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钱昌仿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培育合格的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渠道,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与党和国家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点思考。
一、培育合格人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责任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久发展的根本保证。
1.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十分重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历来十分重视,多次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早在20世纪末期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进行了研究,使该项工作不断深入,学科建设扎实推进。进入21世纪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在这个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发[2004]16号文件,该文件对如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提出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宣部、教育部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在2005年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意见,印发了教社政[2005]5号文件,该文件对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都作了具体而十分详尽的规定。随着形势的发展,2008年上半年,中宣部就如何加强形势和政策教育提出了改进意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教师和课堂教学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上这些都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门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十分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培育合格人才寄予无限希望。
2.合格人才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成为合格人才最需要有两个政治观念:一是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伟大事业的政治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造福于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每一个大学生只要能够将自己人生的追求自觉融入这一伟大事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可以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大学生需要首先确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正确的事业,使自己的人生追求成为这一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自己自觉自愿地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种规则、制度。反之,如果没有确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的影响误导之下,就难免要产生怀疑的观念,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自己的事业游离于这一伟大事业之外,这样就难以有成就和成就感。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成为合格的人才,就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形成社会主义的政治观念,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观念。
第二个观念要确信以共产党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的观念。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事业的核心力量,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保证中国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制度。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因此,要确信以共产党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论述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是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意味着:大学生在以往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众多政治观念,如有关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政党、国家等政治观念,要转化为对于以共产党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的唯一政治制度。反之就会误解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不民主、不自由,没有西方的政治制度好的观念,这是十分有害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之路,是造福于中国人民的历史伟业,大学生要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确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将自己的人生融入这一伟大事业。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责任十分重大,合格人才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最需要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育“四有”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现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三不太满意”的现象。据抽样调查,目前一些高校政治理论课的美誉度偏低,处于“三不太满意”的状态,即领导不太满意,学生不太满意,教师自己也不太满意。
很多学业生不太满意的原因是感到课程内容重复,有的老师照本宣科,缺乏新意和必要的解答疑问;老师不太满意的原因是认为学生的功利主义太重,说政治课是空洞的“说教”,和专业无关,不想学,不好教,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变化多且快,这门课不容易上好,自己虽然花了很多工夫,但收效甚微;领导不太满意的原因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作为一校之长和书记都十分清楚大学的责任,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学校应该以育人为主,但思想政治理论课起主渠道作用不明显,成效不太显著。
2.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有远离社会实际和学生个人实际的现象,总体内容缺乏逻辑性。《两课改革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着力引导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但是,现行的教材虽然经过了改编,但仍然不能满足这个需要。如高职生的教材与本科生一样,没有区别,特色不明显。同时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一些知识似乎与现实生活对不上号,内容离自己很远,空洞,似乎与自己的知识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学起来不起劲。教材逻辑性不强,大学课程与中学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诸课程之间的联系和逻辑性,有些课程重复得太多。有一位大学生说,以哲学为例,从初二开始学,高中也学,一直学到大学还在学,虽然理论性强了,但感觉还是一个样,因此,不太感兴趣。(www.xing528.com)
3.教学方法存在简单化,绝对化的现象。有的年轻教师追求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色彩缤纷,声光电交相辉映,影视动画交替出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说理不充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误导了学生的思维,以为思想教育就是这样的。有的教师上课哗众取宠,缺乏严肃性和严密性,缺乏使命感,也使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有的教师教学沿用一个教室,一名教师,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五个一”的方法,枯燥乏味,理论和现实脱节。有的教师虽然做了多媒体课件,但依赖性强,基本上是教材搬家,内容单一。以上这些现象存在的范围还较大,因此,造成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收效甚微。
4.管理机制存在一些欠缺。一是考评机制无区别。有些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考评考核与其他的教师没有任何的区别,如,学生对老师测评、评教、教师互评、领导评价等都一样,没有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性。某高校对每学期的前十几名教师进行表彰,但几年来无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受表彰。通过对该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析,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还是有较优秀的,没表彰过,这说明评价机制存在缺陷。二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般安排都是大课,有时还是特大课。只要教室之间发生冲突,首先想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让路。大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不适应,它可以用于作形势报告,但上系统课程最好是小课,最多应以中课堂(不多于90人)为好。三是有些高校对课程的安排、教学大纲的检查均要求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能按此完成,不能发挥老师个人的作用,使课程讲得乏味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新的变化和新的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而作为教书育人的首要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智育课讲授,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因此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奏效。
1.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领导是关键。中宣部、教育部2005年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文件中指出:高等学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要有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校长主管,各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对该文件精神的贯彻本科院校基本做到,但高职院校就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不管,不研究,不检查,不下课堂,放任自流。不论是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还是改制学校,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担负起育人的天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可靠的接班人。为避免有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松懈,省市各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一套严密而细致的检查考核体系,除了硬指标,如课时量、教师配备、学生反应、质量考核等外,内容还应包括领导定期研究,领导巡视,领导抽查,部门考核等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对达不到要求的应亮红牌,因为这项教学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不能轻描淡写。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专业理论修养。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同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从实际情况看,也是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的责任十分重大,提高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专业理论水平是相当重要的。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同时教分属不同系部和专业的几百个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像对待专业课那样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主动地同学生多进行情感沟通,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心理活动,学习和生活情况,使学生觉得老师不仅可敬,而且可亲。要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经常参加学生所在系和有关社团各种活动,主动担任社团活动的顾问或指导教师,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与不少学生成了互相沟通的好朋友。
3.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指导下,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探讨、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社会活动内容,增强和锻炼学生的组织和创新能力。要通过社团组织的示范作用,带动所有大学生持续、深入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不断扩大理论学习的时效性。同时要以社团干部和优秀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追求、学习动力和学习成果来影响和辐射更多的青年学生群体。通过学生社团开展一系列和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自身发展所遇到的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热点和困惑,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讨和研究,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运用其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社团组织是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当前高校校园里活跃着大量的学生社团,有文学、艺术、体育、口才、爱心社、环保、IT等社团,这些社团为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起到了较大作用。如果把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提高的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社团中,或者直接在学生中组建以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的社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变成学生课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社团则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载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多了一个较好的平台。这个平台既能够展现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又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阵地。学生社团开展时政评论、热点辩论等活动,扩大在学生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覆盖面,使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活动,在学生主动参与的社团中得到延伸,使呆板的教材内容在丰富的社会实际中得到了充实,变得更加有说服力。因此,注重学生社团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具有较大的作用。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要以“学精管用”为标准。有的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究其主要原因是感到没什么用,这就说明我们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要进行反思,虽然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改革,只有四门必修课,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课程内容很多,总想让学生多学些东西,实际上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没有深度,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应从“学精管用”上下工夫。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实际,加以综合整理,按照少而精的原则,从理论上进行深刻分析,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教学内容系统性、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只有结合时代变化,及时做到调整,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应当注意在理论素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上整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分析当代实际相统一,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正确的“三观”相统一,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信仰、信念、信心问题。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突出主旋律与拓宽新领域相结合的原则,界定教学内容的角度和深度,使同一内容的讲授避免简单重复,并体现各门课的特色。应当体现学科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最初发展动向,保持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及时反映国际形势和国内建设的状况以及党和国家采取的新措施、新政策,处理好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同激发大学生历史责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
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方式要进行改革。考核方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多数高校按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因此出现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现象,这种方式有悖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应当改革。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的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考核应当把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改变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制度中,只关注理论考试成绩,不考虑日常道德行为实践的学用分离现象。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