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研究生培养制度中的问题
实际上,在研究生培养中,一方面有很多人想方设法希望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另一方面又有人读了研究生又不满意,请先看下面几则材料:
材料一:“卖房硕博连读”如竭泽而渔(1)
据报道,从陕西贫困县商南县一个贫困家庭中,走出了两位大学生,其中一位还是清华硕博连读生,在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背后,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在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老父亲却不得不含泪卖掉没住过一天的楼房,供儿子攻读研究生。报道的作者认为“卖房硕博连读”如竭泽而渔。
材料二:小伙逼残疾妈妈刷厕所挣学费供自己念研究生(2)
大连一名小伙即将大学毕业,他决定报名考研究生。但家里因供其读大学已没有积蓄,再也供不起研究生。于是他给残疾母亲找了一份刷厕所的工作,逼其用工资供自己上学。
新商报报道:某日,肖女士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妈,明天研究生网上报名就要开始了,你攒好学费等儿子的好消息吧。”肖女士告诉记者,她早就告诉过儿子,家里没有积蓄,供不起读研究生的费用。谁知,儿子竟给肖女士找了一份刷厕所的工作,硬逼着肖女士供自己上学。
儿子在北京上大学,即将毕业,家住大连甘井子区七庆路的肖女士觉得,自己享福的日子就快到了。两年前,肖女士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一次交通事故使她的右腿受到了严重损伤,落下了残疾。现在,肖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没有收入,全家的开销都担负在丈夫一人的肩上。肖女士说,这几年,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家里的积蓄已经空了。本以为儿子毕业后,家里的生活条件便会有所改善。谁知,儿子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要读研究生的想法,做父母的,哪能拒绝呢?
肖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早就提醒过儿子,现有的家庭条件没法供他读研究生,可儿子一直不甘心,始终存有幻想。这回,报名的时间终于到了,儿子把重担抛给了家里。“我曾建议儿子,大学期间要多做社会实践,攒些钱、攒些经验,可他的想法却是依靠家里。”肖女士说,更令自己没想到的是,儿子居然在北京给自己找了一份刷厕所的工作,还说,腿上有残疾的妇女也就能干保洁了。这让肖女士十分伤心。
肖女士说,如果儿子硬是要求,自己过几天就动身,到北京干活儿。但是,儿子的这种依赖心理何时是个头呢?儿子已经是个20多岁的大小伙子了,不知自己这个残疾母亲还能陪他多久。
材料三:下辈子死也不读中国的研究生?!(3)
“我一直都不太愿意提起我的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这不是谦虚,是有点儿心虚。我是国家计划内招生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在实际工作中,我感觉不到自己这个硕士比人家本科生高明到哪里去,虽然学校给我们制订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内的高级人才。回想起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有很多遗憾。
一周的课上下来,感觉又回到本科时代。在读研之前,我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满怀憧憬:即将就读的学校和学科在国内很有名气,拥有一流的专家学者队伍;研究生的学习非常自由,我可以大量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拓展知识结构;可以彻底摆脱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那种学习模式的折磨,和讨厌的考试、分数说拜拜。
一开学,拿到培养计划,我就晕了。3年里,我要修满58个学分,这期间,有1个学期要实习,最后一年要做论文、找工作,也就是说,大部分学分要在1年半的时间里修完,这就意味着我的时间几乎要全部用在上课上。更不可思议的是,这50多个学分几乎都是必修课。我们的课程由公共课、学科基础课、方向专业课和方向选修课4部分组成,前3部分是必修,而所谓的选修课,也是限制选修,必须得学。对这样的培养计划,导师们也意见很大,认为课程太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读书、做研究。第一门课是公共课,我以为老师会布置一些书目,大家回来自己读书。一上课,原来还是老师讲、学生记的老套路。看着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下面的同学低着头匆匆记录,我感觉又回到了本科时代。
我开始怀疑读研到底有什么价值,对专业课,我也深深失望。
首先,专业课课程设置和本科大量重复,没有拉开差距,连课程的名称都差不多。本科学的是中国新闻史,现在叫新闻史研究;本科时叫新闻编辑学,现在叫新闻编辑学研究。虽然后面加了“研究”,但内容没有多少差别,只不过细化了些。比如,新闻摄影研究老师讲的还是照相机的结构、成像原理、感光片的种类这些基础知识;中国新闻史研究,老师居然从新闻的起源讲起。且不说我这种专业出身的,就是那些跨专业学习的同学经过入学考试,对这些内容也已经烂熟于胸。
其次,授课内容陈旧、老化,和社会现实没什么关系。当此新闻传播业的巨变时代,相当一部分课程老师们还在重复那些讲了几十年的东西。新闻评论学研究,关注的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些政论家和他们的作品,时代背景、作品风格、写作特点、主题思想不厌其烦。梁启超的评论确实写得漂亮,我们应该了解,可是花大量的时间去总结、记忆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风格,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呢?更何况,这些知识在新闻史的课堂上,在任何一本研究梁启超的著作上都有论述。新闻评论和时代是紧密联系的,为什么我们不去研究一下当代新闻评论新的发展趋势和其承担的功能呢?
第三,现在连中小学都提倡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大多数课却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有一门课主要是介绍名记者和他们的报道作品,按说,完全可以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记者进行研究,然后把心得和成果介绍给同学,再一起研讨,既锻炼大家的科研能力,又有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可是,这门课的教授方式还是老师介绍、同学记录,考试考笔记。到了第二学期,逃课的同学越来越多。大家各忙各的,出国派时间全用在考托考G上,实践派整天忙着在外面兼职打工,既锻炼实践能力,又解决生活费用。少数立志搞学术研究的同学,精力也没有放在课堂上,而是转移到了图书馆。和导师的交流主要在饭桌上。虽说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中还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从导师那里得到切实的指导呢?且不说导师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如何,导师有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探讨都成问题。
我的大学同学晓寒在读研究生的3年里,和导师的每一次交流都是逢年过节在饭桌上进行的。晓寒的导师带了一群研究生,自己又有行政职务,根本就无暇顾及每个学生。有时候在外面遇见学生,拍着学生的肩膀连声说‘你好,你好’,却叫不上名字来。
我有幸遇到了一位认真严谨的导师,还不时抽查我的读书笔记,或是要我汇报生活和学习情况。不过,他老人家也经常感慨,‘哎!事情太多了,没有多少时间管你,主要靠你自己学。想当年,我带你大师兄时,每两个星期就要谈一次话’。最近,打电话问候导师,导师抱怨说,他现在带的学生比我那时多了一倍,‘到毕业的时候,连每个人的论文认真看一遍的时间都不够’。
按照培养计划,每个学年我们都要写一篇学年论文,这是培养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据我所知,我们班有一半同学的学年论文都不了了之。我恰好当时帮老师做了两个课题,最后就当做了学年论文。一个星期能完成一篇硕士论文,我一位师姐关于第四媒体的硕士论文被答辩委员评价甚高。你知道她用多长时间写的吗?一个星期。她一直忙着联系出国,哪有时间专注于论文,她是在网上找的资料,‘再找一个巧妙的角度,把材料组织好’。这位师姐说,答辩委员都是我导师亲自请的,能为难我吗?她还说,‘他们都不太了解因特网’。我对师姐的话半信半疑,直到自己走过一遍之后,才知道,硕士论文,真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到了研三,大家忙着出国、忙着找工作,论文只能凑合。在校图书馆,我查阅了不少学长的论文,有的水平真不敢恭维,简直就是资料的堆砌,有些连错别字都没有改过来。尽管如此,绝大部分论文都能顺利通过。没有哪位导师会卡自己的学生,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一般都由导师选定,答辩时,答辩委员们也会提一些问题、挑一些毛病,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同意授予某某同学硕士学位’。在外面等候的导师也就进来表示感谢,然后大家共赴学生准备好的宴席,皆大欢喜。
说实话,我们也想好好做一篇论文,毕竟是对自己3年研究生生活的总结,可确实身不由己。我的论文着手比较早,开始也下了一些工夫。研三暑假一开学,我就天天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也做了一些调研。但一个半月之后,随着校园招聘会的开张,我就踏上了求职路,论文只好暂时放下。12月份,在导师的催促下,草草列了一个提纲,做了开题报告,但元旦前后正是招聘高峰,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应付大大小小的招聘考试上,论文再次搁置。春节之后,工作还没有着落,只好一边参加各种考试,一边写论文,直到4月中旬才把论文初稿交上去。这在我们班还算是比较早的,有位同学5月份才动笔,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
回想我的研究生生活,要说一点收获都没有也不客观,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还是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自认为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距离很远。我有自知之明,反正我不是什么高级专业人才。”
看了这位研究生的信,我不由想起一个很久以前发生在美国校园的故事。
1908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正在哈佛读二年级的李普曼,忽然听到有人敲他的房门。他打开门,发现面前站着一位银须白发的老人。他愣住了,因为他发现这位老人是哈佛最著名的导师———哲学家威廉·詹姆斯。
威廉·詹姆斯笑着对他说道:“我想我还是顺路来看看你,告诉你我是多么欣赏你写的关于温德尔的文章。”原来,李普曼在哈佛大学校刊上发表的一篇关于温德尔的文章被威廉·詹姆斯教授看到了,他是来向李普曼表达他的欣赏之情的。
从此后,大学二年级学生李普曼成了詹姆斯教授家的常客,每周四上午11点,他都来到教授家和他一起喝茶,他们妙趣横生的谈话涉及政治、社会、伦理宗教等各个领域。和这样的智者谈话让李普曼获得了极大的鼓励和精神上的收获。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这(与詹姆斯的谈话)是我在哈佛的生活中最了不起的事情。”
我还想起很久以前发生在北大校园的一个故事。
1918年的一天,两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傅斯年和罗家伦来到了大学者胡适的家,与他探讨“文学革命的种种主张”。刚开始时,两个学生还“客客气气地向胡教授请教”,后来熟悉了,师生之间的讨论变得“最肆无忌惮”,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这种自由的讨论和平等的对话,给当时的傅斯年等人带来极大的影响。这以后,他们与胡适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说到北大,还想起了那位铮铮铁骨的马寅初校长。听说他当年对学生讲话时,常用“兄弟”自称,把自己与学生看做平等的交流对象,甚至可以与学生一起喝酒骂人。
这些故事透露出一种久违的信息———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学生和老师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关系。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但它是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而决不应该是批发知识的场所。
正是由于缺少这种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的环境与氛围,大学成了令许多年轻人失望的地方。他们怀着热望走进大学,潜心地寻找理想并时刻准备得到它,但是他们从教师那里得不到多少有益的启示,于是,他们中有的人感到理想的缥缈和希望的破灭以致无所适从,有的人则随波逐流、玩世不恭。
一位同仁问:你知道研究生究竟在研究什么吗?
他说,我的一位读研究生的朋友,一年级跳舞谈恋爱,在兴奋状态中过了一半,剩下一半时间用来对付几篇学期论文,应付公共课考试。二年级跑到公司打工,所从事的业务与专业毫不相干。大半年下来,一套行头都换了,俨然一个小款。三年级,慌慌张张准备论文开题报告,年刚过,又要出去为找工作奔忙。我问他,这样过,哪有时间读书、写作?他不以为然地说,现在很多人都这样,读研不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搞什么研究?写文章不都是东拼西凑,毫无价值的吗?
不仅他,与他同一级的其他几位研究生也是如此,大部分时间用来与书商合作“攒书”,宿舍成了作坊,都三年级了还迟迟未能发表一篇学校规定的资格论文。另外几位则在拼命准备托福考试……
有人甚至尖锐地抨击目下大学生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壮志;有雄心,没有烈胆;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眼光,没有见识”。而“硕士不硕,博士不博”,也似乎不足为怪。
上海学者许纪霖感慨地说:“我做了将近20年的大学教师,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只相当于过去的硕士生;现在的硕士生只相当于过去的本科生。”
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硕士学位本身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而仅仅意味着能过上一种收益可观的生活。这无疑是高等教育的退化和悲哀。
今天,不难看到,在一群又一群应试高手和创新低能儿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同时,研究生教育所固有的理念和初衷也正在遭到破坏,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他们又有几人能无愧地说“我是合格的毕业生”。
他们也许谁都不想这样混日子,谁都不想做一个腹中空空的人。但是为什么大学校园里会弥漫着这种浮躁、浅近、轻飘的学风?为什么偌大的校园难以放下几张平静的书桌?
那位学新闻的研究生羞于自己是研究生,一位刚走出大学校园的理工科学生却羞愧自己所受到的大学教育。他说:“我的大学是一所理工大学,尽管校方在介绍里称之为综合性大学。事实上是,我们除了应付考试,文、史、哲、经、法的书籍一概拒之门外。”
大学“重理工轻人文”的程度远超过我的想象,而且从校方到学生似乎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正常。回想我4年的大学生活实在令我惭愧得无地自容。每一天都在愚蠢地打发时间:背烂了的英语单词一个也没记住,寒冷的夜里无休止地自习却依旧什么也不懂。身边的人更使我打不起精神来。
几乎没有人读过《唐诗三百首》,也不曾读过诸子的任何一家,尽管他们都有很高的GPA;没有人看过《莎士比亚戏剧》,也没有人看完过《悲惨世界》,尽管他们的“寄托”(GRE,TOEFL)都考了很高分;没有人看过《资本论》的一页,也没有人读完只短短几十页的《共产党宣言》;没有人倾心于安娜的高贵和反叛,也没有人为玛格丽特黯然神伤。
我羞愧我所受到的大学教育:它不是塑造灵魂的教育,年轻的心根本无处探索闯荡,更谈不上具备独立的人格自由地观察世界、思考世界。我只是被当做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而整齐地按统一规格打造。年轻的头脑毫无例外地被圈禁到麻木,丧失激情。我终会离开我的大学,而同样的事情还在发生,同样的悲剧还在继续。
有人曾质疑,为什么中国几十年的理科教育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只能大批地培养“匠”,而很少能培养出“家”?一位留学德国的马来西亚华人,讲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兵败德国考场的故事。
一位在国内接受了多年学校教育的中国学生,到德国留学后始终摆脱不了国内那一套填鸭式的学习方法。有一回他去考试,考试内容是数学概率。考试前,他把所有的计算方法一个不漏地学得滚瓜烂熟,几乎没有未曾做过的习题了,本以为可以过关斩将,考取高分。谁知道不到5分钟,他就垂头丧气地鸣金收兵了。
原来,教授画了一个书本上完全找不到的概率分布图给他(当然,这是教授杜撰的,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这种分布),要他解释是怎么回事。
他顿时晕头转向,哑口无言,只好对教授说:“您给我解一道数学题吧,我就只会解题。”教授回答说:“那你可以走了。”
上海复旦大学一位教授去斯坦福大学讲学时,曾故意住进学生宿舍。他看到,每天下午5点以后,宿舍大楼底层的活动大厅就开始熙熙攘攘,有弹钢琴的,有唱歌的,有打桥牌的,但更多的是在闲扯(他们叫做“chat”)。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他发现,那些学生并不非常用功,但接受和分析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很多同他们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事情,略加解释,就会体会其主旨。这是因为,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学校给予他们的是认识、观察和思维的能力,而不是靠记忆获得的死知识。
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国际化的社会里,我们确实有必要向四周张望,确实有必要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让我们看一看几位归国博士眼中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
在美国,他们比较注重自学。教师讲的内容与教材上的差异很大。
本科生可以以科研助教的身份出入一流的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同教授们广泛进行交流;根据个人的兴趣,那些雄心勃勃的高材生们可以自行提交研究报告,在学者们的指导下,以合作或单独进行的方式展开研究,最终,个人研究成果经过相应的评价考核后,学生取得不同的学分。
在硕士研究生这个层次上,他们很重视写,一般说来,每周看完阅读材料后要写5~10页的小论文。如果是比较大的讨论课程,每学期至少要写两篇25页左右的论文,主要是对所读文献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见解。理工科学生大部分时间泡在实验室,实验完后,要写实验报告。
到博士这个层次,上课时大部分时间用来讨论,教授的作用是引导,讨论主要是让你对读过的内容提出看法,作出批评。“日本的大学是通才教育,他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到毕业,学生有一年半的时间都在实验室,高校里有90%的实验结果是学生完成的,老师只是提供思路。日本学生在实习时,也不问什么实验目的,理论依据,而是跟着老师一块操作,几次实验做下来,什么都会了。所以,日本的学生毕业后适应性很强,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干。”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一般是宽进严出。比如招研究生,不经过考试,只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你的大学成绩,二是导师愿不愿意带。在校内,大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选修还是必修由自己决定,但有个规定,学理科的必须选一门文科课程。”
一位教育学者指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告诉我们,对复杂的知识整合与应用的重要意义已远远超过对知识单纯的记忆和梳理;而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品格正依赖于所提供的教育环境。
老实说,看到这几则材料时,我很心痛,暂且不论“卖房硕博连读”或“小伙逼残疾妈妈刷厕所挣学费供自己念研究生”事情本身的对与错。许多学子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选择进一步攻读研究生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也看到第三则材料的作者对中国当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深入的批判。虽然这并不能代表中国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但文中反映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深刻思考。
研究生培养制度中的问题有诸多表现形式,本节列举了专业设置未能很好地反映社会需求、招生录取制度对优秀专业人才选拔不利、导师遴选制度不能发挥导师的积极性、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清、课程设置不科学、培养方式封闭、学位论文评审缺乏有效的手段等七个方面。
4.1.1专业设置未能很好地反映社会需求
专业设置是较为稳固的并且与学科门类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也是研究生培养制度设计中核心制度。我国研究生培养专业设置是在参考前苏联的基础上,按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建立的,没有考虑或较少考虑社会需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设置权力都集中在中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中央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编制、颁布和修订专业目录,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实施管理。专业目录是高等院校申请和主管部门审定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并且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任何院校都不能超出专业目录的范围自行调整和设置专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虽然规定了在专业目录的范围内各院校可以自行设置专业,但这一权力一直没有得到落实,而对于专业目录以外的新增专业必须报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市场法则基本上不起作用,社会人才需求的信号微弱,高等院校的市场观念淡薄,对市场需求反应迟钝。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院校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开始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但教育市场的形成相对滞后,专业设置权没有真正到位,专业设置适应市场的能力严重不足。受这种专业设置理念的影响,在学科割据的传统研究生教育中,无论是体制、结构、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课题研究,还是课程的设置都以传统的学科和专业为准,它是一种单学科占统治地位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单学科或仅具有狭隘专长和技能的人才,基本上不考虑跨学科、多学科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就像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产品一样,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特别是缺乏创造性。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态势下,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专业性人才适应力差,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满足不了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科学地设置专业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世界各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大致有三种类型:指令性的、指导性的、统计性的。指令性的是刚性的,不可更改;指导性的具有相当的柔性,如一级学科内,学校可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统计性的是根据各学校设置的学科进行统计分析,来确定学科目录,是各学科充分发展后,根据不同时期热点进行调节,一般热门的学科统计出来的就多,冷门的统计出来的就少。我们目前学科还处于动态发展中,所以主要是指令性的,但也有一些指导性的目录。现在,教育部正在启动新一轮专业目录的制定,以末端柔化、国际接轨为指导思想,使二级学科的设置柔性化,更好地适合各学位授权单位的特点。
《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根据“三个面向”修订研究生专业目录,适当拓宽研究生专业范围,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修改现行专业目录,大大减少二级学科的数目,鼓励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拓宽专业口径,允许有些学科按一级学科培养。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越来越多,即使一些传统的学科也开始相互渗透。导师的科研课题,学科的交叉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科研项目需要组织多学科共同攻关。因此,应允许博士生在一级学科范围内灵活选择研究方向和课题,实现跨学科培养,注重新型学科和跨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但是我们的研究生专业设置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1)专业设置的指令性
从政府和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影响程度来看,政府和市场是影响专业设置的两个重要因素,但这两个因素对中西方专业设置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
西方政府对专业设置的影响程度较小,我国专业设置是政府指令性的。以美国为例,美国的院校特别是公立院校拥有相当广泛的管理权。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期,各州教育行政比较重视对新专业的评估,以避免重复设置专业。70年代中期以后,加强了对院校设置专业的干预,各州教育行政强化了对专业设置的审批权以防止过分职业化致使学术水平下降,甚至有的州有权取消本州公立院校设置的质量低劣或不符合本州需要的专业。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影响很大,美国是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围绕高校、大学生、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教育市场。
院校新课程或新的主干学科的形成,是以人才市场直接反映的社会需求为依据的,并通过学生的选修得以体现。所以,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意向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任何学校都不敢漠视,而且将它作为调整专业、设置课程、更新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依赖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社会对各专业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的规格和数量在不断地变化。由社会需求引发的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成了各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学科的依据,人才需求的具体规格是确定专业面和专业内进一步分化的尺度。通过对社会需求的深入分析,判明社会所需要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结构,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具体科目及其组合、比例,各科目内容等。因此,专业的设置和学科结构的调整以及相关课程的开设,必须依据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的规格及数量而进行,这是研究生专业设置的固有规律。
(2)专业生成路线颠倒
目前我国专业设置与课程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专业在前课程在后,而专业的形成又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学科、专业以及课程关系可以概括为学科———专业———课程的生成路线。
学科的发展依靠学科内的纵深研究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一方面使学科体系日益成熟和完善,另一方面又促进了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形成,学科的发展为研究生适应社会提供了条件。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时,往往不是立即增设新的专业,而是先开设相关的课程,只有当新的职业发展到相当的规模,提出稳定的需求时,才正式设置专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学的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生成关系应该是学科———课程———专业的生成路线,并且从科技发展中凝练新的专业方向。
学科的形成除与专业、课程有关外,还与科技发展有关。高校科研既促进了学科的分化,也促进了学科的综合化,学科的分化和综合化导致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的产生,而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应用范围时,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专业,就可能进一步促进科研在更高的水平上和更广的范围内进行。高校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学院与学院、系与系之间联系方便,经常从事跨学科的联合攻关,从而有利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产生,有利于改造老学科、老专业,发展新学科、新专业。
(3)专业设置的职业性(www.xing528.com)
从学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来看,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用人机制导致了学科和专业设置表现为明显的职业性。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划分职业活动范围为确定专业的起点,专业设置基本上是按职业或工作对象来划分,学生毕业后按所学的专业确定职业,即专业对口。
近年来,我国高校专业拓宽和学科渗透共生,但从总体上看,学科、专业和职业仍然具有明显的关联性。西方国家,学科、专业和职业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在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中,“专业”主要提供给研究生某一学科领域和相应的学科知识,这也表明学科、专业设置和职业并无关联。
在专业设置中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结合科技发展要求进行适时的动态调整,可以是跨学科的专业设置,或是职业方向和部分职业方向的专业设置。大学之间以及大学与企业之间通过多种合作培养急需人才。同时与科技发展密切结合,结合科技发展、工业现场应用技术和个人的科研成果,调整专业设置。同时,专业设置应该同所从事的职业相分离。
4.1.2招生录取制度对优秀专业人才选拔不利
虽然中国研究生招生录取制度几经变革,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录取制度仍然存在着报考条件设置问题、考试科目设置不科学、招生规模发展过快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对优秀专业人才的选拔。
(1)报考条件与实际录取相矛盾
翻开各高校的招收研究生简章,在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历条件中都有这么一条: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研究生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在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历条件中有这么一条:应届硕士生毕业(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例如清华大学招收研究生简章是这样规定的,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的学历条件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研究生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但仅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的学历条件: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生毕业(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要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的领域工作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又如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的学历条件规定如下: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北京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已获博士学位的人员;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已工作6年或6年以上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其他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对学历的要求也大致相同。
仔细分析起来招生简章中对学历的要求与实际录取存在矛盾。招生简章规定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历条件归纳起来就是往届生和应届生两大类,往届生包括已经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没有获得本科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对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的人员以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包括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力的要求参加考试;应届生包括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力的要求参加考试。
从考试时间上来看,硕士生入学考试安排在每年的1月份,对于往届生来说这个时间安排没什么问题,但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这个时间也就是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期末,一方面这个时候整个本科培养计划还没完成,包括实践环节、论文写作,甚至专业课都还没有上完;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考试竞争激烈,到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很多考生都在提前积极备考,没有精力上课,期末考试只能申请缓考。从某种意义上说,招生简章上学历要求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但实际上参加考试的是大学本科三年级水平的学生,录取的也是只有大学本科三年级水平的考生。同样道理,允许应届硕士毕业生参加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考试也存在考生实际水平的问题。因为目前博士生入学考试安排在每年的3月份,这个时候应届硕士生也没达到硕士生毕业的要求和水平。所以说研究生报考条件与实际录取相矛盾,至少可以说研究生考试时间安排上存在问题。
导致这个问题存在有其历史的原因,由于学位制度实施的第一年———1981年报考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对象主要是恢复高考制度后入学的第一批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为此教育部在1981年6月1日发出的《关于做好1981年招收国内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出国预备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坚持从具有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程度的人员中选拔真正优秀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确保招收质量。对于个别已修完大学本科学分或学完大学本科必修课程,成绩优秀,能够提前毕业者,准予报考。这就成了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依据。实际上在“六五”计划(1981—1985)期间,国家就要求高等教育部门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逐步提高招收工作两年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职工的比例。但是到目前为止,不仅没有提高有工作经历者的比例,反而应届生的比例已经达到70%左右。
招生录取制度虽然历经改革,从招生类别上经历了招收国家统一计划生,到招收委培生、定向生和自费生,直到目前进行的并轨招生试点招生的改革;从录取形式上经历了统一考试录取、推荐录取、破格录取等一系列改革,但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录取硕士研究生的这一做法基本没变。例如,1983年9月22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198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发挥招生单位的潜力,加强招生单位和用人单位的合作,从1984年起开始招收委托培养硕士生。其主要形式有委托单位推荐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和从全国统一招收的硕士生中预定两种。为了加强宏观指导保证招收委培硕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使之逐步成为国家招生计划的重要补充,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及财政部于1985年11月6日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招收委托培养硕士生的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指出,委托培养生的生源,可以是委托单位推荐的本单位在职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单位的在职人员或应届本科毕业生。并指出,在1984年应届本科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考生所在学校向招生单位写出材料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被推荐者经招生单位审查后,可以直接参加初试,免去复试,或在相近条件下,优先录取。对极少数工作表现突出、有重要科研成果或学术建树的在职人员,可破格录取。《关于做好198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指出,硕士生招生工作,将逐步走向考试和推荐相结合,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等学校要积极做好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生工作。1985年招收硕士生的四项改革措施之一规定:切实贯彻考试与推荐的原则,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可以举行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入学的试点工作,推荐比例控制在应届毕业生总数的5%以内。目前重点大学推荐的比例已经达到25%,有的专业甚至达到了50%,还有少数学校和少数专业为吸引生源,开办了本硕连读班。
(2)考试科目和考试形式欠妥当
博士生入学考试,除外语以外,就专业方面的考试来说,主要考核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核考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专业知识的测试也在其中了。一个考生既然有志于在某一领域深造,他就应该知道在这个领域里该看些什么书,该掌握些什么样的学术动态。而如果我们开列参考书,有的考生会误以为把老师开列的参考书都背熟了大概就能考取了。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所出的考题都不是死背书本知识能答得出来的。(4)1986年四五月份,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在北京、上海、东北等地调查研究,召开讨论会,认为这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有限。二是试题覆盖面太窄,不注重能力考核,容易造成本科生学习偏科,不利于本科生全面培养;专业课由各单位各专业自行命题,缺乏可比性,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和调剂录取,以及克服“近亲繁殖”。三是考试内容和考试办法偏重于书本,不利于从有实践经验的本科毕业的在职人员中招收研究生。(5)考试科目设置和考试形式采用是招生考试制度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首先应该抓好招生考试这一重要环节,确保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目前硕士研究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阶段分统考科目和各培养单位自主考试科目。初试阶段的统考科目主要是外语、数学和政治等公共课程,各培养单位自主考试科目主要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考试留在复试阶段进行,考试主要采用闭卷形式。实际上,各培养单位为了争取生源,就把自主考试科目降低难度,题目出得很简单,甚至还要举办考研辅导班。考生实际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共科目上,研究生考试变成了公共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这种考试科目的设置存在的缺陷是明显的:一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招收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考试目的在于选拔那些在本门学科上具有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人才,从现有考试科目的设置来看公共课程考试的分量偏大,而学科专业科目考试分量却偏低,实在不利于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二是研究生入学选拔性考试还在于选拔那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从考试的形式来看,初试一律采用闭卷考试,专业课复试也基本采用闭卷形式,主要在于检查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于研究能力、学术潜力、发展前景考核不够,进行全面考察的手段不多,更谈不上对考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选拔。
目前这种考试科目的设置和考试形式的采用同样源于主管部门的统一政策。早在学位条例颁布之初,教育部在《1981年国内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出国预备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规定》中明确规定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五到六门,并特别规定考试一律采用闭卷考试。虽然考试科目设置和考试形式历经改革,例如,所有考生都要进行复试,加大复试的权重,进行综合科目考试,进行资格考试试点等多项招生录取工作的改革,但都还没有突破统一考试的框框。现在研究生招生还是按照考分情况录取,考分高就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选人很重要,要给导师和学科充分的自主权,他们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知情者。国外在研究生选拔过程中基本没有通过统一考试录取的,主要是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他所要干的事情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个性的东西很被看重。
(3)招生规模发展过快
从198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实施算起,新中国研究生教育不足30年的光阴,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施学位于研究生教育以来,研究生教育发展之迅速,数量增长之快,是举世罕见的。197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是10780人,毕业研究生人数是9人,在校研究生是10934人,到200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是397925人,毕业研究生人数是255902人,在校研究生是1104653人(6)。
表4-1 2006年分部门、分计划研究生人数统计表 单位:人
表4-2 2006年分学科研究生人数统计表 单位:人
表4-3 近几年全国研究生历年招生人数统计表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2005年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65万人,其中本科生230万人,报名人数867万人;研究生招生37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招生5.4万人。2006年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初步安排530万人,其中本科260万人,报名人数达到950万人,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约880万人,平均录取率60.23%;研究生招生计划初步安排40万人,其中博士生5.6万人。
根据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全国招收研究生16.49万人,比上年增加3.67万人;其中博士生3.21万人,硕士生13.31万人。在学研究生39.33万人,比上年增加9.21万人;其中博士生8.59万人,硕士生30.74万人。
2002年全国招收研究生20.25万人,比上年增加3.73万人;其中博士生3.83万人,硕士生16.43万人。在学研究生5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0.77万人;其中博士生10.87万人,硕士生39.23万人。
2003年全国招收研究生26.89万人,比上年增加6.63万人;其中博士生4.87万人,硕士生22.02万人。在学研究生65.13万人,比上年增加15.03万人;其中博士生13.67万人,硕士生51.46万人。
2004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2.63万人,比上年增加5.74万人;其中博士生5.33万人,硕士生27.30万人。在学研究生81.99万人,比上年增加16.86万人;其中博士生16.56万人,硕士生65.43万人。
2005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6.48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增长11.8%;其中博士生5.48万人,硕士生31万人。在学研究生97.86万人,比上年增加15.87万人,增长19.36%;其中博士生19.13万人,硕士生78.73万人。
2006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9.79万人,比上年增加3.31万人,增长9.07%;其中博士生5.6万人,硕士生34.2万人。在学研究生110.47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增长12.88%;其中博士生20.8万人,硕士生89.66万人。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28.2万人,与2006年相比,增加0.7万人。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应届本科毕业生依然是考研的主力,共有71.4万人报名参加考试,占报名总人数的55.7%。(7)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567万人,比2006年增长5%;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42.4万人,比2006年增长6%。(8)
从上可以看出,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迅速发展。2006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9.79万人,是2001年全国招收研究生16.52万人的2.4倍。2006年全国在学研究生110.47万人,是2001年全国在学研究生39.33万人的2.8倍。
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过快,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教学资源不足,师资紧缺,生源素质降低,培养质量下降,甚至有学者专家提出了一个茶壶能倒满多少杯茶水的问题。虽然国家在招生中一度提及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稳步发展数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录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正确处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独立学习阶段的关系,使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利于本科教学,促进本科教学。但由于这期间我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不仅学校需要提高教师的学历,其他用人单位也需要高学历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甚至出现了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装门面,相互攀比的现象;其次,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研究工作,科研机构需要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科研人员。另外,一些高校也存在着片面追求办学高层次和攀比的问题,因而不断申请增加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
因此,“结构、质量、规模、效益”仍然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发展不是单纯的增长的概念,有时候,暂时或局部的减缩也是发展,或至少是为发展准备条件、改善环境。如何发展?按照市场经济的原理,需求是第一位的,任何事业的发展不考虑需求是没有根据的。需求应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数量上来看,数量不仅仅是个总量,并且包括结构,结构问题还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就研究生教育来说,横向可分为理科教育、工科教育和文科教育等。从纵向来看,人才需求是有层次的,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是适应于需求的不同层次的。从质量方面来看,质量应包括知识、能力和品格三个方面的内容。需求的根本问题是市场,市场经济还在建设过程中,成熟的市场还没形成,对教育来说还谈不上真正的市场机制。教育市场又有其特殊性:一是市场包含教育市场和人才市场两个层次,教育市场是人们愿意花多少钱来换取教育服务,人才市场是受了教育以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能有多少回报,或者说有什么样的收益;二是由于教育的长期性及其产品形成的滞后性,再加上需求层次的多样性,使人才需求预测极其困难。
4.1.3导师遴选制度不能发挥导师的积极性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因素,没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就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保证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导师水平和作用的发挥是关键。目前国内高校研究生导师是通过遴选制度将研究生导师分为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一般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原则上由教授担任,也有少数博士生导师是由副教授担任的,讲师、助教只能指导本科生。博士生导师又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个等级,其待遇也是不同的。国家级的实际上实行的是终身制,凡是由国务院遴选的一律延长到65岁退休都是博导,其他的则是一到年龄规定一律退休,并且每年都得从新参加遴选一次。导师遴选除对导师的业务造诣、科学态度、治学方法、道德品质、学历条件、课题经费、年龄等方面条件有要求外,还有名额限制,所以目前导师遴选制度可以分为终身制、条件制和名额制。无论哪种导师遴选制度对导师积极性的发挥都是不利的。早在1986年四五月份,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在北京、上海、东北等地调查研究,召开讨论会时就发现了导师遴选制度不健全的问题。(9)但时至今日,导师遴选制度问题仍然没能很好地解决。
导师遴选工作不仅涉及要遴选出什么样的教师适合做研究生导师的问题,而且还要能激发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作用的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必须为研究生创造更为综合的学术氛围,导师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启发、解惑、把关”上,导师的言传身教对研究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对导师的业务造诣、科学态度、治学方法、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有人对入选百篇优秀论文指导教师的分析结果表明:导师不仅无一例外都是学校的名教授、名导师,也是国内同行公认的具有很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其中有一半左右是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这些导师不仅活跃在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同时对研究生培养非常投入,注意教书育人。我国虽然历来重视师资队伍特别是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和遴选,每年进行一次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审查,对导师的课题、经费以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均有明确要求,逐渐淡化博导层次,突破论资排辈的观念,积极提拔年轻学术骨干,使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授尽快充实到指导博士生的队伍中,但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结构性问题、近亲繁殖问题、论资排辈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包括刚获得博士学位而受聘为助理教授的教师,只要有科研经费来源,就可以招收博士生,成为博士生导师,并且博士生导师要给博士生提供高额学费和奖学金,如康乃尔大学的博士生学费与奖学金,每年大约17000美元与12000美元,这笔经费一般都是由公司、企业或国家基金会给导师提供的科研课题经费,导师必须按合同要求不断拿出阶段性研究成果和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否则,资助单位是不会答应的。这样,导师有着很大的压力。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除了导师亲自进行研究工作之外,还要指导博士生开展研究工作;博士生从入学起,就要边学习课程、边准备考试,同时参加课题研究。通过这种办法,导师把部分压力分给学生,使博士生也承受较大的压力。事实上,这种压力能变为动力,使导师和学生都极为重视研究工作。导师拿不出成果没法向提供经费资助者交差;学生的研究工作没有进展,会使导师不满意,甚至要影响到奖学金(10)。而我国导师遴选制度,缺乏这种激励机制,导师与学生都没有感到很大的压力。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导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仍然是导师遴选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4.1.4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清
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对学位获得者的基本要求,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以及本单位的特点,设定的对本学科专业博士或硕士学位获得者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方面应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科学研究能力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以及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的确定是培养研究生的前提,研究生培养在不同时期所提出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研究生培养制度中所包含的培养目标也是有区别的。例如,中世纪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以神职、教师、官吏及少数法医人才为培养目标。现代研究生培养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包括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仅要具有相应学位要求的学术水平,而且要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在业务上,不仅要培养他们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在研究方向范围内应熟悉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动向,使其成为在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又能胜任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目标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规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这个培养目标是在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建立之初确定的,当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并不十分发达,学位类型比较单一、学位层次比较清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位类型在不断丰富,不仅出现了研究型学位、应用型学位,还出现了工程硕士、教育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由过去单一的研究型人才转变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等。但我们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并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这就使培养目标定位变得模糊不清,不仅分类培养目标不清晰,而且分层培养目标也不明显。
对培养目标的设定应该是结合专业特点将学位条例中所规定达到学位学术水平的具体化,规定本专业要求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通与专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还应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风。1999年12月,教育部正式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合于人才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科学规划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硕士生教育承担着既为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又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任务,应在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培养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提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对象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博士研究生培养应以培养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实际上,研究生分类培养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细化和定位。
4.1.5课程设置不科学
课程设置是对研究生学位课程科目、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的规定。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外国语课程的设置、基本理论课的设置和专业课的设置。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的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统筹和衔接,公共课程设置偏多,因人设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1)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的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统筹
课程设置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专业以及不同层次的学位课程设置是不同的。关于学位课程,我国在《学位条例》中规定,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必须通过相应的学位课程考试,这些课程通常称为学位课程。比如,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课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一般为三至四门)、一门外语课;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课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两门外语。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应面向全专业,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可以面向研究方向,使硕士生对所选方向范围内的专门知识有进一步的掌握,以适应跨学科发展的需要。所设置的课程还要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新进展、新动向。起点和内容要尽可能跟上当前的国际水平并与大学本科的有关课程衔接。
专家呼吁,硕士和博士在培养上要互为策应,硕士生阶段重在打基础,形成学术规范,懂得怎样“为学”;博士生阶段则应形成学术格局,能够进行具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学术创造。要拓宽培养口径,使博士生确实能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形成优化的课程设置体系。有条件的单位实行硕士、博士两个培养阶段连通,实行“硕博连读”的培养方式,科学安排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但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实际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两个层次进行培养的,课程设置也有各自独立的体系,硕士、博士培养过程脱节,造成人才培养缺乏连续性。虽然研究生培养中也有“直博”和“硕博连读”等形式,但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并没有进行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
(2)公共课设置偏多
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包括外语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按照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是高等学校各学科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不准免修或选修。
教育部于1978年发出《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规定》(修改草案)后,各高等学校普遍对研究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工、农、医各专业可以和文科学习内容相同,但要求应低一些。《规定》一直沿用到1987年,它统一了各高等学校的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方法,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1985年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下达《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若干规定》,就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作出具体规定。此后,各高校根据此规定认真组织教学工作,并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为研究生必修课程,应在入学一年内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考试。
教育部于1983年4月,在无锡市首次召开研究生外国语教学座谈会,讨论、制定了《研究生外国语学习和考试的规定》,教育部于1983年7月发出《研究生外国语学习和考试的规定》(试行草案),要求各培养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规定》指出,硕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为必修课。学习要求是,通过第一外国语的学习,达到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水平。第一外国语课程分为语言基础和专业外文资料阅读两部分。语言基础部分一般采取开课方式授课,专业外文阅读部分一般应与专业学习或学位论文工作结合。硕士生通过第一外国语的学位课程考试,必须达到的水平是,能理解性掌握5000个左右的常用单词和词组;能较熟练地应用语法知识;能熟练地阅读一般性文章;按具体要求,能阅读和笔译本专业中等难度的外文资料。在教学方法方面,《规定》指出,硕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采取开课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读、写、听、说四会训练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以阅读为主,正确理解、熟练运用外国语的实际能力。关于博士生的外国语学习和考试问题,《规定》指出,博士研究生除继续学习第一外国语外,还需学习第二外国语。第一外国语和第二外国语均为必修课。博士生的第二外国语学习要求、学时、方式和通过学位课程考试的办法等与硕士生第二外国语的安排基本相同。
问题在于公共课设置偏多,占据了研究生学位课程相当大的分量,几乎是研究生学位课程的1/3。硕士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不少于4门,公共课有2门。博士生学习课程一般为1~2门,除继续学习第一外语外,还必须学习第二外国语,公共课程设置偏多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
(3)因人设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课程设置必须从专业特点出发,使研究生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比较广的知识面,有较好的实验技能和基本功。课程设置的原则应该是:应反映本专业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应反映本专业的新进展,应注意与大学本科课程相衔接,贯彻少而精与因材施教的原则。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应有选修课。开设选修课的出发点是:有利于发展分支学科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有利于选读跨方向、跨专业的课程,发展边缘学科;有利于照顾研究生的个人特长。但是在实际课程开设过程中因人设课的情况是很普遍的。有一个例子很说明问题,有一位老教授为研究生开一门课程多年,并出版了相应的教材。后来,研究生指导小组提出另外选用一本教材,这位老教授因适应不了新选用的教材提出不上这门课了。研究生课程设置要体现研究型教学体系。研究型教学是要触发研究生的思维,而不是使研究生被动接受知识,是使他们在一边接受新知识的情况下,一边学会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我国很弱。因为我国两千年来孔夫子传下来的教学方式就是由老师来传道、授业、解惑,而没有提出学生主动学习这个问题。怎样变革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思维模式,这里包含着课程质量的提高,包括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又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4.1.6培养方式封闭
培养方式是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研究生培养方式比较复杂,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各有不同的规定和侧重。世界各国关于研究生培养方式,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基本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际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方式就比较复杂,没有固定的模式,常因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讲座式、讨论式、自学式、试验式、现场研究式、强化式等。研究生培养方式灵活多样,关键是如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我国硕士生培养方式是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的方法,强调学习者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指导论文以导师单个指导为主、集体指导为辅的方式,其具体方式采取讲座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博士生的培养方式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并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学位论文工作的需要和个人特点,继续学习一些相关课程,在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方法。其缺点在于目前研究生培养方式不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没有发挥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合作培养不够。
(1)不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不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表现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不适宜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实行开放教育,实施对教育资源的重组,真正实行教育资源的共享。但我国研究生培养与外部的联系不紧密,院校间的联系松散,院校与科研院所缺乏交流,其他产业依靠教育不够,院校面向企业不够,缺乏“产学研”合作,严重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表现在实践训练环节薄弱。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主要反映在研究生实践能力欠缺上,很少开展实际动手能力训练是导致研究生实践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培养单位与企业界没能形成一种互相依存、互利互惠、协调发展的、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有效机制。再加上培养单位办学经费紧缺、培养经费投入缺乏以及培养单位试验实习训练基地建设水平较低等因素,导致研究生的实践训练大多只局限在课堂和实验室,脱离社会生产实际。因此,研究生的这种培养方式不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2)没有发挥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
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制度上或者理论上是采取导师负责制与导师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导师为首的指导小组成员可由导师提名,由副教授以上教师组成,可以跨学科、跨系聘请有关教师参加。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小组和研究生的积极性,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但同时也允许某些学科和导师采取“师父带徒弟”的方式。
因此,我国研究生培养实际上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更是由导师负责。导师负责制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有发挥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导师一个人的知识面、领域宽广程度毕竟有限。要提倡和鼓励相关学科交叉,开辟新型学科和交叉学科,就要加强培养单位与社会的学术交流,开阔研究生的科学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在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应鼓励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和实验室工作,参加教研室的业务活动,理解科研课题和设备情况。通过指导研究生调查,提出报告,确定有意义、有把握的论文题目,才能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培养研究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勇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都需要导师小组的帮助。研究生学术思想不活跃,他人的长处没有很好汲取,究其原因就是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其导师,基本上是一种“师傅带徒弟”的办法,难以克服“因师施教”的现象。实践证明它存在明显的弊端。作为任何一位高水平的导师,也只能是在某个研究领域的一两个研究方向有很深的造诣,靠一位导师的力量指导研究生是很有限的;要求研究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写出具有开创性的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仅靠一位导师的指导是无法办到的。
克服这个弊端的有效办法是建立主导师与导师组制。即为了培养某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可以选定在此研究方向有造诣的导师为主导师,同时确定相关研究方向的三至五名教授组成导师组,共同担负培养研究生的任务。主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全面负责,其他导师重点指导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导师组的教授也要定期交流情况,研究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共同实施研究生培养与指导方案。
(3)合作培养不够
合作培养研究生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提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合作培养。实际上,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由培养单位内部封闭式地运行,合作培养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要大力倡导各种合作培养方式。培养单位可以与其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合作,以培养单位为主,利用其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某些优势和长处,合作培养博士生。也可以在培养单位内部开展合作培养,以导师和导师小组为主邀请学科的专家参加指导。注意发挥不同单位和不同学科的优势,促进边缘学科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国内合作培养研究生,以培养单位的导师及指导小组的指导为主,研究生学位课的学习和考试,需在培养单位内进行,论文的撰写和答辩,需由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中外合作培养研究生,可以借助国外某些有利条件,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单位根据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和论文工作的需要,按照中外合作培养研究生的规定,提出与国外合作培养研究生的计划,选派已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和考试、对研究课题已做好理论和资料准备工作的研究生到国外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培养单位可以聘请外国专家。在导师及指导小组指导下撰写论文,进行答辩,授予相应学位。
4.1.7学位论文评审缺乏有效的手段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最终成果。通过撰写学位论文,可以让研究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也是对研究生学习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检阅。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研究生要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有些专家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培养的博士生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博士生知识面不够广,学位论文创新不够,其原因:一是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目录划分过细,导致知识面偏窄;二是从大学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设置课程的覆盖面太窄,科学实验等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够,对研究生选择课程的规定不够灵活;三是有些学科用“师傅带徒弟”的封闭指导方式,使博士生思路不够开阔,缺少知识交叉优势;四是经费投入太少,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必须的图书资料和应有的学术交流,信息不灵,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我认为除上面专家谈到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论文评审制度存在问题:形式性的审查有许多硬性规定,而原创性等实质内容审查的不足,缺乏有效的学位论文评审手段。
论文评审制度,是提高论文的质量,把握论文的提交标准和评审标准的有效方法。就目前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来看,先由导师审查,再由论文评阅人提出评审意见,后由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最后由学位委员会决定能否授学位。实际上在这些纷繁的环节中,对论文的提交标准有非常明确的量化指标,比如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其中至少有3篇是在培养单位规定的国内学术期刊或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理工科至少有2篇被SCI、EI及ISTP收录的论文或在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还有对论文字数的规定、引用文献多少的规定等形式化的规定。甚至对论文评审专家方面,建立了背靠背的匿名博士论文评审专家队伍,形成了评审专家数据库,由各学校的研究生主管部门据此确定评审专家名单,不采取由导师指定博士论文评审人的办法;编制包含明确量化指标的专家评审意见表,量化评审结果。实际上这些都是形式上的论文评审制度,而对论文原创性的成果缺乏有效的评审标准和激励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