园环境

对大学新生而言,大学校园是全新的环境,也是他们今后几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因此,熟悉与了解这一环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新生入学应当急于解决的事项。大学普遍实行二级管理,所有具体事项都应该寻求所在院系的教学秘书或者辅导员的帮助。教务处学生处这样的校方管理部门是不会处理具体的学生事务的。如果到了教务处、学生处层面,则一般已经是投诉或者是申诉有关事项了。所以熟悉校园环境,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所在院系管理部门及有关辅导员的办公室;生活园区的位置和主要通道;主要的教学、生活、活动场所;学校周边环境(如公交线路文化设施、餐饮店等)。

熟悉校园环境可以是三五伙伴相约,饭后散步时轻松解决。

5.适应作息制度

大学生活中学生活有许多不同,作息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不少新生就是因为不适应大学作息制度而导致学业落后的。大学的作息制度不仅仅是一张作息时间表那么简单,更主要的是涉及怎么根据大学生活的节奏,在作息时间表范围内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自己的学习与业余生活时间。大学的课时数较之中学明显减少,一般而言,中学的每周课时数最少也要达到32节以上,但是大学每周课时仅20节左右。在大学里,一连几个半天不安排课堂教学是常事。由于课时少,教师也不坐班,因而,与中学相比,学生见到教师的机会很少,这就要求大学新生必须改变中学的学习习惯,摆脱对老师和课堂的依赖,在新的作息制度下,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适应大学作息制度主要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适应学校的学习节奏;适应学校的学习氛围。

二、新生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大学生群体

大学是个不小的社会。教师和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专业多种多样,校园面积小则500亩,大则数千亩,林荫大道,小桥流水,教室间间敞开,图书馆资料人均百册,称得上风景秀丽,环境怡人,琳琅满目,远悦近来。再加上学术气氛浓厚,思想信息充沛,历来是社会最富有朝气的地方。

新生当尽快融入这样的环境、融入大学生群体。待人处世,有个适应问题。我们说,首先是“你”适应“人”和“世”。社会是人类各种关系的总和,人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处,所以必然有和谐共处的问题。“你”可以有个性,“你”也可以保留自己的风格,但是“你”首先必须学会与人“共处”。

与人共处,正确的态度是:虚心包容,处事得体,礼貌待人。

1.克服心理顾虑,主动待人

初入陌生环境的新生,常见的心理顾虑有:“妈妈说的,……不可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着别人开口来认识彼此”、“害怕被瞧不起”、“害怕被拒绝”、“害怕被误解”等。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故步自封,不求解决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进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入学之前还可以说是一个孩子,有过错也比较容易获得原谅;入学后就是大人了,责任就要由自己承担。更重要的是,人生的许多新经验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

“妈妈说的,……不可以”,这种思想是对父母的依赖,也是自信、自立、自强的巨大绊脚石。“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其症结在于对“陌生人”的曲解或者说是泛解,长此以往,势必会使自己封闭起来,成为“孤家寡人”。“等着别人开口来认识彼此”,这种思想有传统文化崇尚内敛因素的影响,也有“害怕被瞧不起”、“害怕被拒绝”的因素在内。其实这多半是不良心理作怪,新生起点一般相同,没有优劣尊卑之分,所以没有彼此瞧不起的理由,只会互相扶持,彼此关心。“害怕被误解”的思想也主要是不自信的表现。人之交往讲究得体,其中方式、方法就很重要。比如,可以找找彼此的共同点,聊聊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作些得当的自我介绍,从家乡、母校、兴趣爱好中找到令彼此兴奋的题材,这些都有助于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

主动待人是必要的,但主动待人也是有界限的。我们倡导主动待人,但是也告诫新生要注意分寸。例如:自我介绍,暂时不必涉及自己的家庭,尤其是经济问题;彼此称呼,不应随意起绰号或叫昵称;参与活动,应稍稍控制好胜心;帮助同学,也应注意观察是否有碍同学的心理禁区(或隐私)。

2.发掘生活题材,主动社交

社交是人的经常性功课,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动力源泉之一。在大学新环境中,要尽快融入大学生群体,主动社交是必须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想要成功地融入一个群体,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目的所在,即有无意义、有无帮助、有无需要。人之联系免不了利益驱动,只要这种利益不是狭隘的、不是损人的,那么个人的利益一定可以在群体利益中得以实现。有目的的交际,这种目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前者如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或者为实现某一个具体目标而待人行事,后者如聊天、共餐、一起参加休闲活动。宽泛地说,大学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社交的目的性必须予以强调。参加各种活动,自然有不同的收获,关键是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把时间花在社交上面,为什么不是把这段时间用在图书馆、教室或者回家看书、写作业等。对于生涯设计而言,有目的的社交一般应当有如下意义:

——建立联络网与友好关系(现在一般也称建立“人脉”);

——搜集信息,完善知识结构;

——树立威信,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含提高自信力);

——寻找毕业论文素材甚至是将来的就业契机;

——好玩有趣,松弛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主动社交,自然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让自己保持热情、充满微笑,就是要增加主动社交的动力和成效。在自己而言,保持热情、充满微笑,这体现着自己的善意,透露出自信,有助于互相接近、理解和沟通。在他人而言,面对热情和微笑者,有助于产生信任和亲近感,也因此有助于互相接近、理解和沟通。

得体的热情与微笑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彰显仪表风度,它源于知识的积累和品行的陶冶,又表现为气质修养。

——彰显谦和诚信,它常常能传递和反馈亲近信息,具有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

——彰显成熟自信,它有助于构成张力和辐射力,带动周围人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所以,进校时、出宿舍门前,可以刻意地检查一下自己的穿着是否得体?表情是否轻松?在校园里行走,可以刻意地关注一下自己是否面带微笑?关注自己是否对身边熟悉的师生给予问候?关注自己是否对身边并不熟悉的师生给予热情的信号?当你这种关注形成习惯时,你不必刻意,也不必关注,但热情和微笑应该成为你的外在标志之一了。

新环境、新同学,彼此都免不了陌生与不习惯,这时候能得到善意的提示和帮助,受助者自然会十分感激,彼此也随之有了许多亲近感。现代社会,主动的道理一般都为人所知,但能否主动该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性格,二是习惯。一般说来,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比较善于主动结交新友,性格腼腆内向的学生比较拘谨和拙于社交;好户外活动的学生比较善于主动结交新友,好静坐读写的学生比较拘谨和拙于社交;家庭管束较宽的学生比较善于主动结交新友,家庭管束较严的学生比较拘谨和拙于社交。所以要主动对同学表达自己的善意与关心,不是能不能去做的能力问题,而是想不想去做的思想问题,只要想去做,就能通过对一些心理因素或行为习惯的克服,学会主动社交。

主动社交的途径是很多的。常见的如:

——见面打招呼(含有意义日子的电话或短信问候);

——主动提活动建议(如:一起去……想不想去……要不要看……);

——为班级或寝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寝室卫生,黑板报);

——响应集体活动倡议(如:即兴发言、参与竞选、捐助帮困);

——通过正常渠道,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意见(如:校方、辅导员、同学)。

不少人害怕社交是因为觉得自己不知说什么好,所以在群体中往往居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其实,社交并不是什么难事,话题几乎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小到日常起居,大到学业就业理想与现实,至于各种兴趣爱好、社会活动更是可以信手拈来说的。准备的话题可以是轻松愉快的,也可以是严肃敏感的,关键是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如:对谁(性别、职业、年龄等)?什么场合(氛围得体,契合主题)?什么内容?说话讲究委婉得体,就是讲究说话效果,就是讲究说话的双方能默契融洽,从而增进友谊。

准备社交话题是一方面,做个好听众是主动社交的另一个方面。有人曾将行为语言用五个英语字母(即“SOLER”)表达:S,即square,使平直的意思;O,即open,是启动姿势的意思;L,即lean,意为身体微微前倾;E:即eye,意为眼睛要看听众;R,即relaxed,是心情放松的意思。其中“SOLE”四个字母都关系到“做个好听众”的问题,实践表明,做个好听众具有尊重他人、表示善意的积极意义。

3.参加社团组织,寻找适合自己的团体(www.xing528.com)

大学中的学生社团与中学明显不同,即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加了,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心增加了,计划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也增加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入学新生都应积极融入大学生群体,选择合适的社团,在社团活动中提高自身素养,有效实现自我价值。

参加学生社团组织一般都需有完整的申报审批手续并经学校团委批准,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制订活动计划,自行筹措活动经费,自行组织活动,由此积累社会活动经验,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综合素养,增强团队精神。现代教育改革和社会企事业单位用人的种种信息表明,社会更欢迎具有较强活动能力、具有社会实践经历的大学生。

参加大学生社团可以有以下选择:

——可以参加多种社团,但应兼顾兴趣爱好和自身专业学习。

——可以凭借自己的强项参加社团,以争取在社团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要处理好与其他同学的关系,要处理好与原有领袖的互补关系。

——可以因自己的弱项而参加社团,以争取在有关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克服弱点,有效提高自身能力,完善自身能力结构,从而为自己提供更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

——可以因自己的好朋友而选择加入同一个社团,从而增加彼此交往的机会,使彼此关系更为融洽;但是要警惕自己陷于狭隘的小圈子。

——可以根据时代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自创富有新意的社团,从而实现自身发展的飞跃,但是应量力而行,而不是简单地从兴趣出发,需树立一定的理想目标,需聚集志同道合的一批同学,需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

4.遵循交往原则,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由于生活经历和背景的差异,各人的性情和习惯肯定是有差异的,这对交往的双方而言,会造成彼此的不适应,甚至可能因生活细节而造成厌恶与隔阂。所以,新生入学后,新同学之间彼此会有一个磨合期,这就需要不断提醒自己要正确对待新环境,正确对待新同学。新生融入大学生群体,一般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交际不要敷衍;交际不分新旧;交际不分亲疏;交际不搬弄是非;正确处理网络交际的问题。

三、如何学会独立生活

大学是个不小的社会,园区阔大,师生来源众多,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同时,这里也是众多学子走向社会的前站。所以,学会独立生活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如何学会独立生活,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心理上“断奶”,为自己设定目标。要克服害怕心理,独立处事;摆脱依赖习惯,做好失败准备。

(2)行为上“输液”,为自己规划发展。“输液”须对症下药,所谓因人而异。大学生是成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客观上也已经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思维定式及生活习惯,这是“输液”的基础。

现在社会上常将一些人生事务用市场经济的语言来比喻,“经营自己”就是其中一个术语。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当时的大学生没有经营自己的权利,进什么学校有指派的因素,分配全都由国家统一安排,相比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难,那时的大学生的确有值得羡慕的地方,可是那时的大学生不想去指定的分配单位,恐怕又是为现在大学生难以理解的吧。无可选择,这是人生的悲哀,它容易使人产生惰性;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选择条件了,这时大学生再出现无可选择的问题,这是哀之又哀的问题了,因为这是自己须对自己“经营”不善而必须承担的后果。

人的未来在于自己的选择,而选择是有必要条件的,那就是:储备、特质与竞争力、战略规划。储备是发展的基础,涉及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社会活动能力等诸多方面,它是由自身在各阶段的学习与实践体验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特质与竞争力是发展的核心,是社会认可你的根本原因之一,它是指你能提供给社会的与众不同的贡献及力量,好似企业提供给社会的产品品牌与特色服务,这也就是社会之所以认可你、选择你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战略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它帮助你步步为营、逐步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既定目标,逐步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壮大。所以,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应该明确自己走好每一步路、上好每一堂课、参加每一项社会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充分的储备工作,培养自身优秀的特质与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制订每一个行为阶段的战略规划。

新生入学的战略规划应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能源储备规划,二是可持续发展规划,三是特色与创新规划。能源是前行动力,储备能源的数量与质量至关重要,比如你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不断净化与容纳的可能,还有你的人际关系,有无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一支队伍的可能,这些将是你终身得益的可靠保证。可持续发展规划是指在规划之初,需将近期、中期和长期的规划结合起来,构成自身发展的一个个坚实阶梯,做到每一步不踏空,每一步不走错,或者在踏空、走错之际能迅速自行纠正,也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外在形势随时调整自己的能源储备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在任何时候,特色总是个人存在和社会认可的必要条件,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特色不是时髦的口号,而需要扎实地创造,一般说来,特色主要体现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即人无我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即人有我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即人优我特,不断创新是保持特色的根本途径。战略规划中应当重视社会需要、时代精神以及目前从业者数量与质量等诸多因素,权衡轻重利弊之后,扎实实施。

人的发展犹如竹之生长,节节而上,并非一蹴而就,所以规划发展也须分阶段设定目标和分阶段有效实施。一般而言,人生发展分培育、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培育阶段主要是青少年求学阶段,该阶段的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于此初步完成人生的能量储备,基本形成个性特质,大致构建起终身受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成长阶段主要是人与社会彼此适应与磨合阶段,该阶段的人择业就业甚至反复择业就业,直到找到对自己相对合适的较稳定的事业发展方向,社会需要,自己满意。成熟阶段是个人在事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同步发展与提升,无论遇到单位变化还是职位变化,都能表现出驾轻就熟,朝职业理想目标愈益接近。衰退阶段主要指自己因年岁或身体原因不适应工作岗位,或者晚年不得不退出工作的阶段。由此可见,大学生应当主要关注培育阶段和成长阶段的规划,尤其须解决好培育阶段的诸多实际问题。不好高骛远,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实事求是规划。

(3)交往中“互补”,为自己增添实践经验。个人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该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家庭是个小社会,它是个人最早接触到的环境。事实上,家庭往往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影响力之源。人们评判一个人常常用“家教怎样”来衡量,第一印象也常取自其家庭背景,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的启蒙教育基本上是在家庭中完成的,人的基本气质、修养是在家庭中培养的,人的许多习惯是在家庭中养成的,所以家庭对个人成长起着战略资源储备和战略投资等重要支撑作用。父母是第一任老师,融入家庭就是建设和谐家庭,孝敬父母,将自身发展与家庭的发展方向相统一等,都是有意义的思考和作为。当然,个人对家庭应有一定的反作用,并非完全一味继承,对旧有家庭背景及模式的突破有时也是必需的。

当代社会中,一个人的学校生涯差不多占据了其一生的五分之二有效时间,从小学到大学,少则十五六年,多则20年甚至更多。古人说的“习相远”也主要指的就是经过这一阶段的教育得以脱胎换骨、面目一新。在学校中,最重要的任务不外乎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两个方面,人们以往较多关注并认可在学校中学习做事,所以将各种课堂教学的内容看得很重,而将其他方面忽略了。事实上,在学校中学习做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个人首先是社会的存在,学校给予了家庭所不具备的广阔空间,给予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思想与人脉,在形形色色的碰撞中激发理想与关系的火花,组织起支撑自己一生发展的强大构架,并由此组织好自己的各种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充满着发展空间,也充满着各种矛盾纷争,融入学校,就是建设和谐校园,在各种校园活动中获取成长的信息、能量和推动力,在发展机会中锻炼成长,在矛盾碰撞中锻炼成长。

进入企事业单位,成为职业人也同时成为了社会人,这是人生的主旋律。作为大学生,目前似乎还隔着一层,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首先,三、四年的大学生生涯瞬间即逝,今日不作为,明日何以堪?其次,任何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校是社会的窗口,大学生的任何规划都得从社会实际出发,要身在校园,胸怀社会,将理想、学习与实践同社会需要相结合,由此努力融入社会环境,获取成长推动力。

人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内驱力,内驱力最初可以起源于兴趣爱好,但是恒定意义的内驱力产生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时代就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代,就是树雄心、立壮志的时代,而这种雄心壮志的树立,既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一定的人文环境。

传统文化一般都外显为社会价值取向,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总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你的思维和行为。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主导力量,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取事判事标准。俗话说“入乡随俗”,就具有这个意义。但是传统文化也有精华与糟粕的取舍问题,融入人文环境,就需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去糟粕,取精华。必须强调的是,大学生必须是一个文化人,这个文化绝不局限于知识文化,而必须是广袤深厚的民族文化,是千百年积淀传承的优秀文化。

校园文化兼具学术文化和人文文化,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所谓校风,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展示大学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是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总之,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不同大学基于不同文化传统,应当构建不同的文化风格,建设不同层次、不同内涵的校园文化。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文化就是培育和塑造接班人的。长期以来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课堂教学才是教育培养的主渠道,这是应试教育本末倒置的恶果。从现实来看,教师为上课而上课的单纯教学思想,学生厌学逃课的问题,都是这种错误认识的直接反映。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亦即培育人。从起源说,文化是“人化”;从功能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大学就是通过文化培养人、“创造”人的。所以融入校园文化,就是积极参与各种校园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将自己塑造成健全的、完善的文化人。

融入人文环境,应当有意识地优化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思维方式来看,大学生当掌握发散和收束两种基本形态的意义及应用方法,当自觉地升华到文化高度去思考问题。即一事当前,当懂得纵横向的比较思考和理清思想脉络,联系社会文化背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从行为方式来看,既要坚守自身道德底线,又要兼顾团队利益及社会规范,以“德”律己,以“法”维系秩序,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经济上“核算”,学会理财“过日子”

“过日子”是一辈子的话题,它的内涵很多,外延也很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理财。现在很多人已经非但不避讳、反而是津津乐道钱财的问题,但是这里有几个基本原则是需要遵循的。

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同学之间一般不提倡买卖行为,因为学生不具备商业主体身份,其买卖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买卖不当,将会形成很深的人际隔阂,甚至产生经济纠纷。

2.勤俭节约,学会理财

大学校园内一般都可以用“校园一卡通”支付。所以需要好好保管“一卡通”,防止遗失而造成经济损失。其次,“一卡通”内不要一下子存入过多的钱款,一般每次以一二百元为宜,用到差不多时再存入。再次,校园生活较之以往丰富得多,人际交往活动也多,有些应酬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但是应酬当节制,尤其是聚餐等花钱较多的活动要节制,同学交往以情为重,不宜铺张,再说并不是个个同学都有应酬必需的经济保障的。以勤俭为本,量入为出,不铺张浪费,这是人生一辈子要遵循的原则,大学阶段尝试实践,学会这些基本的理财之道是十分必要的。

3.助人为乐,学会奉献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同学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为此国家从贷款到专项奖学、助学金,连同学校制订的一些帮困政策,已经构成了一条帮助全体大学生完成学业的“绿色通道”,但是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消费上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一些同学因病、因事也会需要同学帮助解一时之困,所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仍然是必需的。学会奉献是责任,学会理财是功课,在日常经济计划中,有必要留有花费的余地,以便在必要的时候能给予同学“及时雨”式的援助。

●体验活动

活动一:

【案例】

2005年钱学森先生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紧接着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对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尖锐批评:“以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中国高校的学术风气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否则中国科技的发展将至少退后20年”。两位科学大家的话可谓逆耳忠言。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朱清时校长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质疑:近些年来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大学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创新人才的?它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怎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创新能力再生的空间?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校长则坦言: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

【活动内容与要求】

1.大学的意义是什么?你对两位大师和两位大学校长的话有怎样的理解?

2.作为大学新生,试阐述你对全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环境有怎样的期待和选择。

活动二:

【案例】

方×四年本科学习取得了三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和文、理两张学位证书,这在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人际网络、社会视野诸多方面都有突出的意义。(详见本章第一节引用的来自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心的案例)

【活动内容与要求】

1.方×四年学习生活特别繁忙,但是他还兼任许多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这样的学习生涯目标设计和学习时间的安排在常人是十分矛盾的,也是难以克服的,但方×不仅化解了矛盾,还获取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动因和方法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方×语录不仅对大学新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与学习生涯规划有启示意义,对其选择生活方式、职业理想和学习方式等都具有启示意义。请联系具体语录谈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3.方×的职业道路经历了N多变化,现任搜狐副总编。这说明专业≠职业,就业可能是一个渐进和升华的过程。这对大学新生而言,规划、学习、择业就不再是一个个空洞的概念了。试择要阐述你的理解与认识。

●参考资料

1.〔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新华文摘》2007年第23期。

3.潘际銮:《西南联大办学经验对我们的启示》,《新华文摘》2008年第1期。

4.《台湾商业领袖张忠谋访谈录》,《新华文摘》2008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