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龙[1]
【摘 要】 为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求,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正发生着巨大的改革和变化。人文素质教育被空前的重视,提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成为工程教育的努力目标。以阶段、平台加模块的工程类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建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任务还很严峻。
【关键词】 工程教育;建筑类;人文素质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阶段;平台;模块;创新教育;改革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的核心是从计划经济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高等工程教育的转变。一是高等工程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上世纪50年代初通过大规模院系调整所重组的中国工程教育主要隶属各工业部门管理,简称为部门办学为主。1998年起随着各政府工业主管部委的撤销,工科院校实行了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办学、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的新格局。二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重大的改革,从1989年起[1],中国将毕业生按计划分配的传统作法改变为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体制。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学生就业市场已逐步完善。三是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费用分担机制的建立,从1994年起[2],高等工程教育不再被作为义务教育,学生实行缴费上学(约占教育成本的50%),工程教育开始进入市场竞争。四是为了提高全民族受教育的水平并促进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2000年起实行高等教育的扩招,至今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从1999年的9%提高到26%,成功地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渡。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自然迫使了中国工程教育实行重大转型,转型的关键是工程教育必须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需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建筑及其相关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兴起,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速,民营建筑企业及其相关产业迅速崛起,人们对生活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一切都对建筑类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起点的历史时刻,针对国情中国选择了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生产要素驱动型向自主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建筑人才、高水平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和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这一切都需要中国建筑类工程教育在向先进国家学习的同时,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的实际,加速提升和改造。
1.树立了人文素质教育与工程教育并重的育人理念
上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展经济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绝大部分综合性大学被肢解为专门学院,一大批工科院校应运而生。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工程师,工科大学成为工程师的摇篮,各工业管理部门成为工科院校的主要举办者和管理者。各主办单位根据所管理工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将专业设置越来越具体,专业设置数目越来越多。这种窄口径的严格的专才教育,适应了计划经济的需要,及时缓解了人才压力,确保了国家工业基础的建设,为国家奠定工业和现代农业作出了贡献。
随着中国高度集权、缺乏活力、平均主义、大锅饭和生产力发展缓慢的计划经济的逐步解体,计划经济下的高等教育体制以及在该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经济,本质上是人与人的竞争,是人们之间综合素质的较量,包括工程技术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人文素质方面的竞争。竞争就要讲公平、规则和道德,其本质也是竞争者的修养程度和能力。竞争就会有成败顺逆,是意志、耐力和心态的考验,要求竞争者必须有很好的自我修养和调整能力。市场经济又是一个契约经济,要求合同各方要恪守诚信,不但要讲利益更要讲义气。市场经济既充满着挑战又富有机遇,无论面对竞争对手还是机遇都要讲德守法。市场经济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承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需要每个人要正确对待财富的获得和使用,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个人富有和社会和谐的矛盾。中国已经选择了通过自主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这就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很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工程技术人员,而没有浓厚的人文素养和美育熏陶,创新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人心浮躁,功利主义抬头,两极分化加剧,部分道德失范,个别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环境、资源和能源与经济发展不和谐等等一系列不健康现象,呼唤着中国的工程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和持续发展。于是中国的历届政府和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人文教育,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3]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提出了“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号召。1999年1月江泽民同志[4]在内蒙古大学考察期间强调:学习理工科的大学生应当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就是文化素质教育,应当加以推广。2005年胡锦涛同志[5]特别强调了“八荣八耻”教育的重要性。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6]正式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作为一所以土木建筑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我们强调工程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并重,不断加强了本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启动了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具体做法是:
第一,在学校内增设人文类、艺术类、法学类、理学类专业和系科,将学校由原来以工科为主的大学改造成为了以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艺、法、经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强调理科对工科的支撑,突出文、理、工、管、艺等学科的有机融合。
第二,每年举办200多场由文化名人、社会名流和知名企业家主讲的人文讲座,聘请大批知名作家和评论家到校任教,提高教师的文化层次和素养,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第三,在学校创办“校史馆”“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建筑馆”“自然科学展示馆”“材料与矿物标本陈列馆”,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展览和多种文学刊物,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使大学生们“不养而成”。
第四,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创建了大学生文学社、读书会、大成讲坛、国旗队、管弦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社会实践小分队等群众性社团,使工科大学生在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中,增强大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养成。
几年的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大学生的诚信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一批无人监考班集体。学生们的社会责任心大大提高,“爱心家教”组织受到国家的表彰、“大学生支农团”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中被国家树立为学习的榜样。由500多名大学生主办的《西安建大报》在全国1200多所大学中被评为前三名。“大学生艺术团”在全国首届大学生文艺会演中,名列第五名。学生们每年有400多篇论文在全国公开杂志上发表。学生们的公德和校风明显好转。
2.制定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体系
在高度计划经济年代里,中国的工程教育主要由各工业部委举办。各工业部委主要基于对物的制造来培养人,工程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物的品种和制造工序为本。于是工业部委越化越小,工程教育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数目越来越多。学习苏联前的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数为215个,其中工程学科的专业数为15个。学习苏联后的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专业设置数为510个,其中工科类专业剧增到164个。“文化大革命”的1982年,我国的本科专业增加到1443个,增加后的工科专业达到255个。工科类专业经历了由学科设置专业到行业设置专业到由产品(或工序)设置专业的巨大变化。
以我国“土木工程”专业为例,1952年前仅此一个专业。1953年后开始设有“工业和民用建筑”专业和“结构工程”专业,到上世纪80年代就增加到建筑工程、地下建筑、道路工程、矿井建设、桥梁工程、铁道工程、水利工程等近十个专业。再如建筑材料类专业,1956年仅设有“混凝土及建筑制品专业”,到1982年就演变为水泥、混凝土、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砖瓦、非金属矿产等八个专业。
缺乏人文教育的窄口径专才教育,使得学生视野狭小、心理封闭,很难获得奇想和创新的灵感,即使有一点思想的火花,也不会有实施的胆略和气魄。所培养的学生匠气十足,习惯于复制或重复性操作,不敢超越前人或越雷池半步,更有甚者性格怪僻,不能与人很好地协作共事。
而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科学和技术呈指数形式增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即使是一些传统的产品或产业,其品种和工艺在高新技术的支撑下,也不断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人们职业的变动性越来越大。因而窄口径的工程教育与现代工业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化的大趋势相违背,难以应对产品替代、企业破产等引起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的转移,更满足不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工程教育在拓宽专业面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素养的教育。
我国大学本科专业已经从1982年的1343个缩减到1993年的504个,计划到未来进一步压缩到250个左右。我校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拓展为土木工程专业后,涵盖了原建筑工程、道桥工程和岩土工程。原水泥、耐火材料、混凝土等专业合并后成立了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专业面涵盖原无机、金属等类材料的10多个专业。
专业口径的变化,自然引起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巨大变革。构建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3.构建了阶段、平台加模块的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体系(www.xing528.com)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根据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系统、不断建设和完善系统、认真科学地实施该培养过程、适时检测过程运行状态并及时进行状态参数的调整,同时及时地发现一些拔尖人才,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将构成工程人才培养的主线。这里面难点和重点是培养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
图1 工程人才培养的六个平台示意
我校的做法是将整个工程人才培养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六个平台和若干个模块。三个阶段为大学本科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科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六个平台指依知识传授和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按照“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启蒙教育平台→基础理论平台→技术基础理论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知识拓展平台”一步步地推进,如图1所示。
所谓的模块是指组成某个平台的若干个知识传授或能力训练的课程或训练项目。公共基础教育是全校学生必须接受的基本训练,也依大类学科不同(如理工、人文、艺术等)而略有区别。这种思想体现在我校建筑学专业,就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体系。
一般而言,我校各专业的课内学分分配如下:综合基础阶段占课内总学分的30%~35%,学科基础阶段占课内总学分的20%~25%,专业和专业拓展阶段占课内总学分的20%~30%,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占课内总学分的10%~20%。
我校十分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全国各地建有上百个大学生实训基地,学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在实践教学中,强调科研训练,注重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国内外各种设计比赛,激发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每年一次的校内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提供大学生们的个性展现的舞台。通过实验室的开放,组织大学生们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真枪实弹”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工作,培育大学生们的创新兴趣和能力。
图2 建筑专业阶段平台加模块人才培养模式
上述的改革已初步取得了成效。从1984年起,我校的大学生们积极参与由国际建协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每三年一次的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共六次获得了14项奖项,为本赛事国际同类型大学中获奖最多学校。在2001年由英国皇家学会在中国深圳举行的首届中国和英联邦国家共认的结构工程师考试中,共有12人通过考试,其中4人是我校的毕业生,占通过率的30%,而全中国设有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有300多所。在2005年中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我校在全国2000多所大学中排名第五。我校曾是中国三大“体育红旗院校”之一,在近三年的全国省级以上比赛中荣获80多项奖项[7]。
由于以上的综合优势,我校本科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作风朴实而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五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为教育部表彰的就业先进单位。
4.问题和展望
中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时间不过20多年,市场经济的体制尚不完善。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试图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其滞后性和缺陷在所难免。尽管我们建立了初步的体系,但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创新教育的思想和体系正在探讨之中,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仍占着主导地位。与具有悠久高等教育历史的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还很年轻,我们的大学精神和理念尚有待建立和完备。与印度的一些知名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坚持教育国际化,坚持对外开放和内部的改革,将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长期的历史任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报告的通知.1989-3-2
[2]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王握文.努力创建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J].人民日报,2004-2-16
[5]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2006-3-12
[6]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13
[7]徐德龙.学海泛舟[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注释】
[1]徐德龙,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