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网络科技文献中,博客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网络出版形式,这里我们仅仅以科技类博客为研究对象,介绍读者在利用专家博客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和若干特点,至于其他网络科技文献传播形式,比如主题论坛、讨论组、BBS等与科技类博客的利用有相似之处,因此在这里不做具体阐述。
博客是目前互联网传播技术中发展最迅速的应用之一,该词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博客是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因此亦称为“网络日志”,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交流观点、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形式[9]。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博客是对大众开放的网络传播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博客,将自己的观点、见解、想法等加工成内容资源,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来传播,尽情地展示自我、分享感受、参与交流,实现自助式的个人出版。博客给科技文献出版带来的契机在于许多专家学者可以通过博客将科研成果公之于众,让更多读者可以免费地获得这些文献。博客使用的“零进入门槛”给普通读者开博与作者进行开放式互动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博客更新的简易方便让博客传播信息在时效性上有了技术上的保证。博客赋予公众以平等的话语权,这对于科技成果在全社会的共享具有积极意义。博客是一种新型媒体,它让大众的参与变得简单易行,从而让科技出版具有更多的稿件来源。无论是精品博客经过编辑加工出版纸质图书,还是转换成数字化出版物进一步传播推广,抑或保持原来的网络化文献形式,博客都给科技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发表成果的机会。博客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其在传播上的辐射力远远超过了传统出版物。科学信息交流是人类生生不息的伟大事业,我们不能满足于某一类传媒“垄断”科技文献出版的现状,而是要大胆地利用一切合理的方式来传播科学信息,为人类科技事业的进步服务。
科技类博客利用的第一个特点是读者对于博客作者权威性和知名度的要求比较高。知名专家学者的博客在传播效率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得到更多关注和认同。名人博客在先天上具有传播优势,是由于博客这种新媒体缺乏编辑把关而导致内容鱼龙混杂这个事实决定的。由于博客缺乏有效的把关机制,没有专门机构对其内容进行审查核校,这就使得网络日志的内容显得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在这种情况下,受众会设法通过其他途径来判断博客内容的价值高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看博主(博客的作者)是不是某一领域的权威和专家。我们知道专家和权威作为知名人士,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精深造诣,而且一般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社会声誉和个人威望,所以他们的创作态度是非常审慎的,对于研究成果通过博客发布表现得非常严肃,能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此同时,专家权威的博客在内容风格上会具有深刻性,不像一般博客那么随意浅显,这就节省了读者在众多博客当中沙里淘金的时间。专家权威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博客内容可靠性和可信度的保证,读者选择他们的博客是符合情理的。可以说,以科技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博客,作者的知名度、内容的真实性、形式的规范化是其传播成功的关键。通过博客传播科学信息,与科技文献的其他出版形式相比,究其实质仅仅是信息渠道上存在差异,从内容上来说,科学性和规范性依然是传播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学术规范的目的在于通过公认的标准来统一传播者的表达方式,给不同个体互动交流创造共同的话语,提供基础性支持。如果某些概念任由各个研究者随意表述,势必会给其他研究者了解其成果进而切磋探讨造成障碍,这是有违学术交流的宗旨的。因此,学术博客虽然应该借助博客鲜活的形式来促进学者之间的互动沟通,但同时也必须提倡博主恪守学术规范,按照统一、公认的标准来发表研究成果。学术博客点击率集中在少数几个权威的现象虽然是自然趋势,但是对于学术新手的博客应该设法予以推广,否则博客在话语权分配上比较平等的优势就要大打折扣,违背了利用博客来传播科技文献的初衷。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学科的权威专家应该适当地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通过博客链接或者撰文推介的方式来促进后辈学者学术成果的传播。当然,这种做法也是利用了读者对于专家权威的信任,因此专家权威在推荐他人博客时一定要公正客观。另外,前辈学者对于学术新手的意见和建议要予以高度重视,尊重他们的发言权,对于他们的见解要慎重考虑,不能随便臧否或者不屑一顾。
科技类博客利用的第二个特点是读者对于学术博客的著作权归属问题非常重视。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时一个细节就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更多的纠纷。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未经著作权人同意,擅自将著作权人的博客作品转载、复制或者粘贴到其他网站;或者设置各类超链接引起著作权纷争;以及将博客作品非经作者本人同意任意用于商业目的等。所以学术博客的作者应该严格按照明文颁布的《著作权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文章中要详细注明引文出处,若全文属于转载则应说明来源,尽量减少可能导致的纠纷。博客的优势在于它的草根性和低门槛,这两个优点让博客传播可以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为精英和大众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博客的缺点正根源于它的随意性。博客随意性的一大表现就是大部分博客作者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很多博客内容属于转载却没有注明出处,这就给著作权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网络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最终必须依赖网民素质的提高和公民自觉自愿的配合,在目前情况下,学术博客传播领域应该形成树立良好风气,尊重别人的精神劳动,不论是作者引用别人的原创成果,还是读者阅读后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博客,都需要注明来源以方便查找和管理。这些最基本的细节性工作做好了,著作权管理成本就会大大下降,管理绩效也会明显上升。学术博客著作权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读者和作者权利意识的树立和巩固之外,还有就是要求政府管理部门给予高度重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政府主管部门对于网络传播的著作权问题应该给予充分关注。随着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知识信息通过网络来传播逐渐在科学信息交流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信息交流的健康发展有赖于良好外部环境的构建和维护,其中著作权保护工作到底效率如何关系甚大。不难想象,在著作权得不到合理保护的环境下,科技文献的网络出版事业的发展一定会受到严重阻碍。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在网络科技出版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为著作权保护工作提供法制和政策上的鼎力支持,从制度设计和安排上完善著作权保护的程序性规定,大力宣传知识产品保护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在全社会开展著作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有重点地打击一些违法行为以儆效尤等,这些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活动不可能依靠某个私人机构来完成,为了国家科技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管理部门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一职责。
科技类博客利用的第三个特点是目标读者集中为同一领域的科技或教育工作者。读者阅读学术博客的主要目的集中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使用目的相对比较单一。从传播效果来看,博客具有更新迅速、互动性强、出版成本低等相对优势,应该成为科技工作者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学术交流具有公益性质,对于学术交流的信息渠道科技工作者看重的评价因素主要是代价的低廉和速度的快捷。博客在这两个方面都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博客的写作和阅读都属于私人行为,不涉及第三方利益,而且作者发表作品本身就说明他愿意免费提供给公众阅读,这在无形中就省略了版权交易这个环节,读者只要可以上网就可以随意地阅读使用(当然,这种使用必须是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的目的,而不能为了商业目的);另一方面,博客的发表和更新由作者一人完成,减少许多中间环节,这样读者获取信息的速度就明显提高了。通过博客,科技成果可以在较大范围实现快速共享。学术博客由于专业性强的缘故,读者一般为本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这种使用的集中现象在博客传播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读者由于知识准备和兴趣偏好的缘故,对于行业之外的研究性文献视而不见是非常正常的,而同行之间互相关注彼此在科研事业上的进展也在情理之中。在传统出版中,科技类书刊面对的同样是比较集中的读者群,科技出版的一大特点就是专业性、针对性比较强。科技类博客作为学者个人负责的网络出版形式,应该考虑到阅读对象比较集中这种特点,在文字的表述、博客的订阅等方面利用读者专业背景相似的特征来提高传播效率。比如,通过同行之间的会议、同行之间的口耳相传来扩大博客的点击率等。博客内容更新之后可以及时通知订阅者浏览阅读,这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困难,读者如果是该领域的研究者就会比较固定地阅读同行的博客,及时通知方便了读者的信息获取。总之,读者的集中性决定了科技类博客可以采取某些措施来提高传播效率,扩大博客内容和博客作者在相关领域的影响。
博客这种新媒体在起初出现的时候并不是以传播科技信息为目的的,但是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在交流科学信息方面具有许多优势,所以利用博客传播科技文献网络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电子邮件、专业性论坛、讨论组、BBS等网络传播形式也同样可以用于网络科技文献的传播,提高科学信息交流的效率,促进科技事业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总之,网络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改变了科技出版的既有范式,许多前所未有的信息渠道被大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科技信息网络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融合化、差异化、互补化将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新的传播环境,利用更好的新方式提升科学信息交流的效率。同时,由于读者利用网络科技文献也会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所以网络出版商应该认真研究读者行为的变化,目的明确地进行信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促进网络科技出版事业的发展。无论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如何变化,科技文献网络出版的最终目的是被读者利用。一切以读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出版商经营获胜的关键。只有以读者为本、以读者需求为转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1]罗紫初,严萍,田丽.利用网上文献促进科技发展——我国网上科技文献利用情况调查(之一)[J].图书情报工作,2006(4):65(www.xing528.com)
[2]网络科技期刊以发表科技类论文为主要功能定位的,所以讨论读者对网络期刊内容的特殊需求,即就是探讨读者对于发表在期刊上的科技类论文的要求。
[3]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5-66
[4]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441-445
[5]李嘉,刘淑华,傅晓琴.科技期刊的网络营销[J].编辑学报.2004(1):59
[6]叶佩珍.网络数据库评价标准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8):9
[7]叶佩珍.网络数据库评价标准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8):9
[8]赵晓华,方松.用户友好性设计.http://www2.ccw.com.cn/1996/ 41/145290.shtml(访问时间:2007-12-20)
[9]周海英.“博客”的传播学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7): 1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