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大学生就业与人才培养工作——访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1)
本刊记者:刚刚结束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传出许多振奋人心的信息。您作为一名教育界的人民代表,请谈谈您参加这次会议印象最深的感受?
顾海良:参加这次会议我的感受颇多,印象最深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人才培养工作。3月9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参加了湖北团的分组讨论,并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听取了代表们的意见。这反映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这一问题。讨论中,总书记自始至终一边记着笔记,一边询问有关情况。我们感到非常受鼓舞。因为,人才培养工作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这次听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切感受到,不仅广大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很重视这件事情,党和政府更是非常重视这件事情。温总理的报告里两次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这是历次人代会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没有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在回顾2003年的主要工作时讲了三个要点:第一,肯定了去年大学生就业是扩招以后的首届毕业生的就业。第二,强调了解决问题的程度,就是到去年年底,大学生就业率达到83%,和前一年相比多解决了60万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第三,总结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特别强调了四个字:指导、服务。党和政府的有力的指导和服务,使得去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在谈到今年的工作时,温总理再次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第一,对200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做了一个判断:进入了“高峰期”。今年是扩招以后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也就是就业问题最多的一年,可以讲是自中国大学制度建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第二,要像往年一样,党和政府要为做好这项工作继续提供指导和服务。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与会的教育界代表,特别是高校的人大代表都深深感受到,这件事情已经成为政府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所以大家也更有信心做好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本刊记者:作为武汉大学的主要领导成员之一,您对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什么看法,当前应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日益凸显的就业形势?
顾海良:在胡锦涛总书记来湖北代表团参加分组讨论听取代表意见时,我就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几个问题作了发言,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作了阐述。
根据我校这几年的学生就业情况,我认为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的、正确的就业观,把个人能力、知识和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现在就业观的问题在社会上讨论比较多,包括一些媒体。有些用人部门比较多地批评当代大学生没有正确的就业观。从多年在学校工作的经历和感受看,我觉得未必是这种情况。这几年大学生就业的流向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基本上是一致的,大体反映出我们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具有正确的就业观的。
党和政府目前比较重视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假如县域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以后,会有更多大学生愿意到县一级服务。比如,在2001年武汉大学就业的学生中,在国有企业就业的占26.4%,在非国有企业就业的占19.8%;2003年在国有企业就业的占15.67%,在非国有企业就业的占24.39%。前者下降了10个百分点,后者上升了5个百分点。这种百分点和流动性的变化表明,国家这几年注重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中央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度也比较大。所以,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整体走向也随之调整。所谓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就是大学生能把个人的能力、知识、价值的实现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有了这种结合,我觉得就是正确的就业观。正确的就业观不能偏废一边,既不能只考虑大学生个人价值、能力的实现,而不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不顾及大学生个人能力、知识、价值的实现,而只强调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这一方面。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正确的就业观。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正确与否的判断可能也要有一种新的观念,不能总拿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就业观来衡量我们现在大学生的就业观。前几年可能这个专业、这方面的人才短缺,需求量增加,这时候这种专业人才的年收入肯定是高的,薪水也是高的。这几年假如这种人才需求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是供给大于需求了,若还坚持原来多少万元年薪的观念,那你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人才需求、市场供给的变化,肯定会处处碰壁,最后陷入就业的困境,找不到理想的职业。这方面的正确引导是必要的,这些引导就是对年度就业的总体形势进行分析,重视人才市场需求的千变万化。要使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择业和就业的。这样的就业观应该跟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所以学校和用人部门也要做一些指导和引导的工作。对于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的一时不平衡,我想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的,而且能朝着正确的就业方向努力的。
本刊记者:从目前人才需求的形势和毕业生就业回馈的信息来看,您认为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应该如何调整?(www.xing528.com)
顾海良:从目前来讲,高校扩招不是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高校扩招毕竟改变了人才的结构。对于学校来讲,如何使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够适应人才需求变化的状况,这可能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各高校应该树立一种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即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所谓培养出高质量的大学生,我认为就是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层次相适应,与国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要求相适应的毕业生。只要是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人才,我觉得就是高质量的人才。
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级各类高校的质量衡量的指标是单一的,所以各高校惟恐不能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的目标,这样就改变了高校的布局和结构,这样对人才培养是不利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比较顺利地或者从根本上解决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某些问题。这个问题假如解决了,本科生的就业还能比较好地解决。现在各个学校发展的攀比很厉害,不断地向上发展。有了学士学位点还要争硕士学位点,有了硕士学位点又要争博士学位点,我觉得都这样做没有必要。一些发达国家高校发展和布局结构的经验已经证明,高校的发展和布局应该是有层次性的。比如社区大学,社区大学培养的人应用性就应多一点,培养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也就多一点。一些著名的重点高校应以培养研究型、高层次人才为主。根据国家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分层次、分类的需求,各个高校来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别。这样的分层次、分类别、有重点和地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各高校的可持续和富有特色的发展,以及有效地解决国家和各地区对各类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紧张的矛盾会有益处的。各高校朝着这个目标去培养自己的学生,让这些学生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那就是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有一个观点,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不是由于扩招引起的。我觉得大学生就业难和扩招没有必然关系。大学生就业作为劳动力供给方,不管扩招还是不扩招,供给总量没有变。大学生多念了几年书,没有增减劳动力总量。就这一点来讲,和就业压力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由于18岁就业和22岁就业,发生的变化就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有了提高。所以说是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就是整个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应该是有利于劳动力的就业,而不是不利于就业的。同时根据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能还要适度地增加扩招的人数。我们扩招的人数要能够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难不是扩招引起的,为了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我们还要适度扩招。这就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扩招的增量部分要更能够适应国家人才需求的结构,从根本上解决现在办学的指导思想问题。因为我们现在高层次的劳动力是缺少的,由于接受高等教育以后,高层次劳动力人数的增加,反而优化了劳动力结构。这样看来,扩招和就业压力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反而优化了整个劳动力的结构。
【注释】
(1)原载2004年第4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