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值得重视的若干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值得重视的若干问题

时间:2023-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发展问题;解决思路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长足发展,特别是自1999年起,连续5年的高校大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越过大众化门槛,从整体上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值得重视的若干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值得重视的若干问题

刘建德[1] 廉振民[2]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 716000)

【摘 要】 经过跨越式发展的我国高等教育在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后,不可避免地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高校普遍求全、综合化问题;高等教育质量下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显削弱问题;高等学校贪大、更名、升格问题;高校师资数量普遍不足问题;高校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不足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总结提高问题;政府对高等教育指导、掌控的权威性问题等。关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问题;解决思路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长足发展,特别是自1999年起,连续5年的高校大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越过大众化门槛,从整体上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但经过跨越式发展的我国高等教育在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后,不可避免地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关注这些问题,探究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应重视高校普遍求全、综合化问题,以纠正盲目跟风、专业重复、资源浪费现象

在我国高等教育急剧扩张的今天,很多高校不能从我国经济、社会及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盲目跟风,一味追求学科专业齐全,一厢情愿地朝着综合性院校方向发展,致使学科专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造成本来就不丰富的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我们知道,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多元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反映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就是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上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点对人才多元化需求出发,并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条件,作出有特色的选择。因为学科专业结构是决定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正如路甬祥院士所言:“学科的定位坐标应该主要向于社会的产业需求和人才市场的信息反馈”[1],也就是说,社会经济及市场的需求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也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依据。社会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结构与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具有直接的关联。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与学科专业结构之间的变迁与对接,是经济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结合的反映。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十分明显。同时,小康社会的物质水平的提升使公民的学习需求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也要随之而发生变化,应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培养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进入大众化初级阶段后,各省市都在制定新的高教大众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规划,几乎都把创办国内外一流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各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普遍求全,追求综合化。这种做法明显地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差异性、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的差异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人才层次需求的差异性给忽略了。正因为这样,很多高校在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上趋同,缺少个性和特色。这种现象,不管是从学科、专业角度还是从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角度看,都难以与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加之不少高校在追求综合化的道路上又完全不顾及本校原有学科基础和师资队伍状况等专业建设制约因素,必然导致人才质量下降、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率日趋增加的结果,这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南辕北辙。

其实,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应充分体现适切性,以保持不同院校的并存与和谐发展,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要在自己的办学层面、服务面向、功能定位等方面办出各自的特色和水平,这样才能健康地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功能。

2.应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下滑问题,以保证培养合格人才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只有坚持学校的教育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而不断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但反思我国近几年的大众化历程,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同时,教育质量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本科教育质量下降表现得尤为明显。1998年,我国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现状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一部分学校在滑坡,个别学校严重滑坡,一部分学校存在滑坡的趋势,一部分学校即使是基础较好的学校,也存在着滑坡的潜在危险。”因此,他强烈呼吁,高等教育要“增强质量意识”。[2]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说: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万人,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社会关注与忧虑的焦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必须由注重规模的扩张向规模与质量并重转变。

当然,引起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的原因是复杂的,如:数量化思维所造成的质量意识淡薄、内涵建设滞后;学校规模扩张超前与经费投入严重滞后;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与社会需求多样化脱节;师资队伍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管理观念和方式滞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科专业设置欠合理;教育教学模式方法陈旧;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乏力等。虽然教育质量下滑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难以绕开的障碍,但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坐等改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下滑问题,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投入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办学条件、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建设优良校园文化等措施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力促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以保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形成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3.应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显削弱问题,以确保毕业生德才兼备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大学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是多重的:一是高校学生生源结构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由此带来学生思想素质参差不齐。二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和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思潮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态势。三是由于众多独生子女一代迈入大学,大学生心理素质呈弱化趋势。四是学生的主体意识、维权意识增强,而集体意识、道德意识淡化。五是德育工作受到学校自身因发展带来的其他问题的冲击和削弱。扩招后,许多高校均把工作的注意力放到了教学改革、学校硬件建设、学生就业等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德育工作实际上处在次要位置。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载体和固有模式呈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七是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数量和素质还不能跟上发展的要求。

在挑战面前,很多高校并没有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学校德育明显削弱,致使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许多不应忽视的新问题:功利主义倾向明显,价值观扭曲;集体主义观念淡漠,个人主义思想较重;考试作弊泛化,诚信降低,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不佳等等。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新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当然不能知难而退,无所作为,而应本着对国家、人民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新的策略,做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与时俱进,以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确保大学毕业生德才兼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德育优先”的原则,迎接挑战,创新工作。第一,要建构“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第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建设,以强有力的机制规范人、教育人、管理人、服务人。第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陶冶、辐射、渗透及整合功能,通过积极向上、健康有效、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跨越时空的功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快捷性、平等性、互动性。第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有机整合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切实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科学分析和处理人生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第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真正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和骨干作用。

4.应重视高等学校贪大、更名、升格问题,以维护高校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当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过程中,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以及高校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积极举办一批高等职业院校并适量地将一部分条件好的高等专科升格为本科,包括建设一批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令人忧虑的是,这种合理的构想和发展,正在或者说已经演变为一种只讲升格,不讲定位,只讲名称,不讲声誉的倾向。很多学校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不顾社会需求及自身条件的限制,盲目追求高层次、高规格,专科学校要升格为本科学校,有特色的本科学院又要千方百计地办成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职业中专要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不久,又要急着办本科。更名、升格以后,紧接着就是盲目扩招和校园扩建。我们应该看到,很多升格为本科的院校或升格为高职高专的院校,无论是在师资水平、实验设备、教学实习实验基地、教学经费等各方面,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教学的要求。特别是一个本科院校所应具备的浓厚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教风学风,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学校重复建设,在发展规模上贪大求全,不仅数量过多,而且办学条件差,达不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目的,造成了人员和设施上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造成了现在社会上所流行的“本科教育专科化、专科教育职中化”的议论,严重影响了高校良好的社会声誉。

高等学校存在的贪大、更名、升格现象从根本上说是违背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高等教育应该始终与市场、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学校,应当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因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是不同的。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只有呈现出多样性,才能更好地满足多样性的社会需要。盲目求大求全求高的办学追求必然导致学校定位混乱或错位:[3]一是高位低移现象,即高层次的学校降低办学水平,主要表现为盲目扩招、过度重视成教及自考等办学形式上。二是低位高攀现象,即低层次和低水平的高校盲目模仿高水平大学办学,不切实际地盲目“升格”与“合并”。三是同位相类现象,即我国高教界开始出现的千校一面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浪费和教学质量的下降。

所以,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当务之急是走出盲目追求高层次办学的误区,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与优势,科学定位、形成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认可和公认的办学品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高等院校的分类分层管理和指导,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自身也要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从本校的学科优势、科研实力等方面突出比较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上下工夫!

5.应重视高校师资数量普遍不足问题,以纠正超负荷运转、低水平授课现象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较快,造成高校教师总量与事业发展规模不相适应,矛盾十分突出。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为340.87万人,到2004年增长到1333.5万人,六年时间增加了992.63万人,净增2.91倍。但普通高等院校专任教师人数由1998年的40.72万,仅提高到2004年的85.84万,六年时间增加了45.12万人,仅增长1.1倍。[4]这些数据表明:高校教师人数虽然迅速增长,但其增幅远远低于学生人数的增幅,由此产生了近年来各高校师资严重匮乏的现象。直到现在,不少大学(包括重点大学)的师生比还徘徊在1∶20左右,有些甚至更高。如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普通高校生师比指标18∶1达合格要求计算,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数量尚有较大缺口,若参照发达国家生师比14∶1,则需求量更大。而且专任教师在不同地区高校和同一地区不同高校的分布也不平衡,使得教师数量尤显不足。其实,在教师总量不足的背后,大多数学校还存在着实际上课教师更加匮乏的现状及大量上课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的隐忧。

不合理的师生比给教师带来了过重的课时负担,有的教师周课时达到20多个,教师们超负荷运转,只能是疲于应付,低水平授课,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在教师总量不足的同时,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为了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许多院校大规模录用新教师,新录用的教师到任后未经严格训练就马上要担任2~3门课的主讲任务。虽然现在青年教师中不少人具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但在教学方法及教学艺术、教学经验方面比较欠缺,达不到学生的期望值。总之,师资力量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我们无视高校师资数量普遍不足问题,不能采取得力措施扭转教师超负荷运转、低水平授课现象,这必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方面发展。

面对高校师资普遍不足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师资管理制度,提高调控管理的能力,从计划用人向按需用人转变,重新确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要坚持以质量为本的效益管理原则,以课程教学与学生导师作为核定教师编制的核心要素,促进课程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增加教师对学生指导的机会;要革新专任教师聘任制度,规定教师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规范专职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理顺教学任务分配、薪酬标准与质量考核的关系,加强整体导向和调控,把学校的各种投入与教学质量密切挂钩,保障师资作用的最大化。[5]要高度重视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搭建科学、长效的平台,使之既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更能激励广大教师追求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需要。唯有如此,我们的高等教育才有可能真正让学生称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6.应重视高校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不足问题,以根本扭转超大班上课,实验拥挤,效果较差现象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首先表现为高校学生数量的迅猛增加。面对急剧膨胀的大学生人数,很多高校的教学硬件设施都是捉襟见肘,穷于应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校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不足,以致普遍出现超大班上课、实验拥挤现象,这不仅体现在基础课方面,而且技能性、实践性教学更难达到标准要求,从而大大降低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目前许多理工科学生的操作性实验改为演示性实验,许多医学院校学生的解剖课已改为几十个人围观教师操作。高校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不足问题,超大班上课、实验拥挤现象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特别是办学经费普遍紧张的地方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

导致这种问题和现象出现的因素固然十分复杂,但归根结底是经费投入不足问题。首先表现在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占GDP的比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据教育部及OECD等机构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表明,2001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的比例只有4.83%,而OECD国家在1998年就达到了5.8%的平均水平,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超过6%,甚至达到7%。[6]其次表现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即使与1998年巴西、马来西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4.63%、4.49%、4.27%的财政投入相比,我国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也仅为3.41%,显然与它们存在着巨大差距。[7]再次表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拨款机制不合理。许多地方院校的省拨经费并不是按在校学生的人数拨付的,而是采用包干制。许多高校在扩招后得到的政府财政拨款没有相应增加;与此同时,高等学校还背负着银行的高额贷款,还贷还息及新增教师的开支等占了所收学费的很大部分,使投入到教学方面的经费增加不多或根本没有增加,导致了生均教学经费的大幅度下降。

要解决高校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不足问题,纠正超大班上课、实验拥挤现象首

先必须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结合中国实际,发挥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主渠道作用。教育从来都是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教育的兴衰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像支持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那样,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二是要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目前,关键是要通过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为高等学校筹集充足的办学经费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第二,要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要通过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克服学校资源配置分散、结构失当、规模效益差的问题,有效整合学校人、财、物资源,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第三,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拆除高校与社会以及高校内部之间相互隔绝的围墙,使学校真正做到敞开大门,走向社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7.应重视高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以扭转新一轮“读书无用”倾向

在知识经济已经来临和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社会上正在悄悄泛起新一轮“读书无用论”。这种论调在高等教育领域显得尤为突出。高校“读书无用论”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学风不良的问题。比如:毕业论文东拼西凑,甚至全文抄袭或者全文复印;面对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仍有不少学生考试作弊;很多学生学习纪律松弛,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甚至经常旷课;抄袭作业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不能切实扭转高校“读书无用”倾向,科教兴国战略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只能沦为空谈。

当然,仅仅对“读书无用论”进行批评显然是不够的,有效的途径是深入分析“读书无用”产生的原因,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扎实践行。(www.xing528.com)

新一轮“读书无用论”不同于“知识越多越反动”及“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背景下的“读书无用论”。新一轮“读书无用论”指向的并不是知识本身,或者说对知识本身价值的怀疑,它更多的内涵是指“念了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着工作。”由此可见,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出现的核心原因就是中国当代教育的种种弊端,具体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额学费使贫困学生放弃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我国的学生承担的教育成本过高,学费超过了许多家庭的承受能力。在这种现实面前,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得不选择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二是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难以满足岗位需求,于是顾客(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干脆拒绝了教育这种“质次价高”公共产品。三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大量农村籍大学生无法就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家长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高投入、零回报”的教育,助长了新“读书无用论”的蔓延。[8]四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受“金钱至上”和急功近利观念的熏染,加之社会公平正义体系的不健全,很多大学认为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有工作赚大钱,还不如不读书。

那么,如何扭转新一轮“读书无用”倾向,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呢?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资助体系。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措施,通过减免学杂费、提高贷款额度或者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等多种渠道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二是要改善就业环境,建立公平的就业机制。要大力改革用人机制,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提升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信心。三是加大教育投资,降低学生承担的培养成本。四是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教学吸引力,使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就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学校应介绍专业设置的科学依据和就业市场、专业优势和发展的趋势,重视应用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亲和力,重视市场的反馈和学生的需要,力求专业设置更加合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8.应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以克服课程难排、管理困难、精力不集中现象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50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达到495万,“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但从国家统计数据上看,2003至2006年来平均就业率都没有超过70%。[9]面对严峻的现实,如果我们还是无动于衷,或者动而不力,无所作为,那么这必将不利于创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事实上,大学生就业困难已引起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单从高校办学的内部过程来看,很多高校出现了课程难排、精力不集中、管理困难现象。因大学生就业难,学校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到与学生就业直接相关的事务上,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从第四学年一开始就为就业而奔忙,无心也无暇上课,结果很多第四年计划开设的课程,学校不得不处心积虑、见缝插针、想方设法地把有些课程尽量挤在前三年,但又担心挤得太多影响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句话,课程难排,教学难组织。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发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不太理想等等,而这一切又给学生管理增加了难度。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理性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才能制定科学的对策。我们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既是一个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以社会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劳动力就业市场岗位供给不足的问题。以高等教育自身看,则是一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培养与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当然,出现就业难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等也不无关系。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只有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及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得以解决。总的解决策略应该是:首先,高等学校要积极适应市场办学,明确自身的定位,合理布局自己的学科专业,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关系,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在整体上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其次,引导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珍惜大学时光,锤炼自己良好的择业素质,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三,构建全社会的公平价值体系和用人机制,促使用人单位要按需、按能力择人,并规范毕业生招聘。第四,政府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政策,为毕业生择业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全社会都应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才会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也才能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一个重要的条件。

9.应重视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总结提高问题,以扭转实际存在的欺上瞒下、弄虚造假现象

本科教学评估的原则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增加教育投入,促进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高校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

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目的是明确的、良好的。但在本科教学评估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评估的目的常常被简单、片面地理解,甚至被曲解。评估活动就事论事,忽视了评估的实质性目的。[10]只要学校迎接评估,往往就会出现学校围绕评估转,教师为了评估而工作,学生为了评估而学习。被评高校处于被动地位,只是疲于应付,甚至出现欺上瞒下、弄虚造假的现象,对于评估结果也只是消极接受,评估对于促进高校教育质量不能完全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把教学评估当成一种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思想、提高办学理念的过程,才能防止把评估当成目的,防止为评估而评估,防止把评估纯粹地技术化,才能使高校评估管理的过程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无论是评估主体还是接受评估的主体,都要充分认识并积极发挥评估的促发展功能,在评估中要注意总结提高。就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地面对教育质量的实际状况,下决心组织质量调查,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做出客观的有公信力的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正视问题,善于总结,采取措施,就可逐步加以改善。可怕的是掩盖矛盾,忽视问题的存在,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只会导致问题更加恶化。

总之,高等教育评估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评估工作做得好,被评估的高校就会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感受到明显的压力,就会通过总结、反思,努力改进工作,从而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这将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评估做得不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则是一种阻碍。开展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用科学化和程序化管理来实施对教学质量的综合动态监控,促使高校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准确、科学而有效地反映实际情况,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做出展示,将对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将为完善高等教育管理,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及改善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提供依据,从而达到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各高校必须正确对待评估工作,要善于总结,并正确运用评估结果,调整心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绝不可应付过关、弄虚作假。

10.应重视政府对高等教育指导、掌控的权威性问题,以纠正政府指导、管理不得力、不灵敏现象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落实现代大学的法人主体地位,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的制度保证,其重要目的是构建政府、社会和学校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大学体制。这种体制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把大学置于市场这个大背景中,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给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近些年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呼声日高,政府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然而,市场竞争在促使大学提高办学效益和管理效率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力量的积极引导。教育市场的开放割断了高些对政府的依赖,高校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但是,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相当程度的非赢利性色彩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和行政机构的联系。而且值得指出的是,市场竞争也并非一定是良性的,需要政府行政权力的“有形之手”来协调监督市场竞争的“无形之手”。事实上,在近年来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政府职能与高校职能的责任边界不明确,政府和高校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明晰的缺陷,不少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多多少少存在着主观随意和不严肃现象,政府掌控教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出现了政府指导、调控教育不得力、不灵敏现象。

其实,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它对高等教育的责任减少了,而是在放权的同时,要在宏观上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以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指导、掌控的权威性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在实质上只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发展时期中较为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也并不意味着国家退出高等教育领域。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社会,城乡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因而,在教育市场化的趋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高等教育的投资问题、教育质量问题,高等教育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问题,高等学校的收费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单靠政府或者单靠市场是难以彻底解决的,必须借助两者的合力。

那么,如何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指导、掌控的权威性?其途径有四条:[11]一是立法。政府通过立法,明确划分政府和高校各自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规定政府和高校的职权范围和行为准则,以及支持和维护市场的有效运作,实现扩大高校自主权和政府宏观管理的有机结合。二是规划。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区各异的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就必须对其发展规模、层次、结构等在总体上进行宽泛规划,而有能力承担这一职责的只有政府。三是拨款。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投入者(对于公立学校政府是其举办者),提供财政支持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责,也是其驾驭高等教育系统和院校最有力的手段。四是监督。只有立法,而不管监督,立法就很容易流于形式。高等教育的监督最主要的是保证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领导体制和办学质量。政府应从宏观上加强对高等学校办学方向、领导体制的监督,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保证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对我国学科发展和中国科学院学科调整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4,(4)

[2]周远清.迈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忠迪.高等教育资源浪费的生态学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9)

[4]教育部.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5]蔡达峰.本科师资: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7]数据来源:OECD,Financing education,2002 Edition

[8]郭宇明.新“读书无用论”:中国教育之痛[J].中关村,2006,(6)

[9]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12-9

[10]马翠芬.略论我国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4,(3)

[11]钱伟.WTO与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J].高教探索,2007,(1)

【注释】

[1]刘建德,男,教授,延安大学党委书记,主要从事党史党建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廉振民,男,教授,延安大学校长,主要从事生物资源保育、昆虫学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