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抓住有利时机,加强“两课”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把新一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课”建设无论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还是在教学实效上都有了明显的进展。特别是1998年四、五月份以来,“两课”建设更显现出良好的态势,出现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在1999年,怎样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两课”建设,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1999年“两课”建设有许多有利时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1998年4月,经党中央研究提出的新的“两课”课程设置方案,为我们做好这方面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科学的基础和有利的时机。这一新的课程设置方案的实施,是“两课”建设的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标志。(www.xing528.com)
第二,1998年7月底,教育部机构改革中,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的建立,为推进“两课”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社政司是在1998年七、八月间新建的。从近五个月的工作实际来看,社政司的新职能,对“两课”建设正产生着一系列新的综合功效。这些新功效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先前分散在原社科司和思政司管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合由社政司统一管理,形成了“两课”管理上的综合效能。这既有利于“两课”改革的深化,也有利于“两课”建设和发展的协调。二是加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两课”建设的密切结合,有利于“两课”教学实践同“两课”教学中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的结合,这对“两课”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有利于将“两课”建设同高校党的建设、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两课”的建设和发展。切实加强“两课”建设,正是新的社政司的重要职能之一。
第三,1998年底以来,对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教育的一些重大关系问题逐渐形成共识,特别是在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三个关系上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这就是,在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关系上,应该更加重视质量;在智育和德育关系上,应该更加重视德育;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上,应该更加重视改革。这对“两课”建设提出了两个新课题,即“两课”怎样在“更加重视德育”上发挥作用;“两课”自身怎样在提高质量、加强德育、深化改革上有所前进、有所开拓。
第四,由国家科教领导小组1998年10月28日第二次会议原则通过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认真组织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加强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以及加强“两课”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实效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更为切实有效的部署。“行动计划”的落实,必将为“两课”建设提供非常有利的时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