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信息素质评价概述
信息素质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对个人或组织等进行的综合信息能力的考察过程。它既可以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评价,也可以是对某个特定人的个体评价,具体地说就是要判断被评价对象的信息素质水平,并衡量这些信息素质对其工作与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群体评价往往是建立在个体评价的基础之上,因此,个体信息素质评价,是信息素质评价的基础和核心。
当前,信息素质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质教育也因此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水平评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受到激励,增强其发展信息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信息素质评价也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地测量与评价,可以准确地掌握大学生信息素质所处的状态,清楚地看到成绩与不足,针对不足制定出科学的培养方案,促使大学生朝着有利于提高自身信息素质的方向发展。总之,对大学生信息素质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它将成为学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指南和个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和依据。
1.2.1.1 信息素质评价的类型
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可分为通用信息素质能力评价和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价。
通用信息素质能力是适用在任何学科与日常生活中,持久的,可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转移的识别、检索、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
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是适用于学生所在学科的专门的信息素质能力,包括能够了解本学科信息的类别与类型;了解本学科常用的检索工具与检索策略;能够对本学科文献的内容做出有效的评价,能够完成本学科学术论文的写作等。例如,美国化学学会提出,化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应能够有效地使用和评价同行评审的文献,并且会使用SciFinder Scholar(《化学文摘》网络版)等网络检索工具。
1.2.1.2 信息素质评价的方式
信息素质评价从属性上可划分为定性的或定量的、形成性的或总结性的评价。
(1)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信息素质评价从评价手段上可划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是指在特定背景下,通过现场观察甚至亲自参与,或者是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交谈,以及查阅有关书面材料等方式,对评价对象的属性在概念或程度上作质的规定,然后进行分析评定,以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程度。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图书馆都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对信息素质教育方式或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判断,通常采取的形式有行为观察评价、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和情境测验等。
定量评价是指将评价对象进行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从而判断出它的价值的评价。如利用标准化测试题向评价对象获取评价信息的测验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定量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各有利弊,定性评价简便易行,但不如定量评价精确具体;定量评价尽管可以使一些概念精确化,评价的区分度增大,主观性、模糊性降低,但适用范围较窄。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大量存在的是不能量化或不易量化的评价对象,因此,应该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使用。
(2)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在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中提出信息素质教育要兼顾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从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角度来保障信息素质教育质量。形成性评价能够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以实现对信息素质课程的不断改进,或者是对多种课程方案进行价值判断或选择。总结性评价用于检验课程计划实施后教学效果达到目标的程度,以获得对课程质量整体的看法。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方式主要有:文献检索课、新生培训、讲座、读者手册、网上教程等,形成性评价就是评价上述的这些教育方式是否实现了信息素质教育预期的目标。总结性评价是评价通过信息素质教育,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学生对具有信息素质重要性的认识。由于有效的教育方式才能带来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的改变,所以这两个评价内容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融合的,学生成果评价提供了方式评价必需的信息。
由于信息素质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多因素的制约性以及评价技术和手段的局限性,使得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因此,素质教育主张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例如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其缺陷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1.2.1.3 信息素质评价的方法
在信息素质评价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校采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测评方法,如标准化考试、实际信息检索操作、自我汇报或第三方汇报、行为观察、学生学习成果汇总(包括学生平时的论文、作业)、教室评估、满意程度调查、学习日志或研究笔记、实例研究、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等来考查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实施的效果。进行信息素质及其教育评价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调查法、测验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
(1)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评价者依据信息素质评价标准,拟定调查项目,通过调查与问卷等方式采集评价信息的方法。
调查表与问卷都是收集评价信息的调查方法。两者的区别在于问卷侧重意见、态度的征询,调查表侧重事实、数据的收集。调查表具有调查范围广泛、数据可靠、简便易行等特点。问卷调查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针对性强、调查面广、信息量大、便于统计、结论客观。但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比较困难,如果问题不明确或题量过大或被调查者不合作,都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www.xing528.com)
(2)测验法
测验法是用一组标准化测试题向测验对象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作为各类教育中最为常用的评估方法。测验法非常有效并且便于操作,其局限性是无法对某些信息素质评价指标进行测量,如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指标。关于信息素质测试的方法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认为测试应该基于课程,即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具有的信息素质到底如何;然而大多数人认为,既然信息素质的主要方面是有关信息查找、使用的技能,对信息素质的测试就应该通过实践进行,即考核学生实际利用技术的表现。
美国肯特大学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化评估项目SAILS(Standardized Assess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基于ACRL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提供了针对信息素质各方面能力指标的标准化测试题,题目类型为选择题。SAILS试题针对的对象是大学本科学生,测试时随机从题库中抽取40~45个问题,需要学生用35分钟完成。SAILS为各个参加标准化测试机构提供了基于相同标准的比较报告,可以按年级和专业提供每个机构与其他机构学生间的成绩比较。2000—2005年该项目研究和发展期间,有80多个机构4万多学生参加了SAILS测试,SAILS目前已成为信息素养标准化测试的典范。
(3)访谈法
访谈法是评价者或训练有素的访谈人员通过与评价对象面对面谈话,逐一提出问题,请其回答,从而直接收集评价信息的一种方法。访谈不受文字理解能力的限制,对任何文化程度的人都可访谈,并且可以深入交谈,也可以追问。其优点是简便易行,但由于样本小,需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限制。
在对于某些利用测验法不便进行测量的信息素质评价指标,或是利用调查法无法深入了解评价对象的信息素质时,访谈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采集评价信息的方法,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可以直观地了解被评价对象的各项信息素质。
(4)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评价者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方案,在自然状态和条件控制下,对评价对象进行系统的或零散的、连续的或间断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观察,并做出具体、翔实的记录,从而全面、准确地采集评价信息的方法。
布置给学生具体的信息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可以使用任何可以获得的信息资源,包括向图书馆馆员咨询。要求学生将其解决信息问题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并形成“信息研究工作日志”。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具体实践和记录来考查学生的信息素质,这就是观察法在信息素质评价中的典型应用。
美国华盛顿地区Oak Harbor学校采用观察法对学生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力进行评价。由教育学博士Jamieson Mckenzie和图书馆员共同设计,由授课教师和图书馆员组成小组,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评价。具体做法是:在平时的研究和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被要求记录“信息研究工作日志”,记录该学生在信息研究工作过程中曾用到的检索策略和行动步骤。同时,教师也按时间先后记录对学生的观察,再通过与学生的直接交流、观察来评估学生的能力。该校还制定了一套信息素质评分表,通过观察每个步骤中学生的表现将其信息能力按强弱分别赋予5、3、1的分值。
观察法比较适用于信息意识、信息问题解决能力、信息道德水平等评估,但它的缺点是耗费时间和精力,如果记录不全面,观察不仔细,就难以得出恰当的评价结果。
1.2.1.4 信息素质评价实施步骤
信息素质的评价,无论是针对个人还是群体,无论是通用信息素质能力评价还是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价,均要在实施之前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形成评价计划并逐步实施,才能够取得比较客观和可信的评估结果。具体而言,信息素质评价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目的。即确定要对哪些人进行评价,为什么要评价,对需要达到的目的要有具体、明确的表述。
(2)制定或选择评价标准。从评价目的出发,对被测评者应达到的目标做出明确的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也可从现有的并被同行认可的评价标准中选择一个。
(3)选择评价方法。根据评价的对象、目的、选用的评价标准以及各种实际情况,依据各种评价方法的适用性,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收集和整理评价数据和信息。收集评价数据和信息是实施评价的重要环节,信息收集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评价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应遵循全面性、准确性及真实性原则。
(5)整理评价信息和数据。将收集到的全部信息,反复加以核实,对评价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足量性以及收集方法的可靠性进行认真的检查、分析和整理。
(6)形成评价结果。以测评准则和标准为客观尺度,根据整理后的评价信息,进行分项评定,并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和统计方法,将评价信息汇总成评价对象的整体综合结论。这要求评价者对汇总的各级测评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形成测评意见。必要时,可对测评对象做出优劣程度的区分,或做出是否达到应有标准的结论。
(7)结果分析和建议。为了充分说明评价结果,有效地促进被评价对象提高信息素质,还需要对有关资料进行细致分析,并对被评价对象的优劣状况进行系统评论,以帮助他们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确定其改进要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