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复读生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下列内容是我在咨询指导活动中收集起来的部分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代表了复读生在复读过程中所担心的问题,现将这些问题解答提供给大家参考。
每天埋头苦干,却无效率,好像什么也没有学进去,苦恼!弱科虽然天天补,但却无什么进展,着急!眼看高考即将来临,却不知所措,每天都自我鼓励,自我安慰,但却总觉得心情消沉,提不起精神来。为什么?
答:你的问题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每天埋头苦干,却无效率”这说明你是一个很刻苦的同学。刻苦是一个态度问题,但学习效率是一个能力问题。你学习了没有效率,说明你的方法要改进。现在我们面对的高考,需要准备的内容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知识层面,即你知道什么,在高考中,你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你还必须掌握其中的规律,知道怎样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就是能力层面的问题了。尤其是新课标的实施,更凸显出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很多人总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停留在知识层面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死书、死读书,结果考试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我们现在学习时,仅有一个好的态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学习。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时,他们整天忙忙碌碌,一天忙下来,却不知收获了什么。这种人对待学习时,只知道完成了任务多少,去没有去考虑我们收获了多少。学习的过程不是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是收获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如果你完成了再多的任务,却没有什么收获,那只能说明你做了一些无用功,付出了精力和时间,弄疲劳了身体,换得了一个“我是在学习”的心理平衡。
第二个问题:“弱科天天补,却无什么进展”。你弱科的存在,首先,说明你这门学科的第一层面,即知识体系没有构建好,如果是文科类的,说明你对教材的阅读理解归纳不够,如果是理科类的,你对知识原理的理解、规律的把握不够。其次,你对学习这门弱科可能没有完整的补习计划,以及相应的措施,最好参照一下别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多与老师商量请教。曾有一位同学,第一年英语高考只考了16分,他来复读时,不知道怎样学英语,我告诉他一个傻瓜方法,多问老师和同学,什么都可以问,他果然去做了,一个半月后我问他英语学习有没有进展,他说有很大进展,现在知道怎样学习了。他的英语老师也向我诉苦:这个学生太烦了,一进门就是问题,怕了他。高考中,他的英语得了78分。再次,你对这门学科信心不足,也可能存在恐惧心理。如果信心不足,会影响你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发挥。
第三个问题:你说“每天都自我鼓励,却心情消沉,提不起精神来”。你每天鼓励的时候,可能没有把你的鼓励和你远大的人生目标结合起来,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想想你这一生的远大理想,在你头脑中描绘你将来的蓝图,并且好好地享受一下你实现蓝图的那种感受,你的心情也不一样了。另外,可能你的意志比较薄弱,在行动时不能持之以恒,容易半途而废。
每天早自习都昏昏欲睡,上午一、二节课也精神不好,注意力总不能集中,特别是自习课上。
答:这种现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可能是你的生物钟倒错,你的生物节律被打破。主要是你喜欢在晚上学习,经常熬夜,把自己的兴奋点调到了晚上,结果造成白天疲劳。第二是由于长期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疲劳,请看前面相关章节内容。第三是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对自己的精力有影响。
由于学习压力大,易导致失眠,该如何面对此种情况?可能通过哪些途径使之改善?若遇到失眠时,如何使自己转入睡眠状态?
答:对复读生来说,压力是一个很普遍现象,几乎每位学生都会觉得学习有压力。随着高考的临近,这种压力也越来越大,而随着压力产生的种种问题也就成为困扰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心理问题。
(一)首先我们看看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外在因素
(1)来自学业的压力。
学业压力无疑是复读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复读学校以后,学习负担加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一急转弯时期,感到压力很大。尤其是部分弱科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底子薄,心理压力就更大。
(2)来自考试的压力。个案一:学生梅某平时上课注意听讲,学习成绩中上等,且一直稳定,但是一遇到重要考试就非常紧张,考试前吃不好睡不香,经常生病,心律紊乱,考试时更加紧张,拿到试卷便思维迟钝,半天进入不了状态,平时得心应手的题目,一下子答不出来,甚至一片空白。
(3)来自同学的竞争压力。个案二:学生刘某学习成绩很好,平时测验总是名列前茅,但她却十分担心别的同学超过她,整天争分夺秒地学习,从不玩,也不歇一会儿。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且时时害怕别人超过自己,焦虑过度,渐渐地,思想不集中,不能正常思维,满脑子是问号:“有人超过自己怎么办?”久而久之,一个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发展到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问题生。
(4)来自家庭的压力。个案三:学生李某在心理咨询中说到,我的家庭十分拮据,父母挣钱很艰难,但他们都极力支持我读书,并说只要我考得上大学,愿意倾家荡产,贷款也要供我读书。每次回到家里,家里不管有多么繁忙,他们也不让我做家务,因为我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孩子,可哪里知道,在这“幸福”里,我背负了多么沉重的心理压力,我怕考试,我怕自己成绩考差了,对不住全家人。
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是必要的,但做得过分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适得其反,增加无形的压力。
2.个人因素
学业、考试等方面对学习固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在同样的压力下,个人所感受到的压力程度却不同,有的甚至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是与个人的个性特质有关。例如个人追求成就目标要求过高,或自我概念不清。
适度的压力能使人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活跃思维能力,增强反应速度,对人是有益的,产生正面效应。如果完全没有压力,身心处于一种松散或不紧张状态,个人的潜力就无法发挥。然而压力过大,便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高登·斯多克斯说过:“80%的学习困难与压力有关。解除那个压力,你就能解决那些困难。”如学习压力可以造成心理与情绪困扰:焦虑、紧张、不安、沮丧、烦闷、易怒、耳鸣、心悸、肠胃不好,以及失眠多梦等。
(二)要改变自己的睡眠状态,首先必须舒缓压力。
1.客观冷静分析。学习遇到压力之后,应当对压力情境进行分析,这个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压力来源的分析。仔细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压力的,是外在因素,抑或是个人的因素。了解压力的来源,既可采取对策,也可舒缓情绪方面的反应。如感到考试对自己的压力,是来自于个人,就要对考试后的好坏成绩作充分的估计,作最坏的打算,向最好方面努力,这样压力就自然会得到缓解。另一方面是对压力后果的分析,如自己目前的失眠就是因为压力过大而造成的。
2.合理利用时间,学会科学用脑。有时感到压力大往往是由于没有把时间安排好,搞好时间管理是一种降低压力的好办法。首先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计划可大可小,大到整个学期,每个学科;小到每星期,每单元,这样便于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讲究用脑卫生,注重劳逸结合。另外每学一个新的内容,都要及时掌握,及时巩固。前一天预习新课:当天回顾所学内容;一周小结复习,单元测验前复习巩固;期中、期末考试前系统复习,这样从预习到考试,一遍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就不会感到压力太大,无形中减轻了焦虑程度,考试也能应付自如。
3.克服考试紧张心理。首先要正确地对待考试。考前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坚持有规律的生活,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学会自我暗示,经常提醒自己:“我会考好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形成正确的应考心态。进入考场后,可以看看窗外的风景或闭目养神,转移大脑的兴奋灶,试卷发下来以后,万一出现一片空白的现象,一定不要过于紧张,合上试卷做几次深呼吸,使自己尽快平静下来。
4.多与家长沟通情感。首先要理解家长对自己严要求的不同心情: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二是攀比心理;三是家庭经济来源不易,希望投有所获,等等。针对这些心理,做子女的要作认真分析,自己既要努力学习,尽力而为之,又要把自己的学习真实情况与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认可,切忌只报喜不报忧,甚至弄虚作假,避免家长产生期望过高的心理。对于家长向自己提出的过高要求,自己近期的确无法达到的,需要以后再努力的,先要向家长说明情况,得到家长的谅解,切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地一味盲干。总之,多与家长沟通情感,交流思想,不仅可以减轻学业上的压力,而且可以给自己的学习带来动力。
(三)改变睡眠状况的几种方法。
在前面介绍了武汉大学丁成标教授常用的自我催眠法,可作参考,除此以外,下面介绍的七种简单的催眠方法,目的是尽快使自己的大脑迅速进入抑制状态,供大家参考。
1.寻根溯源法
如果你连续几夜都睡不着,不妨在闲暇时认真考虑一下睡不着的原因,是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心理因素,如情绪紧张,心情抑郁,兴奋异常,悲愤万分;害怕黑夜,失眠恐惧。
②环境因素:改换了房间或床铺,噪音、强光、寒冷、炎热及跳蚤、臭虫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③梦的影响,难以入睡。
④疾病因素:各种躯体疾病妨碍睡眠。找出原因后,订出具体方案,没有必要去想它了。
2.欲擒故纵法
长时间睡不着往往使人心烦意乱,有时越想马上睡着越睡不着,辗转反侧,无可奈何。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想:我现在不需要睡,只需要安安静静地躺一会儿。这种念头可能会使你紧张烦躁的情绪松弛下来;或干脆下床去走一走,干一点无关紧要的事,以转移“睡不着”的注意力。
3.表象制胜法
这是国外精神科医生向失眠者推荐的一种方法。它要求失眠者专心致志地考虑愉快的场面或称心如意的事情。这些场面和事情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美好的设想,目的是为了诱发自己的喜悦情绪,在乐观的心理状态下往往可以美滋滋地入睡。
4.数数呼吸法
深呼吸是治愈失眠较好的方法之一。呼吸时要排除一切杂念,特别是必须忘掉睡眠的要求,一心一意地深呼吸,全神贯注地数数,进行5~10分钟后,会自然地把兴奋的神经平静下来,不知不觉地进入梦乡。
5.杯水安眠法(www.xing528.com)
有时候,睡不着的原因是肚子饿。解决的最好方法是往肚子里填点什么东西。建议喝杯温水,喝了水之后,既可使胃感到安静,又不会使神经兴奋。如果太饿,也可以吃少量弱刺激的食物。
6.双眼微睁法
入睡困难时,可以使双眼微睁,注视弱光处,坚持5~10分钟,通常可以使自己入眠。
有时候因为想得太多,心里很难平静;没有学习动力,有时候想想自己的未来和人生目标,自己也会信心百倍,同样也坚信自己一定能胜利,可是考试一考砸,总觉得自己那是自负,不知道如何坚持好好学习。我觉得自己很少坚持将一件事坚持到底,特别是学习,我该如何让自己坚持下去?
答:从你提出的问题来看,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是自信还是自负,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是建立在一个个成功的基础之上的,自信是自己实际能力的反映。自负,往往是拿自己的长处去与别人的短处相比,只知道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你可以根据这些看看你是自信还是自负;第二,考试一考砸,自己的信心没有了。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即使再考砸,他也会相信自己最终会取得成功的,一次小小的考试砸了,你就失去了信心,这说明你不是真正的自信,内心可能很自卑。第三,意志薄弱,这是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区别。一个意志不坚强的人,办事容易半途而废,托马斯·爱迪生说过:“很多生活中的失败者,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时,距离成功是多么近。”意志是经过磨练而变得坚强的,当你把自己的一次次考试或其他的挫折当成是磨练自己意志的时候,你会很好地珍惜这些机会,不再把这些机会当成是痛苦,当你经受了这些磨练的时候,你的意志也变得坚强了。
我平时测试都是很好,解题方法有很多,做题也很快,难度再大,我都能很快地找到最好的方法解决它。可为什么我的考试成绩越是大型考试越低?难道我心理有问题吗?
答:你越是大型考试成绩越低,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应试心态的问题。越是重要的考试,对你前途的影响越大,你的注意力会过度集中在对考试结果的担忧上,担心考试目标不能达到会对自己的前途带来什么不利影响,从而产生了一种应试紧张焦虑心理。这种心理容易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影响你的思维能力。在正常的情绪状态下,人们在考试情境中的注意对象是试卷上的试题,但当人处在过度焦虑状态之中时,就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试卷上,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注意力分散在各种各样的担心和多余的动作上,同时干扰了思维和回忆过程: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考试中,自己头脑昏昏沉沉,记忆库中储存的信息出现混乱,该提取的信息提不出来,思维活动陷入混乱和凝固状态,造成答题错误。其次是应试技能问题。在考试中自己运用应试的策略和技巧不当,自己真正的实力发挥不出来。建议对考试的认识上,要把考试当作是对自己已有知识和才能的一种检验,是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一次挑战,是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应试策略和技能参阅前面相关章节内容)。
有时候我在做题目时,会因一个知识点还没有做完,又想到另一个知识点,但对那个知识点又不太熟悉,便想去翻书查资料,这时又会停下笔来思考另一个问题,反反复复,造成心理极度矛盾,请问如何抉择呢?
答:我们在学习时,在一个单位的学习时间内必须要有具体而明确的学习任务,这个学习任务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自己会担心完不成任务而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很多人在制定学习任务时,由于把任务制定太大,往往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所以在思考怎样完成任务时沉不下心来,总是想着后面还有好多任务没有完成,不知不觉中就在自己没有完成前面的任务时又去接触后面的任务了。你大概就是这种状况。建议你在学习时一定要有计划,在计划的每个阶段必须要有明确的任务,且一定要按自己的计划行动。这样你才可能有条不紊地学习。每个具体的任务完成之后,你都会有一种成就感。从你的性格看,你的性格可能在果断性方面有待加强。
上课还是不想听讲,下课后又要问别人不懂的题目,自习课不知道该干什么,像什么都懂了,可考试时什么又记不起来。
答:这反映了你的一种浮躁、焦虑心态。这种心态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影响了你的思维过程,其成因与心理压力过大有关。
建议:强化自己的人生目标,相信自己完全能达到这个目标,同时考虑到要达到这个目标是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己目前就是在达到目标途中遇到的困难,并相信自己能闯过这道关。在具体安排上,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具体的任务。如听课,在课前你必须预习,弄清这一节课老师要讲哪些内容,自己在这些内容中的哪些知识点上不是很清楚,自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与老师有何差异,用笔在这些知识点的旁边写是出几个问题,给自己明确规定:这一节课上一定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这样自己带着悬念去听课,听完课后,再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构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自习课上)再辅以一定量的解题训练,反思自己对自己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自己取得的收获进行祝贺。如果你这样做了,你所说的那些现象就不存在了。
复读付出了那么多,也尽了全力,要是一不小心今年高考考差了,那该怎么办?
答:这种想法反映了你对结果的一种担忧心理。在结果没有出现之前,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心理,只是这种心理反应的程度有所不同,对人的影响也不一样。自信的人,一旦自己的目标确定之后,他相信自己有能力且一定会达到自己的目标,达到目标只是一个时间迟早的问题,所以,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怎样做好每一步的细节上。但不自信的人,一旦自己的目标确定之后,由于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不是很自信,所以往往担心如果达不到目标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影响,他的注意力一般集中在对结果的担忧上。从你的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你内心存在着一丝自卑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你首先要培养自信心,我想你的人生目标一定很远大,很清晰,如果你相信自己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做好自己的每一步上,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了,目标的实现那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你就没有这种担忧心理了。同时,我们要明白:通向成功的道路从来不会是平坦笔直的,你会遇到无数难以想象、难以忍受的困难、坎坷和艰辛,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忍的性格是不可能收获成功的。成功的鲜花只会向意志坚强的人绽放。你目前的这种想法,也证明了你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将来要成一番大事,走精英之路,就必须寻找各种场合进行磨练,让你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强。现在,就是磨练你意志力的时候,如果你闯过了这一关,将来你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应该珍惜这个机会,不要把目光仅仅停留在眼前的小小失误上。
每次做数学试卷时,把前面几道选择题做完后,大脑就开始出现看过的电视剧中的情节,或书中的内容,直到考试结束,无论怎样提醒自己不要去想这些,可仍然毫无作用。我该怎样去做呢?
答:数学可能是你较弱的一门学科,你在学习数学上有点困难,缺乏自信,学习数学时消极心态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每当你学习数学,尤其是数学考试等难度较大的时候,潜意识里对数学信息往往进行排斥,或拒绝接收,或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令你愉快轻松的信息,如你说的电视剧中的情节或书中的内容。时间久了,数学、电视剧的情节、书中的内容这些本不相关联的东西在大脑中构成了一定的反射链接,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要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建议运用“停——转”法,所谓“停”:就是当你的头脑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时,立马停下来,转向自己喜欢的内容上。如你数学考试、或数学练习时,你头脑中出现了这种情况,你马上命令自己停止这种思维,转向数学上来,并想象自己在数学上有多大进步,数学对自己将来的人生理想有多大的帮助,我很喜欢数学,我一定会把这些数学题解出来等内容上。这种训练要坚持下去。
我上课精力总不能集中,几乎每时每刻做作业的同时都在走神,效率极低,而且总是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很寂寞,且产生极强的厌学情绪,怎样才能排遣这种抑郁的心情、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呢?
答:我们前面说过,作为复读生,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每个人内心的压力都比较大。心理研究告诉我们:适度的压力是动力,可过度的压力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焦虑浮躁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人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特别是上课的时候反应最强烈。因为复读生上课的时间太长,每天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一节课接一节课,中途几乎又没有休息,加上我们又没有科学地用脑,大脑始终处于一种高负荷、长时间的运行状态,因此,你不可能每节课都保持在高度的注意程度上,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效率有时不高、听课时有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是很正常的。因为大脑毕竟还是一种生物构成,它有自己的生物节律,应该有松有弛,同时也要有充足及时的能量保证。第二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这说明你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了与他人的交流。学习过程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每个人每天都在和那些数字、符号打交道,这种交流远离了情感,使人内心备感压抑,而青少年是一个充满了幻想、生活多彩的时代,尤其是复读生,没有了歌声,没有了笑语,教室内的气氛是那样的凝重,孤独、寂寞是很自然的了。所以,我们要加强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有人说,把你的痛苦说出来,你就减轻了一半,如果我们学会和同学交流宣泄,我们会感觉到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也不孤独寂寞了。
考试时心里总是害怕时间不够。老师讲的问题上课听得很清楚,但自己做练习时就不会了。怎样避免非知识性的错误?如:明明知道选A,却偏偏选了B。作业量太大,总是不能完成任务,怎么办?
答:这位同学一下子提出了四个问题。
首先我来谈谈第一个问题,“考试时心里总是害怕时间不够”,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你平时做题时,可能力求精确,或对试卷内容不是很熟练,或很早就养成了一种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常常有做不完试卷的现象,所以在重大的考试中,很害怕自己和平时一样不能做完试卷。另一方面,你的应试策略和技巧不当,往往有前松后紧、或没有养成对试卷答题速度做整体安排的习惯。这就需要你平时有意识地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通过训练,提高你的解题速度和答题时间安排。
第二个问题,老师讲的问题自己听得很清楚,但自己做题时就不会了,这说明你在听老师讲解时,只掌握了这个知识层面的内容,缺乏将这些知识的归纳整理、掌握其原理和规律,这就是能力方面的要求,在现代考试中,第二个层面比第一个层面更为重要,我们如果归纳掌握了这个内容的原理和规律,才可能解出一道道难题,所谓解题,就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
第三个问题,怎样避免非知识性的错误,从你所举的例子来看,你对自己还是不太自信,选准了A你却又去选B,这本身就说明你对自己的选择有怀疑,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第四个问题,作业量太大,总不能完成。在复读期间,特别是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中,老师布置的题量很大,如果一个学生想把这些题全部做完,24小时都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内容有所取舍,选取那些自己觉得做后有收获的题,特别是经典题来做,过难过易的题都不必去做了。
我们班主任非常尽职尽责,每天很早来,很晚走,我非常感动,可他常要我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相信他,认真去按他的要求做,完全放弃了自己原来学习惯有的方法,可效果很差,我感觉什么也没有得到,两次模拟考试居然连重点线也没过,可以前我都是过重点线二十多分呢!第二轮复习很茫然,我该何去何从?
答:你很幸运遇到这样认真负责的班主任,我确实为你感到高兴。但班主任要求你改变你原有的学习方法,可能他认为那种方法如果用好了,效果会更佳。但在学习方法方面,你必须注意:学习方法只有不同之分,并无好坏之别。一般来说,人们一旦形成了某种特定的学习方法,今后再改变的可能性不大。某种学习方式对这个人行之有效,但对另一个人来说,就可能完全无效,不同的学科其复习方法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临考前的复习过程中,各科任课老师向你介绍了不同的复习方法,许多优秀的学生也会向你介绍一些好的复习方法,报刊媒体也不时介绍经验,而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接受这些“好”的学习方法。
建议:你应该发现和充分利用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如果自己原来的方法很适用,就要坚持下去,不应该随意地模仿别人,学习借鉴别人好的方法,并非完全照搬,而是在不完全改变自己原有的方法时,第一轮复习是以突破弱科、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主,第二轮复习是通过综合归纳、掌握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分析解决问题、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你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多做一些经典题,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灵活掌握应试的策略和技巧。
班主任说话不文明,我们经常挨骂,搞得心情十分差,学习效率低下,如何是好?
答:班主任说话不文明,经常骂人,这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另当别论。如果你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就不合算了。人是千差万别的,作为社会精英,就应该具有适应各种人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学会去适应各种类型的人。现在你的班主任虽然很难与人相处,这也给你提供了一次学习适应的机会,如果你把这种人都能适应了,将来还怕与别人相处不好吗?你应该祝贺你有了这种锻炼自己适应能力的机会。
看到以前的同学都陆续上了大学,而自己复读进步不明显,感到十分无助,应如何增强自信心?
答:你的问题涉及了三个方面,下面一一作答。
第一个方面,“看到以前的同学都上了大学,自己仍然在复读,进步不明显”,心里很不是滋味,复读也实属无奈。我们注意这样一个公式:人生目标一定时,到达目标的时间取决于速度。当别人的目标和你的目标一样时,可能别人平时比你做得好,速度快,他先达到目标是自然的,你只要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只不过时间晚了一点,没有什么可急的;如果别人的目标比你的小,他也可以先达到目标,对这种目标,你不必稀罕后悔的;再说,你晚一点到达目标,说不定你得到的可能更好;我们不要忘记了这样一个哲理:你到达目标付出得越多,你目标的含金量越大。所在,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应随波逐流。
第二个方面,“自己复读进步不明显”。这可能是你的心态或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或者说你可能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
第三个方面,如何增强自信心,前面我们曾谈过,信心是建立在一个个成功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经受的失败多了,自己的信心也就没有了。建议,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规定一个个能达到的目标,或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努力去达到,去实现,在实现中让自己体验到成就感,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信心。另外,学会写成功日记,即每天结束后,只考虑自己的收获,不考虑失败,可能你会说自己好像没有什么收获,人每天不可能没有收获的,建议你可以拿起放大镜来寻找,无论大小,你都可以写,坚持下去,你的自信心也就找回来了。
老师,像我们这样情窦初开的年龄,又处于这样关键的人生阶段,该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首先复读生很多都过了18岁,已经进入成年人行列了,关注自己身边的异性,发展自己的友谊,或可能产生恋情是正常的事。要注意,在分配处理事务时,我们都知道万事有个轻重缓急,对重要的事应先处理,相对不重要的事缓处理。目前对你来说,有什么比备战高考更重要呢?
其次,不要弄错了异性发出的信号,即不要把非爱情的某种情感误认为爱情。把不是向自己表露爱情的对象误认为是爱慕自己。爱情是一种情感,它和好感、友谊、同情、感激、钦佩等情感比较接近,如果双方加强交往,增进相互了解,感到志同道合,产生了性的吸引力,并有进一步的心灵沟通,以上这些感情就可能转化为爱情,否则,会造成恋爱错觉。2003年有一位女孩,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性格比较内向,长相一般,身体有缺陷,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与人交往,但内心却渴望与人交往。有一个男生是她原来初中的同学,对她很有好感,在一次几个男生聚会时,这个男生谈到了对她的爱慕,结果,那几个男生便开玩笑,捎口信给她,说某某很喜欢她,她其实对那个男生也有好感,但受自尊心驱使,她说自己不喜欢他,这话传到那个男生那里后,那个男生非常气愤,他们两人从此产生隔阂,最后诱发了这个女生轻度的精神分裂。其实他们都把双方的好感当成了感情,正是这种误解造成了不良后果。
再次,如果在你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了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目前这个特殊的时期,你最好把这份感情放一放,待高考结束后再来处理这件事也不迟。因为当双方感情不成熟时,这种感情可能会随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双方所上大学层次、地方、专业等不同,自己对原来的那份情感也可能会有一个新的认识。作为成年人,应当承担起对对方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