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

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1.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高校的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进展迅速,效果显著,不断开创新局面。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要求。《通知》对高校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做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部门要做好这项工作。

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

三 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

1.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

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高校的邓小平理论“三进”(“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进展迅速,效果显著,不断开创新局面。

用邓小平理论教育武装青年大学生,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这既是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客观需要,也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党中央一直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武装当代大学生,看作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前途和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大事,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长远大计(9)。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对于广大青年学生也不例外。1994年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教育系统要编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材,作为学校政治课的主要内容”(10)。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要求。同年6月,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把“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培养一代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11)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委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教学纲要,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编成教材,进入课堂,用以教育武装青年学生,为他们今后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奠定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1995年11月7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全国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作为教学纲要的通知》,对如何搞好这项工作又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推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入课堂。1996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十四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基本情况和今后五年工作设想的报告》中,明确把“重视青年学生的理论学习,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列入“主要工作任务”的第一条之中。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在我们党的建设和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党的十五大之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在全党深入地推进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98年4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自召开了关于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的教学座谈会,邀请了北京大学12名教授参加。强调“两课”的改革和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最直接的就是体现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建设上。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的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明确要求在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程,系统讲授邓小平理论,要求整个“两课”课程体系要围绕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邓小平理论这一中心内容展开。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关怀和期望。4月28日,中宣部和教育部发出了从1998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国普通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并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组织领导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育部社科司同时制定并公布了《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6月10日,中宣部和教育部发出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的通知,就进一步加强“两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普通高校“两课”的课程设置、本专科“两课”课程的基本内容、实施新课程方案的时间安排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全面启动。“三进”工作,“对搞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进教材是基础,进课堂是关键,进学生头脑是目标”(12)

199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再次提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求把全党的理论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通知》对高校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做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是:第一,强调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青年,特别是大学生。这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前途和21世纪国家面貌的大事,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长远大计,“三进”工作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第二,各级党委要有战略眼光,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教育部门要做好这项工作。第三,搞好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目的在于使青年积极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四,搞好“三进”工作,必须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改进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系统地讲授邓小平理论(13)。经过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广大“两课”教师的努力,1998年秋季开学时,各地高校普遍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提前一年实现了在全国高校开设这门课的任务,很好地落实了《通知》的精神。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对组织实施“两课”新方案,加强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计划》提出:要“认真组织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加快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的步伐,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要加强‘两课’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研究,把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好。加强‘两课’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水平,提高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14)

为了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2000年5月15~16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学习贯彻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交流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经验,展示全国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关怀和重视,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也是推进高校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根据中央有关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指示精神和要求,教育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竭尽全力推进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邓小平理论教育教学工作在高校全面实施。其标志是:(一)“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全面进入高校课堂。(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制定了教学基本要求,规范了课程教学内容。二是组织编写了各层次的示范教材和推荐教材。三是对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分别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各高校基本做到“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任课教师在上课前都能接受一次培训,为高质量地开设该课程作了重要准备。

第二,邓小平理论教学呈现良好态势。在教学中,广大任课教师的责任感不断增强,胜任邓小平理论课的能力不断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是一门科学性、政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新课,高校的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入研究和理解新的课程方案和体系,为教好这门课付出了辛勤劳动。为了开好这门课,许多高校的党政领导带头上讲台讲好第一课。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也给予热情支持并积极参与教学。北京大学组织著名教授开设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不仅受到学生欢迎而且还培养了本校的青年教师,并为其他高校开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许多学校这门课还被评为优秀课程,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高涨,思想政治觉悟有明显提高。教育部社政司2001年组织的8个省市74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相关调查结果,是一个很好的说明(15)

第三,多渠道、多层次的邓小平理论教育格局基本形成。主要表现是各地各高校为了使邓小平理论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除了做好“进教材”、“进课堂”的工作外,还积极探索,把邓小平理论教育向“第二课堂”延伸、拓展,初步形成了课堂教学与课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学生党建团建工作有机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理论教育格局。一是各地、各高校努力探索邓小平理论教育的多种渠道,坚持“一门为主,多门渗透”,加强主渠道建设,同时加强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各地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积极开展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二是邓小平理论教育的对象向多层次拓展。在本科生中组织了提高班,从本科生进一步延伸到研究生等等。

近年来,高校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是:第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三进”工作的根本保证;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做好“三进”工作的重要条件;第三,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做好“三进”工作的关键环节。

当然,邓小平理论教育教学的“三进”工作各地的进度和整体教育教学发展不平衡,一些课堂的教学质量还不够高;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还不能很好适应“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的需要;特别是教学方法的手段仍然比较单一,社会实践环节还比较薄弱,影响和制约着整体教学效果。这些问题,随着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力度的逐渐加大,逐步得到了改进。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继续深入健康地向前发展,真正成了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新时期的旗帜”。

2.大力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集中全党的智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纲领,党中央要求全党和全国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坚决贯彻执行。高等学校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这是对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

为了推进“三个代表”的“三进”工作,教育部于2001年7月26日发出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16)

《通知》指出: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讲话》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两课”教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把贯彻和落实《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通知》根据中央领导关于“要总结和吸取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指示精神,就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讲话》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关工作,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

第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通知》指出,贯彻《讲话》精神,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四大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在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领导重视、教师先行、精心部署、积极推进的工作指导思想,以及从多门渗透到相对集中、再到单独开设的工作步骤等思路和做法,对于指导和推动贯彻《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两课”教学中的贯彻落实,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党政领导,要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要组织力量制定工作方案,精心部署;要注意发挥广大“两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具体的教学实施计划;学校党政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做好调查研究,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配置必要的教学资源,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抓紧“两课”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在统一思想和提高理论素养上下功夫。《通知》指出,“两课”教师学习和领会好《讲话》精神,是切实做好《讲话》精神进课堂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各地和各高校要在今秋开学前集中不少于三天时间,组织全体“两课”教师认真学习《讲话》,全面理解和掌握《讲话》精神和各项要求。可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培训班、研讨班、备课会和教学观摩等活动,先走一步,学好、学深、学实。学习和研究要抓住重点。认真学习贯穿《讲话》全篇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深入研讨《讲话》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鼓励“两课”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紧围绕《讲话》中所提出的有关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拿出一批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增进“两课”的教学效果。(www.xing528.com)

第三,精心部署,将贯彻《讲话》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与“两课”教育教学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知》强调,“两课”教育教学一定要按照《讲话》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实教学内容;一定要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努力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方针,以理服人,努力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讲话》就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些政策性很强的重大问题,要严格按照中央有关部门的规定讲授;根据当前“两课”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多门渗透的方式贯彻《讲话》精神,与现行的“两课”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适宜和可行的方式。

第四,进一步高质量地全面实施高校“两课”课程新方案。《通知》要求,贯彻《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同目前正在进行的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的工作结合起来,同“两课”教育教学中正在进行的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方法改革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两课”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教育部将在适当时候,对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把高校按规定设置课程的情况、课时安排、师资队伍培养、经费投入等问题作为检查和评估的重点。

2001年7月,教育部举办高校学习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座谈会。李岚清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师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也是摆在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第二,深入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三进”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三,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功实践引导大学生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四,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三进”工作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思想舆论氛围(17)。这些指示精神,对于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精神和教育部《通知》的安排,2001年8月,教育部社政司组织部分高校的教师,就“两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等六门课程贯彻《讲话》精神分别提出了“教学建议”,供各高校参考使用。考虑到各门课程教学要求的完整性,各课的教学建议力求从本门课程的角度全面体现《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可根据本校的实际,通盘加以考虑,处理好教学分工,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疏漏。“教学建议”的制定,对于推进《讲话》精神的“三进”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党的十六大的召开,通过对十六大报告的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的“三进”工作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进入了新的阶段。广大师生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意义,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高校通过组织各种培训班、组建宣讲团、开展理论宣传等多种方式推进学习活动走向深入。各地高校普遍开设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并且编写了教材,培训了骨干教师,“三进”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许多高校组织理论专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实际开展理论研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的高校还成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开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网站,通过研究把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把“三进”工作引向深入,提高“三进”效果。以后又专门组织编写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进一步推动了高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不少高校以召开党代会、制定“十五”规划为契机,通过各种方式深化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3.深入开展对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江泽民教育思想(18)的学习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强调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并从各自的工作领域对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钻研和深刻理解。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教育部编写了《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1998年5月22日,中宣部、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纲要〉的通知》。

《通知》要求,要把这个《纲要》作为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辅助材料。指出:为了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用这一理论指导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教育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妥善地推进教育改革,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强调要求各级宣传部门、教育工作部门要组织干部、党员认真研读邓小平的原著,把这一《纲要》的学习纳入邓小平理论学习计划。教育部和各高校党委中心组要带头学习,并组织好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党员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系主任、党总支书记的学习,带动广大教职工的学习。大学生的学习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合起来安排。各中小学要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同时组织好全体教职工的学习。要把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结合起来,同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多次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对我国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做出了十分重要的指示,继承、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教育的思想。这里,仅就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0)、《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1)作一些阐述。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个讲话,以回顾总结北京大学百年史以及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史为切入点,高瞻远瞩,深刻而又精辟地论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广大青年健康成长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他向北大同学和所有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向全国各界青年提出殷切希望,要努力做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讲话对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对“科教兴国”战略地位的认识;对于教育战线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力开拓,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对于继承五四运动光荣传统,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共教育部党组及时发出了《关于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通知》阐述了学习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提出必须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求各地和高校要精心组织学习,狠抓落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2000年3月1日,《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和《光明日报》全文发表了江泽民2月1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谈话》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对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精辟的论述,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谈话》阐明了抓好教育工作和青少年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抓住了教育工作中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核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点是要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突出抓好德育工作。他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他强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校内校外,课内课外,都要抓紧,一点放松不得。”“在我们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复杂环境里,坚持这样的方针是极为重要的。”“学校接受的还只是基本教育,尽管这个基本教育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做到老学到老,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这个观点,要好好地在全社会进行宣传。”“我所以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就是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项工作不仅教育部门要做,宣传思想部门、政法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都要做,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做。”“总之,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

《谈话》是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根本指导作用的光辉历史文献,是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谈话》深刻指出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反复强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是对教育工作的极大关心、支持、爱护与鞭策。《谈话》的发表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谈话》发表以后,教育部立即发出了《关于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通知》(22)。《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迅速组织广大干部、师生学习《谈话》,在教育系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谈话》和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真正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通知》强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切实抓好。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以《谈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的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争取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全党全社会都要把教育作为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和支持。

根据党中央和教育部的指示精神,全党全社会迅速掀起了学习、讨论、落实《谈话》精神的活动。《谈话》对更加广泛地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性,开创我国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从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目标要求出发,阐述了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并且对全国的大学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希望大学生能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希望年轻一代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实施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精辟论述了教育创新的思想。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只有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才能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才能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2002年9月16日,教育部师范司发出了《关于师范院校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通知》(23)。要求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一定要以江泽民的讲话精神为指导,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锐意进取,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开拓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对党的教育方针作了更加全面地阐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特别强调了“两个服务”和“两个结合”。这种表述,不仅仅是一个文字上的变化,而是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一思想和方针的指导下,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开启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伟大工程和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