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探索

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探索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04年起,每年10月,学校都组织开展本科生科研立项活动,外语学院也积极通过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学生组织、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将最新的申报要求和申报动态传达到每一名学生,积极宣传引导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截至2009年底,外语学院共有31个学生科研课题获准立项,涉及学生122人,项目到期完成率达100%。

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探索

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探索

张建平

摘 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学生在校期间的科研创新活动能够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高校应当重视科研创新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科研创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谈起,深入观察分析了外语专业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建立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的基本架构,以期从组织机构、制度建设、项目管理、课程设置、参与形式、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等方面规范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管理和运作,进一步提高外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积极性,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本科生 科研创新 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承载着国家、社会、家庭的厚望。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创新型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培养素质全面、创新性强的优秀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人才需要培养,人才需要发现,高校科研创新活动是培养和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当建立一整套与本科生相关的科研创新机制,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一、科研创新对于本科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本科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告别了高中阶段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本科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他们不再满足于对前人知识的原始积累,更希望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未知的领域,而科研正是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研创新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科研创新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开拓精神,促进高等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有效转变。

科研创新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提高其学术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知识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的锤炼过程,体味科学家的艰苦付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精神和尊重科学的态度。

科研创新活动能够让参与者拥有难得的科研经历,部分学生甚至有在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可能,这些学生的学习背景对于本科生读研或申请留学都具有很大帮助。对于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来说,本科阶段的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无疑将大大提升HR对学生的好感,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后劲。因此,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语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工作。自2004年起,每年10月,学校都组织开展本科生科研立项活动,外语学院也积极通过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学生组织、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将最新的申报要求和申报动态传达到每一名学生,积极宣传引导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外语学院学生的参与情况也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截至2009年底,外语学院共有31个学生科研课题获准立项,涉及学生122人,项目到期完成率达100%。科研创新带来的收获惠及成功立项的百余名学生,而许多没有获准立项的课题组及其成员也在课题申报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因为申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通过六年的跟踪观测,我们发现,外语学院的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其他学院相比,外语学院本科生的科研参与度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学生对待科研创新活动不积极主动,立项后的课题组也存在一定的懈怠情况,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学院的高度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我院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外语学院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并总结出影响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学生科研信心不足

在受访者中,有35%的学生表示曾经关注过学校的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但是觉得科研活动比较深奥,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没有信心,因此不积极参加科研创新活动。

产生这一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原因,二是现实原因。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重传承、轻创新,很多学生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知识的磨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科研训练体系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教学的考核方式也大都重在记忆,因此,缺乏科学研究的知识储备和系统训练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创新毫无信心。

(二)学生科研精力不足

从调查的数字来看,62.5%的学生认为外语专业学习压力大、课业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因此没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活动。

从实际情况来看,外语专业的学生均从零起点开始学习外语,其专业学习的压力远远超过其他专业的学生,因此外语专业的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确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事实上,很多学生选择了顶住压力,在兼顾辅修双学位并担任学生干部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并取得了圆满的成绩。因此,专业学习的压力不能成为不参加活动的借口,而没有合理安排时间、没有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是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精力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根本原因。

三、探索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的基本架构

科研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科研创新活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在组织机构、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宣传教育、课程设置、参与形式、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本科生科研创新工作朝着有序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建立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机构

为强化对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学院应设立由主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和学生会科研部共同组成的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管理委员会,在本科教学院长的指导下,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宣传、指导、组织、管理工作。该委员会应当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科研沙龙的方式开展科研普及教育,消除学生对科研的陌生感;同时该组织应对科研项目的申请流程、研究方法,验收要求、评审办法等做详细讲解,让学生对科研立项活动有初步的认识;此外该组织还应积极开展讨论会、模拟立项或立项流程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学术研究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

(二)健全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学院应当从管理上细化每一环节的具体要求,如:在学校科研立项工作启动前,学院应先于学校对申报学生的条件、选题要求作出具体规定,并在院内对学生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精选出立意新颖、难度适当、具有理论研究意义的课题向学校申报;在项目进行中,学院应随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追踪,并就项目完成的标准制定统一的评分细则和规范化要求,使各项目组有统一的参考标准;在项目研究后期,学院应当整合资源,安排指导教师精心点拨,严把质量关,保证学生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www.xing528.com)

(三)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宣传引导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如何凸显科研创新活动在校园活动中的地位是宣传工作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高校应当从新生入校开始就着力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大学阶段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在校园活动中主动寻找并参与能够培养自己创新能力的相关活动,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对科研创新活动充满期待和憧憬。在学校科研创新活动启动前,相关宣传工作的预热效应将更加明显,学院应当开展立项讲座、报告会、模拟科研申报、科研方法论讲座等系列活动,在校园中营造热烈的科研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热情。

(四)加强第一课堂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课堂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阵地。学院应继续加强研究型课程和荣誉课程的建设,以研究讨论的方式授课,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迸发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姿态,让学生品尝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实效。

此外建议学校增开调查设计、研究技巧、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的课程,以丰富和完善本科教学内容,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学习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消除学生对科研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同时也可以让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在研究方法方面得到更多的系统性学习。

(五)细化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

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应遵循由易到难的自然规律,建议按照学生对教师依赖性的多少,将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生作为研究助手参加以教师为主的研究小组,在教师的研究项目中担任研究助理;另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研究题目和研究方案,独立申请科研立项。

科研助手是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有效方式。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往往有一些重要但却琐碎的工作,如: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统计等,科研助手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此类基础性工作。这些基础性工作将锻炼学生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这正是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独立申报课题是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重要方式。这类项目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完全脱离,完全是学生的独立性研究。立项后,项目组应按照立项时约定的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查阅文献、分析论证、撰写论文等方面的工作。与科研助手相比,这种参与形式对学生的科研素质要求更高。

建议低年级学生从做教师的科研助手开始,参与一些调查问卷的发放、数据统计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工作,经过一段时间或一两个项目的助研经历,收获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后,再单独向学校申请项目。

(六)扩大本科生科研创新成果的影响力

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成果来之不易,学校应当通过更多的途径、更广的渠道和更丰富的形式将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成果辐射到更广泛的学生,以增强本科生科研创新成果的影响力。

一是推荐发表。学校应该认真评估学生的科研成果,积极推荐优秀成果在校内外刊物上发表,对于学生已经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学校应予以奖励。二是扩大交流。学校应举办“本科生科研学术交流会”、“本科生科研成果展览”等活动,为本科生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展示科研成果的舞台,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对话,浓厚学生的学术研究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萌发科研创新的兴趣。

(七)制定本科生科研创新奖励办法

在科研创新过程中,很多有创新意识和学术潜力的学生崭露头角,学院应在本科生综合评估时,对这部分学生予以加分奖励,并在评优、入党、保研时对科研创新学生给予政策倾斜,赋予他们在学生事务中的优先权;对于在科研创新活动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学生,学校应有更大的奖励力度以起到表彰先进的作用。榜样的力量将推动更多青年学生投身科研创新活动,激励机制的完善更将为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赋予强大的动力。

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改革发展二十字工作方针,其中特别指出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见,在未来的教育改革发展中,实践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我国将要重点加强的教育内容。

作为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我校更要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究,让学生在高校的科研氛围下受益,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我们相信,只要转变观念,扩大宣传,正确引导,科学激励,就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唯有如此,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担当起国家创新发展的重任,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勃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孟昭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途径探析.教育与职业,2006(4).

[2]何侃,王金元,孙立新,宋曼.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煤炭高等教育,2010(11).

[3]刘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外国教育研究,2005(12).

[4]王岚,赞英,张艳红,张瑜.构建以研究为本的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江苏高教,2007(7).

[5]段徐,章燕棋,应美丹,祝秀香.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调查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