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直播(2004年9月17日)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当前教育问题大家非常关注,今天我们高兴地邀请到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顾海良教授,请他就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个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我们欢迎顾教授!(14:07)
[顾海良]:谢谢。(14:08)
[主持人]:创建一流大学必须抓好“五学”,即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这“五学”中学生起了什么作用?(14:08)
[顾海良]:我认为这是当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任何一所高校都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把这个核心竞争力概括为“五学”:一就是学者,学校的基础、学校的根本就在于学者,学校的地位和水平也在于学者,所以我说了一句话:“悠悠万事,学者为大。”任何一所大学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或者学科优势非常重要,像武汉大学有一些大家公认的优势学科,比如水利水电、文史、测绘。还有就是学术,学者和学科是通过学术反映其水平和声望的,这个学术不只是我们通常讲的专著和论文,还包括我们建立的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和其他研究平台,这是学术水平的凝固,是学术水平锤炼后的一个最终的东西。(14:08)
[顾海良]:另外是学风,不管什么类型的学校都必须有良好的学风,学风是学校的灵魂。这四个“学”,大概构成一个学校地位和水平的象征。(14:09)
[顾海良]:但是,学校的根本是培养人,所以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者、学科、学术、学风能不能培养出高水平、创新型的人才,这就是根本,所以现在学校把学生作为所有工作的基础、前提,又是作为所有工作的目标和归宿,学校工作的全过程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从招生那一刻一直到就业,把学生送到社会的工作岗位。我们都把这些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所以学校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学校所有工作的环节都要想到怎么使学生成长、成才,当然要有好的学者、好的学科、好的学术,还要有好的学风,这样就形成高校核心竞争力“五学”之间的关系。(14:10)
[主持人]:过去我们的教育方针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近几年似乎德不太被大家重视了,什么是德也有点变得模糊了,请你介绍一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中“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4:11)
[顾海良]:关于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提的时间比较长,高校也提了比较长的时间,现在形成了一个共识。什么叫素质教育或者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是科学文化素质,还有一个是健康素质。这个素质不仅仅是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整个民族的素质教育的内容。这里面思想道德素质就包含着道德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融为一体的。(14:12)
[顾海良]:我们只是为了进行素质教育工作的方便,才做了这样一个分解。比如科学文化素质里面显然包括了思想健康素质的一些重要内容,在心理素质里面也包含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内容,我们强调和突出了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思想道德素质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政治素质,政治素质里面主要包括学生的理想、信念、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等。第二个是思想素质,就是我们讲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外就是道德素质,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民族的一员应该遵守哪些道德观念。还有身心的健康。大体可以概括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这就构成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14:13)
[顾海良]:现在,学校要从整体上考虑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我们叫作整体育人或者整体育德,既包含政治思想教育也包含思想道德教育和身心教育。为什么要进行这样融入一体的教育,这既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项内容,也是我们培养人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来讲,作为肩负国家、民族振兴繁荣任务的高层次人才,本身就要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所以现在有一个观点,不是学校或者培养的目标要求你有这样的素质,而是一个人成长、成才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甚至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会超过科学文化素质。(14:14)
[顾海良]:所以现在讲德智体美,德育为首,德育是首位,德育是基础,无德再怎么样有能力也不可能把你的知识、能力奉献给国家,为国家和人民造福。所以强调了德智体美,德育为先。(14:14)
[主持人]:我注意到您长期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同时又担任过教育部的司长,这对于您担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有什么帮助?当前大学生以及青年教师的所思、所想您是否了解呢?您是怎么与学生和教师沟通的?(14:16)
[顾海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了十年,从一位助教一直到1996年离开人民大学,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在更早的时候我当过民办教师,教过小学,教过中学,也教过高中,可以讲我们整个教育全过程,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博士生的培养,我都做了,可能是一个合格的教师。(14:16)
[顾海良]:我曾经在一本书的后记里面有过这样一段话:假如允许我再次选择我的职业,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教师,教师是我向往的,也是我现在工作中间最热爱的一个职业。1996年以后教育部领导把我调到教育部工作,从事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位制度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1998年调到教育部的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这个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我想也许是由于我原来具有的理论基础,这项管理工作进入角色比较快,工作了三年半后,在2002年调到武汉大学任党委书记。(14:17)
[顾海良]:可能大家也这么认为,学校也这么认为,党委书记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工作,我想这个看法大体也是对的。但实际上在学校里面,关于学生的德育工作,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工作,党委和行政是共同负责的,甚至在提法上是以校长为主的这样一种德育工作体系。但作为党委书记,我想这项工作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14:19)
[顾海良]:到武汉大学这两年多来,我感觉到就学生来讲,整个思想政治的状况或者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是积极的,是健康的,是向上的。(14:19)
[顾海良]:为什么讲是积极的、健康的和向上的?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舆论或者有一种担忧,认为我们招了这么多学生,素质、质量到底是提高还是下降了,其中显然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我和许多舆论的判断不一样,我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就其素质和能力来讲,应该说比以往的大学生要更高一些,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能力比以往的大学生,包括20年前的大学生都高一些。(14:20)
[顾海良]:一个是现在大学生的组织能力。我们学校交给学生会,通过学生会交给大学生的一些活动,只要确定了主题,最后他们做出来的形式、内容和结果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具有极其强大的创造力,这种组织活动的能力比以往的大学生都强。(14:20)
[顾海良]:第二就是学习能力。现在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比以往大学生更强,哪怕是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的知识点,老师还没有讲让学生预习的时候,学生表达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往往也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包括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取新的知识,所以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14:21)
[顾海良]:另外就是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往大学生毕业以后都有一个称号,就是“书呆子”,和社会融合要有很长的时间,甚至有的一辈子都难以和社会融合。(14:22)
[顾海良]:现在的大学生一毕业很快就和社会融合,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在社会的发展中自己也成长成才,这三个方面就是一种综合素质,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的增强,表明现在大学生的质量比以往大学生的质量更高,整体素质也更高。一个人真正要在社会上成长、成才,这三方面的能力无疑是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14:22)
[顾海良]:没有这种比较好的组织能力,他们不可能成长、成才;没有比较好的寻求新知识的能力,他们走向社会不可能走在科学技术的前沿,不可能走在掌握新知识的前沿;假如不能融入社会,没有和社会结合的能力,也不可能适应社会。以往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相比,我觉得总体上现在的大学生更好一点。所以我认为,现在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包括能力和素质总体上是积极的、向上的,反映出现在高等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效。(14:22)
[顾海良]:因为大学生毕竟属于青年一代,他们正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他们的社会阅历基本上是从小学、中学、高中进入大学的,还缺少和社会的结合,还缺少更多的社会实践,阅历的局限性又使他们的成长难免带有一些不成熟,需要在社会中不断锤炼、不断提升、不断完善。(14:22)
[顾海良]:假如把这些方面看得多一些,似乎他们这儿也不足,那儿也不足,但是,这种走上社会前的不足不只是现在的大学生存在,以往的大学生同样存在。所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14:23)
[顾海良]:我往往更愿意用一个学者的眼光,用一个老师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生,从这个眼光来看,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是十分可爱的。和我们以前相比,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是我对他们的一个总体的评价。(14:23)
[主持人]:我们下面回答几个网友的问题。(14:24)
[主持人]:网友“一天只吃两个馒头”:建议讨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或者党委书记的思想道德素质。网友“德才不缺的嘉宾”:请问嘉宾目前是师德问题更严重还是学生问题更严重?(14:25)
[顾海良]:现在大家很关心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各方面的问题,作为学校领导也提到,作为党委书记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也是我们不断提醒自己注意的。我觉得我们以前的教育更多对学生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教育,要求学生达到怎么样的道德素质。(14:25)
[顾海良]:我们首先要问一下我们作为学校的领导,我们作为给学生提供精神食粮的老师,自己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包括我作为党委书记除了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之外,和我的职业相关,和我作为一个老师相关,我应该更多地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一点是我们不断地自问,而且我们也不断地提高自己这方面的素质。因为学校有比较好的民主气氛,每天老师都和学生接触,这个接触中间不断地提醒我们怎样能够在学校树立一个比较好的道德规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可能是学校氛围所酿就的。(14:26)
[顾海良]:另外,学生的道德和老师的道德哪个更需要加以关注,这个问题和刚才讲的怎样评价整个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看法应该是一样的。(14:26)
[顾海良]:现在高校的教师队伍整个思想道德状况我认为也是好的。现在大学中,45岁以下的教师占60%,武汉大学也是这样的情况,也可以讲中青年教师队伍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这部分教师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然后接受了硕士、博士教育,有的在海外进行留学深造。这支队伍有比较广博的学术知识,也有比较活跃的思维方式。(14:28)
[顾海良]:他们对我们现在的教学内容、科研内容和学科建设内容有更加深邃的认识,学术视野也开阔。由于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都比较重,特别是一些拔尖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都比较重,所以大家可能关注的多一点就是我们的“为学”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这个工作中是不是同样关注到为人和为师的问题,这确实值得我们讨论和研究。(14:28)
[顾海良]:也就是讲在中青年教师中除了要为学好,还要为人、为师更好。我在武汉大学经常讲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很多很多优秀的教育思想,中国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就是从来把教师教书和育人这两个功能结合在一起,所以从来是讲为学、为人和为师的统一。我们有一句经典的话就是“精师易遇,仁师难招”。就是教人做人的老师是难以碰到的。这正是我们对现在的中青年教师提倡的一种教师规范行为,教书育人,做到为学、为师、为人的统一。(14:29)
[顾海良]:现在的教师队伍当中当然也有一些道德素质相当差的,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少数,教师这支队伍整体上也是积极的、也是向上的,但是其中不排除刚才讲的倾向,所以为学可能多一些,怎么样和为师、为人结合起来,怎么做到教书育人,通过教学过程不仅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提高,而且把这种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己的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同样达到为学、为人、为师的高度统一。(14:30)
[顾海良]:我们武汉大学现在在校的学生有47000人,18 000人是硕士生和博士生,我们的教师只有3300人,3300人承担着如此大的教学任务,他们往往疲于奔命。(14:30)
[顾海良]:但是我经常讲,即便如此,也要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真正做到为师、为人、为学的统一。(14:30)
[主持人]:记得清华大学的前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他把教师定位为大学的最重要的资源。我们知道武汉大学从1893年建立以来已经度过了110年的历史,学校规模在中国高校里面也是超大的。学校的综合实力表现在哪些方面?武汉大学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14:34)
[顾海良]:清华大学的校长讲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大家都很熟悉,我也这样认为,大师是我们学校的根本,特别是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如此。有大师大概必然要有大楼,没有大楼就难以吸引更多更好的大师,这两者可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顾海良]:除此之外,我认为学校应该有一种大爱,爱学生、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文明,另外还得有大气,没大气就不成为大学,这个大气往往反映在学校的学术品格、学术品位上,反映在学校的校风中,反映在学校凝练成的种种品格之中。(14:36)
[顾海良]:说到学校的实力,我觉得像武汉大学现在经过110年的建设,就中国国内来讲,我们可以讲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实力雄厚的、学科齐全的大学,应该还是有相当知名度的大学。(14:36)
[顾海良]:但是就我们民族发展来讲,特别是就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来讲,我们现在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在2000年8月,武汉大学四校合并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学校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我们把它称作是“办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就武汉大学现在的建设来讲这个目标需要走过一条很艰难的路。(14:36)
[顾海良]:我们的第一步是,我们去年刚刚走过校庆110周年,大概我们还要花10年的时间,在校庆120周年的时候,逐步建成国内外知名的一所大学,再经过10年,到2023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的时候,由于国家、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才有可能同步,那时候武汉大学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大学。(14:37)
[顾海良]:到共和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我们的经济、科技更发达的时候,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真正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大学了。我们正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时候,有多少大学能进入国内外知名的大学,我不持乐观的态度。(14:38)
[顾海良]:有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目标的达到,才有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目前要脚踏实地,办好我们的大学,增强我们的实力,使学校教学、科研能够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14:39)
[顾海良]:我在2001年12月底到武汉大学工作的时候,我曾经讲过两句话,武汉大学确实是全国著名的高水平大学,但是要达到海内外知名的大学必须有一个理念,有两句话,第一句“只有是湖北的才有可能是中国的”,我们首先要为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果连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服务不好,不可能成为全国和世界的知名高水平大学。(14:40)(www.xing528.com)
[顾海良]:想想现在世界上重要的知名大学首先都为所在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认为只有是湖北的才可能是中国的。(14:40)
[顾海良]:第二句话是“只有是中国的,才有可能是世界一流的”。国家办高等教育最终还是为了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只有是中国的才可能是世界的,我们现在正努力地按这两句话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通过知识、人才,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不断达到我们学校要达到的宏伟目标。(14:41)
[主持人]:网友“暖阳”问:思想道德素质对一些显性问题可能产生作用,但是对一些隐性的问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如何面对?网友“雨林”问:现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出了马加爵这样极端的例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14:41)
[顾海良]:这是现在大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提到思想道德素质中,如何注重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也是一个对学校发展来讲非常重要的问题。(14:42)
[顾海良]:我在教育部工作的时候曾经就心理健康问题专门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在我工作期间曾经有过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文件。(14:42)
[顾海良]:当初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一些很优秀的高中生,进入大学以后遇到了种种心理障碍,最后离开了我们。其所占的比例就一所大学来讲并不大,万分之几,很小很小的一个数字,但是对于这个家庭来讲,对于整个家庭的所有人员来讲,对于亲朋好友来讲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是万分之万的损失。(14:42)
[顾海良]:所以对于出现因为心理健康的严重障碍而造成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情况,我们应该看得很重,不能单纯从学生之间的百分之多少衡量这项工作,应该看到对于家长、亲朋好友是万分之万的损失,而且给他的家人留下了很长时间的影响,也是我们国家教育人才的损失,所以对这方面的问题我们非常重视。(14:43)
[顾海良]:我们刚提出能够从事心理健康的老师严重匮乏,所以我到武汉大学工作以后就十分强调所有院系要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使得这些老师对所有的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所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调适能力能够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提高,但是有一个问题,心理健康的问题必须从尊重人、爱护人的角度做好这个工作,一定要把它看作学校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行为,把它看作是最尊重学生、最爱护学生的工作,现在有的教师还缺乏这方面的责任心。(14:43)
[顾海良]:另外所有的工作机制或者讲重要的一些工作环节也应该考虑到怎么样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这样能营造大学生较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14:44)
[顾海良]:比如,这几年我们大学都设了一些绿色通道,就是为了使贫困大学生不会因为贫困上不了学,这样的工作我们这几年做得比较好。(14:44)
[顾海良]:但是我们曾忽视了一个事实,把能够交费的学生报到地点和贫困学生的绿色通道的地点设在了一个地点。(14:45)
[顾海良]:现在已经作了改进,把正常交费的学生安排在我们的场馆,然后把家庭有困难、提出要求走绿色通道的学生安排在400米外办理相关手续,使得这些学生一进入学校就看到学校对他们各方面的尊重,他们的家长对学校采取的这样一个小变动高度赞扬,使这些贫困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心理压力得到很大释放。(14:47)
[顾海良]:我们现在正在逐步地想办法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学校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感到受到了同样的尊重和爱护,这是我们现在做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指导方针。(14:48)
[顾海良]:在采取工作的机制中,工作的一些具体办法甚至一些场景的安排上都要考虑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他能够在比较和美的环境中、比较平和的环境中,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不断提高。(14:48)
[顾海良]:因为心理健康上的一些问题和环境是有关系的,和我们能不能提供一个平和的生活、学习环境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要把我们的校园,把我们的工作环境努力做成最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14:48)
[顾海良]:这是刚才讲的一个方面,即要提供一批做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另外,我们要从爱护人、尊重人的角度做好这项工作,还有就是所有的工作环节、工作过程、工作场景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也是家长最关心的一项工作,也是学生希望学校这一方能够做好的工作。(14:48)
[顾海良]:我们也出现了一些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学生由于心理的严重障碍给他们个人、给家庭甚至给学校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我想这些影响的出现也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毕竟我们是处在一个多样化的社会中,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家看到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多种利益关系的存在,多种社会组织方式的存在,多种生活方式的存在,多种就业和分配方式的存在,这种多样化的分配方式存在必然造成人们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必然造成复杂的、多变的、差异性很大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的存在。(14:49)
[顾海良]:社会存在如此,这就需要我们面对这种多样化,从各方面做好工作,尽量地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做好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14:49)
[主持人]:网友:嘉宾你认为大学生在教室接吻被开除对不对?网友“紫砂壶”: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到国外去了?网友“都是黄种人”:武汉大学最近评出七位资深教授相当于院士,它的意义在于什么?(14:50)
[顾海良]:我认为接吻因为文化不同它是一种表达方式,但是我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应该文雅一点,应该把表达方式和校园的氛围比较贴近一点,假如不是这样,自己这种表示意愿就会被表达方式所亵渎。(14:50)
[顾海良]:第二个问题首先必须承认我们在很多学科和国外相比是落后的,很多本科生毕业后到国外去有一种寻求学科前沿问题探索的愿望,这一点是大部分学生的一种愿望。(14:52)
[顾海良]: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国外的优裕生活而留在国外,因为作为一个硕士生或者博士生到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求职可能也能谋得比较好的职位,相对中国而言还会有比较好的生活,但是这种状况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会发生变化,由于这种生活水平的差距而到国外去的人数比例肯定会下降的。(14:53)
[顾海良]:不管怎么样,现在是处于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对于到国外去学习、去工作、去居住等现象,不要像以前从传统的政治意义上来看待,我们应该以比较宽松的心态看待这些问题,最近我带了一个武汉大学代表团到美国去,后来我们校长和我相隔十个月又到美国去,我们感受到,武汉大学在美国的很多校友纷纷表示要回国工作,两次去了以后都挑选了不同专业的一批比较优秀人员,准备将他们吸收到武汉大学来。(14:53)
[顾海良]:假如没有早先他们的出去,我们就选不到这样优秀的人才,所以这个事情可能要以平常心态、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14:54)
[顾海良]:另外提到最近武汉大学评选了七位人文社会科学的资深教授,我们一直考虑资深教授这个提法也多有不确切,因为人们认为资深教授就是年岁很大的教授,至少70岁以上。(14:55)
[顾海良]:但是我们讲的资深教授,是想把他看作是人文社会科学相当于院士的称号,因为人文社会科学国家没有设立院士制度,没有文科的院士,所以不能自称是院士,我们采取了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的提法,他们的待遇和院士是同等的,包括教学、科研、工作的条件,包括生活待遇及津贴,在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和国家评的院士基本上是一样的。(14:55)
[顾海良]: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除了我们刚才提到在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具有同等意义以外,我们也是从武汉大学的校情和历史发展出发,人文社会科学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我校110年历史中最为辉煌的部分。(14:56)
[顾海良]: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武汉大学就是以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而著称的。新中国建立以后,原来的武汉大学至少是文理并茂,甚至是文科更强,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推进了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武汉大学四校合并以后,我们更意识到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人文社会科学也是反映大学的底蕴、反映大学的风格的重要部分。(14:57)
[顾海良]:另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能够为学校全部人才的培养提供人文发展的环境,人文发展的条件,人文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我觉得武汉大学应该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一点,所以去年我们提出要遴选武汉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资深教授,而且把它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14:57)
[顾海良]:我们为了保证人文社会科学遴选的资深教授的水平,我们仿照了院士遴选的办法,初评、中评、终评我们都动用了国内著名学者,比如我们的初评就委托教育部的评估机构,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进行评比,学校不干预。(14:59)
[顾海良]:评审的条件也和专家们商定,最后评选打分,然后在学校公示,然后请学校的老师、学生评价,然后再复审,再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评审,最后再评审。我们用这样一些机制,并不是想故弄玄虚,我们是想创造公正、公平的办法把代表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老师遴选出来。(14:59)
[顾海良]:这次聘选出来的四位和原来的三位资深教授一共是七位,他们都是真正的学术上的资深学者,我们感到不足的是年龄上大了一点,我们想以后资深教授的遴选更多要面向中青年学者,使现在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人能够进入资深教授这个行列,因为这项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制度,媒体上也都有报道,我也知道很多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比较好的学校也到武汉大学了解这个评审。(15:00)
[顾海良]:我希望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比较好的学校都做这项工作,使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真正在我们工作的环节上达到和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不只是口头上,所以我们将把这项工作继续推进下去,进一步推进我们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15:00)
[主持人]:我注意到你担任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会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研究会的副会长。下面有一个问题是关于这方面的,网友“五彩乌鸦”问用什么来教育大学生?如果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用什么进行?还用马列主义吗?(15:01)
[顾海良]:我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的,这些职务是表明学术上的成就,对工作不能用学术上的观点直接移植过来,我觉得对大学生的整个教育指导思想应该是以现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不是把这些理论直接地用我们这种训导甚至训斥的语言教育学生,而应该把这个指导思想变成有效的工作环节和工作过程来做好我们的工作。(15:01)
[顾海良]:我觉得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一个好的指导思想,但是更应该把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所以我们提出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讲实话、办实事、求真情。应该把科学的指导思想,转变为学生愿意听的、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而不能用一种教条的甚至脱离实际的语言和方式进行。(15:02)
[顾海良]:另外办实事,把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好,这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最大表现,把学生的学习、学生的生活的许多事情办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比我们做一百次思想动员更好,所以怎么样和学生讲实话,怎么样为学生办实事,最后才能求得真情,求得他们对高尚的、科学的思想理论的认同。求得他们对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追求。所以,我们传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要有一个变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15∶02)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提最后一个问题。网友问:顾书记你当初出任大学党委书记的时候,曾经有三个选择,但是你选择了武汉大学。我们也注意到武汉大学近两年的跨越式发展势头很猛,武汉大学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
(15:04)
[顾海良]:选择武汉大学可能也有一种专业上的偏好,因为我是学经济学的,又是搞理论经济学,又搞思想史,希望到一所学校能够有这样的专业,使我到那儿以后不只是作为党委书记存在,而且可以作为经济思想史的专家学者存在下去,所以选择了武汉大学。(15:04)
[顾海良]:另外我觉得武汉大学今后的发展前景比较好,也就是有事可做,因为为了做学问,为了做事,所以就选择了武汉大学。我们现在提出跨越式发展,这也是我到学校以后与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研究探讨以后提出来的,我记得我到武汉大学以后第四个月,我们召开了教代会,教代会上我代表学校党委正式提出了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样一个口号。(15:06)
[顾海良]:因为武汉大学地处中国的中部,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来讲是落后的,现在全国高校排名排在武汉大学前面的都是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比如北大、清华、复旦、浙大、南大,武汉大学是排在比较前面,但是又是中部地区的高校,我们后面又有很多兄弟院校正在快速地发展,这些兄弟院校就其发展能力和水平来讲又和武汉大学相当接近。(15:06)
[顾海良]:任何一所大学都希望自己的大学能够办得越来越好,所以对于我们现在的处境来讲,要发展,而且我们必须是跨越式发展。(15:06)
[顾海良]:所谓跨越式发展能够求得更全面、更和谐的,也是可以给后人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出的口号是一句话,就是根据武汉大学的实际校情,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提出了一个发展思路,发展理念。(15:07)
[主持人]:各位网友,今天武汉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顾海良教授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质的创新型的人才和大家进行了讨论,他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以及精辟的论述使我们收获颇多,希望下次有机会再见,谢谢!(15:07)[人民网]:直播到此结束,谢谢!(15: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