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加开放的中国培养国际运输与物流人才
王晓东
摘 要:国际运输专业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其专业目标、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直面国际运输专业走过的艰辛历程,展望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国际运输 物流 专业建设
国际运输专业,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迄今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经历了创办、发展、停办、再发展、变革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在不断调整中走出一条独特的适应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体系建设道路。
一、国际运输专业体系的形成:为国家需要培养专业人才
从一定角度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历史堪称建国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历程的典型代表。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就因为政治上向苏联“一边倒”遭遇了来自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与欧美等国的经贸联系几近瘫痪,仅有的对外合作项目是与苏联签订的各类援助项目。尽管我国与苏联接壤,建国初期少而差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无力承担源源不断地进出口运输的要求。为此,国家一方面加强西北铁路建设,另一方面希望更加充分利用借助天然航道的水运方式。1950年,我国成立第一家专门从事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运输的“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1951年我国首家航运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波海运公司”成立,这些成为新中国国际货物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开端。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中国在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与世界市场再次联系到一起,国家对外贸易的对象逐渐由苏联、东欧地区向东南亚、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甚至欧洲拓展。
对外贸易事业的兴起带动了国际货物运输业发展的脚步。但现实问题依然严峻:国际货物运输由于其特殊的专业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异常迫切。以海运为例,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全球统一的航运市场,也造就了很多各国公认的诸多商务准则。这些规则与习惯做法与当时国内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法差异巨大,人才急缺的问题成为制约外贸运输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满足对管理干部的需求,1955年,我校在对外贸易经济系(现国际经贸学院)对外贸易经济专业中增设“国际运输专门化”,开始向全国招收五年制的“国际运输管理”专业本科生。这是全国高校最早创建的国际运输专业,也是当时全新的专业之一,目的在于培养服务于外贸战线的国际运输专门人才。
鉴于当时与苏联的特殊关系,我校在专业设立的早期曾聘请苏联专家古贝尔曼来校授课并给以指导。基于同样的原因,当时的专业架构模式与苏联模式极为相近。经过几年的摸索,本专业陆续开设了“对外经济贸易与运输业务”、“对外贸易组织与技术”、“进出口货物商品学”、“对外贸易贸易运输”、“对外贸易保险”等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组织方面,为加强针对性,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的方针,也为了弥补初期师资力量的不足,还从当时的外贸部、交通部、外贸运输公司等单位聘请相关主管人员和专业干部兼课,组织他们编写讲义。教师也经常参加各种专业会议,带领学生去港口、码头及国境车站参观学习。毕业生相继在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专业运输公司或高等学校担任职务。
1966年,由于“文革”的干扰,国际运输管理专业停止招生,致使国内一段时间出现外贸运输专业干部的断层。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关系缓和,对外经济交流日益活跃。1978年,“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战略决策的制定,国家中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各行业对外贸易、对外合作规模日渐扩大。为满足发展需要,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在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的支持和赞助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系于1986年在国际运输专门化的基础上恢复国际运输管理本科、专科专业,并于次年迎来第一批20位五年制国际运输专业本科学生。
恢复招生之后的国际运输管理专业汇集了当时本领域的众多专家,领军的严启明教授、雷荣迪教授、苗述凤教授等都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在他们的带领下,国际运输专业成为全国较有影响力的独特专业,形成以“国际货物运输概论”、“国际海上运输”、“国际货物铁路运输”、“国际货物航空运输”、“国际货物运输公约”、“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商品学”、“外贸商品养护”、“国际运输地理”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被全国众多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大专院校所广泛采用。
1990年,国家教委清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清理审核结果的通知》中确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运输管理”专业归属财经类,专业编号为1044,四年学制。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新的“专业目录”,拓宽专业口径和业务范围,调整归并一部分专业。经教委审核后,本专业更名为“运输经济”,属经济学专业,专业代码为社科1044(1)。在当年的培养方案中,对学生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运输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联系实际,能进行市场调研和运输组织管理的基本技能;了解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并能在业务中正确地加以贯彻执行。英语达到国家教委规定的英语专业六级水平,并能用英语熟练地从事国际运输业务活动。”(2)准确诠释了当时对“国际运输”专业人才的要求。
1994年,对外经贸大学为适应发展需求,对学校组织架构进行革命性变革。改革后的学校设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成立“国际运输保险学系”,隶属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00年,在进一步改革中“保险系”独立,“国际运输系”成立,下设“运输经济”本科专业,同时负责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运输方向”的研究生培养。
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几代教师的不断努力,国际运输专业积累了宝贵的专业素材,出版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包括《对外贸易运输》(集体编写,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8)、《国际海、空货物运输实务》(严启明,香港中流出版社,1990)、《租船合同和条款浅释》(严启明,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外贸运输基础知识与实务》(集体编写,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国际货物运输》(严启明,韩艺萌,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国际货物运输保险》(雷荣迪,香港中流出版社,1990)、《外贸商品学概论》(苗述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3)、《“国际运输与保险”学习问答》(雷荣迪、严启明,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国际运输与保险》(严启明、雷荣迪、刘宝成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等。此外,还形成了一系列内部教学材料,如《国际运输公约》、《集装箱革命》等。其中,《对外贸易运输》、《对外贸易保险》成为本专业领域的经典教材,也是后来同类教材的模板。
对比海外院校,从“国际运输专门化”、“国际运输管理”到“运输经济”,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具有中国特色。在欧美,相关院校并不会将国内运输管理与国际运输管理强行割裂开来,而是统一为运输管理或运输经济专业,只不过在课程设置时有的课程(如海运)会以不同的篇幅探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相关问题。但在我国,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严重脱节,各行业各部门条块分割严重,因此造成外贸及与外贸相关的教学、科研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国际运输专业就成为有别于铁路运输专业、水运专业、公路运输专业(这些专业都以培养国内运输专门人才为己任)的特殊领域,也成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特色专业。
二、建设现代物流教学体系:响应时代召唤,走变革之路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脚步进一步加快,对国际型经济、管理人才的渴望更加迫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由于其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风格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显著,包括“运输经济”专业在内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市场的广泛欢迎。与此同时,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也越发引人关注。
1.既有的过于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备受诟病
20世纪90年代初,在当时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主要用人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即现商务部)的鼎力支持下展开了题为“经贸高等院校学科发展战略”的研究课题。课题组通过一系列面向基层用人单位的广泛调查,认为:“我国经贸学科的创立是以五十年代初期苏联的教育体制为模式,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外贸集中统一的经营活动为服务对象,课程体系是以外贸的组织技术为基础,强调外语和外贸的操作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贸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贸事业的发展,虽然在人才的培养规模、层次、办学的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整个学科体系仍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现有的经贸学科体系所培养的人才仍然表现出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偏窄,发展后劲不足,开拓能力不强的弱点,实施‘经贸学科发展计划’是形势发展的需要。”(3)
在随后的若干年中,强化基础理论教育、更新知识结构成为“运输经济”专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为此,学系加强经济学理论教学,增设了“运输经济学”、“物流数学”等专业必修课程,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现代物流管理”为代表的新兴学科体系的出现对旧有的“运输管理”课程体系带来强烈冲击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的“现代物流管理”概念逐渐被企业管理者、研究者所重视,并在发展中不断充实,形成一门独立发展的新兴学科。“现代物流管理”属于交叉学科,其理论的主要内涵为传统的运输经济与运作/营销管理理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而推进运输等传统学科不断发展、演化。在国内,现代物流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被首次引进,随后由于其理论框架与国内经济环境差异巨大,一度远离企业界、学术界的视野,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更多国外理论的引进,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成熟,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被重新认识。此时,国际经贸学院由于长期与国外学术界联系密切,对此很早就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总结国外院校的发展规律后,院系领导认为: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势在必行,未来运输经济专业的教育教学必然走上与现代物流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开拓物流相关课程的教学,充实现有课程体系,成为当时的重要课题。“请进来,走出去”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首选方式。于是,1997年,学院首次邀请美国西东大学教授以连续专题讲座形式推出“物流管理”教学;随后,1999年派青年教师到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进修,并准备相关课程。2000年,首次由本校教师开设“国际运输与物流”课程,全面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理论。随后的10年中,学系陆续引进海外师资,并在新、老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相继开设“采购学原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课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本科层面的物流管理课程群。其中“国际运输与物流”以其完善的体系、丰富的内容、新颖的资料被授予北京市“精品课程”称号。
同样是在2000年,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建设也在研究生层面展开。一方面,在校内陆续开设“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开办首届物流管理研究生课程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4)(www.xing528.com)
迄今为止,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物流专业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从在校生到在职生教育,从本国学生到留学生教育,从中文到全英文培养,在各个层面展开。其中,本科教育在2005年经由教育部批准由原“运输经济”专业更名为现在的“物流管理”专业,成为全国特有的颁发经济学学位的“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专业建设也直接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1999年,“现代物流研究”被纳入211-1期工程建设。2001年,“大田物流研究中心”建立。之后,《现代物流管理》(王晓东、胡瑞娟,2001)、《国际运输与物流》(王晓东,2006)、《仓储管理》(叶梅,2008)、《国际物流与商务》(王晓东、赵忠秀,2008)等一系列相关教材出版,有力支持了相关的教学实践。同期,本系教师的各类研究成果也不断发表在中外物流相关期刊、学术杂志,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也成为专业建设的助推器。
到今天,我校的物流专业已经得到外界广泛的认可,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样化趋势,不仅广泛分布在运输行业,也已经成为工、商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队伍的主力军,为我国运输与物流领域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培养国际运输与物流专门人才
由最初创立到成长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即将迎来她的第一个甲子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的专门化、特色院校,在过去的60个春秋中,对外经贸大学及国际运输与物流专业经历的点点滴滴都与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投资领域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2011年,随着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到来,进入了共和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中国所面对的全球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5)。与此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经济结构的变化、外国相关政策的调整都在促使更多的企业不仅关注外资的进入,而且主动参与“走出去”战略,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这就为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的国际运输与物流学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发展中求变,在变革中发展,为更加开放的中国经济培育国际运输与物流专门人才将是物流专业今后的定位。为实现这一目标,物流专业今后将围绕运输管理的核心,更加突出国际化视角,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的紧密结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未来的物流专业将更加突出以国际化视角为基础、以运输管理为核心的专业特色。“物流”是一个较大的学科范畴,从物流工程到物流管理,存在若干分支。即使在西方物流教育发达地区,各高校都会避免全覆盖的培养模式。相反,多数院校的课程设计会结合历史传统,围绕某些重点课程进行,以突出自身特色。如,某些院校以“物流工程”为核心,培养物流设施、装备设计人才。而另一些院校则在“物流管理”专业中突出培养运输管理或仓储管理人才,甚至可能突出信息管理专业特色。纵观历史,我校的国际运输管理专业自设立之初即以培养能够立足国际市场、透彻理解运输管理规律的商界人士和经济、管理学者为根本目标,今后将继续秉承这一传统,并从师资管理、课程设计、学生交流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在师资管理方面,继续加强海外师资引进,鼓励在职教师通过与境外同行合作研究、互邀短期访问等形式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把握国际学术领域最新发展动态;课程设计方面,不断充实、更新“国际运输与物流”、“运输经济学”、“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公约”等传统课程,增设“物流信息管理”等新兴课程,紧密契合国际运输管理最新发展动态;学生交流层面,一方面,继续发展留学生教育,保持学生群体的国际化氛围,另一方面,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各种与海外院校、机构的短期交流项目,为学生未来走向世界市场做准备。
(2)未来的物流专业将突出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要求。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校物流专业(曾经的国际运输专门化、国际运输管理专业、运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都可称得上是典型的专业化教育,当时的系列核心课程“国际海上运输”、“国际航空运输”、“国际货运公约”等侧重介绍外贸常用的国际海、空货运专门知识,希望通过专门化训练使毕业生能胜任国际运输管理之职。该教育模式在运行之初确实有助于解决国家当时专门人才匮乏的难题,但也留下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面不够广的遗憾。20世纪90年代中期课程体系改革以来,这些方面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未来的课程建设将一面继续国际运输专门化的培训,另一面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拓展必要的空间。
(3)未来的物流专业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未来的人生规划保有多种可能性。过去,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多数直接就业,进入实践领域,密切联系实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考虑毕业后在国内外大学进一步深造,加入经济学或物流管理研究生的行列,因此为这些学生未来走向研究领域做好理论准备也成为专业培养的目标之一。为此,物流专业将更加强调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理论教学中强调趸实理论基础,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类学生调研活动,为未来应用性或理论性研究做准备。在实践性课程教学中继续支持学生在校期间的参观、实践,鼓励外部业界专家以讲座等方式介入教学研讨活动。同时,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在教育部和学校的支持下,建立、完善物流实验室,以实验推动物流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利用适当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外经贸大学的历史上,物流管理专业曾经被称作国际运输专门化、国际运输管理专业、运输经济专业,名称的变化从某个角度折射了整个社会对运输与物流专业认识的不断调整,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曾经的专业建设目标。未来,物流专业将继续向世界一流院校看齐,立足本土化教育,志在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培养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国际运输与物流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
[1]黎孝先.回顾我校国际运输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经贸大学旬报:国际运输学系专刊.1997-11-30.
[2]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网,http://www.hprc.org.cn.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编委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1954-1994.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
[4]经贸大学开办物流研究生进修班.国际经贸消息,2000-06-26.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编委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6]王晓东,等.现代物流管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注释】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编委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1954-1994).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52-53.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编委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1954-1994).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55.
(3)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在部属院校实施“经贸学科发展计划”的通知》(外经贸人学函字第371号),1992年,转载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1954-1994)》,67.
(4)“经贸大学开办物流研究生进修班”,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6月26日
(5)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1-02-14,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