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的定位与功能的思考

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的定位与功能的思考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学生工作主要从学生德育的角度,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进而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构建科学的学生工作体系,无疑将极大促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点,反映了教育的意识形态要求和特性。

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的定位与功能的思考

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的定位与功能的思考

王云海 刘向阳(1)

摘 要 高校的首要工作是人才培养,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国高校在改革发展中所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思考,分析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阐述了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的定位与功能。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工作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 定位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也是高校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高校组织系统性的教育工作。高校学生工作主要从学生德育的角度,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进而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学生工作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构建科学的学生工作体系,无疑将极大促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认为,目前高校的学生工作体系仍存在一定缺陷,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教育界和学术界深入思考。

一、关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思考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永恒主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高校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高校的生命线,体现了高校的对外影响力。在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使之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既要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心灵受到洗礼、意志受到磨砺、情感得以升华、思想拥有境界,学生毕业后得到社会认可。(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高校“扩招”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包括高校师资短缺、设备不够、投入不足、质量下降及由此引起的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同时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存在缺陷,这些均使得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出现了下滑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树立科学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念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首先树立科学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念。所谓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即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衡量与评价。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除了共同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之外,各有其特殊的培养目标,具体的培养规格,因而也应当各有其具体的质量标准”(3)。因此,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应该是统一中的多样化,具体表现为目的的统一性和规格的多样性。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观的指导下,我国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适应性。即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二是全面性。大学生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多方面的能力等;三是复合性。主要指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多样、丰富和综合运用。四是整体性。高校教育中的各个环节均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只有配置合理,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较高水平。

(二)明确衡量科学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应明确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高校应该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应该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引领下,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大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着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经受挫折、积极向上的综合能力,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新的观念和标准的明确和树立,对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有重要意义。当前,各高校均建立了学生工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点,反映了教育的意识形态要求和特性。二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组织机构建设,学校学生工作机构与院系学生工作机构存在着单一的垂直领导,学校学生工作依靠院系学生工作队伍开展具体工作。三是学生工作主要是由政府或学校主管部门主导设立和产生,是一种外发的发展模式。从工作实践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仍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总结和思考,其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存在适应性和不适应性两个方面。

(一)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积极作用

高校学生工作在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了服务型学生工作体系

这种学生工作体系是从传统的管束型学生工作体系发展而来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为广大学生服务、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生工作体系。它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目标,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工作重点,将教育、管理、服务与发展融为一体,并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始终,通过系统的服务体系、规范的服务管理、专业的服务队伍、高效的服务方式,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个性鲜明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

2.逐渐走向系统化和整体化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机构的健全性。学校设立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工作部具体负责,各学院组织实施,学生工作队伍具体落实,形成了纵向一体化的领导模式;二是工作内容的全面性。随着学生工作职能的调整以及领域的扩展,学生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涵盖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三是多样化的工作方式。这满足了学生各种学习、生活及发展的需要,克服了以往重心偏高、游移性大、多数学生成为工作盲区的状况。

3.队伍建设专业化和职业化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学生工作队伍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队伍之一,职业化、专业化成为队伍建设的方向。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而专业化是职业化的更高层次,工作内容的专业化决定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只有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才能有效满足学生工作专业化需求。要建立与人才培养质量相适应的学生工作体系,必须强调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二)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不适应性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于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以前的专业教育为主向全面发展转变,高校的学生工作体系也应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的转变,不断完善自身工作体系的建设。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育实践中,高校学生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并未完全理清,学生工作单打独斗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由于学生工作涉及面大,影响面宽,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而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承担育人职责的过程中,对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后勤工作等的统筹力度不够,分工有序,但协调不力,工作的融合度不高,学生工作体系的有效运转缺乏外力支持。

其次,目前学生工作体系的科学性有待加强。尽管当前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工作,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体系,但体系本身的结构和内部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够科学、合理,仍需高校在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和分析总结,积极调整和完善。

最后,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尚未完全纳入到学生工作体系中,教育工作合力尚未完全形成。高校注重利用内部力量,积极构建学生工作体系,并依托体系在学生中开展了一系列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尽管有一定成效,但效果不甚理想,还未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学生家庭的积极作用,对高校外部力量重视不够,学生工作的空间相对狭窄,弱化了学生工作的实际成效。

三、高校学生工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定位与功能

如前所述,高校学生工作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和决定高校育人工作的成效,因此学生工作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成为高校育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题中之意。

(一)高校学生工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的定位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从其影响因素出发认真思考主要途径,而学生工作作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体上,学生工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尤为特殊,这也是教育界和学术界长期重视、研究学生工作的重要原因。

1.学生工作与高校其他工作的关系(www.xing528.com)

一是学生工作与教师工作的关系。学生总量影响教师总量,二者的比例关系取决于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同时学生实际素质与期望素质之间的差异往往是提高教师素质的直接诱因。二是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二者的教育目标共同服从于教育总目标,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制约。三是学生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学生工作科研与学生工作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专业科研工作与治学风气直接相关,因而与学生工作间接相关。四是学生工作与后勤工作的关系。由于后勤与生活、教学和科研相关,因此其与学生工作存在必然联系。五是学生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关系。高校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培养目标服务,因此与学生工作之间也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学生工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定位

从学生工作与高校其他工作的关系来看,高校主要围绕学生开展工作,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学生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点。令人遗憾的是,一部分人对学生工作的认识仍不到位,认为学生工作与高校其他工作无关(“条块论”),认为学生工作从属于教学、科研等其他工作(“从属论”),认为学生工作不是一门科学,不需要专家和科学研究(“简单论”)等等,(4)这表明人们并未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工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特殊地位,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二)高校学生工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的功能

由于高校学生工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特殊,不容忽视,不可替代,因而其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作用显而易见。

1.从教育目的看,学生工作直接服务和服从于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任务和使命

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他们最终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特别是在国际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以及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端正价值取向,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大学生成才发展,确保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良好、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过硬,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并最终为社会、国家和人民服务。因此,高校学生工作目的与高校使命具有一致性。

2.从教育内容看,学生工作有效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高校教学工作主要围绕学生所学专业进行,重点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当然,专业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职责,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自立自强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等等,但工作力度往往不够。在思想教育引导方面,与教学工作相比,学生工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等,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素质观、道德观等,强化大学生“德”的方面。这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弘扬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

3.从教育方式看,学生工作将教育、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大学生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成才发展服务。一是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采取主题教育、文娱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大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二是将教育引导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在加强思想引导的同时严格管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帮助学生树立自律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三是将学生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妥善解决学生在经济、心理、交友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工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进一步夯实了高校教育工作。

4.从教学环境看,学生工作的渗透性保证了高校教育的实效性

学生工作的渗透性使高校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进入到学生心中,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保证了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工作注重渗透和影响,通过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注入人文关怀精神,诱导学生审视自我,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追求成才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使学生自觉理解、认同、接受、外化学校施加的正面影响,实现知识、理念和技能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高校从学生成才发展的角度开展深入细致的学生工作,强化学生综合能力,这则是教学工作的短板,也是学生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的新视野[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2]倪亚静.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9).

[3]严玉明.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7(6).

[4]佘双好.论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生成与发展—兼论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J].思想理论教育,2008(19).

[5]刘配欢,李望平.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6(3).

[6]张其亮.关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3).

[7]于培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工作之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08-04.

[8]包寒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河北工业大学,2005-12.

[9]潘懋元.走向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发言[J].高等教育研究,2001(04).

[10]张书站.对高校学生工作地位的反思[J].时代文学(双月刊),2006(05).

[11]杨金廷,贾东水,齐俊桥.服务型学生工作体系构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

【注释】

(1)王云海,男,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刘向阳,男,副教授,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

(2)张其亮.关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3).

(3)潘懋元.走向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发言[J].高等教育研究,2001(4).

(4)张书站.对高校学生工作地位的反思[J].时代文学(双月刊),200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