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娟
一、人文教育与德育的密切相关性
人文精神通常有广义与狭义的解释。我们通常在广义的角度使用这个概念。
人文精神要从人文科学说起,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类价值及其精神表现的学科。它通过向人们传输一种具有教化作用的人文精神不断地为人们的生活赋予意义和价值,因而它是人类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学问。虽然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是有区别的,但是,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人文精神:一是人文精神关注的对象是人文世界,特别是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价值;二是人文精神的目标指向了“使人真正成为人”,使人更具有人道精神;三是人文精神本身就含有德育观念,内含着一种教化倾向。人文教育指的是以人类优秀文化为积淀,以教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以对人的精神建构为主题的教育,传播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的维度和一种精神的力量,归根结底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传递。对于个体而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的社会性与文化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的厚重的精神力量,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人一定是懂得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的人,也是能够正确看待人生的人,有社会责任感与历史感的人。对于社会而言,人文精神是社会文化认同的纽带,是历史文明的传承,一个没有独特文化传承的国家和民族是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的。因此,人文精神是社会文明的体现,维系社会健康发展的渠道。对于文化而言,人文精神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文化的再生器。人文教育的渠道与方式是复杂的、多层次性的。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因为其特殊的功能也就承载着特殊的培育、弘扬人文精神的使命。
德育,具体说来,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的轨迹,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规范品德的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人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这四种基本品质组成的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的综合性整体,其轨迹是“道德品质——法纪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总之,德育注重的是思想品德的教育,注重的是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选择,德育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而且在突出阶级性的社会中,具有突出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必须承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不同的。不同的时代赋予了道德不同的内涵。因此,道德的内涵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在不同的空间下也同样是如此,环境的转换决定了道德的价值判断。不同的时空背景下,道德也具有了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因此,道德具有时间性与空间性。
但是,我们要承认,在德育过程中,无论其教育的内容如何变化,我们始终关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与对灵魂的观照。道德的内涵虽然具有空间性,但是,我们还要承认普适性的道德观的存在。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具有普适性和全球性。因此,德育与人文教育的相关性表现为:一方面两者关注的都是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人的理性,而且都承认人的可塑性,社会环境、社会实践过程都塑造着、再生着人文的内涵与道德的内涵;另一方面,人文精神构成了道德观形成的环境与土壤,亦是道德观的内核,道德则是人文精神的规范层面,是引领或者说是一种关乎人的追求、人的高尚情操的部分,是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关键因素。一个由懂得道德的群体构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有序和规范的社会。而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懂得尊重人、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社会,也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充满着人文关怀的社会,充满着文化气息的社会。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德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德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内蕴,人文精神通过德育得以传导。仅有道德的规范,缺乏人文的底蕴,那么,道德的苍白和自身的应然性的缺乏都使得道德乏力;仅仅是人文关怀,那么社会的无序和无引导的茫然会导致方向的缺失。两者都以潜在的方式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构成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
二、地方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困境
地方院校的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地方院校的整体定位。首先是地方院校的功能定位:地方院校是相对于中央直属、部属院校而言的,是从人事、资金投入等所属关系而言的。作为地方院校固然具有中国高等学校具有的普遍性特征,但是,也具有一些独特性。最主要的表现在其相对的先天不足:不仅仅是资金投入的不足,还表现为智力资源、知名度、学术影响与历史底蕴的不足。这样一种状况就突出表现为地方院校的定位特征:以就业为主的定位目标,在专业设计等环节的功利性与工具主义的特征,对非专业学科的忽视。为此,地方高校的实用主义取向也更加明显,而且这样一种取向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实用型高等教育模式是一种发展导向,一种体现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特性的整体性功能,其核心目标有二:一是使一切高等教育机构,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工艺大学,都必须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以提高生产力为中心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二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其次是地方院校的方向定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地方院校的主要目标,也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存在的地方院校无特色办学的思路以及大而全的办学模式,这样一种方向定位本无可厚非,但是,地方化、大众化的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必然造成人文教育的缺失,对德育产生冲击与影响。因为,相对于服务经济的目标而言,德育和人文教育的潜在性和滞后性是非常明显的。
目前,地方院校人文精神缺失突出表现在:
1.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要的尊重、肯定的不足。人的个性是人的特征之一,是人与人相区别的独特性。就个体而言,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可重复的、不可复制的。从理论上讲,人的发展首先是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普通的个体不只是人类历史的前提,还是历史发展的目的。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通过有个性的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这种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天资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而目前,在我们的教育理念当中,对人的个性特征认识的不足,对人的主体性认识不足依然存在着,其表现为在现实的教育过程当中没有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予高度的认识,而是停留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层面,德育的“社会需求论”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其表现为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关注不足以及采取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等。
2.从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上看,存在着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分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对社会的贡献,是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是人作为个体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人的自我选择与自我完善,是个人的自我超越与自我发展。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个人价值都要求人的自我潜力的充分发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设计与社会价值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单一性、功利性和盲目性。往往以可供衡量的指标设计自己的人生轨迹,把学校的教育当成了谋生的预备期。技术至上、金钱至上、拜金主义、追求现实的人生感官的享受等成为很多学生追求的目标,而较少有“仰望星空”的愿望,缺乏对社会命运的关注,缺乏对人类共有家园命运的关注。
3.人文教育的缺失还表现在在教育各个环节上没有把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怀放在首位。高等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专业技能的培训,而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大学精神的真谛在于文明的传承、精神的塑造、爱的传递。在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出人文关怀。目前地方高校在教育、管理与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对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忽视直接导致了人文教育塑造链条的断裂。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衔接,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也缺乏有效的衔接,造成人文精神培养的断裂。(www.xing528.com)
其实,人文教育的缺失是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相对而言,地方高校因为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就业压力和缺乏厚重的历史底蕴,所以显得更为突出一些。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方院校人文精神的缺失呢?
(1)地方院校在学校发展的整体定位中普遍存在着轻视德育、重专业培养的取向。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发展的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地方院校把就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设计等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在办学者的理念中,就业率是第一位的,学生成才的标准就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高校的定位既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学生心灵的陶冶,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定位的适用主义误区是导致人文教育缺失的根本原因。
(2)地方大学课程设置实用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当代大学的教育力图以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来回应教育课程的设计,在培养目标上以就业为导向,现代课程以科学为基础,以学科的形式发展,科学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同时,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霸权。其主要表现在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与加强,同时一些基础学科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人文科学、艺术修养等素质教育课程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同时,课程开设的务实化倾向也越来越严重。
(3)从上到下的评估和考核体系造成了对技术性指标的追求。目前高等教育的考核体系中,可以量化的专业设计等一系列指标无疑造成了这样一种现状:越来越多高校追求有形的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比如教师的指标、科研项目和成果的指标、硬件设施的指标等;越来越多的学生把高校的教育看成是谋生的预备站和就业的岗前培训班,比如对实用型课程的重视等,“考证”风盛行等;教师也迫于晋级的需要把追求定量的指标看成是工作的主要动力。从学校到教师、学生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取向更加突出。
(4)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脱节的现象更加严重。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的是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育,无论是从内容到机制还是话语表达方式都缺乏人文因素。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人为地割裂开来造成的后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效性与无效性。从根本的意义上讲,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与精髓。因此,缺乏人文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空中楼阁,很难想象一个缺乏人文关怀的人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不关心人类命运的人会是一个为社会奉献的人。因此,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三、从人文教育的角度探讨地方院校德育有效性的途径
如前所述,人文教育是德育的灵魂,人文精神通过德育得以传导,因此,走出人文教育的误区与困境是有效开展德育的主要途径。
1.完成人的主体性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作为主体性的人是教育的目的。从哲学的角度,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出发点和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宿和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道德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和教育主体。提高人的素质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其次,人文教育要体现对人的尊重。获得尊重的需要是人的社会性需要的一部分,是社会中的人对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来自他人与社会的信任、尊重、赏识、注意或欣赏等名誉和声望的渴望。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我信任、价值、理论和能力等方面的感觉。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人的积极性是以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为基础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对调动人的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就是要尊重人所应有的各种权利。在人文教育中,尊重人就要尊重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引导个性的发展,为个性健康充分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与条件。此外,树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的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树立教育的生命性价值、树立教育的社会性价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最后,尊重人的主体性要注重人文关怀。从哲学的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是与全面提升人性的层次,建设人本身,探问人的存在价值和追求人生终极意义密切相关的。因此,人文教育肩负着关注人的自身发展,解读人生终极意义,建构人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关心人的需求,提升精神品味,培养伦理情操,建构精神家园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其中,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则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
2.文化、地域性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作为观念形态的一种文化,是一种人的精神生活。反过来说,人是拥有精神世界的精神需求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需求、精神发展正是通过文化来加以确证和表征的。文化是内在于人的主体世界的东西,它包括了精神领域的一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因此,文化是人类精神家园特有的载体。文化对人类精神的导向作用,最重要的得益于语言和文字,最直接的是文化具有特有的遗传方式和传导载体,具有人类精神财富生成、积累、沿革和传导的性质,就地方院校而言,人文教育的缺失与地方高校文化底蕴不足是有关的。部分高校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许多高校在合并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传统和历史痕迹。因此,通过地域性的文化开发重新确定地方高校的文化内涵都显得尤为重要。地域性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地方性,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见证,地方高校对地域性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并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历史当中,有利于学校历史与文化的准确定位,也有利于学校确立自己的特色。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把地域性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营造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最主要的是可以传播人文精神、丰富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是主流文化的缩影,是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校园文化的准确定位,可以不断培育大学精神与理念,凸显高校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特殊责任与使命。
3.改革与完善现有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侧重的是师资力量、项目数量、学术论文的数量、硬件设施等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而且这样的指标衡量体系又与相应的经费投入密切相关,因此,质量评估体系就如同一个指挥棒,引导高校把可以量化的指标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导致了对人文精神的忽视。因此,改革现有的质量评估体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重新确定教育质量评估的系统和主要参数,避免短期效应,还要处理好有形指标与无形指标体系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