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增强“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3)
当前,积极而有效地推进“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的重要环节,是增强“两课”教学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各高校“两课”教学实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两课”教师的全力投入,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学校、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关心。根据“两课”教学方法改革已有的基本经验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
1.把握“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环节
如何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高度,理解和把握“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整体过程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方面,从“两课”教学实施过程来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既要符合“两课”教育教学的总体要求,又要协调好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的改革既要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又要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另一方面,从“两课”教学方法改革本身来看,它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也需要有系统地抓好多个环节的工作,其中最基本的环节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推进“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前提。自1998年秋季正式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以来,“两课”教学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各地和各高校反映的情况来看,“两课”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在教学方法上不能适应课程新内容的要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相脱节的现象,还存在着从书本到书本的现象,不能真正地解决学生理论认识和思想深处的一些疑虑和疑惑。解决这些问题,既要从师资培训入手,努力提高“两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也要着力教学观念的转变,开阔“两课”教师的视野,从新的高度理解“两课”教学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两课”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它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无论是进行理论教育还是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说,要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联系大学生身边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证明,能否在“两课”教学中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两课”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两课”教师教学方法正确与否的根本所在。
二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环节。“两课”教师是“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在教学观念转变的基础上,“两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是“两课”教学方法改革能否得到实质性推进的关键。在这一意义上,“两课”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素质,不仅要求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的理论和学术水平,还要有对教学方法和规律的深刻理解,有投身于教学方法改革的强烈的事业心。令人欣喜的是,在全国高校近两万名“两课”教师中,已经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优秀教师。他们除了具备上述这些素质外,还对当代大学生有着深切、深情、深刻的了解和理解,从而使教学方法改革有了最为深厚的基础。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是“两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过程。这些教师都具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这些优秀教师已经成为各高校“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坚力量。
三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要真正发挥教师在“两课”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各级领导的重视,特别是所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尤为重要。具体到一所高校来说,甚至可以认为,领导的重视是“两课”教学方法改革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两课”教学方法改革取得成效的那些高校的领导,不仅关心和关注这一改革,而且还研究和实际地支持这一改革,包括教学改革所需要的经费上的、教学基本设备上的实际支持等等。各级领导应该从“三讲”的高度,从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高度,切实重视“两课”教学及其方法的改革。
2.抓住“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内容
根据“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际进展,今后一个时期应该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这也是当前“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课堂教学是“两课”教学基本的和主要的环节,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两课”教学方法改革基本的和主要的部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之处就在于:要加强对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增强教学的科学性;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实际,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全面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疑惑和疑难问题,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切忌“满堂灌”,因此教学方法改革要着力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全力发挥大学生介入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决不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也不是单纯地在形式变换上找出路,更不是以“媚俗”的方式换取所谓的“生动”和“形象”。(www.xing528.com)
二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两课”的教学方式改革的主旨,就是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课堂的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贯通于“两课”课程全部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通于“两课”课程中心内容的邓小平理论,都是科学的理论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同样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在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发展,这是很多高校正在探索的问题。在这里,重要的是要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如何通过社会实践切实有效地深化理论学习;二是如何丰富和完善社会实践的形式,在社会调研、社会考察、社区共建等形式上能有新的创造;三是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会实践的场所和基地,使之融入“两课”教育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去;四是如何长远地解决社会实践的经费来源和其他必要的物质条件。
在规定的“两课”教学时数内,当然包含了一定量的社会实践的时数,这实际上已经为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改革提供了教学时数上的保证。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两课”教学还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社会实践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运用于“两课”教学过程中的。在“两课”教学中,既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不关注社会实践,也不能以社会实践代替课堂教学;二是在不同的课程中,课堂教学时数和社会实践时数的分布和使用是有区别的,在课堂教学时数和社会实践时数的划分上不能搞“一刀切”;三是作为“两课”教学方法改革范围内的社会实践,必须纳入“两课”教学整个过程,应该有齐备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以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为目标,决不能以“挤”、“压”“两课”教学时数为目标。
三是“两课”教学过程和环节上的改革。应该说,经过长期的建设,“两课”教学的过程和环节已经比较完善,现在突出的问题主要是考试方法和方式的改革。目前,“两课”各门课程主要还是采取了闭卷考试的方法。从“两课”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来看,只采用闭卷考试这一单一的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根据一些高校的经验,改革应该循着三个基本的思路展开:一是探索和“两课”教学目标和要求相适应的考核方法,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能力的考核;二是着重对大学生学习“两课”后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方面进行考查,可以把几种不同的考查方法结合起来,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三是把对大学生学习成效的考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不同的环节中,如把参与课堂讨论、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综合起来考察等等。总之,这一方面的改革,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四是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进行的教学手段上的改革。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两课”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改革滞后。许多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没有有效地利用起来。究其原因,一是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没有认识到“两课”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有的学校还没有为“两课”教学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如多媒体教室等,难以引进和实施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三是有的教师还不能使用已有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四是缺少适应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料、课件。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加紧学习,不断探索,在这一方面的改革上取得新的成效。
【注释】
(1)本节和以下第二节和第三节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本人在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会2004年年会上作的学术报告的录音记录稿整理而成的。
(2)本节的主要内容最初发表于2001年第20期《中国高等教育》。
(3)本节主要内容最初发表于2000年第17期《中国高等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