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对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3-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彭三民[1]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教育质量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今年以来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厅又相继下发文件,把提高教育质量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千方百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尚未健全,高职院校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对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对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彭三民[1]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

【摘 要】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教育质量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目前影响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学校之外的教育质量评价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实际;产学研结合缺乏应有的措施保障;高职院校内部的质量监控体系尚不完善。应该采取的政策与对策;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机制;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参与高职教育;健全学校内部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关键词】 高职教育;质量保障;评估;产学研结合

1.引 言

自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校规模增长迅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从规模上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截至2006年9月,高职在校生人数达到795.5万,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为1147所。[1]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教育质量问题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做出了明确部署,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十一五”期间中国教育三大任务之一。今年以来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厅又相继下发文件,把提高教育质量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千方百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众所周知,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以科学、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为基础。然而,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非常丰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试图分析目前制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同行探讨。

2.制约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

2.1学校之外的教育质量评价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实际

2004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五年一轮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评估制度的实施对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正在执行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处于不同区域的院校都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全国各具特色的学校,明显不尽合理,这样必然会制约高职院校的特色建设

第二,高职教育属于社会约束型教育,因而其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融为一体。企业在高职教育的实践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政府的政策也有导向作用。但是相比之下,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在教育评估中最有发言权。然而现在的国家评估指标体系里,却没有企业的参与,不利于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

2.2产学研结合缺乏应有的措施保障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我国既定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但是,由于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各级政府也尚未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来督促、鼓励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因此,产学研结合教育处于“热冷不均”的状态。陕西高等职业院校目前除少数有行业背景的之外,多数院校基本上没有和区域经济社会或行业、企业建立稳定、有机的合作关系;社区政府、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教学设计的制度尚未真正形成,这就很难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种状况已成为制约陕西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由此导致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匮乏。这一不和谐的现象充分说明当前高职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与社会需要尤其是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存在着偏差,说明当前高职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偏差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乃至办学效益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3高职院校内部的质量监控体系尚不完善

从比较教育的视角来看,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数量增长—质量下降—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这样的发展过程。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很快,目前,资料统计高职高专院校的在校生约为占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53.4%。与院校数量和招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个别高职院校对自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有待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因此,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正确处理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数量与质量、效率与效益的关系,促进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得到有机统一,实现高职高专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尚未健全,高职院校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因此,加强我省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3.政策建议与应对措施

构建新型的高职教育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就是要以新的多元化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针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不同类型高职教育的国家基准,形成独立的中介评估机构和行业(专业)质量认证机构;构成国家、区域和高等职业学校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质量保障网络,确保高职教育大发展后质量不会大起大落。

3.1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加速高职教育内部的优胜劣汰,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和谐、快速发展。

(1)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质量标准

国家应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认证制度,有效监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虽然高职教育很难存在一个统一的国内标准,更难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但是对于同一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国家应该制定一个基本的质量标准。这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对学校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学校自身来说,同行之间有了参照系,有利于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有利于推行高职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引导高职教育向国家标准看齐。在国家评估基本标准确定后,对于对特色明显的高职教育应在条款中赋予较高分值,以鼓励各高职院校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2)建议让企业参与评估

建议省上组建由高职教育研究机构、企业界代表及专家参加的学术团体性质的评估机构,研究制定适合陕西省实际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实施定期评估制度,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在此应注意企业的作用,因为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是要到企业去,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否适应企业的需要,企业的意见相对比较重要。实施这方面的研究和评估工作。发挥评估对高职教育资源配置尤其是生源流向的导向作用,促使高职院校办学的优胜劣汰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国家还要鼓励行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对高职院校的质量评价,以便提出更为合理的评价体系。

3.2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参与高职教育

在推广实施产学研合作方面,政府应当通过立法等强制措施,督促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www.xing528.com)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陕政发〔2006〕13号)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因此,从我省实际出发,建立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有效机制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建议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鼓励和保证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实践,实现高职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把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作为法定义务,纳入企业年审内容之列,并且由省教育厅参与此项内容的年审。对不履行教育义务的企业予以严厉的处罚。

第二,政府应对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制定有关合作的框架性规则。要求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论证、教学设计及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实践教学场所。严禁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假“产学研结合”。

第三,每个企业至少要联系一所学校,并与学校建立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与高职院校签订3年以上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报酬的,依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准予在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省政府亦可参照财税[2006]10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对企业在参与产学研合作办学过程中,在法定的教育费附加之外为学校提供建设、发展资金的,可按一定的比例在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第四,鼓励合作办学的企业吸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吸纳联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政府可给予适当的补助。也应出台激励政策,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农村、到基层创业

第五,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信息反馈与评价、监控机制,确保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健康、有序进行。

3.3健全学校内部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中,政府、社会、学校应该成为三个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主体。其中,政府是引导,社会是评价依据,学校自我监控具有核心地位。作为基层的教育教学实施者,每一所高职高专院校都要强化以自我监控为核心的意识,建立起自己的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与评价。

第一,积极推行学校自然状态下的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制定与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配套的激励措施,鼓励学校推行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

第二,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建议开发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的软件,包括“诊断系统软件”和“专业设置评价系统软件”。组织开展“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及“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的专题培训。

第三,完善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机构。建立校(院)系两级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机构,由主管副校长和各系主任分别主持,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日常监控中的职责和职能,一旦发现问题苗头,即可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可在学校教务部门中普遍设立“质量科”,负责全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日常工作。

第四,积极实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布制度。逐步推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公布制度,使社会能够全面而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由此评判高职高专教育是否真正做到了就业导向,是否能够切实符合经济界、企业界对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

第五,使用人单位成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按照高职高专教育的规律和市场运作的规律,不断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使用人单位作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通过对生产第一线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和工作表现的跟踪调查,深入了解作为高职高专教育产出的毕业生质量,由此为今后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提供客观依据。

第六,部分专业课程或实践能力改由社会评价。高职高专教育的部分专业课程或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各类证书课程,例如上岗证书、注册制度专业人员证书、特定行业的从业许可证书等,应直接通过社会上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等级考试而获得。鼓励高职高专院校与相关部门结合,将部分专业课程或实践能力课程在劳动部门和行业组织注册,使毕业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能够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接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评价。

目前,学术界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有许多,各职业院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运用已有的成果构建本校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各高职院校,特别是具有相同特点的高职院校之间,亦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探索出适合我省省情的高等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

4.结语

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随着高职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以上所述,是针对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保障的现状而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情况的变化,依然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不断加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们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来讲,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也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http://www.21tx.com/exam/2007/05/26/10555_2.html

[2]陈玉琨等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许杰.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4]李海宗.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0

【注释】

[1]彭三民,男,副研究员,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