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与质量。教学方法的选择不是随意进行的,它在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还要考虑到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选择所要遵循的原则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我们提出了选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如下几种:
第一,“民主化”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更应讲“民主”,这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情境性、审美性这一特点和“人文性”这一本质所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因而教师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时,要遵循“民主化”原则,要树立“民主化”教学思想,要把自己视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伙伴”、“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个性。在过程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真诚地沟通,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即使遇到有的学生讲‘怪话’、唱‘反调’,说一些过激的言论,也不要指责,这正是他们自我意识的反映、思想困惑的折射,对此只能采取疏导的方式”。(11)而不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成为学生的“警察”,只满足于“专制”和一味的“满堂灌”,满足于师道尊严,这会使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学习的自觉性,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话”、“守规矩”,但没有个性,更没有创造性,这样的教学是违背初衷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讲究“入情”、“入境”,追求“美感”、“愉悦”,最终希望达到“内化为知,外化为行”。因此它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相处,形成和谐、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当年辽宁盘锦魏书生打出“科学”、“民主”的口号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值得我们深深思索。“民主化”原则,要求教师具有尊重学生独立人格,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没有独立的人格,也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根本特性,更谈不上自由的创造性和德性。”(1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利。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只有遵循“民主化”原则,才能调动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时,我们提倡师生“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平等相处”,反对“师道尊严”。课堂上要求教师态度温和、语言幽默、方法灵活、手段多样,提倡使用富有现代化民主思想的“问题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辩论法”等教学方法。遵循“民主化”原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指明了方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指南。
第二,耦合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能否做到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教法与学法辩证统一,有机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耦合就是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意思。凡是耦合状态下的教学,教得得心应手,学得生动活泼;教师传知、导思、授法三管齐下,学生手脑并用、学思结合;教学气愤活泼热烈,教学过程严谨有序。这就是耦合原则。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
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所应遵循耦合原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现状的需要。因为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过多地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过分地重视了教的过程,而且,教学方法也是根据教师如何教得方便来设计、选择和运用的。学生的作用和地位,学的过程的重要性、学生如何学、如何才能学好等问题则较少受到关注和考虑。这样一来,学生就必须而且也只能消极地跟着教师教学方法转。很难在思想、情感、教与学的活动等方面相互统一配合起来,这是造成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种状况,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遵循耦合原则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第三,启发性原则。遵循启发式原则,其最终的目的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之所以要坚持启发性原则,这主要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启发性原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忽视这一原则的贯彻,属于社会科学的这门课程教学很可能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处于被动机械的记忆状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过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是社会所不需要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对象是在校本科学生,这些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知识储备,再结合教师已讲解的知识,能够分析社会上的某些现象,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过程中,采取启发性教学,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们施展自己思想、才华的空间,让教学方法具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已学过的课程有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第四,直观性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运用图标、图画、实物等直观教学手段,以及运用幻灯机、投影仪、收录音机、电视机、录放像机、微机等电化教学工具,变平面式教学为立体式、现代化教学。这样,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选择之所以遵循直观性这一原则,是由于教学方法本身属性决定的。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实用的直观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教学法,而讲授教学法所依据的主要教学手段则是板书和语言。布局合理、字迹规范的板书和准确、流利、生动的语言在强化学生记忆的同时,可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直观性的教学方法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使学生在获得生动的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从而掌握理性知识。
第五,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反映的是方法的存在、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方法存在的普遍形式和一般特点。它要求我们从联系实际的角度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用整体的观点来对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虽然每种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这一层意义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选择应遵循整体性原则。
2.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www.xing528.com)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理论,“既要研究教学方法的本质和结构,也要研究它的分类,还要研究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换句话说,要帮助教师在思想上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以及怎样进行选择”。(13)而巴班斯基则认为,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六点:“教学规律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教学原则、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该门学科的内容及方法、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外部条件的特征、教师本身的可能性。”(14)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的特点,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我们认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因素。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主要的、具体的实施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选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在每次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估计,分析自己在教学上的长处和优势,充分发挥和利用教学方法。如有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则应多采用言语呈现法;有的教师擅长采用图示呈现教学内容,则应多采用直观呈现法;有的教师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则应多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等。教师在分析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自己的劣势和不足,并努力克服它,使自己的薄弱环节尽快得到提高和完善。此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要考虑到运用这种或那种教学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大家知道,有些方法(如问题教学、归纳法)要求比其他方法(如再现法、演绎法等)多耗费时间。因而,教师有时不得不采取妥协的方式放弃当初所选定的一套方法,为的是在限定时间内如期完成任务。”(15)
第二,学生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最终是在学生身上得到具体的实施。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优劣的主要标准就是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否适应学生的智力水平,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是否能充分利用学习的潜能等。从这一角度上看,学生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选择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选择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准备、智力水平、年龄特征等方面,而且更主要的是表现为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特点方面。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集科学认识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于一体,它是科学理论与意识形态的辩证统一,是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因而,其内容必然带有极明显的教育性、理论性、抽象性等特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自身的这种特点给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带来了很大困难,他们无法亲身体会、感受,也不能直接观察和实验(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所以只能借助国际、国内、社会、家庭、校内、校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事实来推想书本上的理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特点。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特点,争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这种思维方法。
第三,教学目标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指针,它明确指出了某一节课、某一学期、某一学年应该完成的教学指标,所以教师在选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哪些教学方法更适合达到教学目标,必须考虑不同的教学目标应该与不同的教学方法相匹配。如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达到“知识”水平,教师一般可选择“言语呈现法”或“直观呈现法”;如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达到“理解”水平,教师可选择“直观呈现法”或“以教师指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如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则可以选择“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独立学习、阅读书籍、书面作业”等教学方法。
可见,不同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之相适应,而且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行为活动来实现。同时,学生的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影响到教师必须运用不同的引导方式来帮助学生达到目标。所以说,教学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第四,教学环境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着潜在的影响,对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施加着系统地干预。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环境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效,而且还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教学环境中的课桌椅、电化教学设备、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氛等,一方面能影响教学活动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另一方面能改变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环境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环境,因为教学方法的主要实施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实现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环境主要是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教室中的物质和物理环境等因素所构成的。其中,教师教风中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道德品质,学生学风中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集体、自学互学、勤学乐学,教室中的物质和物理环境等因素是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通常情况下,如果选择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考虑到上述因素,就会使课堂教学气氛融洽,师生配合默契,生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显著。可见,教学环境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选择的又一重要因素。
第五,教学手段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媒介,是联结教材、教师、学生的纽带,尤其是其中的直观教学手段,它的完备性、清晰性、新颖性、智力性、教育性等都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充分利用电脑、投影仪、多媒体、互联网、数字音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能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这为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可以积极利用校园网络,在校园网上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学习园地,将课前预习要求、预习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大纲和电子教案等在网络上发布,供学生参考;可以利用校园网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和学生通过电子邮件交流学习、生活中的想法和感受,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可见,正确运用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做法彻底改变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局面,使之成为教师、学生互动的重要媒介、纽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