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科技数据库是指信息服务机构通过对科技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和组织,将有机组织的科技信息资源集中提供给用户的数据管理模式。根据服务内容的差异,网络科技数据库可以分为提供全文信息检索功能的全文数据库,以及提供目录、索引、文摘、目次等综合性书目信息检索的数据库等。从出版角度来看,全文数据库可以提供文献全文而非文献线索信息,方便读者全面获取信息资源,因此受到了信息检索界和网络出版商的高度重视。
网络科技数据库的全文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文链接服务(Link to Full-text)和全文(文献)传递服务(DocumentDelivery)。全文传递服务一般是在读者提出了订制要求之后,信息服务商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最新文献资料,有时也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提供印刷版文献资料。全文链接服务是一种担任中介职责的间接性信息服务,它提供的是联结读者和信息提供者的中转性服务,让读者通过它可以和信息提供者进行互动沟通。(www.xing528.com)
网络科技数据库应该给读者提供最新的、符合阅读要求的科技文献。所以,网络出版商应该设法获取最新的科技论文,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组织、优化整合,然后再提供给用户。网络科技数据库更新的速度较快,一般会根据科研活动的深入而不断更新,这符合文献资源发展的规律,对于科技工作者了解最前沿的科技信息有较好的支持作用。从内容范围的角度来看,大型网络科技数据库除了提供不断更新的科技类论文和学术报告之外,年鉴、手册、百科全书等工具书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来获取,这些对于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都是大有助益的。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学术成果应该为全人类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科技数据库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对于目前的网络出版商来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去努力,因为他们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盈利模式来抵偿成本,所以只能对部分文献资源实现自由获取,而且这种免费的信息资源通常是具有一定时滞性。
为了促进网络科技数据库出版事业的发展,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对数字出版业发展作出了战略性的部署,采取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举措。具体来说,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规划在“十一五”时期出版业要抓好五大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出版业的数字化水平,目前这五大工程已经进入立项可行性论证阶段。这五大工程包括:第一个工程是中华字库工程,推进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传播和数字化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总署将主导自主研发建立完整的中华汉字系统,实施中华字库工程。第二个工程,国家数字负荷出版系统研发工程,这是新闻出版实现数字化的支柱工程,以实现一种信息多种传播信息处理,出版发行能够在一个系统里面完成。计划要在“十一五”期间研发出负荷出版系统,通过接纳各种信息在系统内进行编辑加工,然后进行多媒体传播。我们的负荷出版系统是多功能的,既可以出书也可以出版杂志、报纸,还可以出版游戏、卡通、动漫,在系统内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形态,通过多种多样的形态来出版,这个研发系统就是解决这样一个技术的支撑系统,是出版硬件创新的一个关键。第三个工程,中国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就是尽最大的可能,把历史和现代所积累的所有知识建设成一个总汇性的数据库,实现有效的存储和有效的使用。第四个工程,中华古籍全国书出版工程。因为现有的保存方式,对古籍保存的效果不理想,古籍使用不方便,研究也很不方便,也不利于古籍的传播。因此通过数字化保存古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这也是国家的文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五个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在互联网的时代,由于网络的易传播性和网络文献易复制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更易遭到侵害。规范使用,不仅要依靠新闻出版版权管理部门的加强和公民版权意识的提高,也需要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应用于数字内容的保护,电子政务中的安全,企业内重要的文档等领域,已成为近几年信息安全的重要方向。我们在当前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数字版权保护核心技术,重点突破DRM系统的体系结构,数字内容加密,身份证识别,密钥管理,数字权力转移,数字版权描述、数字内容交易和数字内容使用的审核技术,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发展,扩大相关专利技术的研究,加强自有知识产权,同时还需要扩大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应用软件及应用领域。目前,正在积极地推动和开展这五项工程的立项和实施工作。[8]这五项工程的成功实施毫无疑问会大大加快我国网络科技数据库和其他网络出版事业的发展速度,为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加快科技文化事业的进步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