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科技文献出版不受时空限制

网络科技文献出版不受时空限制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科技文献的出版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它的发展方向必然也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类的知识信息共享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从产业的归属来看,网络科技文献出版事业应当属于内容产业。目前,国内外出版业同仁正在共同努力将中国科技文献的内容资源数字化,利用互联网让我国的科技成果走向世界、造福全球,实现国际间的交流共享。

网络科技文献出版不受时空限制

2.3.4 网络科技文献出版不受时空限制

因特网的发展将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村落,人们只要轻点鼠标便可以在瞬间联通整个世界,时间和空间不再是人类交流的障碍和束缚,反而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网络科技文献的出版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它的发展方向必然也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类的知识信息共享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因特网作为开放性的技术平台,人们通过它可以自由地获取符合需要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发布和转载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这大大地提高了人们信息沟通的自由度,为个人更好地获取信息和个性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科技文献同样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迅速获取或者发布,发达的网络不仅给人们利用和传播科技文献提供了更多可能,而且是出版产业国际化的动力。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信息传播,更加积极地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网络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借助这座桥梁人们信息交流和共享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网络作为成本低廉的信息沟通渠道,让每个掌握使用技巧的人都可以利用它来获取和发布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是“上帝赐予穷人最佳的礼物”,它打破了财富、等级等外界因素对信息交流的限制,让草根阶层拥有了平等的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权利,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填平昔日横亘于贫富阶层之间的信息鸿沟,冲破经济和政治地位不等造成的种种藩篱,让寻常百姓获得公平的信息权利。正是这种技术进步的助推,使得包括科技出版在内的传播事业出现了崭新的气象,知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再囿于时空的局限,变得更加迅捷而有效。

从产业的归属来看,网络科技文献出版事业应当属于内容产业。所谓内容产业,是指以数字化为技术手段和主要特征,通过数字化手段和方式向需求者提供各种资源与内容服务的新型产业。内容产业是以技术为依托,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内容产业是伴随着数字化传播时代的到来而发展起来的。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促使出版资源的相互转化更加便捷。互联网、手机等网络通讯工具的出现,为文献传播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多的读者已经开始习惯数字阅读方式,网络出版物正在走向普罗大众。可以说,基于数字和网络等技术的出版方式的变革使出版产业面临着一场大革命。其中超越时空界限,与国外同行合作来共同深入挖掘出版资源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内容产业提法本身就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顾名思义只要是以内容资源的开发为核心,以创意推广为主要对象的生产销售行为都可以纳入内容产业的范畴,这个的含义无疑为网络出版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多彩多姿、富丽堂皇的画卷。

从技术支持的角度来说,网络使得科技文献的出版和传播超越时空局限,“四海一家”不再是虚幻的梦想,个人和组织可以自由地获取和发布信息。从文化事业发展方向来看,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出版传播已经具备可行性,而且文化的国际交流也是各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建立和谐文化就是要在思想文化方面“以和为贵”,既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又大力输出中华文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通过交流来互通有无、博采众长,促进我国科技文化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网络科技文献的出版正在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许多大型的科技类出版集团比如科学出版集团就正在努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等行业盛会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大力发展国际合作出版,实现内容资源的互通有无。比如,科学出版社积极与施普林格、艾尔斯威尔克鲁威尔等国际上知名的大型科技出版集团合作出版,进行版权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另外,国内其他网络出版机构也正在加大与国外出版机构的合作力度,国际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www.xing528.com)

从国际合作的角度来说,中外出版机构合作出版网络科技文献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原因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事业发展的水平和结构上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彼此之间需要学习、借鉴对方的研究成果以为己所用,因此合作出版、版权贸易成为科技文化交流的必需。目前,国内外出版业同仁正在共同努力将中国科技文献的内容资源数字化,利用互联网让我国的科技成果走向世界、造福全球,实现国际间的交流共享。不妨以传统出版物中的期刊为例。众所周知,中文期刊有着优质的内容资源,是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之一。目前,我国大约有9 000多种传统期刊,其中科技专业类期刊6 000多种,人文大众类期刊不到3 000种,这些期刊通过网络渠道出版,可以让全世界的华文读者受益。目前,这些期刊的主要读者对象包括海外华人、海外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以及世界各地的中小学等。随着国际出版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完善,我国的科技文献资源将借助国际合作的机会,将优秀的内容译成多种文字版本,进入欧美主流市场,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走向西方。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历朝统治者非常重视文治教化事业,数千年来积累的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传统出版企业经过苦心经营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和编校经验,现代出版工作者应该通过网络出版的形式将祖国的科技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璀璨的智慧之灯照亮全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步,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地位会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而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网络出版作为未来出版产业发展的方向,应该利用这个历史性的机遇来实现自身的蜕变,依托网络平台将中华文化最精粹雅致的一面展现给世人,为提升我国的文化地位作应有的贡献。

在中国出版业规划走出国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出版机构也瞄准了国内市场,希望通过它们的商业品牌和管理优势进入中国这个巨大的阅读市场。国外出版机构进入中国主要采取品牌授权或者版权授权的方式,非常注重知识产权在合作出版中盈利潜力的开发。目前,中外出版机构合作出版网络科技文献已经成为业界发展的一个潮流,中外出版界的合作为科技文献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使得科技文献资源可以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与利用,从而缩小了中外在科研事业上的差距,有利于人类科学信息的交流和科技事业的进步。网络技术的进步为网络出版的国际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大大地降低了中外合作出版的难度和成本。通过即时的网络交流,中外出版机构可以迅速地实现设计、生产、定价、销售、宣传等环节的合作,从而实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出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的共享。语言文字方面的差异、科技发展程度的不同产生了交流沟通的需要,这是中外合作出版这一话语结构的逻辑起点。中国的网络出版机构走向国际,利用国外资本、开发国际市场、进行版权贸易、实现合作出版等都是网络出版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可以预见,科技出版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之后,必然具有更加远大的发展前景,实现了蜕变的科技出版会给整个人类的科学信息交流事业带来新的契机。只要善于沟通和创新,网络出版的各种优势都可以在网络科技文献出版中得到良好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