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材编写组自2005年6月成立以来,在中宣部、教育部的领导下,发扬团结奋战、集体攻关精神,完成了教材的编写工作。教材很好地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统一,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的统一。正确地理解“基础”课教材的性质、逻辑结构与主线,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重大意义,系统地、完整地把握教材的内容设计,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设置“基础”课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
中宣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颁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5号文件),明确了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将“基础”课规定为一门必修课。
从课程名称上看,“基础”课是原“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的合并,但从课程的性质上看,它决不是这两门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一门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理论与实践的崭新课程,它与其他三门必修课一起,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和遵纪守法的基础。
针对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党中央决定将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融合为一门新课程,这是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的急迫需要,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创新的一项新成果。
第一,是对我国实施高校思想品德课以来的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作为独立的两门思想品德课课程,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充分肯定。但同时也应认识到,与法律修养相分离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条件来说,是不充分的;与思想道德修养相分离的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来说,是有距离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两门课中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内容融为一体,设为一门新课程,是我国实施高校思想品德课以来的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
第二,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对立德树人工程的要求。作为社会规范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相互区分,经纬分明,各自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调节领域来看,思想道德既涉及人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又涉及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调节范围相对广泛;法律涉及的则主要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涉及范围较为具体。从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主要依据说服力和劝导力、社会舆论以及风俗习惯和人的信念起作用;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从调节目标来看,思想道德着重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提出善良与高尚的要求,法律则着重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禁止与许可或允许的要求。
思想道德与法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虽有所不同,但都属于社会规范范畴,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相辅相成,服务于同一目标,即维护和稳定社会秩序、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健全人格、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法律则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新设立的“基础”课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与法律素质的提高有机统一起来。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对立德树人工程的要求。
第三,是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有力的学科支撑。学科建设是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环节,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
在学术界的视野里,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归属于伦理学学科,“法律基础”课应归属于法学学科。同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门主要课程归属于两个不同学科的现象,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存在的学科建设基础薄弱、课程内容重复、教学的实效性不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党中央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二级学科,同时还规定了与此相对应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的课程设置。在新课程体系中,把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融合为一门新的必修课即“基础”课,使其依托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既是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的要求,也是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二、“基础”课教材的逻辑结构安排
“基础”课教材由绪论、三个主体部分共计八章和结束语组成。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针对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面临的不适和困难,分析了大学生活、学习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明确成才目标和应有的形象,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基础”课中的地位和本课程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教材以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逻辑起点,从大学生的成长起步,从大学生的成才着眼,体现了对大学生的关爱,符合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规律的要求。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主要讲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帮助大学生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联系起来,做忠诚的爱国者,在报效祖国、为国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着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投入积极的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www.xing528.com)
第一部分属于思想教育的内容。在以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相关的教材体系中,都非常重视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都设置一章的内容加以阐述。但是,在体系安排上,都把理想信念的内容放在课程的后面讲述,甚至有的教材把它与做社会主义新人整合在一起,作为课程体系的逻辑归宿。在“基础”课教材体系中,把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安排在第一章讲授,凸显了它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爱国主义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材第二章安排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实践中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旗帜,必须依靠正确人生观的指引。第三章设置了关于人生教育的内容,从而使个人对待人生的价值态度与个人对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态度和个人对待祖国的价值态度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正确的人生目的、端正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与评价为基本内容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体系。
第二部分是第四章和第五、六章的部分内容。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着重帮助大学生认识道德的本质、功能及其历史发展,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道德”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明确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这一部分集中阐述道德观教育的有关问题,其逻辑思维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的路径。第四章集中阐述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导向,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的理论前提,而第五、六章的有关道德的内容,则是第四章内容的延伸和具体化,是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规范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章的部分内容和第七、八章。第五、六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律精神”和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这两章着重帮助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积极参加法律实践。
这一部分集中阐述法制观教育的有关问题,其逻辑思维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路径。第五、六章的法律部分内容是基于道义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规定,它以第七、八章论述的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法制制度为理论支撑。
在以上三个部分中,第一部分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导向,为第一、二部分的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提供了形而上的思想基础;第二、三部分的内容则是第一部分内容由思想向行为的拓展,是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其中,第五、六两章以社会生活为平台和载体,把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融为一体,第四章和第七、八章则分别为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提供理论支持,从而实现了道德教育与法制观念教育的有机结合。由此可见,教材的内容遵循思想、行为发生的规律,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理论的逻辑,由思想到行为、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的合法行为而依次展开,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有机融合的完整体系。
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教材的逻辑归宿,阐述了青年一代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的必要条件,激励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永恒的青春。教材以大学生成才目标的实现,即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作为逻辑归宿,不仅准确表达了课程的教学目的,而且明确地把本课程的学习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增强本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穿“基础”课教材始终的一条主线
“基础”课教材绪论中专设一节即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论述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以及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各章之中都融入了“八荣八耻”的内容,结束语中强调:当代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贯穿教材始终的一条主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书中的统领地位,是由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今中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是: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领悟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这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教材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为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态势下,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形成优秀思想品质,提供了方向指导。
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我党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认识成果,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规范结合在一起,适应我国公民的道德现状,高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现实性,标示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既传承了“五爱”的基本要求,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活力;“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紧密结合道德建设的重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既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又注重效益与社会公正相协调,强调了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坚持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丰富、补充和完善。“八荣八耻”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这种综合概括,弘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使我党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概括达到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新高度。教材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彰显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与时俱进性,为当代大学生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提供了基本规范。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运用“荣”和“辱”这两把社会褒奖和贬斥的标尺,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既从肯定、积极的方面进行了概括,又从否定、消极的方面进行了阐释,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指明了方向,为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提供了价值目标和基本标准。它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了坚持什么、否定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坚持了自律与他律、“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教材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把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观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一主旨,体现了教材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和严谨性,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有关键性作用。
第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立足于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对人才的新要求,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把道德规范与人的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品质与社会道德评价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公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指引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行动指南。教材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实践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明荣辱之分,做光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不断地锤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吴潜涛,《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