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实现因人施教?——经贸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
赵忠秀
摘 要:大学生缺乏创新、创意,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学质量不高等大学教育现象暴露出来的问题早已引发诸多质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充分意识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紧迫性,不断探索,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在实践中,国际经贸学院遵循因人施教的宗旨,分流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专长和个性实施分类教育、分类指导,成果显著。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因人施教 分类指导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紧迫性
从研究的历史来看,关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命题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引入是始于人们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问题的认识。教育部于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正式提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高等教育界一般认为自1898年京师大学堂建立之日至今,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第一阶段,1898~1949年通才教育模式;第二阶段,20世纪50~80年代的专才教育模式;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导向的通专结合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试图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内部改革,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1997年清华大学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并提出了全面落实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实施按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让有潜力学生尽快成长,让更多本科生参加大学生研究训练,养成探究式学习习惯,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之后,国内其他高校纷纷跟进。
总的来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内在压力和外在动力两个方向。
1.各高校纷纷推进人才模式改革带来的压力
社会普遍认同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而人才培养在三大职能中最为重要。当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时,则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对创新型与适应型人才的需求,高校试图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内部改革,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2001年北京大学实行元培计划,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2007年,成立元培学院,对部分学生进行专门的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2003年起进行了新的本科教学计划修订工作,提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003年西安交通大学提出并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2+4+X”新模式,2007年举办“钱学森实验班”,采用开放式、启发式、先理后工、工文结合的培养模式,教学组织采取小班授课与讨论。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校人才培养的学术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逐步确立,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推动着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和对接,为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持。
2.教育部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动力
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4年内在全国重点建设500个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这是近年来国家有关人才培养改革的首次重大行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
2010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再次将高校人才培养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纲要》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纲要》为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指导,增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
二、国际经贸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国际经贸学院近年来不断探索,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创新。其基本原则是:
1.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大要素。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历程中,学院紧紧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认真分析本学院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和具体能力要求的前提下,不断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在过去重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批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经贸人才。
2.拓宽专业面的原则
经贸、金融教育是直接与经济建设密切联系并为之服务的。新的经济形势对经贸、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均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我们已由狭窄的对口型专业教育向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适应型专业教育转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拓宽专业范围,增加学生选择余地。专业面拓宽以后,使学生把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结合起来,不但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能力,包括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利用外语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及自学的能力等,提升学生未来发展空间。
3.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注意个性发展的原则
因材施教、尊重个性是创新教育的核心。经贸学院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中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设计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和柔性要求的课程设置,考虑分层次、分类型教学的需要,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重视优秀学生的选拔和培养,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努力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4.培养国际化的经贸人才的原则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人才资源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争夺的重要生产要素。对于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中国而言,若要更高程度分享到全球分工带来的好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拥有足够的、能够胜任的国际化人才。外经贸领域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最前沿阵地,因此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这为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因此,学院在培养模式改革中非常重视国际化原则,力求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
5.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原则
本科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本科生教学的薄弱环节,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科学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创新型人才是所有高等学校共同的培养目标,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为此,国际经贸学院也要肩负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的使命,要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国际经贸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的构建——“两段式”培养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性较差。为了克服这一弊端,经贸学院对此做了不断的研究与探讨,归纳起来总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识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本位,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使培养的人才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既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又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和创新型特色,国际经贸学院将人才培养划分为两个阶段——“两段式”培养模式,即分为“学科基础阶段”和“专业方向阶段”两个培养阶段。
1.学科基础培养阶段(www.xing528.com)
学科基础阶段进行通识教育,用于解决“厚基础,宽口径”的问题,教学时间为四年的前1/2部分。
在这段时间,学生主要学习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其中包括:政治理论与思想品德类课程、英语类课程、体育与健康类课程、中文写作类课程、文字与艺术类课程、人文基础类课程、数学类课程、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及经济管理法学基础类课程。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再学习潜力的培养及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影响极大。因此,学院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倍加重视,这部分的课程共占了92学分,占总学时的51%。
2.专业方向培养阶段
专业方向阶段用于解决“针对性、适应性、创新型”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间为四年的后二分之一时间。在专业方向培养阶段按照“人才市场需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设置了若干个专业方向,即在专业框架内集中方向,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金融方向、运输与物流方向、国际税务方向等,专业方向阶段主要进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国际经贸学院“因人施教,多方向”培养模式的实践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国际经贸学院遵循因人施教的宗旨,分流培养,即根据学生的不同专长和个性实施分类教育、分类指导。对于一般人才实施通识教育,按照常规进行培养;对于少数拔尖创新人才,个别的“偏才”、“怪才”,选派优秀的或学有专长的教师或组成导师组进行特殊授课或超前培养,以达到人尽其才。具体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1.设立经济与金融学实验班,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荣誉学士学位制度(Honors Program),是发达国家本科教育中一种比较成熟的培养优秀人才的学位教育制度,它能使实验班同学的学术潜质像甘霖下的嫩芽,充分而自由地生长。针对培养少数拔尖创新人才,学院从2005年开始设立了“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经过三年的探索,从2010年起将“经济学实验班”改革为“经济与金融学实验班”,这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
第一,实验班不通过高考录取,而是从大一新生中进行二次选拔。
第二,实验班实行单独制定的培养方案,单独安排教学计划,设计课程。
第三,实验班授课以“双语教学”以及“全外教教学”为主,采用国外先进教材。
第四,实验班采取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在大三第一学期就指定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第五,所有学生用英语撰写毕业论文。
实验班的设立使得学术潜质高的学生在懵懂之时被引导到激发学术潜能,挑战个人学习能力极限的学习组织中。经济学实验班培养模式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一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世界顶级大学继续深造,一部分学生在创造性地从事专业工作。以2007级实验班为例,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这个神奇的集体,在大学四年中挖掘了他们的学术潜质,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团结互助的友情。大学四年,他们在出色地完成自己学业的同时,还活跃在不同课外生活的大舞台上。2007级荣誉实验班于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于2010年获得“首都大学、中专院校”先锋杯“优秀团支部”的荣誉称号,2010年6月,2007级荣誉实验班获得了“全国先进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2.开设三语培养实验班,增加就业竞争力
为了贯彻国际化办学的宗旨,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我院学生就业竞争力,学院从2009级学生开始,开设了三语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化人才双学位实验班,简称“三语培养实验班”。这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
第一,实验班不通过高考录取,而是从大一新生中进行二次选拔。三个小语种是指法语、日语和西班牙语。学生只能任选一门小语种作为第二学位选读。
第二,实验班将优先选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这是因为,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使用较多的小语种是法语、日语和西班牙语,学生精通了其中一门外语后,将大大提升其在外经贸领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实验班学生到小语种国家学习半年。学生在第五学期结束后就被安排到相应语种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学习半年,以该语言学习专业课,在压力下快速提高语言和专业能力。
第四,实验班将取得两个学士学位,形成“经贸+小语种”的培养模式,为中国培养驰骋国际市场的商业精英。
3.增设国际税务专业和奢侈品管理方向二学位新专业,适应社会需求
在国际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境和经济秩序剧烈动荡的关头,企业要努力寻找降低国际经营活动成本费用的方法,因而如何减少国际性税款支出成了一项备受关注的话题。国际税务筹划早已成为跨国企业投资、理财和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税种、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千差万别,为跨国企业开展国际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我国能够用外语开展国际税务工作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学院于2007级学生中开始招收了经济学专业国际税务方向,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国际税务专业知识,以及与税务专业相关的会计、财务、法律知识和专业能力等,为社会培养复合型高水平税务人才。
此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奢侈品市场,这个市场不仅表现在其巨大的市场容量,更在于市场增长的速度与潜力。面对如此猛烈的增长速度,经过5年的学科建设准备,学院于2010级新生中招生了国内首个奢侈品管理方向第二学士学位本科生。
4.创新国际化办学理念和思路,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实力与日俱增,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院充分把握了我国全球地位上升的战略机遇和优势,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以创新国际化办学理念和思路不断完善留学生教学培养工作,成果显著。多年来,国际经贸学院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为世界各国培养了大批熟悉中国经济等方面知识的人才,许多留学生已经成为他们本国与中国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中坚力量。学院形成了以全中文和全英文培养,涵盖从本科到博士学位项目的留学生培养体系,攻读学位的留学生规模达到900人,占全国留学生学历生总规模的1.2%。
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我院将继续坚持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培养并重,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学生需求为根本,以特色为品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
[1]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江苏高教,2003(5).
[2]李绍龙,等.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管理观察,2010(35).
[3]张日新,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