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化科学性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当前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
当前,高校正在集中力量认真研究“两课”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研究,实际上是建立在新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一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的高度,研究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教学的问题;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两课”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问题。研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是为了形成“两课”教育教学的新的见解、新的举措和新的思路,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深化“两课”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加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深刻把握“两课”课程体系及其特点,在不断深化“两课”教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上下功夫
现在称作的“两课”,是由八门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的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两门课程,包含了恩格斯所讲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第一个伟大的发现,就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使我们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有了科学认识;第二个伟大的发现,就是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使我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有了科学理解。马克思的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所在,它们主要包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之中。
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为主的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发展的科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要学习它的科学理论,而且更要学习它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集中反映在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之中,反映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之中。在中国,就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表现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是遵循着三条基本路径前行的,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讲了多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一理论飞跃的成果。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结果,以及近现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先进文化的结晶。无论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都深深地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就、近百年来先进文化的成就。三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理论独创,这些理论独创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理论形态和理论特质。
三是以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教育为主的课程:“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还是科学精神,作为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内容,最根本的还是要落实到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上。
以上这一课程体系是1998年5月经党中央研究确定的。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课程体系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第一,它从基本原理到基本原理的发展,再到基本原理的运用的思路,科学地结合当代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的实际,力求使大学生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自己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同提高运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的能力相结合。第二,它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教学内容,具有较为显著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可以有机地结合进这一课程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必将完善这一组课程结构,丰富这一组课程的内容。第三,它使原来相对分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能够较为合理地结为统一的体系。我认为,现行的这一课程体系是适合于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实际的,也合适地体现了思想理论教育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深入研究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变化的实际,在继续加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上取得新的进展
课程体系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不意味着这一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的内容就是一成不变的,相反,由于我们处于社会急剧变动之中,所有反映这些现实变动的思想理论也必然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引出了如何深化“两课”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加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的新问题。这些变化是多方面的,就当前加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而言,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更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是引致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经济关系。尽管我们现在对诸如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特征等问题还没有确定的说法,但在一些基本的理论意向上还是有共识的。
在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中,一般都把经济全球化看成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综合,即是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和资源全球配置现象的综合。所以,经济全球化首先就表现为市场经济要素和资源配置范围的扩大,表现为市场经济运作范围的扩大。这是对经济全球化概念的基本的但只是初步的理解,因为这里只是把经济全球化作为经济体制的问题提出来。实际上,经济全球化同样有制度性的问题,这就是有国际经济关系方面的规定。因此,在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理解中,不仅要讲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性问题,即生产力层面、科学技术发展层面和资源配置层面的问题,还要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定的变化问题。这些就是当前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新内容、新课题。
从国际经济关系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可以发现三个“悖论”:世界范围内经济效率的增长与不同国家之间“红利”分配的不公平、不公正和不合理;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所谓“趋同”与发达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两极分化的加剧;全球经济的所谓“一体化”趋势与不同国家自身主权、利益和安全问题的凸显。对这些新问题的理论探索,应该及时进入“两课”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在“两课”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表达。(www.xing528.com)
二是国家垄断资本发展的新特点。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两个基本条件之上的:第一,跨国公司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没有跨国公司的扩张式发展就不可能有经济全球化的出现;第二,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的宏观条件或者宏观环境。国际垄断资本大约成形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对当代大学生在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的认识有着直接的联系。大学生提出的许多现象性问题,也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有着直接的联系。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向,是当前思想理论教育的新内容,其中主要如: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进而到当代的国际垄断的趋势与特点;金融资本全球化过程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在信息经济背景下,资本输出形式在同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配置结合中的变化和特点;国际经济组织的新作用,主要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新作用;世界范围内发达与不发达两极分化的趋势及其特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特别是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与单极化的冲突及其走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背景下,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及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趋势等。加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就要讲清这些反映资本主义历史发展新特征的理论问题。
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除了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中国社会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特点,可以用“多样化”加以概括。这里的“多样化”主要是指社会存在的多样化和社会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多样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存在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的多样化和就业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这些多样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存在的基本方面和主要表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存在的多样化,对推进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增强社会的活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多样化,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由于社会存在的多样化,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社会存在的多样化有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社会存在多样化的客观必然性,决定了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多样化的社会存在,使学校多方面的工作活力增强了,如就业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就业上出现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多样化,也使我们思想理论教育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突出的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主旋律同多样化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在社会存在上,我们承认多样化,承认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但多样化中是有主体的,那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才有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高等学校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就像公有制经济在经济领域坚持着社会主义的主体地位一样。在高校的思想理论教育中,如何科学地对待和正确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同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是当前加强“两课”教育教学针对性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四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自然成为“两课”教育教学的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在教学中,怎么向大学生讲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讲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讲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这同样是当前加强“两课”教育教学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新课题。
三、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假如说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存在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导致“两课”课程体系变化和教育教学改进的基本原因,那么“两课”教育教学对象——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就是我们当前“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原因。在对对象的理解上,我认为最重要就是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的问题。青年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也是民族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对青年大学生的基本评价,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的根本态度的折射。青年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他们所追求的价值观,或者他们所潜藏的特质、特性,往往反映着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实际上,在青年大学生中蕴藏的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以及他们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很多在未来社会将成为主流、主导。没有这些认识,甚至没有提出这些认识的勇气、魄力,就不可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没有这些认识,就谈不上对当代大学生的理解,也就谈不上同他们的沟通,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理论教育。
怎么看待当代大学生,始终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中的一个难题。高校的思想理论教育者如何懂得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懂得“欣赏”当代大学生,是当前加强“两课”教育教学针对性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该相信,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希望肯定在这些青年大学生身上,这一群体的特质、优点和长处,肯定是未来民族伟大振兴的力量源泉。从当代大学生本身的成长来看,他们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比如他们的主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特质,就是适合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的特质。
同样,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也更适合于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或者说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就是在科学技术新发展的熏陶中形成的。例如,现代科学所产生的新的网络传播手段,是一种以交互功能为特征的信息传递方式,它同当代大学生们所具有的主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的特质是天然相吻合的,而同我们所习惯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却是有矛盾和冲突的。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出现,确实引起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这一革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新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既有的传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不尽一致的。怎样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新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理论教育,依然是“两课”教育教学中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的问题。
所有这些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适应对象的变化,就要实现“两课”教育教学的两个“主体的转换”。第一个“主体的转换”就是,“两课”教育教学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转换。我们以前进行的“两课”课程体系或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来思考问题的,而较少地以大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所希望理解和解答的主体来思考问题。实现这一“主体的转换”,是增强“两课”教育教学针对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第二个“主体的转换”就是,“两课”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内容,要从以学科专业体系性、逻辑性为主体,转向以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为主体。现在的“两课”教育教学的体系性、逻辑性,基本上是以课程的学科性和专业性为主体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供给”和大学生对思想理论教育的“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反差较大。我们只有以教育对象需要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体,来确定“两课”教育教学的逻辑性和体系性,才能够真正地增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这两个“主体的转换”,其实就是“两课”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过程,也是能否真正实现“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所在。
(顾海良,《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