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娟 曹淑艳 林 政
摘 要:本文针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分析现有电子商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进一步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建设进行研究与实践,通过采用案例教学、体验式及实践式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课程体系得到了学生及同行们的认可。
关键词:电子商务 课程建设 财经类院校
一、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Internet的普及与应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手段。尤其在贸易、海关、金融、税务等领域,更是急需通晓电子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尽管我国很多财经类高校设置了电子商务课程,但大多数学生对它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很模糊的概念,对于它的内部机理和应用缺乏清晰的认知。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课程内容界定不清晰。大部分财经类学生技术背景相对偏弱,而电子商务又是建立在现代IT技术基础之上的课程。很多学校在讲授该课程时,过于强调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难以将电子商务与企业实际运营管理过程有机结合,因此影响了学生对于电子商务概念、流程及其作用的理解。
第二,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难于取舍。电子商务是一门知识交叉性、应用性鲜明的课程,且教学内容覆盖面宽泛,涉及到很多行业的多个业务层面。通常财经类电子商务课程的课时安排仅有36~54学时,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来设定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三,缺乏面向财经类院校专业特色鲜明的教材。尽管目前国内学科界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讨论和教材编写增多,但针对财经类院校相关专业的电子商务教学仍然偏少,教材资源相对匮乏。部分学校选用了国外的电子商务主流教材,但是存在内容量过大,不适于国内36~54学时的教学安排。此外受出版版权等限制,存在国外教材难以及时更新,而且缺少国内企业案例支持等问题。
第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单调陈旧。由于电子商务领域在技术与管理理论方面都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因此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不能照本宣科,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电子商务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电子商务领域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学科特点。同时,在教学手段方面,如何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与实践环境,也是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
二、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鉴于上述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电子商务课程组成员在认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本课程从教学目标、教材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建设。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一所拥有经、管、法、文四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主要培养从事经贸、金融、经济、管理等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本课程力求结合财经类各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知识需求,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以财经类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从管理与应用的角度介绍电子商务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商务有关的商务、技术、法律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同时,在财经各个专业门类推广电子商务课程。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本课程经过2年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建设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立体化教材。
第一,课程内容选取既要紧凑又要全面。电子商务涉及面广,而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又都是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因此,内容选取需要仔细考虑如何在保证紧凑性的前提下尽量全面地覆盖所需课程。第二,市场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课程如何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带来的差异性,面对变化万千、转型迅速的电子商务市场,内容选取必须要抓住电子商务运作的核心和本质,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内容选取突出财经类院校专业特色。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电子商务安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电子政务等。内容组织应抓住电子商务运作的基本规律与特征,使学生注重掌握电子商务的全貌,理解电子商务的流程和运营管理过程,以及各关键支撑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抛开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技术细节。通过提供丰富的案例,将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理论融于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使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如何为“管理”所用,理论如何指导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晦涩难懂,在工作中不再厌烦和畏难。
第四,提供重要的参考相关期刊、网络资源,尤其是国外的资料,使教师和学生能不断追踪行业发展动态,以弥补教材更新速度的不足。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通过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教学经验,本课程不断丰富与改进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
增强实践环节,重视案例开发,形成理论/实践/案例分析的螺旋上升过程;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使教师与学生具有更多的电子商务实践机会。
第一,尝试双语教学,选择《电子商务》外文原版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材,提高财经学生专业英语和基础计算机英语的使用水平。
第二,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理论概念讲解、案例分析、网上实践、实验室体验和企业参观实习等多种方式。
(1)案例教学:避免枯燥的理论讲述,采用案例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电子商务模式的理解。教学中,课程在每个章节都选择了相应的案例辅助教学,如神州数码、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学生案例分析作业表明这种方法效果良好。
(2)体验式实验教学:教师演示,学生观看,使学生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感性认识,如阿里巴巴网上商户注册体验。同时,在课后通过上机作业的形式,进一步督促学生增加网上体验练习,并鼓励学生与教师探讨上网搜索信息,以及注册、采购后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实践式教学:使学生对电子商务流程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鼓励学生网上购物、在实验室做试验,以及组织学生去校内与校外的实习合作基地进行参观等。
(4)研究型小组讨论及作业:在本课程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小组讨论题目是与该阶段课程学习密切相关的有研究空间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上网收集和阅读大量的相关的信息,通过对不同案例企业进行比较,给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设置研究型讨论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方法,同时使其跟踪到电子商务领域最新的发展与研究动态。
第三,考试方式。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多种方式综合的方式,包括大作业(30%~40%)、学期论文或闭卷考试(占60%~70%)。
(四)课程环境建设(www.xing528.com)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配合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加强课程网络化和规范化建设。主要体现在:
第一,规范化建设:规范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及参考文献目录。
第二,授课教案(理论部分)及相关习题上网,参见精品课程网址:http:// media.chinahcm.com/jingpin/jpkc2008/courses/ebu201j/index.h.
第三,建立网上协作的学习环境,实现课堂以案例教学为主,形成虚拟教学(理论自学)和课堂实地教学相结合。
第四,通过网络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并通过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课程建设的成效与影响力
(一)教材建设特点与成效
在本课程建设中,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牵头,联合中央财经大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共同编写了《电子商务教程》(2007年3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紧密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财经类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之特点,可读性较好,目前已被多所高校采用。同时该教材也作为教指委立项项目的成果之一通过了项目验收,并被指定为2008年北京市精品课程《电子商务》的授课主教材。
(二)课程建设的业内评价
本课题研究团队在对外经贸大学电子商务概论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基础上,丰富课件内容、补充实际案例、充实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了实践环节和实验平台的设计,使得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脱离单纯的理论剖析,因而被评为2008年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同时获2008北京市教育教学成功(高等教育)二等奖。
(三)研究成果应用推广
由于电子商务课程得到了教指委项目的支持,使得本课程研究人员依托教指委平台,通过参与教指委教学基本要求编写与研讨的途径,将以此课程大纲为蓝本的知识点收录到文科计算机教指委组织编写的《教学基本要求2006版》中,从而使课题的研究成果辐射推广到全国各财经类高校。
(四)教学效果验证
经过2年多的实践检验,本课程教学效果已得到验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电子商务实战应用能力取得了进步,在一些全国性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电子商务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电子商务是一门涉及经济、管理、技术的交叉性、复合性的新兴学科,在我国发展至今不过短短十余年,从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以来也仅有9年多时间。因此,尽管我们一直对这个专业的特点进行分析,但仍然面临如下挑战:
(一)如何跟踪与总结电子商务实践前言,并将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电子商务行业仍然处于初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发展远远快于理论总结。这样就产生理论总结与实践相比不完整,甚至理论与实践之间产生偏差等问题。如何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及时将这些实践中的创造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不影响教材内容体系的完整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电子商务师资力量的知识结构仍需完善
目前我们虽然组成了来自经管类和计算机类的专业课教师,并逐步引进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人员加入到课程建设。但是绝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该教学领域的,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电子商务理论,而且还需要多加强与企业的横向的联系,加深与企业的交流、沟通与实际项目实施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教学的要求。
(三)教学过程仍需增加更多、更好的实践的环节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通过实践学生还可能形成自身的创造性想法,尤其是对于商业模式和运作流程。实践是学生通过动手,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何有机地组合实验、实践、案例分析等流程,而不是通过软件被动地了解模拟软件所传递的电子商务知识,这是实践环节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国友.两大问题困扰电子商务教学.电子商务世界,2005(12).
[2]杨鼎,新李恒.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及应用.消费导刊,2009(10).
[3]隗风.浅谈电子商务课程案例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电子商务,2009(9).
[4]侯萍.《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商场现代化,2008(5).
[5]李鲤.浅析经管类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国校外教育,2009(5).
[6]周淑秋.大学文科《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方法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