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小以实打造合肥教育航母

以小以实打造合肥教育航母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小以实打造合肥教育航母“做事以小以实为主”,这句普普通通的话,却是省城名校48中校长史承灼的座右铭,成为他管理学校和促进教师成长的“利器”。但是,“以小以实”这种管理方式不会因规模的扩张而进行变革。史承灼希望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制度培养人,以制度营造一种氛围。比如,课题研究倡导人人参与,要求教师从小处入手,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不搞大而空的课题研究。

以小以实打造合肥教育航母

以小以实打造合肥教育航母

“做事以小以实为主”,这句普普通通的话,却是省城名校48中校长史承灼的座右铭,成为他管理学校和促进教师成长的“利器”。2010年,48中将由两个校区扩展到4个校区,成为教育航母。但是,“以小以实”这种管理方式不会因规模的扩张而进行变革。一切管理从实际出发,从小处着眼,让我们领略到史承灼的思想精髓。

(一)实施扁平化的管理模式

合肥48中的领导岗位是“寒酸”且“辛苦”的。因为,他们是扁平化管理模式的践行者,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史承灼解释说,长期以来,48中校级干部就两个,一正一副。学校4处1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科研处、办公室,中层干部只有5个人。学校的班子成员只有7个人。这种管理方式的好处是,政令畅通、管理高效。校区扩容后,48中仍将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无论是无私奉献,还是专业研究,史承灼给自己定下了任务,要身体力行。只有自己先做到,才能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做到。否则别人会私下议论:“你是校长,你都做不到,我们何以能做到?”比如,每天清晨都会看到史承灼很早来到校园,每天他也是最后一个离去。

史承灼要求教师学会反思,时刻反思。教研方面,老师做得不实在,要反思自己的课题是不是不结合实际。当一项制度出台后,要求老师充分讨论、集思广益。而当施行后发现问题时,也能立即调整。因此,48中的各项规章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立即纠正。

“我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校制度内化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一旦达到这种境界,学校的管理水平就上去了。”史承灼希望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制度培养人,以制度营造一种氛围。制度下发后,严格执行,人人平等,又不缺少人文关怀。

(二)领导班子须有奉献精神

2010年,对于史承灼来说,必将是忙碌的。因为,两个校区的筹备工作事无巨细,需要扩充大批的干部。

史承灼给出了领导班子成员的标准,首先要有真正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学校的琐碎事情非常多,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其次要有第一流的业务能力,否则走上管理岗位后不服众,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再次对任何事都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错是很容易分清的。如果处理问题有偏差,就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分析自己的成长之路,史承灼认为有4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入职阶段。刚刚参加工作的三年里,一直坚持每天晚上备课,第二天上课,对个人的专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其次,离不开老一辈教师如金问平、李文勋等的关怀,他们能够包容他,发挥他的特长,并教会他很多东西。第二个关键点是20世纪90年代。从他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就对写作论文有了信心,之后笔耕不辍,至今已发表了80多篇论文。第三个关键点是1996年调到48中,这里有非常好的个人专业成长人文环境,有一个良好的教师群体,大家都愿意分享教学经验。第四个关键点是2003年至今。包河区教育局进行重大人事制度改革,他竞聘副校长,由此走上管理岗位,开始逐步系统思考管理、教育上的问题。

对于教师队伍培养,史承灼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史校长认为这个观点不是很全面。一个好校长和一批优秀教师,才能办好一所学校。中国一句老话,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优秀教师群体是名校最强有力的支撑。

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师德当中,强调核心理念:要对学生有爱,对教育有责任感。以爱和责任感化学生,做学生的榜样,无形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有了对孩子们的真爱和对教育的强烈责任感,就会把教师作为事业,奉献自己,敬业并乐业。

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要身体力行去学习。学,然后知不足;不学,就会盲目自大,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学校创造各种机会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培养。比如,课题研究倡导人人参与,要求教师从小处入手,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不搞大而空的课题研究。最终的落脚点是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而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

48中创造性地提出进行“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的课题研究,让学校的优秀教师、省市教坛新星、省特级教师、名师等进行自我总结,每个人用叙事形式描述自己的成长过程,指出专业性成长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次要因素有哪些,之后寻找共性的东西,供他人借鉴和思考。初步结论是,首先是内因。教师要有强烈的成长愿望,这种愿望不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次是外部环境。学校要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教师尽快成长。

(三)从小处入手抓特色教育

48中的任何做法都是从小处入手,都具有现实操作意义和复制意义,从特色教育层面,记者也领略到这种“实”的魅力。

48中提出办“创新教育”,单看这4个字很空,我们该如何落到实处?史承灼说,具体定位时学校进行了两年的摸索和思考。科技创新,科技与创新,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三个解释都被放弃,最后解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ww.xing528.com)

初中生的科学知识水平并不是很高,让大多数人拥有创新能力,这肯定是不现实的!而培养大多数孩子的创新意识是有可能的,有了意识,能力就会形成。学校开展活动的切入口也很低,每年寒暑假两次创新活动。寒暑假让每一个孩子完成一件创新作品,包括1个创意,1篇小论文,1个小制作,1个小发明和1份调查报告。全体学生做好后,由科研处收集、整理、评比、小结,在此基础上参加区、市、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此外,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其中重要一项活动也是科技创新。

学校的特色活动是立身之本。史承灼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一味搞升学率,将不是生存发展的唯一支撑点。何以判断?我们要佩服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佩服不行。当人们认为均衡教育遥不可及时,现在看来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当人们认为中、高考无法代替时,现在的中、高考模式已经开始松动。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不再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学校只有以“特色”来保持学校的办学质量。

(四)校长眼中的教育出路

“校长们遇到一起,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史承灼坦然,对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校长们也经常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找出发展的症结所在。校长们也希望全社会营造氛围,培养更多的教育家。

比如,教师出口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至少个别工作“吊儿郎当”的,学校怎么办?没有办法。人都是有惰性的,教师也是人,也存在欲望,这样的人存在就会影响一大批教师。但是,现在制度方面还没有安排出口关,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虽然均衡教育指日可待,但来自社会的压力让校长们难以承受。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仍将以中考升学率为标准。家长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家长会给孩子施压,会给学校施压。如果学校不抓中考,家长会认为这个学校对教育教学工作不重视,孩子到这所学校就读是没有希望的。所以,家长对学校的要求是畸形的,导致学校和教师成为弱势群体。现在,社会上的各个层次的人似乎都懂教育,对教育横加指责。学校,甚至名校也在夹缝中求生存,存在诸多的办学困惑。

校长,应该属于教育家行列,静下心来抓管理,抓教学,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成为了外交家、经济学家、政治家。校长要与各级领导部门、周边单位、教师、家长、媒体搞好关系,要创收,提高教师待遇等,什么事情都推给了校长。教育教学质量滑坡,安全事故等,都是校长负全责。现在,只有去掉这些杂质,教育家的成长之路才会更顺利一些。

作为社会,要有包容之心,包容校长的个性。没有个性,顺大流,人云亦云,校长成不了教育家。社会要允许校长个性存在,并发挥校长的个性和特长。

史承灼教育语录:

(1)教育,不要总想着去改变人,应着眼于去影响人。

(2)创新教育,从培养意识开始,当然,我们追求能力的形成。

(3)选择教师,就是选择奉献。作为校长,只能奉献为先。使命使然。

(4)一个好校长,先成就一批好教师,再来共同成就一所好学校。

(5)教师应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日常工作,因为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就应该是一种研究。果如此,教师是快乐的。

(2010年3月10日《新安晚报》,采访记者:刘高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