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之一是按需生产。只要读者需要,作者愿意创造,就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网络公之于众。这使自助出版具有了现实操作的可能。面对海量的内容资源,读者进行品鉴评价、沙里淘金,用手中的鼠标进行投票,让优秀作者和作品脱颖而出。至于文献传播的途径,只要是信息传播的渠道都可以加以运用。网络科技文献出版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仅仅从科技文献内容资源分享、知识信息广为传播的角度来看,很多网络传播的方式都可以看做是网络科技文献的出版形式。换言之,科技文献网络出版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比如在知名学者的博客中有关于学术研究成果的介绍性文章,论坛中部分网民发表的有学术价值的帖子等,都可以视为网络科技文献的“出版”。从媒介发展的趋势来看,各种媒介之间有着互相交叉、互相融合的趋势,单一地依靠一种媒介来传播知识信息在未来社会将是非主流,而整合各种媒介的优势、强强联合将成为未来传媒发展的方向。简言之,同一内容资源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组合、优化来运作以求提高传播效率。网络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它提供的是信息沟通的新渠道。如何让读者以最小的交易成本获取最多的、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识信息是网络出版商应该努力的方向。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胆借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网络传播形式来传播文献资源,实现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交叉融合。例如,博客集成了作者自己创作内容资源和网络日志这种新型传播方式。它利用了读者对于其他网民私人信息的好奇来扩大传播的范围和受众数量,追求传播效果的极大化。因此,通过博客发表学术成果在未来会成为不少科技工作者的选择。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较为固定关注某一领域专家学者的博客以获取相关的科技信息,是一种成本低廉而效果良好的信息获取路径。而对于出版机构来说,适时地出版某些专家博客中的部分内容也是科技出版领域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总之,博客为科技文献的网络传播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目前,国内外对于网络期刊、电子图书和网络数据库之外的其他科技文献网络出版形式的重视程度不够。比如专家学者的博客通常只被一些熟悉作者的同行读者关注,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博客没有实行实名制也对传播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网络上99%的博客,没人知道博主身份,信息内容真伪难辨,良莠不齐。而同时众多社会“精英”(包括专家学者、科技权威等人)的博客,虽然思想、见解、观点品质不凡,但也被那99%的匿名博客淹没了。事实上,这些精英的博客对社会而言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因此,应该设法解决读者有限理性与博客品质辨识难度增大之间的矛盾,运用博客这种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来为科学信息交流事业服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学术研究具有为全人类服务的公益性质,科研成果应该在全社会实现快速共享,应该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目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和谐文化的建设必然要求科技文献的开放共享。胡锦涛同志提出和谐社会建设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思想,具体到网络科技文献的出版和利用上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提供的交流平台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共享,从而推动科研工作的进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www.xing528.com)
从目前情况来看,除了专家学者的学术博客之外,有些论坛、讨论组中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帖子也可以看做是网络科技文献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的角度来说,通过论坛来发表学术见解并与同行探讨切磋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目前,这种论坛还处于发展阶段,尤其是知名度和参与人数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由某些知名学者来牵头,以提高论坛人气和帖子的质量。网络运营商应该做好品牌和声誉打造、维护的工作,力争使论坛具有较好的公众形象,想方设法提高网友的参与热情。论坛中的文章往往质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许多价值高低不等的信息混在一起,如何从混沌状态中分出秩序条理,为读者寻找有价值的科技文献提供导航作用,是网络编辑和网站经营者应该设法解决的问题。网络运营商应该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同时入手,提高网站页面与用户的亲和力,同时又要在知识表现方面下功夫,为读者迅速地查询到符合需要的信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网络信息资源的科学组织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它的有效解决依赖于出版商、传播者和受众以及管理部门的协同努力。如何挖掘有效的传播形式来促进网络科学信息的传播效率,如何利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来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是未来的网络出版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网络为科学信息交流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设法利用好这一信息载体,提高工作生活的品质是人类的普遍追求。从科技伦理的角度来说,技术发展应该以人为本。网络科技文献出版要大胆利用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使用各种有效的渠道来促进科学信息交流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整个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