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Sciences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化学科、系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炼铁厂建立的化学学堂。1896年并入湖北自强学堂的格致门,后改为化学门。191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成立,设数学理化部。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组建,正式定名为武汉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53年全国进行院校调整,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化学系并入武汉大学化学系。2001年1月,在原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原湖北医科大学合并后,新武汉大学对院系进行学科归并,建成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简称化学学院)。
武汉大学化学系建系以来,著名化学家王星拱、邬保良、徐贤恭、陶延桥、张资珙、叶峤、钟兴厚、袁积诚、邹尧云、王以德等教授和曾昭抡院士曾先后在化学系任教,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学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化学学院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化学专业人才和优秀的科技和企业领导骨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有十二位是武汉大学化学学院的毕业生或教师,其中:曾昭抡、柯俊、彭少逸、陈荣悌、查全性、王佛松、游效曾、江元生、钱保功和卓仁禧等十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梁骏吾和张高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化学学院下设四个教学单位: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应用化学系和学院实验中心,承担全校有关专业的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学院本科生教育设四年制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199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武汉大学化学专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每年招收60~90名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专业方向覆盖5个二级学科,以及与生命、材料、物理等学科交叉的新方向,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自由选择,不断拓宽研究领域。
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工196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教授59人,副教授53人。
物理化学课程主讲教师汪存信教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2003年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大学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课程均经过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名牌课程建设。在2002年度的评审中,大学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课程被评为优秀课程。(www.xing528.com)
1978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批准武汉大学化学学院五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七个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现在,化学专业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五个二级学科。化学生物学、材料化学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学为硕士学位授予点。近年,每年约招收230名本科生、130名硕士研究生、100名博士研究生。从1985年设立化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接受国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学院接受校外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和来自各国的留学生。
化学学院拥有国家教育部生物医用高分子重点实验室和世界银行贷款重点项目:稀土元素分析及生物电分析化学和电化学重点实验室。有国家重点学科点:分析化学;湖北省重点学科点:有机化学。有国家计量论证合格单位:分析测试中心。1998年、1999年,国家教育部先后批准在化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和电化学三个学科设特聘教授岗位。
化学学院形成和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已涉及国防、能源、生命和新材料等领域,承担有“973”、“863“、“攀登”等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推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98年,学院与日本大阪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本科生交流培养关系,学院每年选送在读本科生进行联合培养。
2001年,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大连化物所、上海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组建联合教育基地,每年选送10%左右的毕业班学生赴中国科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毕业论文工作,以增强本科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训练。他们将作为本科—硕士连读生在科学院或化学学院继续深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