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之反思
摘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近年来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但反思我们走过的路,再联系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特别是结合我校优秀教师成长的典型个案分析,我们认为,要想尽快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要激发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铸造教师较高的个人素养;二要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构建促进教师成长的高效外部机制。
关键词:教师 专业化成长 策略 反思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其实,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什么“新问题”。应该说,当教师的人自从走进这个职业的大门里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进行着,只不过以前可能多是在“无意识”地、“不自觉”地进行。而现在,将其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这样明确地强调,应该是事物的发展、思想的积淀之后的产物。当我们回过头来再审视我们以前走过的路,再联系一下当前教育的现状,同时再前瞻一下将来的教育方向,多多少少会有所觉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我们一直在进行着,并有可能创造出自己的教育辉煌!反思本人25年来的从教经历及成长的感受,再联系本人对教育现状的了解情况,特别是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和教师成长的典型事例,通过对课题《优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个案分析与研究》的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尽快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铸造较高的个人素养
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凡优秀者,必须首先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这也是对所有职业、行业都适用的真理,教师当然也不能例外。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具有以下素养。
(1)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只有积极进取才会有不满足的谦虚,也才有不断向上的动力,也才能有个人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提升。本人从教之初,在郊区的一所学校,条件较差,但本人从没计较过这些,而是把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便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虽然那里的学生基础较差,素质偏低,但本人所带的每届学生都一样会有不错的成绩。正是自己在教学上的不断追求与努力,靠这样的意识,促使自己在默默无闻之中不断脱颖而出,并于1996年调入合肥市第48中学,并又渐渐地走上学校的领导岗位,又在教育管理上不断探索与追求,并使合肥市第48中学的办学质量不断创造辉煌,在合肥教育界声名鹊起,成为名校。
再如我校的金韵迪老师,在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为了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教师进而尽快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积极向他人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听课的机会,甚至几次自己花钱到外地去听优质课比赛选手的课。为了补充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弥补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科班学习的缺陷,1998年又报考了安师大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习。她白天忙着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处理团委事务,每晚往往自学到深夜。2000年7月,在为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感到欣慰的同时,她本人也取得了本科文凭。但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随着对教育的深层次理解,她并没有止步,而是加倍努力,吸取多方面的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现在金老师已是一名中学骨干教师了,还荣获了省级“教坛新星”的称号。
还比如马跃老师。原来是在一个小县城下的一所中学从事教育工作,虽然地处偏僻,条件艰难,消息闭塞,但自己从未甘于现状与浑浑噩噩,而是默默地耕耘着,并追求着。1986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后,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知识与理论水平,自费参加了安徽大学中文专科的进修与安徽教育学院的本科进修,成为当时学校第一个获得本科文凭的人。另外,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不断钻研与探索,被选为县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理事,在当时所在县的初中语文教学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即使以后担任了学校的教导主任、副校长,仍没有中断语文教学工作,直至今天。由于他的勤奋努力与积极追求,2005年被作为人才引进到我校,从一个“乡村教师”变成了一个“省城名校教师”,实现了“三级跳”;并在2009年,通过一路的“过关斩将”,还被评选为安徽省第九批“特级教师”,创造了个人教育事业的辉煌。
(2)低调务实的人生态度。教育是一项烦琐的工作,非平心静气而不能理出头绪来;教学又是一个清苦的工作,非甘于清贫不能耐得住寂寞的。所以,要想在教育教学上有所造诣,必须是一个务实而低调的人才行。
如我校周蓓老师现已是一位省级优秀班主任,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她的那份低调与务实。塑造人的工作是很费心费神的,没有现成的模式与方法,需要不断地积累与提高。她为了让自己厚重起来,自信起来,选择了读书——一桌一椅、一盏小小的台灯,伴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充实的夜晚。研读各种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的书、教育名著、优秀教案,并做读书笔记。还自费订阅有关教育教学杂志,如《班主任》《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之友》,借鉴其他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从对名师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的研读中汲取养料。作为一位女同志,每月领到的工资,最先花出去的地方不是在商场,而是在书店,实属难得。另外,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中边实践,边思考,同时寻找一切机会虚心学习与请教,在学校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不断参加各级各类观摩课、比赛课,让自己在一次次的磨炼中逐渐成长。除了看书钻研,她还经常听同行的课,经常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取经。正是由于她的这种谦虚、务实的工作作风,让她很快成长为一名出类拔萃的教师。
金韵迪老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充满热情与激情,可很快就发现存在着许多不足:学识的不足,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匮乏,应变能力差等。为了尽快适应本职工作,只有利用教学之余学习、积累、求教。从认真备课入手,每节课都以数小时为代价,并经常请教同行给予指导;还主动听老教师的课,每周都不例外。为了寻找课堂教学艺术,增强课堂教学效率,还主动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关系。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届学生带下来,任教班级的历史成绩总均分在中考中居全校第一,本人也获得了校毕业班历史优质教学一等奖,这也更增加了当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心。在成绩面前,她没有一点的骄傲,而是更有一份负担。就这样在自我激励中,逐步走上了一条不断提升的轨道。曾获得县(区)级说课大赛第一名、市级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县(区)教学能手”、市“教坛新星”,直至获得安徽省第三届“省教坛新星”的称号。
(3)热情勤奋的工作作风。教育教学是门艺术,它需要热情,更需要勤奋。真正优秀的老师,注定离不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
周蓓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特别热爱学生,注重学生一生的发展。首先注重养成教育,从言行举止到文明礼貌,从思想进步到全面发展,从团结同学到关心集体,从刻苦学习到遵守纪律,要对学生讲全面讲清楚,使之能尽早地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为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其次,有意选择并培养出品学兼优、关心集体、组织能力强、敢抓敢管的同学,注意形成班干核心。其次,投入热心,用爱感化;还经常与家长沟通,做好家校配合工作;并注意倾听老师意见,做好协调沟通。正是她的热情耐心、工作细致,才使得班级管理井井有条,班风纯正。
马跃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能“倾热心成就事业”。从工作至今,总把工作放在首位,倾情付出,克服种种困难,且无怨无悔。“撒爱心培育学生”,把学生视为自己孩子,尊重并关心每一位。面对平凡而又烦琐的工作,从不埋怨,克服繁乱,培养耐心,甘守清静与清贫,并能够“坚持严格要求不放松”和“坚持培养传统美德教育不放松”。无论现在的社会风气如何浮躁,社会环境如何不利,他始终坚持对学生的严格教育,坚持传统的美德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学生”,培养具有中华民族良好传统的下一代的思想永不改变。以真情感化学生,用人格感染学生。所做的这些工作,受到了师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或赞誉,所带班级年年获学校“先进班级”称号,并多次获县(区)级“先进班级”称号。自己也曾获得过市“先进老师”荣誉称号,还10次获得县(区)级表彰奖励,并被授予“先进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个人的努力、追求是内因,是主要的;外界条件是外因,虽只是辅助的手段,但适当的借助同样可以促使内因的更好发挥。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大家还都只是一个苹果;但你给我一种思想,我给你一种思想,大家就有了两种思想,这就是著名的合作共赢的理论。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依托集体的合作,借助学校这个大平台,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成就专业化的重要保证。就我校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过程及效果来说,本人认为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密切的团队合作。合作,共赢,这是当今世界的共识,它同样适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在鼓励教师的自我钻研与探索之时,也同样积极营造一个上下和谐、共同参与、互相促进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www.xing528.com)
比如金韵迪老师,有自己的执著追求与辛勤探索,在教育教学中逐步崭露头角,特别是获得了省级“教坛新星”的称号。在称道她的成就之时,也别忘了,在她的身后,其实还站着一大批人。为了磨炼青年教师,并促使其尽快成才,也为了学校声誉的提升,她在2002~2008年接连参加了一系列的比赛。学校和教研室为她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平台和机会。每一次的比赛或公开课,教研员、同事、领导都参与其中,从教态、语言、教材处理等各方面提出意见,帮助修改并制作课件,始终在幕后默默地付出,直到取得成功。这就是团队合作的威力、魅力,绝非“单打独斗”所能达到的境界与成果。
还比如市级“教坛新星”王贞老师。她从一名普通的生物学科教师成长为一名合肥市“教坛新星”,也得益于合肥48中这块沃土和同行间的互助。她的专业成长,不仅有常规的教研组活动中有经验的老教师平时给予的帮助,还有学校的每学期公开课制度对她业务水平提高所起的促进作用,也离不开学校的不断激励与扶持。如2005年她参加市生物优质课评比,时任校长的本人当时正在外地,不断通过电话或短信了解情况并鼓励;2007年她参加合肥市教坛新星的评比,学校也是大力支持,不仅邀请专家来进行听课指导,还组织了整个教研组的团队进行辅助并做好服务,最后终于摘取到了胜利的果实。
(2)有效的校本教研。假如只“教书”,这样的老师是很轻松的,但那只是教育的低层次——“教书匠”。当教育改革向深处迈进,当新课程理念逐步推广,当代教育需要的是“能教”“善研”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这一方面,合肥48中紧跟时代脉搏,以教研为突破口,以此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练就过硬的教育教学功夫,把以“教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自研自修。在不断的宣传与鼓励中,培养教师的教研自觉意识是第一步。为了方便大家随时随地查阅资料,学校还特地订了许多的专业书籍与电子期刊,让教师随时有书读,随地有资料可查。与此同时,学校还提倡每位教师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专业书籍,并给予物质保障。阅读书籍、撰写读书笔记,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途径。同时,每星期的政治学习也改为有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不走形式,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又一平台。有活动,有研讨,一切从教师实际出发,让教师们深切感到学校服务于大家,课研服务于教学。
外出学习。积极拓展学习渠道,为老师们汲取新思想、开阔新视野,又主动让老师们“走出去”,学习各地名师名校专家的课研经验,并实地进行业务考察学习,有效地提高了一线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视野。
集体备教。为了从教学的“源头”就提高有效性,我们实行了年级备课组制度。在备课组组长的组织下,上课主讲教师讲解自己的上课思路,描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全组老师根据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一些素材的把握上,充分体现百花齐放的特点,让所有参议老师得到了一次全新的洗礼。本环节从制订计划、分工,再到备课后的集体讨论定稿,都由备课组长牵头负责,并将集体研究的有关材料上交学校。
集中评课。教师上课后,同组老师在组长的组织下,及时进行研讨,认真分析课堂中表现的细节,就如何更好地发扬优点和长处、如何回避不足和缺陷、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等问题全面地发表个人意见。而后要求老师课后再备课,它使教师专业水平更进一步提高——教师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同时使有益的经验及时得到提炼和升华,不断增强教学效果。另外,在集体议课的环节中,我们充分利用校本专家的优势,讲解课堂中的动态变化,诠释新课程的理念,让青年教师在专家引领下进行反思。
教后反思。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验或不足、遗憾,并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及时地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学校在教师的业务检查时,还要专门检查“教后反思”这一项。另外,教师也可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并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反思为有针对性地制订教育教学的改进计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新教师而言,还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自我反省,例如录下自己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看完录制的授课情况后写下自己的看法,指出优点及可改进之处,并提出改进计划。指导教师应当在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培养新教师的反省和探究的习惯。
就是靠这种扎实的教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校一大批中老年教师的成名成家与青年教师的尽快成熟。本人被省教委特邀到亳州进行该地区的校长培训。刘继宏主任被省教科院特邀至阜阳、亳州等地进行初中化学新教材培训,并受到高度好评。马跃老师被评为安徽第九批“特级教师”,曾被亳州市教育局邀请,为亳州市骨干班主任作专题报告;还曾被合肥市几所学校邀请,为2009届学生作中考语文复习方面的专题讲座。还有,在2007年包河区教学能手评比中,我校共有11位老师被授予包河区教学能手称号;在2009年包河区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我校共有10位老师参赛,就有7位老师获得了一等奖。
(3)及时的专家引领。在各自的“自研自修”之外,还需要更高一层的“点拨”与“提高”,这就需要外在的力量帮助。我们每年暑假的校本培训期间,都要外请一批著名的教育专家、学科名师等来校报告或讲学,为全校老师进行集体“充电”。比如,学校曾经分别邀请过中科院低温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孟月东教授、安徽农业大学束庆龙教授、安徽省委党校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生怀博士、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盛六四博导、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博士后王国栋、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会长贺乐凡教授等,或为我校顾问或为我校师生作报告。还比如最近的三年,在2007年8月份,我们邀请了安徽省电教馆教研室黄学敏主任为我们作了题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开放式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报告等。2008年暑假,又邀请了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夏建华主任来我校作了《新课程设计研究》,合肥市教育局朱志明副局长为我校全体教师作了《我们怎样教育孩子》的报告,同时学校还组织老师观看教育专家魏书生教育报告等。2009年暑假,我们又邀请了合肥学院的伍德勤教授作了《教学中的师德修养》的报告,还邀请了陈芬萍教授作了《新课程环境下教学有效性探究》的报告,同时,还组织观看了李镇西的教育专题讲座《这样当班主任》。专家的引领和专业指导使老师们获益匪浅,并坚定了研究的决心,也激发了“以教研武装自己,以教研提高自己”的热情。
(4)深入的课题研究。以课题为载体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教学深化的必备环节,也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中最有效的手段,为此我校积极投入。近几年来,我校共承担了13个课题研究,其中5个国家级课题,7个省级课题和1个市级课题,课题研究涵盖了每个教研组。其中,《区域推进自育自学研究》《初中化学学习评价的研究》《生物档案袋的研究》《叶脉书签的制作》等已经结题,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数学平台探究和语文网络阅读的有效性研究》、省级课题《有效教师的研究》已通过中期评估。全校省市区级骨干教师、教坛新星、教学名师几乎无一遗漏全部参与课题研究。
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除了营造教研氛围外,还竭尽全力提供物质保障。如投资建设电子备课室,给教研组配备移动硬盘、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笔等。2008年底为每位教师配备手提电脑,为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力结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学校为每个教学班分别配置了“电子背投白板——数字一体化教学平台”;为加强化学实验研究,学校按省颁标准又建立两个全新的实验室;同时为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与交流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另外,通过制度管理保障教研常态。如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制度,建立课题研究和日常工作相结合制度,建立“校本教研日”制度,建立“公开教学”制度,建立“教研激励”制度。学校以激励促教研,以教研提升教学,以教学深化反思,以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初步形成了教学、研究、进修密切结合的教研系统。学校,因教研而提升层次;教师,因教研而增强了能力。一支爱岗敬业,精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已成了合肥48中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这一方面,本人一直是乐此不疲。可以说本人从开始教书起,就痴迷于教研、科研,又一直坚持当教师要当“学者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的思想。学校承接、本人负责的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中央电教馆“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语文“网络阅读”和数学“平台探究”应用信息技术有效性研究》已经通过了中央电教馆组织的专家组的中期评估验收,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有效教师研究与实践》已取得了阶段性结题,省级重点课题子课题《初中化学实验与实践活动评价的研究》已经结题,等等;发表或获奖论文70余篇;合著书《初中数学教与学》(气象出版社于1996年12月出版)一部、主编书《求索耕耘收获》(2006年1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一部、合编书4本:《同步检测AB卷——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检测AB卷——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下册)》《全优训练新思路——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全优训练新思路——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下册)》(这4本书均由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被合肥市包河区授予初中数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称号;参加了安徽省首期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本人还是安徽省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数学学会会员、合肥市数学学会理事和少先队工作学会理事;哈尔滨师范大学《理科考试研究》特约通讯员、山西师范大学《数学报》特约编委、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参考(学生版)》特约通讯员、广西师范大学《中学生理科月刊》编委等。还被省教育厅聘为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参与审查有关初中学生用书;省教育厅新课改典型课例课堂教学录像审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曾连续两年成功地对全省各地报送省教育厅的新课改典型课例课堂教学录象进行了审查,并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认可;应邀分别赴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省妇女儿童广播电台做了两个专题“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中考前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和考前心理咨询”。
马跃老师在这一方面同样是硕果累累。他早在10年前,就参加了省级课题《语言积累表达教学实验与研究》的研究,且是骨干成员,现在仍然是省级课题《自育自学名著阅读指导与实践研究》和《以案例为载体,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提炼适应不同学习情境下的学习策略、方法》的主要参与成员;也早在15年前,就有教育教学论文连续不断地在省级及全国报刊上发表或论文评比中获奖,累积到现在总共已有近200篇,并集结部分文章出了自己的专集《心之旅痕》。特别是对教育的现状,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的困惑,有着自己的思考与探研,曾就“反思教育之痛”写过系列文章,也曾就反思语文教学写过系列文章,《新安晚报》与《合肥晚报》都曾用专版刊登过,并开展过大讨论,曾引发合肥教育界的关注与同行们的热议。另外,近几年,还受安徽教育出版社之约,出版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专著或合著,如《资源型学案》(七年级上册)《资源型学案中考总复习》《初中语文系统总复习》等共计7部,有近100万字。2007年还被省教育厅聘为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参与审查有关初中学生用书。他本人还是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的会员,被河北师大《语文周报》、山西的《学习报》聘为特约编辑,还是南京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正是因为对教学工作的执著追求与在教研上的突出表现,早在2000年就破格晋升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当时年仅33岁;2007年被合肥市包河区委、区政府授予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称号,享受区政府津贴;2009年被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并享受省政府津贴。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探索;教育是道德,道德的境界在于至善;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追求高品质、专业化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由之路,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专业的精进有赖于教师在专业上的不断学习。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既是一种认识、一个奋斗过程,更是一名教师自觉追求的终身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搭建了自由发展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机会和空间。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创造,教师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成为新课程的不竭之源。如果我们的广大老师能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一方面倾注心血与毅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出现更多的教育名家。
(原载于《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增刊,第26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