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科技文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网络科技文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学者们关于网络科技文献出版质量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行评议”和“三审制”两个方面。不过网络科技期刊在具体实施同行评议是往往因学科或出版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网络期刊来说,由于科技成果可能直接作用于病人,因此该领域的网络期刊实施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以保证论文和期刊的质量。

网络科技文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7.4.1 网络科技文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对于网络科技出版物来说,质量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在网络出版环境中,应该建立一整套充分利用新技术优势的网络科技文献出版质量控制机制,以提高网络科技出版物的质量。目前,学者们关于网络科技文献出版质量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行评议”和“三审制”两个方面。

(1)同行评议。

早在1665年,第一种学术期刊哲学学报》(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就有类似同行评议的做法来保证期刊论文的质量。此后,同行评议作为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机制,一直以来都是STM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9]。同行评议是由同一学科领域或者与之接近的学科领域的专家来评价科学成果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的一种机制,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科学评价方法。它通常的做法是由本领域至少两名专家就提交的论文提出评议意见,编辑据此决定是否录用出版。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开始向网络版本转移,期刊从载体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还有必要采取传统的同行评议质量控制机制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是否需要对网络科技期刊进行质量控制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回答是肯定的,他们一致认为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提高网络科技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而且直接关系到网络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

现在再来谈是否需要采取传统的同行评议机制。对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研究者认为传统的同行评议的必要性被夸大了,在网络环境中,超链接和引用行为本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可以起到同行评议的功能;而且数字时代学术资源的可获得性要比资源的质量更加重要(Odlyzko,2002)。尽管传统的同行评议存在着人为的不公平乃至学术欺诈等弊病,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中,科技期刊要获得成功并得到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同行评议这样的机制来保证质量。例如,有的学者指出:对学术性纯网络期刊内容的控制可借鉴和参照纸本期刊所用的同行评议制度来进行[10]。还有的学者指出:为了保证OA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大多数OA期刊都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沿袭传统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机制作为质量控制手段。DOAJ(Directory ofOpen Access Journals)更是把是否经过同行评议作为评判OA期刊的一大标准,其收录的所有OA期刊部是同行评审刊[11]。不过网络科技期刊在具体实施同行评议是往往因学科或出版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网络期刊来说,由于科技成果可能直接作用于病人,因此该领域的网络期刊实施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以保证论文和期刊的质量。而像高能物理等领域,由于科研成果的及时交流更为重要,因此几乎不经审查的电子预印本出版更为普遍,如典型的arXive预印本仓储。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同行评议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技术,利用网络促进同行评议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客观需要[12],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创新的质量控制和保证机制相继推出并投入使用。与传统的同行评议相比,这些质量控制机制更加积极、有效。因为它:一,缩短了出版周期;二,突破了地理和专业限制,允许更加高效地从更宽广的范围内选择评议人;三,允许采取互动的、开放式的评议和讨论;四,可以向评议人提供更多的与评议工作相关的信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Thomas Koop和Ulrich P9schl提出了一种以互动式同行评议和公共讨论为中心的两阶段出版模式,来同时实现在传统科技期刊出版和同行评议范畴内难以兼得的快速和高质量出版。第一阶段是提供讨论论文的快速出版阶段,由编辑或评议人初选后进行网络公布。与预印本不同的是,这些论文是完全可以被引用的,而且会被永久存档。在供讨论的论文旁有评议人的评议和其他感兴趣的读者的评论,这些评论可以是匿名的,也可以是具名的。第二阶段是评议结束和最后修订论文的出版。由于这种做法使得在印刷时代读者无法看到的各种评论以及作者和评论人之间的辩论都公之与众,因此大大增加了论文的价值,是一种作者、评议人和读者多赢的出版方式。最后,作者还以他们2001年9月创刊的互动科技期刊《大气化学和物理》(ACP,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所取得的成绩为例——根据ISI的报告,该刊的影响因子由2002年的0.7提高到2003年的2.3,快引指数由2002年的0.41提高到2003年的0.76——证明此种出版和质量保障机制的可行性[13]。到2006年,该刊的影响因子和快引指数已经分别提高到4.362和1.015[14],这进一步说明这种质量控制机制的可行性。

由于网络同行评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同行评议工作的不足,所以网络同行评议工作的开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出现了许多网络同行评议系统,如英国Salix出版公司的ESPERE(UKbased Electronic Submission and Peer)系统、英国BioMed Central公司的BMC系统、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Bench>Press系统、美国Aries系统公司的EditorialManager系统等。这些同行评议软件功能完善,可以实现文献的网络提交、在线评议和离线评议功能,同时能够把评审结果形成报告和通报,使被评审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评审结果,评议人还将自己的评审意见对被评审人进行了反馈,被评审人可以根据意见进行修改。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同行评议系统的出现,对这些系统的评价也引起了学者和行业协会的注意,如英国的学术与专业学会出版商协会(ALPSP,Association of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ublishers)出版的专著《在线投稿和同行评议系统》(Online Submission and Peer ReviewSystems)就客观地评估了当前各种在线评议系统的发展情况,描述了它们的特点,为出版商提供了分析和选择此类系统的标准。同时,它还报告了作者和评议人、编辑与出版商在使用系统方面的经验、偏好和看法,为出版商提供决策参考[15]。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网络同行评议还处于试验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也尝试着进行网络同行评议。但是,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因此,需要在网络同行评议软件、系统设计等方面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而推动我国同行评议的发展。(www.xing528.com)

(2)三审制。

作为传统学术出版质量控制手段的主要方法之一,三审制也同样适用于网络科技文献出版的质量控制。通常情况下,初审由编辑部完成,复审由专家完成,而终审可由主编或专家组完成。初审者要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对稿件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倾向,稿件的价值,稿件的内容等进行全面审查和仔细研究,分析稿件的优缺点并对稿件质量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以“审稿意见”的形式表明对稿件的处理意见,供复审者参考。复审者在对稿件内容全面了解基础上,对初审者的审稿意见进行审核与判断,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形成复审意见。终审者在审查稿件的政治导向与思想倾向的同时,要对初审者、复审者的审稿意见有全面、充分的了解,并对他们指出的问题表明态度,最终确定对稿件的处理办法[16]。作为一种严格的审稿制度,三审制可以很好地对稿件的质量、价值进行把关。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交叉学科、新型学科层出不穷,审稿编辑由于所掌握的知识有限,因而审稿质量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措施,作为对“三审制”的补充。

有学者提出用“三审一会制”来控制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三审包括编辑部初审、专家审稿和兼职编辑复审,一会为执行编委定稿会。编辑部初审是控制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一环,同时在减少盲目送审、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经费支出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专家审稿体现了专业优势,是控制学术质量的关键,是审稿中最重要的一环。兼职编辑融编、审于一身,通过审阅可很好地控制学术质量,是专家审稿的双保险。最后执行编委定稿会则发挥集体定稿的优势,以解决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增加期刊用稿透明度。“三审一会”审稿制充分发挥了专职编辑、兼职编辑和编委会的集体审稿、定稿优势,是控制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有效措施[17]

有的学者认为期刊编辑的工作质量和个人素质也是控制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因素。编辑作为期刊的主体,对科技期刊的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编辑工作贯穿于期刊生产的全过程,作品虽然来自作者之手,但从收稿到发表,稿件处理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编辑的把握[18]。编辑人员要积极地主动选题、组稿,以获取优秀稿件,为了保证稿件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先进性,编辑还可利用网上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对文稿中的资料数据等关键性内容进行查询和确认[19]。同时编辑的学术水平、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网络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对三审制的良好补充。

还有的学者认为应从加强网络科技期刊出版规范和提高服务质量入手来提高其出版质量。首先应力求网页规范、功能齐全,以免重复建设。每篇文章中,最好都注明刊物名称、刊号、卷期、页码、栏目、作者介绍、参考文献等信息,以免读者下载后无法确认出处。同时,设立电子邮箱,听取读者意见和网上投稿;设立一个或多个分专题的BBS版面,供学者们进行网上交流。通过编辑与专家、读者、作者之间的不断交流,不断完善刊物,这是提高网络电子刊物质量的关键[20]。当然,校对工作是全面提高网络科技期刊质量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电子文本由于诸多原因时常会出现许多错别字、错位、乱码、死链接等现象,编辑应根据国家书刊出版质量要求,认真校对原稿,切实把差错率降低到最小。在审稿方式上,有的学者建议用连续审稿方式取代现行平行审稿方式,审稿内容首先在审稿人之间公开,在征得审稿人同意的情况下,审稿人姓名与审稿内容向作者公开,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网上公开式审稿制度[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