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屏 王丽娟
摘 要:本文在综述有关教育理论基础上,梳理了国内有关财务管理专业设置的研究,对比分析了部分国内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出以创新为灵魂,构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并提出了今后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创新 财务管理专业 课程设置
自1998年国家教委将财务管理学正式设为本科专业以来,相关课程设置的研究一直不断。我校财务管理专业从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至今已有八年的时间。本文希望通过对相关教育理论演进的梳理和课程设置研究的分析,探讨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定位,以利于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相关研究综述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主要引入的是前苏联的教育经验,带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改革开放后,高等学校普遍受到西方国家教育思想的影响,专业课程体系逐渐进行了调整,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体系建立也比较晚,因此了解西方教育思想的演进,并结合当前全球一体化的环境需求探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育理念的演进
1.行为主义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教育领域里盛行行为主义理论,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程序教学法的实施与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斯金纳认为,学习是一门科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育则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把学生与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的艺术。他提出了程序教学五项原则:积极反应、分布教学、及时反馈、自定学习进度、降低错误几率。他的学术思想对各国教育的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也有人发现,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程序教学法,由于程序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技能的缺乏,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刻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正是基于对行为主义理论的争议,认识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2.认识发展理论
认识发展理论关注人们在解决问题和学习策略中观察不到的东西,关心人们大脑内部的思维过程,对于20世纪教育的主要影响在于对人类思维和学习过程的研究。其代表人物之一布鲁纳作为认知结构理论学家,称自己对学习的研究不是学习理论,而是教学理论。他认为学习理论知识论述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而教学理论指导具体学科的教法。他提出发现学习的四步教学法:激励、组建、顺序、强化。完成这四个步骤,学生必须发现所学课程的基本原理,通过整合自然的求知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去几十年里,他提倡的“螺旋式教学法”、“发现学习”、“认识发展三模块”等论述,在美国教材改革、大纲制定乃至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实施,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在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问题在于,人们学习和认识的过程相当复杂,具有个性,难以得到科学的证实并为人们所真正理解。因而构建主义理论悄然兴起,在认识发展理论基础上,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张让学生自己建构自己,建构他们的世界观、生活概念、技术专长和知识结构,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杜威、维果茨基以及加登纳对构建主义理论的崛起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维果茨基认为,知识结构的组成是知识内在化的过程。知识建构的潜力取决于一个“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充分发展又依赖于他与周围人和环境的相互交往。加登纳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他认为,仅仅依靠传统的智力测试来衡量一个人的智能是有限的,该理论的提出对探索有效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建构主义的“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最近发展区”等观点对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场革命”的效应。
4.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思,是对一些不言自明的主流社会观点的质疑,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但倡导创造性。在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中,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他们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而构建其对新知识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尤其是注重挖掘学生对于知识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教育理论的演进历史可以看出,学生学习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乃至创造性的学习过程,课程设置体系的接受主体都是学生,因此课程设置体系要与教学密切联系,从而提出在新世纪课程设置的更高的要求。
(二)国内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国内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可以追溯到1999年,但最近几年的研究更多一些。
朱明秀、吴中春(2003)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有关问题的探讨》中提出,专业设置要合理定位,明确初级、中级和高级财务管理内容的界定,及时开设“财务管理案例”课程,尽量避免课程之间相互重复的现象。同年,孙家和、王雅敏和杨海蓉(2003)在《涉外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教改问题研究》中,主要提出涉外型大学在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
孙喜平(2005)在《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若干问题思考》中就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即人才层次定位、专业知识要求和职业定位。陆富彬(2005)在《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中提出作为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的原则应该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辩证统一,学以致用,中西方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适度超前。提出设置校内模拟实验课程。
杨克泉(2006)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中指出了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按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环节和多元标准的多层次立体模式。郭银华(2006)则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中,就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与社会需求发展进行了分析,对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内容以及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提出建议。
陈育俭(2007)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问题探讨》中,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和“强能力”的专业构想,并提出了在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李光绪(2008)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中的研究结论表明,现有的财务管理学课程设计缺乏明确的财务主体依托,结论不合理、知识不系统,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因此,他提出尝试设计出财务管理学课程的一种新方案,强调资本预算、财务规划与分析,特别是案例分析,借以强化学生财务管理业务能力的培养。
他们的研究,从单纯考虑课程体系的设置发展到了课程内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起到了推进作用。然而,他们的研究仅就课程设置而讨论课程设置,没有相应的教育理论作指导,这样,往往就会受限于个人的经验,思路得不到拓展,课程设置的构建也难以达到应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本文则依托教育理论,比较分析国内外相关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创新为灵魂,对构建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探索性研究。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状况
在财务管理课程体系构建时,主要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培养目标为中心,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创新为前提,借鉴国内外相关院校的课程设置特点,对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体系进行构建。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我校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应该与我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在企业单位从事财经类活动和科研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校该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为:继承和吸收传统课程体系中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课程发展规律的思想理论,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设计和教育理论,结合21世纪人才的需要,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特点。
(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我国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型过来的,因此,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早期行为主义理论时期,但又受到后现代思想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在我国财经方面是一个新的专业,有必要借鉴西方教育理论精髓,结合我国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和我校的培养目标,创新性地设置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所谓创新性的课程体系设置,我们认为是指思想的跃进、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的课程体系的分解和组合。江平(2003)在他的《财务理论》著作中,提出了财务管理专业一般课程设置的四大模块,如下图1所示。
图1 财务专业课程体系
资料来源:江平.财务理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9.(www.xing528.com)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从教育理论的程序教学法,到整合通用模块寻求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到完成新的课程设置的构建,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体系基本上涵盖了以上内容,并且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也构成了一定的梯度,如公司理财、国际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分析、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投资银行业务和财务工程概论。
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一)国际视野与课程设置结合
为了研讨我校的课程设置,本文与国内外一些相关专业作了对比。总体来讲,财务管理专业在综合性大学里都设在工商管理学院或商学院,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放在商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有偏向金融类的,比如,沃顿商学院专门设有公司财务这一方向,注重培养学生了解金融市场,如何运用金融工具。香港大学则在工商管理学院开设了两类学士学位课,一类是综合工商管理学士专业,包括会计、财务,学生主要根据选课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第二类就是金融/财务专业,更强调专业性。而我国大陆财经院校则大多数将财务管理专业放在会计学院,比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由于设置不同,其专业特点就略有差异。
本文认为在商学院内设置的财务管理专业应更注重培养学生在财务方面的管理和分析能力。比如沃顿商学院为学生提供在公司财务、投资管理、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方面四个领域里的选课,能从事商业或投资银行业务以及公司财务。同时本文也认为,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其实质是体现管理,而管理是一门艺术,则重在创新,因此,在工商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的财务管理专业由于有着管理方面知识的积累,加之会计知识的积淀,则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我校的国际财务管理和财务工程概论课程的设置,拓展了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知识的范围,将其财务管理知识的运用放在更为广阔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上。
(二)创新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
我校在专业课程设置起步阶段以原版教材为主,这些原版教材带来了先进的知识和内容体系,但与国内的实践环境有一些距离。因此,我们结合使用原版教材的教学实践着手自编教材,这样既有利于缩短我国与国外先进知识的距离,同时也适用于本国的运用,其中自编教材《国际财务管理》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此外,我们还注重课程体系中课程的建立,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公司财务管理课程中建立了实验指导手册,并要求学生对上市公司风险和收益状况进行分析,并写出研究报告,在国际财务管理课程中设置了计算机模拟,财务工程概论中融入案例分析,分析企业运用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和安排,注重培养学生构建其对新知识的认识,挖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体现和突出了随着“社会科学的应用性和现实性的不断增强,教育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中心’,从重‘是什么’的理论思辨转向重‘怎么做’的应用性研究”(佚名,2008)。
因此,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公司理财和国际财务管理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三)突出财务,融入金融
财务管理专业有时容易与金融专业混在一起,特别是有些课程似乎是财务又是金融,这也是很多院校在开设这一专业时的困惑。我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明确了财务与金融的区别与融合,从而有机地将金融与财务融合与区别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体现。
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财务与金融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财务研究的是实体经济的资金运作,如工商企业如何根据生产和经营的需要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而金融研究的是虚拟经济的资金运作,如金融企业如何在社会融通资金、承担社会信用责任和金融风险,并获取金融利润。所以,从学科划分来讲,财务专业所获学位是管理学,而金融专业所获学位是经济学。
在课程设置和编写教材以及授课中,我们都力图站在企业的角度,使教学内容更贴切于微观,有利于企业如何利用金融产品为企业所用。
2.财务和金融的融合
然而在实践中,金融活动和财务活动又交织在一起,这是因为金融企业和工商企业之间的交易互为交易对象和交易客体。比如,企业之间的并购,作为企业来讲,是企业借助于外部力量获取更快的扩张,这是一项财务活动,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投资银行的介入,因此,这一活动对投资银行来讲则是金融活动。可以说,多数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发生的业务活动都具有金融和财务的双重性质,特别是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和资本市场的不断规范,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企业财务活动的多样化程度的加深,二者的活动和角色的互换更为频繁,也使得社会资源能得到更有效地配置。
此外,金融和财务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如市场效率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资本成本理论、资本结构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以及期权定价理论等。
因此,通过研究国外商学院和经济学院开设专业的不同,结合我们在教学中的体会,达成了如下一致的共识:如果同样用Finance来设置这两个专业的话,那么形象地说就是金融是“卖方”,而财务是“买方”,财务主要站在企业的角度,运用金融产品为企业投资、融资、利润分配进行决策,以及规避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股权风险。事实上,我们设置的国际财务管理和财务工程概论课程,就明确地将其区别于金融专业的国际金融管理和金融工程概论。修双学位的同学在学习后也深感两个专业的教授内容和角度的不同。
四、结论与未来的发展
(一)研究结论
西方教育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理论,以及构建主义理论的崛起和面对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思考,其实质都是在研究如何培养更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本文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继承和吸收传统教育理论中的课程发展规律,吸收和借鉴国外课程设计的先进理论和思想,分析了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总体设置在于创新,将国际视野与课程设置有机地结合,创新地将先进知识与能力培养结合,以及创新地突出财务融入金融,这样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视野开阔,我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既具有会计方面较为扎实的基础,又具有财务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就业适应面宽,也为他们今后毕业继续深造或出国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发展方向
为了适应今后学生更宽的就业渠道和继续学习的要求,同时满足社会对跨学科人才的需要,本文认为还应该加强基础课程的建设,学生只有在较厚实的理论功底的基础上,才会有较大的开拓性和创新性。随着社会需求和就业的多元化,学生学习财务管理专业后,未必就一定要从事这一专业,因此,本文认为我校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加强基础理论,引导学生选课时注重数量分析。
其次,增加财务案例分析课程,可以综合相关课程知识进行案例教学,这样既强化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对所学课程有一个综合理解。
最后,新的修改培养计划将在2011年实施,在新的培养方案中,财务专业更加注重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增设了综合实验等课程,我们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多元化需求,更加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1]欧阳荣华,赵志毅.美国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大学教育科学,2008(3).
[2]苏兰,苏青.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刍议——新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教育文汇,2008,6(下旬刊).
[3]《教育发展研究》评论员.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问题与政策取向.教育情报参考,2008(3).
[4]王根顺,李峥.21世纪初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主导思想和结构模式特点.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8(3).
[5]江平.财务理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9.
[6]朱明秀,吴中春.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有关问题的探讨.经济师,2003(6).
[7]孙家和,王雅敏,杨海容:涉外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教改问题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