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对策

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对策陈慧君197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第六,父母的学历文化水平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对策

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对策

陈慧君

197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既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又关系到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

通常,清楚认识产生问题的原因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本文以大量实证研究为前提,从家庭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一、家庭因素影响个体心理发展重要性的理论阐述

关于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重要性,国内外有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分析。

20世纪初,历史上第一位人格理论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建构了精神分析学说。他在自己丰富的临床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最惊人的发现:心理行为障碍由个体被压抑的童年创伤性经历所引起。童年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庭,童年的主要影响力量是父母。为了更清楚阐述观点,他提出了“俄的蒲斯情结”这一让许多人无法认同的术语,且用它来注解异性双亲在个体精神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后来他的追随者,如阿德勒(Alfred Adler)、容格(CarlGustavJung)、霍尼(KarenHorney)、克莱因(MelanieKlein)等新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论家们虽然与弗洛伊德无处不在的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性驱力”(Libido)分道扬镳,但对童年经历,特别是亲子互动在人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却十分认同。其中,客体关系理论的代表克莱因(1927)还进一步深入阐述了一个人4~6个月前能否获得重要他人(特别是母亲)积极回应的重大意义。早期的亲子互动型态将成为每个人生命蓝图的“脚本”,成为一个人情绪发展与亲密关系发展的基础,对人的自我概念形成及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认知治疗理论的奠基人贝克(Beck)专门研究了抑郁障碍的形成原因。他指出,抑郁障碍患者通常都有内在的抑郁生成图式,即消极的认知“三元素”,对自我、对他人、对未来的悲观看法。而一个人的儿童期的消极事件如父母的拒斥、父母的离婚与分居等,将决定他(她)是否生成这种图式。

行为主义理论家们虽然在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上与精神分析背道而驰,但家庭因素在人行为塑造中的重要价值却日益凸显。无论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还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其中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强化。而父母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观察者和行为评估者,他们更是初始强化的设计者与实施者,他们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强化与惩罚,由此,儿童行为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行为的基本模式都将受到强有力的导向与设定。另外,从观察学习的角度看,父母也是个体最早的观察模仿对象,他们的榜样作用为儿童的行为提供了框架与范本。

二、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分析

不同领域不同流派的学者在家庭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重要性问题上的共同看法,深化了人们的理论认识,也激发了学者们在实践与应用层面上的探索。针对家庭因素的几个重要维度,如是否独生子女户籍所在地、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等因素,许多学者都进行过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家庭因素导致大学生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身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许多方面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在我国,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他们享有父母更多的关爱、更耐心的教育、更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种种成长优势,使他们更活泼开朗、乐观自信。这一结论打破了人们认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是家庭的“小皇帝”,他们自私、适应性差、社会交往能力弱、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传统观念

第二,具有城镇户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户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市发展一直享有明显优势,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农民的经济收入、受教育条件、文化生活及社会地位与城市居民存在巨大反差。农业户口的学生存在更重的生存压力,为了改变生活和处境,他们把考取大学作为改变自己人生的重要途径,因此,他们的压力更大,心理负担更重。加之农村文化生活的相对贫乏,使得他们没有在城市生活的大学生视野开阔,因此,可能对新环境不适应,羞怯、自卑、苦闷、孤僻、烦躁等情绪很容易产生。

第三,专断控制型养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民主商议型养育模式中成长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专断控制型的家长,往往对子女要求过严、限制过多、期望过高,当孩子丧失了自由与宽松的成长环境时,很容易形成敏感、自卑、拘谨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容易产生无价值感、不信任感与不安全感。由于自我意志长期得不到尊重和欣赏,也容易形成愤怒与敌意等消极情绪

第四,家庭结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重大影响。单亲家庭、再婚家庭里面,父母缺失的家庭结构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突出的负面效应。父母缺失家庭的大学生之所以心理健康状况比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更严重,是因为情感缺失体验的程度不同。后一类型心理的基本体验是冲突与矛盾,而前一类型心理的基本体验应该是荒芜与丧失——亲子关系中断,父母的关注与呵护消失。他们生活在一个缺乏生活来源、缺乏温情关怀、缺乏成人保护的特殊困境中,命运不仅仅让他们体会到没有安全感,还可能带来严重的不公平感和绝望感,从而失去对社会对他人的信任,并失去生活的勇气。特殊的家庭背景,形成了他们孤僻、自卑、多疑、偏激等灰色心理。

第五,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明显处于心理健康的不利地位。当今社会讲究效益,尊重财富,追逐金钱。在充满物欲的社会文化氛围的笼罩下,经济收入的窘迫,经济地位的低下,一方面使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不堪重负,难以维继,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由于“寒酸”,备受他人的奚落、嘲笑与歧视。艰难的生存处境恶化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容易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从而走向敏感、自卑、虚荣、焦虑等心理误区。

第六,父母的学历文化水平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许多研究资料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其子女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越高。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和生长发育。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对事物、对现象的分析就越准确、越理性,对问题的应对与处理就会越有效。同时他们的知识与修养也能创造出一个智慧和谐的家庭氛围,这使得子女有更多获得知识、增长见识、观察学习的机会。相反,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他们无法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三、减少不利家庭因素影响的对策

不利的家庭因素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如何有效改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要使大学生摆脱不利家庭因素的影响,这不仅涉及相关社会制度的反思与重建,也督促高等学校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心理辅导工作,同时,处于不利家庭因素影响中的大学生也要有清晰的主观意识,强大自我,走出阴影。

从社会方面看:(www.xing528.com)

第一,大力改善农村面貌。农村户籍在心理健康的低水平上有很强的阳性预测值。中国的城乡剪刀差长期存在,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各项社会资源贫乏,农村人口承受着更大的生存压力和较明显的社会歧视。政府应该以比建设城市更大的力度来建设农村,进一步免除相关税费,还利于农民,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缩小、消除剪刀差。

第二,进一步推行独生子女制度。虽然独生子女在心理发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但非独生子女的问题要更突出一些。政府不必在这一政策上摇摆,目前许多经济落后地区超生现象十分普遍,这将会带来一系列后果:人均生存资源、人均教育资源会变得紧缺。我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生存压力、抚养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压力增大使心理健康恶化的可能性同时增加。

第三,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从一些实证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如果政府和社会能关注这一现象,使特困家庭最低保障金随物价水平相应增长,并进一步完善各项学费借贷制度,社会低收入群体的心理紧张将得到适当释放和缓解。

第四,贯彻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从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扩大,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竞争压力,但它却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提高了综合国力,知识也能提升人的修养,改善人的行为,滋养人的心灵,有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

第五,强化民政部门的职能。双亲缺失儿童是社会的一个弱势、边缘群体,他们的许多权力无法得到保障,有的甚至无家可归。民政部门或慈善机构应该做细致工作,妥善安置好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

第六,举办家长学校。生长在专断控制型与冷漠排斥型家庭的孩子需要新型的亲子互动关系,部分家长需要借助理论与方法来反思和改善不良的教养方式。中小学或社区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培训家长,以改进他们的行为。

从学校方面看:

第一,为大学生排忧解难。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大学生,他们生活中往往也有较多的实际困难,学校应从实施借贷款、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减免学费、寻求社会资助等具体措施入手,切实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以一种愉快的心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第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每个新学年开始,学校应委托相关部门对所有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这一方面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大学生中的高危人群进行筛选,防患于未然。

第三,加强高校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对现有人员进行专业考核、培训、选拔,使学生每次咨询活动都能收到实效,不产生失望感和拒绝感。

第四,设置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课的形式,以“心理健康月”、“心理健康周”的形式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团体辅导、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使人思想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远离消极情绪的困扰。

从个体方面看:

第一,悦纳自我。心理研究表明,心理健康者更多地表现出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而心理障碍者则明显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悦纳自我最主要的是无条件地、平静而理智地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都能坦然接纳。躲闪、回避、抱怨只能使人陷入苦闷、自卑、伤感的泥潭里难以自拔。

第二,调适情绪。大学生远离了父母的羽翼,面对学业压力、交往困惑、就业竞争、家庭贫困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许多同学跨入校门时的渴望与激情会慢慢逝去,惆怅、压抑、恐惧、焦虑等灰色情绪会渐渐盘踞心底。我们要学会主动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如倾诉、写信、娱乐、电影电视音乐、旅游、聚会、运动等,一味地压抑只能使自己走入情绪的死胡同。

第三,确立目标。许多学者认为,各类心理困惑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自我意识的模糊。当一个人无法清醒回答我是谁,我有何价值,我该怎样生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时,出现生活懒散、动机缺乏、空虚无聊甚至是悲观厌世等消极情绪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而人生目标的确立则是消除不良情绪的金钥匙。有了目标,人会更清楚地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并主动进行自我控制,而不是自怨自艾、随波逐流、自我放弃。他会走出心理误区,一步步朝目标靠近,获得充实成功的人生。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