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德育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外德育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国外实行德目主义德育模式的主要有日本和英国等国。目前,欧盟各国的学校基本上采用的是全面主义的德育模式。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是以德目主义为主的混合德育模式,为了区别于美国、新加坡等国的该类模式,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特色的德育模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德育模式主要表现为主渠道和辅渠道并存,德

中外德育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外德育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1)

李 霞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的一种有机组合方式,是综合性的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它既是一种手段化了的行为趋向,又是模式化了的活动方式。进行德育模式的比较研究,就是要通过吸收和借鉴国外德育模式中有价值的经验,寻求对本国德育体制改革的赋权能力,从而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体系,探索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又符合本国实际的德育新模式,使德育模式真正成为推动德育实践发展的理性工具。

一、关于国外学校德育模式的基本情况

从学校德育实践而言,国外学校德育模式可分德目主义德育模式、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和混合主义德育模式三种形式。

1.德目主义德育模式。德目主义德育模式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德育模式。德目主义德育模式是指将抽象的、整体的德育内容具体化和条目化,向学生传授既定德目的一种德育方式。德目主义德育模式的根本特征是把人们经过多年生活经验的积淀和验证的道德规范,以德目的形式固定下来,编成教材,通过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由教师系统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熟记、理解和掌握。德目主义德育模式的优点在于保证了德育的正规性,突出了德育的传承性,体现了德育的系统性,使德育能够集中而有序的进行。德目主义德育模式的局限性表现为,对于德育对象而言,容易造成被动性和依赖性;对于德育过程而言,容易产生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从而最终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

目前,国外实行德目主义德育模式的主要有日本英国等国。日本的德目主义德育模式主要表现为学校一直开设有独立的德育课程。战前,日本学校德育课程主要进行的是儒家伦理教育,宣扬所谓的忠君爱国思想,为其对外侵略扩张奠定思想基础。战后,作为战败国,日本禁止军国主义在学校的传播,开设了系统的社会科学类的德育课程,成为世界上德育教育最完备的国家之一。英国的德目主义德育模式以学校设有专门的德育课程为前提,强调道德教育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体验和思考为基本手段。英国德目主义德育模式的特点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体谅,因此也称为情感体谅德育模式。

2.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即全方位德育,是指学校通过全学科来进行德育。全面主义德育模式主张,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德育的内容通过全学科渗透,德育的途径不需要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德育的对象要有自主性,德育的方式要注重活动性和参与性。全面主义德育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德育目的的相对性、德育内容的全学科性、德育途径的间接性、德育对象的自主性和德育方式的实践性。

全面主义德育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体现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全面育人的德育新理念。但这种德育模式对德育各要素和各环节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全面主义德育模式的局限性表现为:否定了德育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否定了专门的德育课程的教育作用、否定了教师对道德知识的传授、否定了个体道德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制约性,从而最终也否定了德育的客观规律性。

目前,欧盟各国的学校基本上采用的是全面主义的德育模式。

3.混合主义德育模式。混合主义德育模式,顾名思义,是指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德育模式的混合体。混合主义德育模式一方面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德目主义德育模式中的积极因素(如有教材、有大纲、有课程等);另一方面又开放性地吸纳了全面主义模式中卓有成效的操作手段,可谓是集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德育模式的优点于一体。

混合主义德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德育管理体制的多元性、德育内容的多维性、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德育途径的综合性。实行混合主义德育模式的国家在德育管理体制方面,中央政府部门一般不制定统一的德育标准,地方政府可以依法制定本地区的德育政策。在混合主义德育模式中,课堂正面教育仍然是德育的主要途径,如开设专门的公民课、价值观教育等德育课程,同时也注重发挥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环境的熏陶作用。

目前,美国是实行混合主义德育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学校德育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而言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开设直接的德育课程;二是德育渗透于核心课程和校园文化之中;三是时时处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无形途径,包括校外的大众传媒、网络、文化和校内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校园物质设施、校园风景等软硬环境。新加坡学校也是实施混合主义德育模式,一方面坚持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讲授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将德育贯穿到全部教学和校内工作中乃至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的实施方式是全面推行“七个结合”,即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德育与生活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无形教育与有形教育相结合;大小相结合(在从大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教育的同时,也注重从小的方面培养学生对班级和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二、关于中国德育模式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从严格意义上讲,至今还没有真正被德育界和教育界所公认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德育模式。但是,对于德育模式的探索却一直在进行之中,虽然有“点上开花”的现象,却还没有出现“面上结果”的局面。我国对德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早是从研究学校的“教育模式”开始起步的,然后逐渐发展到对德育模式的专题研究。

以改革开放为中轴线,可以将我国德育模式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德育模式处于一种朴素的经验状态,还没有形成专业术语所指称的德育模式。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国门向西方世界的打开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国外的教育信息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校的德育信息不断地传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借鉴国外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开始对本国的德育模式进行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使德育模式研究在德育研究领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在学校德育实践中逐渐进入一种自觉的状态。(www.xing528.com)

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是以德目主义为主的混合德育模式,为了区别于美国、新加坡等国的该类模式,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特色的德育模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德育模式主要表现为主渠道和辅渠道并存,德育课程与其他德育方式同在。主渠道表现为国家教育部门将学生应学的德目编制成教材,学校通过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全面而系统地传授给下一代。辅渠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各科教学德育模式,即主要通过挖掘各科教学内容的内在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德育;社会实践德育模式,即强调德育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组织活动德育模式,即通过党、团、队组织生活、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开展的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进行的德育;班级德育模式,即强调班级是德育的基础和主体;社区德育模式,即强调通过社区教育机构、社会舆论社会交往等形式施加德育影响;家庭德育模式,即强调家庭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是塑造孩子灵魂的第一环节。上述这些德育模式,都不同程度地从某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育德作用。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德目主义为主的混合德育模式基本上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从更高的要求和教育对象的需求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和不足。

三、从比较研究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1.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德育模式。

国外德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多元丰富的德育模式并存是学校德育获得生机与活力的有效途径。在国外德育专家对德育模式的研究中,一些最新的德育理念往往都能在其研究课题中得到反映。比如“关心型”德育模式、“对话型”德育模式、“活动型”德育模式、“生活型”德育模式、“主体型”德育模式、“体验型”德育模式以及“网络型”德育模式等。这些德育模式的诞生及其生命力在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由一元化、共性化趋向于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德育模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从实践层面而言,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先进的德育理念指导德育实践,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德育实践;从理论层面而言,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和动力,以实践为标准和目的,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研究的成果,创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德育模式。

2.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突出德育模式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国外德育模式通过参与性和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一方面,在德育教学中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运用讨论、咨询等方式,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严密,目的明确,计划性强,富有影响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道德知识,陶冶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从而确保德育的实效性。以志愿者活动为例,在很多发达国家,志愿者服务是从小学生就开始参与的活动,各中学、大学对新生录取的标准之一,就是考察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的记录。由于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志愿者精神和志愿者意识,所以,志愿者服务在国外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这种“活动式”德育模式对于我国学校德育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价值。

我国传统的德育模式,在内容上倾向于让学生学习现成的既定德目,在方法上侧重于以“接受为主”,在方式上强调灌输,在途径上缺乏志愿者服务的渠道。事实证明,这种德育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一般而言,没有主体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而且即使有主体的参与,但由于不是自觉自愿的参与,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因此,我国德育模式的构建,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首先,我们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活动式”,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我们应吸收国外德育模式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的经验,改变学校德育只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上。其次,我们应汲取国外德育模式中的活动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加强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不断地拓展德育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青年志愿者服务、学雷锋等各项服务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3.适应理论服务于实践的需要,加强德育模式的可操作性研究。德育模式的可操作性是沟通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桥梁。所谓德育模式的可操作性研究,就是强调德育的实践语言,也可以称之为德育模式的实践叙事。它具有鲜明的行动性、基础性和务实性等特征。因为,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言,一般是先有实践上的可行性,然后才有理论上的假设性。实践也证明,任何一种在大、中、小学进行的德育理论研究,都必须借助于模式化的方式才能得到贯彻和实施。我国的德育研究比较偏重于纯粹的理论研究,缺乏模式化的研究,缺乏具体的操作步骤、方法指导和结果评价,有的模式研究虽然有操作方法的介绍,但又缺乏具体的情景设置和说明。因而,德育模式的研究表现出不够全面和完善。以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知情意行”德育模式为例,该模式提出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意,导之以行”的操作策略,但具体在什么情况下“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在什么情况下“炼之以意”或“导之以行”,却并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具体说明。为此,我们应加强德育模式的操作性研究,而加强的目的不仅是单纯地构建体系和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取得实践上的有效性,使德育研究的成果由“点上开花”转化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的“面上结果”。

总之,中外德育模式可谓是各有千秋。我们需要在看到自身优势的同时,对自身的弱势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我们应该汲取国外德育模式的精华,借鉴国外“全面主义”和“德目主义”德育模式的优势,将两者真正地混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的混合主义德育模式,使我国学校德育模式朝着加强主体性、尝试多元性、提升专业性、追求实效性、注重服务性的方向发展,通过德育模式的现代化促进德育的现代化。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政法学院)

【注释】

(1)该文为武汉市教育局科研项目《中外学校德育模式比较研究》结题成果。项目号:2008K0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