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开放型经济需求,造就国际化精英人才
周 波(1)
摘 要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日益成为大学人才培养战略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阐述和分析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营销模式,通过国际化的特色办学、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第一二三课堂联动的实习实践和就业组合拳等方式,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国际化 人才培养 就业指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建校起,就把为国家培养外语外贸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金融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迈向世界强国,迫切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经济规则,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从事国际经济事务,能够参与和赢得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时准确把握国际经济脉搏,适应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以国际化、复合型为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支撑体系,构建起国际化特色专业群、国际化课程群,配备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师资队伍,加强国际化的学术和教育项目拓展和管理,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加大国际化的实习实践活动、国际文化交流等元素,加大国际化的学生来源及中外学生交流融合等,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整体设计、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使学生切实构建起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具备和生成国际化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形成了在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我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有综合素质高、国际特色强、竞争能力好的特质,在就业市场上深受用人单位的赞誉,逐步形成“外经贸”人才品牌。
一、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具有近60年的外贸行业办学特色和国际化办学传统。建校至今,我校始终坚持把国际化作为“立校之本、特色之源、发展之基”,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第一,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我校是国内最早引进国外专业课程体系的高校之一,积极开展以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在我校34个本科专业中,已申报成功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以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3门北京市精品课程、65门校级重点、精品课程的优质课程集群。另外,鼓励学生参与网络化“全球课堂”,使用世界著名高校的开放课件,如MIT的Open Courseware等。
第二,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我校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教师300余人,占师资总数50%以上。学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出国学习,自2000年以来,学校选派出国学习进修、讲学教师达500人次。学校鼓励教职员工赴驻外机构工作,有近150人有驻外或在国际机构工作经历。并且,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第三,国际化的课堂教学。学校重视双语教学,采用多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申报双语教学和全外语教学。常年开设双语课程50余门,其中7门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双语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优良率达到89.3%。在教学实践中,还鼓励教师引入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开设模拟法庭、企业决策模拟等课程,积极探索符合国际主流教育教学思想的教学模式。
第四,国际化的专业教材。学校各学院普遍采用美国同类院校英文原版教材,打造了一系列贯通中外的经贸理论与实践的精品教材,其中45部入选“十一五”规划教材,68部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
第五,国际化的语言环境。我校目前有来华留学生2 800人,来自120个国家,在外经贸大学的校园里,每5名学生中就有1名留学生。学校按照“听说领先”的英语教学原则,实施Peer Tutor制,组织高年级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来华留学生形成学生助学团队(TA Team)。学校还鼓励、要求部分学院学生用外语写作毕业论文,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写作毕业论文是全国首创。以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为例,2009年有173名同学顺利通过了英文毕业论文的写作,2010年又有300余名同学申请用英文写作毕业论文。
第六,国际化的学习实习。据统计,目前我校拥有遍布全球的106个合作伙伴,每年派出约400名学生赴海外学习、实习。经贸外语类专业的学生中近50%有过海外学习、实习经历。其中,2010届朝鲜语专业和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出国率分别高达100%和87%。派出项目包括:政府奖学金项目、短期校际交换项目、双学位项目,以及暑期班、短训班、海外实习、境外参赛或出席会议等短期访问项目。2001年以来我校AIESEC海外实习项目组织了268名学生前往德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波兰等30余个国家进行实习,“迪斯尼项目”也连续六期派出170多名同学赴美实习。
第七,国际化的文化交流。我校学生凭借优异的外语能力和多才多艺的综合素质,积极参与境外文化交流。2009年11月我校学生艺术类社团随国家汉办赴雅典、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六国进行文艺巡演,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题为“汉语风吹过爱琴海”的新闻,很好地展示了中华文明和中国青年的风采。2010年春节我校再次携艺术类社团前往美国访问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中日学生会议、中韩大学生交流营、中国青年代表团出境访问等活动中都有我校学生活跃的身影。
第八,国际化的校园活动。学校经常举办各种国际文化节,包括“外语文化节”、“国际美食节”、“异国风情美术作品展览”、“国际电影节”等,充分展示各国文化。学校通过社团如跨文化交流协会、国际语伴协会、英语协会及TBC北京中国学中心项目等增进我校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双向交流;校园各类文体活动如英语角、元旦晚会、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足球联赛、志愿服务、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都活跃着留学生的身影,形成了向留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中外学生沟通融合的文化氛围。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人才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调查结果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积极探索、实践,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学校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进行学科和专业调整。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设定该专业招生计划的重要参考标准。对于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减少或停止招生,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因就业率低而在2008年停止招生;对于就业市场缺口较大的专业,增加招生专业、方向和规模。近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学校新开设了商务英语、投资学、物流管理、国际政治、公共事业管理、保险、对外汉语、翻译、葡萄牙语等9个专业,专业调整率达25%以上,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二)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致力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学校在不断完善以素质教育、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主体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主要探索了四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一带四”培养模式。
“一”就是一个主体培养模式,即面向全体本科生主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指:(1)“主修和辅修相结合”,近年来申请辅修的学生比例达50%以上;(2)“国内培养和国外培养相结合”,认可国外高校修读的学分;(3)“学术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将职业教育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如会计专业与ACCA、CGA、澳洲CPA、香港CPA等国际专业组织合作,金融专业与CFA资格证书考试结合等);(4)“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使得相关专业始终与国际最新的发展变革趋势相一致,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就业能力。
(三)依托“荣誉学士学位项目”,培养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
除继续大力优化现行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和增建通用人才培养模式外,近两年,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学业优良的本科生学习更具挑战性的研究型课程,推出“荣誉学士学位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强的研究型拔尖人才,已获批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
“荣誉学士学位”学生在全校范围选拔,学校为他们开发和建设了一批研究型课程,即“荣誉课程”,并配备科研导师,指导他们参加学术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毕业时获得本学科学士学位证书的同时还将获得“荣誉学士学位”中英文证书。
2009年我校首届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共有35名毕业生,其中15名同学在包括本校在内的国内一流大学继续深造;10名同学选择到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求学;10名同学选择到外交部、中国银行总行等单位就职。
三、强化实习实践,推进第一、二、三课堂联动
我校将学生培养在空间上界定为三类课堂。传统课堂教学为第一课堂,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特别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校园内的课外学术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为第二课堂,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实践和实习为第三课堂,侧重于社会视野和社会适应力的培养。
通过培养空间和训练时间的合理配置,让三个课堂联动起来,使学生在校内接受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训练与在校外接受社会实践的锻炼有机结合起来,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学分制延至二课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校是全国首批将“学分制”引入第二课堂的高校之一。学校自2002年以来,一直坚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并将其正式列入培养方案,引导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8个学分的第二课堂包括道德养成、学科竞赛、学术论文、科研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体育竞赛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活动。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知识运用能力
自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我校共有138支团队、8 000余人(包括奥运志愿服务、国庆志愿服务等)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地区涵盖了全国28个省及部分海外国家。实践主题包含灾区重建、金融风险、经贸发展、新农村建设、两岸关系、志愿服务等内容。近五年我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团体获市级以上奖励达78次,在2008年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由于外语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我校学生经常应邀参加各种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国际博览会、商务交流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和商务活动,承担翻译和会务工作。2003年以来,我校年均派出近40名学生参加广交会;先后选派志愿者500余人次参加“G20国财长会议”、“APEC未来之声”、“第五届亚洲安全社区”、“第十届亚洲银行家峰会”、“世界水大会”等高端外事志愿服务工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了分析、表达、理解、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自2004年以来,我校学生常年在北京市近30多个社区开展义务英语教学工作。截至2009年年底,累计有430多名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每位学生均在社区英语中心服务至少一年,累计开展各类活动500余场次,累计授课16 000余小时,累计受益人数达4 000余人。许多社区经过辅导的老年人用英语表演起话剧,成为北京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科研立项强力推进,点燃创新探索激情
学校于2009年修订出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科研活动管理办法》,明确学生科研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并细化了学生科研的实施和奖励条例。2009年学校为在省部级以上级别的学术竞赛中获奖师生发放了7万余元奖金。2009年学生科研立项经费为5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10%。同学们参与度几次提速,由2004年第1届80余人申报19个项目,发展到2009年共有1 997人申报344个项目,最终批准120项,参与人数达657人。研究领域有明显拓展,从最初主要涉及宏观经济、金融发展、学生社团、语言类领域,拓展到了社会生活、商业运作、法律民生和文学艺术等方面。
目前在学生中已经呈现“三环节”紧密联系的趋势: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学生科研立项中研究问题;参加“挑战杯”等活动去尝试解决问题。
(四)国际赛场屡获殊荣,为中国大学生争得荣誉
学校一直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国际学科竞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外语和经贸知识的能力,增强师生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在校内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我校学生蝉联“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四届中国赛区冠军和两届世界冠军。本科生参加“欧莱雅全球在线商业策略竞赛”总决赛,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学生同台竞技,取得了2004年度本科组全球亚军、2005年及2009年全球总冠军,成为问鼎此项比赛全球总冠军的首支亚洲队伍,为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赢得了世界荣誉,为中国大学生争得殊荣。此外,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等学科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近几年来,我校学生的实习、实践的覆盖面达到双“100%”。实习实践经历成为毕业生简历上最亮丽的一笔,也是毕业生面试时的重要得分点。丰富而完整的实习经历是我校毕业生在与其他高校毕业生求职竞争时的一个重要“法宝”。
四、主动应对就业压力,打出系列组合拳
在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我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打出就业组合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晚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纷纷对我校的就业工作进行报道。
(一)以全员化建设为保障,优化就业工作环境
在2009年就业工作中,学校实行一把手靠前指挥,推动就业全员化。深入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问题,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2008年12月5日,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就业问题,通过“就业五条”,得到两期教育部简报的选登,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引起广泛关注。
第一,形成制度保障。学校党委通过《关于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对全校就业工作做出规划,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支持就业,初步构建“人人关心就业、共同促进就业”全员化的就业工作格局。
第二,及时解决新问题。2009年,校党委多次召开“就业工作信息分析会”,让相关职能部门为就业工作献计献策。会议议定增设“学生海外学习奖学金”、建立校企战略联盟等10项举措,整合资源,找到及时应对新形势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第三,实行就业“双组长”制。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同时担任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在每年召开的全校就业工作大会上,校党委书记、校长分别作重要讲话,动员党政各部门支持就业,部署全年就业工作。
第四,提升就业机构级别。校党委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当前形势,2009年10月将就业指导中心由副处级机构升格为正处级机构,并重新规划中心功能定位,调整配备干部队伍,确保就业队伍稳定,推动职业化发展。(www.xing528.com)
第五,加大硬件投入。2009年,学校拿出1 000平方米作为就业办公场所,毕业生人均面积达到0.33平方米,是北京地区示范性就业中心标准的2倍;建立规范化的创业实验室,引进创业实训平台。
(二)以人才营销为引擎,带动就业市场拓展
从市场营销的视角出发主动出击就业市场,借用市场营销学中的“4Cs”理论,即Customer(顾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与毕业生就业推介工作相结合,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降低用人单位到我校选才的成本;强化与用人单位的伙伴合作关系。
1.开展“毕业生网上求职营销”活动,降低用人单位选才的成本
为了便于毕业生快捷发布求职信息、用人单位“在线搜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上开辟自荐专栏,学生上传电子简历,用人单位经注册后可以直接阅读我校毕业生简历,节省了时间成本。此项措施还受到考研毕业生的欢迎,有利于他们实现考研、求职两不误。
2.全新改版《毕业生推介手册》,提供易读有效的毕业生信息
学校于2009年3月25日、11月25日两次召开就业工作“专家支招会”,请校内外专家为就业工作出谋划策。两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重新设计《毕业生推介手册》,即以市场营销学的专业理论为指导,从设计制作产品营销材料的专业视角出发,精心分析我校毕业生的优势,从“专业概况”、“专业特色”、“毕业生风采”、“就业去向”四个方面总结各专业毕业生特色。
3.“走出去”、“请进来”,多方位开拓就业市场
为落实学校党委常委会通过的新举措,2009年4月由校领导带队,赴上海、济南、青岛等地,多次与用人单位会谈,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校企战略联盟,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和整合新的就业资源。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也使学校对外贸、金融行业和区域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有了新的认识,形成了有针对性地加强操作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思路。
通过评选“毕业生最佳雇主”和“就业最佳合作伙伴”,明确重点单位,深化合作。2009年1月,中粮集团、汇丰银行等10家用人单位获我校“毕业生最佳雇主”称号;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外交部、中国银行等10家用人单位获我校“就业最佳合作伙伴”称号。通过此次评选密切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加深了双方的合作。目前,共有60余家用人单位与我校建立长期、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稳定了就业的主渠道。
4.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开设“就业直通车”
目前已建成校内外实习基地72个,每年的实习基地利用都在30个以上。2009年新建“就业实习基地”10个。此外,共青团组织、勤工助学中心等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大量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见习机会。绝大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时有3次以上的实习经历,企业也在实习过程中挑选适合的人才,降低招聘成本。
5.“润物细无声”,主动为用人单位提供考务服务
2009年我校为商务部、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用人单位组织录用考试。每场笔试都在500人以上,总计约6 000人次。2009年商务部公务员录用考试在我校顺利举行。商务部特地向我校发来感谢信,信中特别表扬了负责监考、阅卷、安保、医务等各项考务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同志,“你们热情周到的服务精神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受感动”;“多年来,贵校不仅为我部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商务人才,也对我部公务员录用、人才培训等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协助。”
(三)以人文关怀为主线,构建就业和谐新格局
在2009年就业服务中,我们实施“四个一”做法,为毕业生提供了人性化的就业关怀,即一条短信勤提醒;一套正装暖人心;“一对一”指导重个性;帮扶一个贫困生救助一个家庭。将温暖渗透到就业的各个环节和每个学生,学校成为毕业生择业的强大后盾。
1.一条短信勤提醒
2009年,我校将手机短信作为与毕业生联系的重要渠道。除了发送一些紧急的招聘信息和通知外,还根据就业进展情况向毕业生发送就业提示语,有效地拉近了毕业生与学校的情感联系,2009年就业指导中心共发送手机短信18万条,人均65条。有毕业生感慨地说:“有时我们自己找工作松懈了,就业中心的提醒让我们又鼓足干劲。”
2.一套正装暖人心
为了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我校在就业指导中心大厅新设“求职面试衣柜”,购置了12套男女正装,供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求职面试借用,并有专人提供相应着装、礼仪知识等咨询服务。同时,对于还未进入就业状态的低年级同学来说,学校提供的正装为他们的实习面试提供了很大帮助。
3.“一对一”指导重个性
校院两级开展了精细化的指导服务。辅导员定期召开年级大会,从情感上给予鼓励和引导;建立毕业班学生飞信群,保证就业信息及政策的有效传达;还随时接受有需求的毕业生“一对一”咨询,形成了一个“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在“一对一”的就业指导中,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择业观。在学生的求职需求与西部和基层的选才要求相匹配时,鼓励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通过学校的鼓励和引导,2009年有近百名毕业生报名志愿服务西部和到基层就业,共有近40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19名毕业生被聘为社区工作者。
4.帮扶一个贫困生救助一个家庭
一个贫困生背后是一个需要救助的家庭,他们的顺利就业意味着这个家庭的和谐稳定。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双困生,我们实行的是“经济上扶持,就业信息上照顾,心理上疏导”的三位一体扶持措施。
2009年我校为140名双困生每人发放500元求职补贴,对于特别贫困的毕业生实行学费减免的政策;在就业推荐环节向双困生倾斜,发掘其优势,向适合的用人单位及校友单位重点推荐;联合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轻双困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通过三位一体的帮扶措施,2009年我校的双困生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9年7月,我校140名“双困生”已有99%顺利实现就业。
五、多方举措见成效,顺利实现“三高”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校2009年就业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由于措施得当,应对有力,我校成功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的不利影响,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都得到提升,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在就业中得到彰显。
(一)高就业率
我校一直将充分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首要目标,连续三年保持95%以上的高就业率。2009届毕业生共2 755人,其中本科生1 735人,研究生958人,高职生62人。截至2009年9月1日,本科生就业率为98.90%,研究生就业率为99.06%,与往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升,在北京地区高校中名列前茅。
(二)高就业质量
我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大型国企和知名外企,进入这四大领域工作的毕业生共1 94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0.56%。其中,151人进入商务部、外交部等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比2008年增长48.03%; 828人进入四大国有银行及各类基金、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入四大国有银行的毕业生人数比2008年增长131%;307人进入中粮、中石化等大型国企,657人进入宝洁、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知名外企。
【表一】 2008、2009年进入四大国有银行毕业生人数统计
【表二】 2008、2009年进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毕业生人数统计
【表三】 2008、2009年从事涉外相关事务本科毕业生人数统计
国际化办学特色在就业中得到彰显。2009届本科毕业生中,从事涉外相关事务毕业生783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45.12%。其中,到涉外政府部门工作的毕业生30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73%;就职于大型国企从事涉外业务的毕业生124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7.15%;进入跨国公司的毕业生344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9.83%,有292人(其中本科生171人)供职于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继续保持在国内大学的领先地位;出国留学285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6.43%。
(三)高就业满意度
我校2009年就业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家长和毕业生的高度认可。我校积极应对2009年就业形势,采取五项新举措促进就业的做法选登在两期教育部简报上。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在各类评比中也屡获殊荣,2008年获“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称号;2009年获“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用人单位满意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给予高度评价,中国人民银行认为“贸大毕业生勤奋、踏实,外语水平高,是复合型人才”;中粮集团称赞“贸大毕业生综合素质好,上手快,组织纪律性强,团结协作精神好,尊重领导”;宝洁公司给予的评价是“贸大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优秀的沟通、协调及学习能力,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
2.家长和毕业生满意
“上贸大,孩子好找工作。”这是毕业生家长对我校就业工作的高度认可。在2009届毕业生座谈会上,毕业生们表示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感谢学校国际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他们求职成功的重要因素。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98.5%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就业工作措施得当、服务有效,办事效率高,很好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
【注释】
(1)周波,男,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