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应该如何表现?期望激励学生成长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应该如何表现?期望激励学生成长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案例成功地运用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通过作业批语这一简单易行的方式,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激励等含有期望因素的评语写出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教师寄予学生期望所起作用的有力佐证是美国心理学家佩奇曾做的一项大规模的实验。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应该如何表现?期望激励学生成长

期望激励学生成长

一天,我给学生观看了一节获全国大赛一等奖优质课录像,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九(5)班一学生写的内容很充实,体现了这个孩子广阔的知识面,我忍不住在他的本子上写到:“我很惊讶,你能有如此的表现,假如你能把基础知识打牢,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发生。”紧接着的第二天,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如何鉴别饱和的食盐水和蒸馏水(开放题)。没想到第一天得到鼓励的他竟然洋洋洒洒地写了23种方法。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他的方法是否都可行,但他的创造激情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之后,我将此作业向省教科所有关专家做了汇报,并把该专家的肯定及时地告诉了他,更加激发了他创新的热情和兴趣。这不,他又搞起了计算机知识和化学知识结合的小发明,孩子的创造力太厉害了。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最终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

这是我校化学教师刘继宏在研究课题“初中化学学习评价的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案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刘继宏老师勤于研究,善于总结,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他曾连续两次参加安徽省教师创新实验大赛,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也曾辅导学生多次在合肥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二等奖。

教育心理学指出:所谓期望,是主观上的成功概率,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期性认知,期望亦称期待。在教育教学中,期望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这两个方面,它们都对加强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案例成功地运用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通过作业批语这一简单易行的方式,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激励等含有期望因素的评语写出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

教师寄予学生期望所起作用的有力佐证是美国心理学家佩奇曾做的一项大规模的实验。实验对象是70多个班两千多名中学生,他把每班学生都分成三组,给以不同的评价。第一组只给如甲乙丙丁一类的等级,而无评语;第二组除了标明等级外,还给以顺应性评语,即按照学生答案的特点给予适当的矫正,或相称的评语;第三组给以特殊评语,如得甲等的,评以:“优秀,保持下去!”;凡得乙等的,评以:“良好,继续前进!”;对于得丙等的,评以:“试试看,再提高一点!”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评价对学生后来学习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给以顺应性评语和特殊评语的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只给等级不给评语的一组学生,其中给以顺应性评语的一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幅度最大。(www.xing528.com)

佩奇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协调学生的期望,应使那些因成功而可能产生过高期望的优秀学生适当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因为期望总是太高,难免达不到,达不到就很可能会情绪低落,甚至失去信心;也应使那些因失败而可能期望过低(甚至是因为经常失败而导致没什么期望)的学习困难的学生,适当提高对自己的期望,因为期望如果总是太低,学生就会厌恶学习、逃避学习,最终对学习产生失望情绪。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对学生的期望,激励学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值得我们去深思、研究。

(原载于2007年3月15日《江淮晨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