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学生在成长——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顾海良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
《中国教育报》记者左春明
▲江泽民同志三次在高校校庆上讲话……一代国家领导人对新世纪大学生的关注与重托……我们怎样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世界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否理解毛主席当年的心情和胸怀
▲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敌是形式主义,采取什么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教育方法,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有成效的,这个成效就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在健康成长
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高校的大学生纷纷以多种形式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表达他们对党的热爱与追求。您作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能否就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谈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顾海良(以下简称顾):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这也正是当今大学生十分关注的话题。
谈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我想到江泽民同志三次在高校校庆上的讲话。第一次是在1996年3月四所交大校庆时,江泽民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问题;第二次是在1998年5月北大校庆时,江泽民同志特别谈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问题;第三次是2001年4月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的讲话,他特别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标准提出了五点希望。三次校庆上的讲话分别谈到大学生的“成才环境、成才途径、成才标准”。为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一代大学生寄予这么大的希望,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地把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括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主要方面,他特别强调在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并明确提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们也会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
记:您如何评价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顾: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近十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是十分明显的,前不久我们向媒体披露的2001年初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已经进行了十年)报告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是好的。当代大学生显露出很多值得我们去赞赏、值得我们去发现的优秀品质。举一个例子,我们都记得80年代初期我国女排取得过辉煌业绩,但一旦女排在世界大赛失利时,当时的一些大学生就用摔瓶子或其他方式发泄自己的失望情绪。而在2000年10月奥运会代表回国为首都近五千名大学生作专场报告时,女足运动员孙雯受到大学生们最热烈的欢迎,他们给孙雯以最大的敬意,最大的激励和鼓励。对失败者的英雄主义的赞赏,这确实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或许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挫折中,从整个社会的发展中体会到,我们除了要为胜利的英雄唱赞歌,更要为那些经过奋斗但没有马上取得胜利的英雄唱赞歌。这就是当代大学生顺应时代发展形成的新的思想道德观念。
我对思想政治工作是持乐观主义态度的,我认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近十年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有成效的,这个成效就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上。这其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做了大量的有成效的工作的。
记:据了解,这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还表明,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人格魅力”、“敬业精神”等的平均满意率为51%。我手头还有一份材料,是重庆5所高校学生对“两课”教学质量的评价,认为教学质量一般者占56.4%,认为教学质量较高和很高者占13.8%。您如何看待这些数字?
顾:应该说这些数字说明高校的教学,也包括“两课”教学并不尽如人意。我们讲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到,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有很大的距离。像你谈到的“两课”,记得3年前,上海市对毕业5年、工作上得到社会认可的大学生做过跟踪调查。调查中问到:“你在大学最不爱上的课是什么?”他们说是“两课”。当问到“走向社会后对你成长成才影响最大的课是什么”时,回答也是“两课”。这些大学生说,回过头来看,尽管当时的课并不爱听,但自己走向社会后很多理论、思想,包括做人的道理,恰恰是在“两课”中获得的。这说明“两课”教育教学完全是必要的,同时也说明“两课”教育教学必须改革。
我们还要看到,高校和社会各界对“两课”的要求很高。对“两课”教学的评价和对其他课的评价是有不同的。举个例子,数学、外语或是其他专业课,教师讲得不好,没有学生会认为你讲的内容不对,只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而“两课”的教师如果讲得不生动,学生不仅认为你老师讲得不行,而且认为你讲的内容也不行。和其他课不同,大家对“两课”教学的期望值很高,“两课”教师也一直承受着各方面的、更高标准的评价。(www.xing528.com)
我们必须看到,在“两课”教学的许多方面,特别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上也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教学中形式主义的东西也还存在。这些必须要加以改进。
记:您在很多场合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了解和理解大学生入手,是不是在实际工作中您感到这一问题的紧迫和重要?
顾:我在“文革”插队时教过小学、初中、高中(包括教“复读班”、“戴帽中学”),后来到大学任教,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至今还带着博士生。也许这种得天独厚的经历,使我能从教师的角度基本了解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到博士生的成长的整个过程,也很容易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我觉得,我们一些教师缺少和学生的沟通。有一次,一个学生跟我讲他们的老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如何不好(他不知道我也是老师)。我说,你们对他提意见嘛,为什么不去和他本人讲?那个学生说:“我说了他也听不懂。”如果教师和学生无法沟通,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能有什么实效?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的确有个如何看待我们的大学生,对他们如何评价的问题。
4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对留苏的大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段话表达了共和国领袖对年轻一代的感情和信任,也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健康成长。毛主席在说这段话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我们年轻时确实难以从他说这段话的心情、他的胸怀去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今天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扪心自问,我们会不会从心底说出这句话,有没有这种心情、胸怀?是不是从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兴旺去了解、理解和关注大学生?是不是做到公正地评价大学生,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是不是从了解他们的成长入手,适应他们的“选择性”、“多样性”、“主动性”的实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任何工作都可能是被动的。
记:您多次讲过,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时代感就没有生命力,那么关注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应从哪里入手呢?
顾:任何脱离时代发展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都不能取得实效,这是我们这项工作的艰巨性所在。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反映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过程中,针对性是工作的起点,实效性是工作成败得失的评价标准、是归宿点,主动性则要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敌就是形式主义。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必须关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的深刻变化。
据我的理解,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1)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变化;二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正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四是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扩招及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着相应的调整和改变。(2)对象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在他们身上有许多新的特质和禀赋。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是主体的教师中,中青年教师占了绝大部分,到2003年,“文革”前毕业留校的大学生几乎全部退离工作岗位,高校教师年轻化的趋势更为明显。(3)内容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同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年前相比都有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如何适应大学生的需要,如何从大学生的需要入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借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有个供给与需求的对接的问题。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供给”方面带有不同程度的“强制”色彩,而需求方面却有很大的选择性和显著的多样性。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项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4)形式的变化。长期以来习惯采用群体的大报告形式,虽然对有些内容的教育有好的效果,但在大学生的个性化倾向有明显发展的情况下,其效果是不能如愿的。(5)方法的变化。对个体差异较大的大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教育方法,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课题,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6)手段的变化。网络等新的载体、新的媒体的出现及其在高校的广泛运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具有明显的交互功能,这种交互功能使网络信息是多元的、多样的。交互功能的增强,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以往熟悉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教育手段,也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战。除了上述六个变化,还有来自教育机制和体制的变化,这八大变化形成了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记:针对这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采取哪些举措?
顾:我想大体有这么12个方面的举措。(1)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2)以培养人为中心,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3)从实际出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4)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加强两支队伍(高校理论工作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5)要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6)要坚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高校的各个方面,贯通于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7)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8)要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如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9)要把注重教育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10)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要重在教育,对这项工作要重在建设和创新。(11)要积极主动地利用新的教育和教学手段,特别是互联网和其他各种有效的媒体,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2)要充分调动和依靠社会力量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或者说是一项日新月异的事业,它的魅力就在于此。一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这就要求我们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教育部领导曾多次指出,我们一定要像抓学科队伍建设一样抓好这支队伍建设。我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我们一定会造就一支真正能够走进学生心灵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我们也相信,当代大学生也一定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托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
【注释】
(1)原载2001年6月29日《中国教育报》第3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