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丹
摘 要: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框架复杂而严谨、分析方法重视数理逻辑的特点,在财经类专业和非财经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单一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难以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经济学本科教学成效,应根据不同专业分类分层设置经济学课程:在财经类专业中,教学目标应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层次,进而经济学课程也应设立由两个层次的必修课和一个层次的选修课组成的课程体系,使学生逐步达到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理论框架和经济学分析范式,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方向,并能够运用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水平;在非财经类专业中,设立一个层次的经济选修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建立起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经济学 本科教学 教学目标 课程体系
经济学(1)课程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在本科教学这一层次,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是将其作为两门课程分设在两个学期中完成。从开设经济学课程的专业范围来看,不仅财经类专业中开设了经济学课程,而且不少非财经类专业,如法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甚至外语类专业中也都开设了经济学课程;从开设经济学课程的层次来看,各校在经济学课程设置上各有不同,很多学校参照西方国家经济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惯例,采用了二级或者三级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但仍有不少学校采用的是单一层次模式,即只开设一个层次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同专业在经济学课程上的不同要求仅仅体现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差异,而没有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方面区别对待。
由于经济学在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作用不同,财经类专业与非财经类专业在经济学课程上的教学目标不同,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数学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单一模式产生的问题是经济学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之间、学生需求多样化与教学内容单一化之间的矛盾,往往造成经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经济学这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上没有学深学透,影响了其后续专业课的学习,甚至影响到本科水平与研究生水平经济学课程的衔接,而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则普遍感觉课程难度较大,课程内容抽象晦涩,所学知识对专业课的帮助程度不高,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不足。
我校对本科生开设经济学课程20多年以来,课程设置也历经了多次变化,从经贸类专业必修课扩大到全校各专业的必修选修课,从一学期课程增加到两学期课程,从单一层次课程扩展到针对不同专业的两层次课程,本科层次的经济学课程体系不断调整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本科层次经济学课程目标不够明确,导致课程体系不够完整。结合多年来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经验,本文拟就我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提出一些想法。
一、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有限资源与主观存在的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选择——“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问题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不论是个人的消费还是企业的生产,以致于政府职能的实现,都面临着稀缺资源如何有效使用稀缺资源的问题,这里的“有效”包括资源配置的有效,也包括资源利用上的有效。经济学正是为了分析和研究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选择原则而产生的,它是“研究稀缺资源在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中间配置的问题,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与欲望的方法的社会科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实现效率的社会科学。
为满足人类社会实现效率的要求而产生的经济学,伴随着经济现实的不断变化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不断更新,逐渐形成理论框架复杂而严谨、分析方法重视数理推理的基本特征。
1.理论框架复杂而严谨
随着客观经济现实的不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在逐渐丰富。19世纪末微观经济学的基本体系建立(2),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从分析资源配置效率的微观经济学扩展到分析资源利用效率的宏观经济学(3),这两个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各不相同但又密切相关的分支学科构成了经济学博大而复杂的理论框架。
与此同时,在每一个分支中,尽管研究内容丰富,但却层次分明,逻辑严谨。如微观经济学中,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研究,从确定条件下理性消费者选择原则的分析,扩展到不确定条件下理性消费者选择原则的分析,再扩展到不确定条件下有限理性消费者选择原则的分析,从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选择的分析扩展到对要素供给的分析,每一种情况下的基本分析方法并没有改变,但是又都是原有理论在新的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如果没有对分析方法的理解,没有对所研究问题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了解,很难全面把握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原则;又如宏观经济学中,从总收支模型到IS-LM模型再到总供求模型,虽然分析的都是均衡GDP的决定,但是研究范围却从单一产品市场均衡扩展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再扩展到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每一个模型都是基于前一个模型推导而形成的,基本结论并没有改变,但是每一个模型的适用条件各不相同,在政策分析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模型作出分析。
2.分析方法重视数理推理
经济学力图从理论上准确分析市场经济运行中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经济发展中的客观规律,因此研究方法的演进对经济学发展的推进作用十分显著。作为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主体的选择行为,当然首先要界定经济概念,从现实逻辑上确认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定性判断只是科学研究的初级阶段,定量判断才有应用价值,因此经济学中大量使用数学工具来准确定义基本概念,确定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解析几何常被用于图示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得抽象表述的理论分析更加直观明确,高等数学常被用于以函数形式定义经济概念,确定边际量和均衡条件,使得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更加精确,既可以分析具体案例,也可以推导证明一般性结论。
结构严谨而又层层递进的理论框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并重的研究方法,加之文字、图表和函数并用的表达方式,以及研究对象——经济现实的多样性,使得经济学课程既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思维和良好记忆力,又需要学生具有缜密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很难通过一次性的学习就能全面把握,因此国外的许多高校都是通过开设两级或者三级课程构建的立体课程体系,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实现经济学课程的本科教学目标。对于我国高校中十几年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知识结构失衡、思维方式单一又缺少对经济现实感性认识的本科生来说,学习经济学课程的难度就更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经济理论,掌握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必要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并作出相应的课程设置。
二、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目标
如前所述,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经济行为的一般规律,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学习其他应用经济学的基础。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更加精细,与之对应的理论研究也日益细化,但伴随现代化大生产而来的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对同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更多地需要不同专业的理论从各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这就导致各学科和专业之间的渗透也更加深入。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以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有效使用有限资源以实现决策者福利最大化的经济学,不仅成为财经类专业基础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且也成为社会科学多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财经类专业和非财经类专业毕竟具有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因此,经济学对于这两类专业来说作用不尽相同。对于财经类专业来说,经济学理论是其专业学习的最重要基础,而对于非财经类专业来说,经济学理论是其扩展专业视角的补充。在专业知识框架中的不同作用决定了经济学课程在不同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应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依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这样有利于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成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配置其有限的时间资源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1.财经类专业中经济学本科教学目标
对于财经类专业来说,经济学课程是其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前提,如开放条件下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的应用所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专业主要课程的基础。因此对于财经类专业来说,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者经济实践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
对于本科层次的财经类专业来说,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是初级层次,这一层次的经济学课程是兴趣开发与感性学习层次,以定性分析为主。在这一层次上,经济学的教学不强调系统性,重点在于激发起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兴趣,开始用经济学的分析逻辑思考现实问题。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要做到:依据经济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读懂经济报道并能简单分析其背后的经济含义,分析身边存在的具体经济现象,了解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理解各种经济变量及其相互影响,建立对经济学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提炼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系统学习经济学奠定基础。
第二是中级层次,是完整把握与理性学习层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重。在这一层次上,经济学的教学要强调经济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一层次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做到:准确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较为全面地掌握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能够使用较为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等——对经济问题作出定性分析和定量解答,为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是高级层次,是深入理解和扩展学习层次,在这一层次上,重视基本原理的形成和推导过程,使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在经济学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这一层次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做到: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证明经济学基本原理背后的数理逻辑关系及经济意义,深刻理解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运用于对经济现实的理论分析,把握传统理论的前沿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对经济现象的洞察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经济学专业素养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2.非财经类专业中经济学本科教学目标
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经济学是其专业知识结构中的补充部分,对经济学课程的要求主要在于课程的宽度而不是深度,因此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介于上述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教学目标之间,即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经济学学习兴趣,也要注意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做到: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逻辑和分析方法,并能够结合经济学基本原理,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经济问题和现象作出分析,为其本专业的学习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经济分析视野。
三、经济学课程体系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经济学的教学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是要训练他们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采用规范的经济分析方法厘清错综复杂而又相互影响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将之运用于后续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或经济工作实践。显然这样的目标不能一次实现,必须循序渐进地完成,因此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教材选择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也要因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不同而区别对待。
1.财经类专业经济学课程体系(www.xing528.com)
对于财经类专业来说,考虑到课程内容和方法上的要求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经济学课程应与教学目标对应分阶段设置为三个层次,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首先,在大一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每周2个学时的“经济学概论”课作为必修课,共36学时,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完成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
如前所述,经济学课程内容繁多、理论性强,依赖数学方法作为分析工具,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甚至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大一新生来说,不管是文科考生还是理科考生,在其高中阶段的知识体系中基本不涉及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经济学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与他们之前所接受的课程有较大不同,是一门全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另一方面,从数学基础来说,在高中阶他们虽然已经学过了简单的解析几何,但高等数学却大多还没有涉及到,所以在“经济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要避免过多使用数学工具,理论分析也不宜过深,应侧重于定性分析。结合学生身边的具体实例和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适当借助于几何图示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阐明经济学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展示经济学的魅力。
比如“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这一部分,在这一层次上就需要在文字说明消费者选择的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直观展示消费者选择时的客观约束和主观约束条件及最优选择点,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每月生活费支出的计划、吃自助餐时的取食原则等,阐释消费者在约束条件下最优选择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从司空见惯的日常行为中发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
其次,分别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和大二的第一学期开设每周3课时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为必修课,共108学时,完成第二层次的教学目标。
经过第一学期的经济学入门和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因此在随后的两个学期中,需要用较多的课时系统而完整地学习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核心思想和分析方法。在这一层次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准确界定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而且要注意强调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思路,培养学生对于现实经济环境和经济问题的良好直觉和敏锐的洞察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把握经济学课程的主线和学习方向,避免陷入到一个个具体概念、原理和图表之中。同时,应注意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经济学方法论的训练,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定性判断只是科学研究的初级阶段,定量判断才有应用价值。数学方法在经济理论的分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的直观感受,使得经济学对概念的界定更加清晰和精炼,同时也使得理论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理论适用的范围更加明确(田国强,2005)。
比如同样是“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在这一层次的教学中,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行为与产品需求和要素供给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要从理论逻辑上说明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分析出价格、收入、偏好等客观和主观因素对产品需求的影响,而且要通过图示展示这些因素通过对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影响最终对产品需求曲线的影响,应能够做到用几何和代数两种方式由既定的效用函数推导出相应的需求函数(曲线),最后还应能够运用这些结论和图示分析现实中的相关经济现象,比如不同税种对消费者福利水平的影响等等。
最后,分别在大三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选修课,共72学时,完成第三层次的教学目标。
这一层次课程主要是针对前两个层次的课程学习效果较好,对经济学理论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学生,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注意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扩展学生的思维,就需要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既要增加理论分析的深度,也要扩大理论分析的范围:一方面要增加对经济学原理和结论的推导和证明,让学生明白经济学原理的来龙去脉,以使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另一方面要增加经济学发展前沿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经济学理论视野,比如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中可以增加不确定条件下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和行为经济学中对传统消费理论的修正,在生产者行为分析中可以增加寡头垄断市场中博弈论的内容,在市场效率分析中可以增加公共选择理论、契约理论、激励相容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在宏观经济学中,增加新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和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内容等,
此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一层次的分析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既包括一般社会科学课程中都有的动态和静态分析方法,也包括经济学独有的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方法,这些分析方法贯穿于经济学课程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说明这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鼓励学生运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分析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
仍以“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为例,在这个层面上要重视的问题是,为保证由效用函数出发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能够成立,效用函数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当现实世界中不存在完美信息的条件时,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是否会有变化?由此而引入不确定条件下消费者行为分析和行为经济学的分析,这样不仅完整阐明了消费者选择理论,而且也层次分明地展示了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精巧之处。
2.非财经类专业经济学课程
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目标比较单一,教学要求比较容易实现,因此对这类专业来说,课程不需要分层设立,只需要设立单一课程即可。具体来说,就是在大一的第二个学期和大二的第一个学期分别设立《经济学原理(1)》和《经济学原理(2)》,每周2个课时,共36小时。
这门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注意结合经济现实来讲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减少数理方法的运用,多用文字、图示和表格的方式进行阐释,多一些讨论和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准确理解。
参考文献
[1]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大学教学,2005(9).
[2]郭家虎.关于西方经济学若干教学方法的探讨.中国集体经济,2010.
[3]何茵.西方经济学互动教学五要义.经济研究导刊,2008(12).
[4]罗小芳.《西方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目的及实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
[5]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2005.
[6]徐敏丽.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经济师,2008(11).
[7]美国《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四卷,“经济学”条(A.里斯撰写),纽约,1968:472.
【注释】
(1)本文所说到的“经济学”均是指一般国内文献中所指的“西方经济学”,不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或者我国国内高校开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