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秀乐[1] 房喻[2]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 在当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回顾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历史,分析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其重要意义,提出我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具体措施,以及今后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有关建议,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的优先发展,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关键词】 师范生;免费教育;基础教育;教师
国家决定从2007年秋季起在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意味着,在我国曾长期实行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重返大学校园。回顾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历史,分析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理论依据和重大意义,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切实加强免费教育师范生的培养,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从而为基础教育培养出真正的优质师资。
1.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我国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师范教育的创始时期——19世纪末。1897年,清政府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培训师资的专门机构,其师范生的学费、食宿及杂费全免,每月还发放津贴,师范生毕业后必须回原省任教,以尽义务。1902年,京师大学堂开办了“师范馆”,为中国近代最早实施高等师范教育的机构,其师范生待遇相当优厚,学费、食宿、杂费全由朝廷供给,还按月考成绩发给奖金。1904年,按照《奏定学堂章程》独立设置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建立了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这一时期,所有的师范教育机构都属公立,办学经费全部由政府承担。1912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学校征收学费规程》十六条,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师范生毕业后则有服务教育的义务。193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毕业生服务规程》二十一条,规定师范学校毕业生服务年限一律为3年,服务期间不得升学及从事教育以外的工作。
中华民国成立后至1922年以前,国家一直实行师范生免费制度。《壬戌学制》颁行后,师范生的公费制度曾一度消失,严重影响了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1932年以后,陆续颁行《师范学校法》《师范学校规定》,明确规定师范生的免费待遇,师范教育又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逐步建立了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的师范教育体系。这一时期,所有的大学都实行免费入学,国家对师范生给予优惠待遇,免学费和其他费用;同时,师范院校还提前录取,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师范生每月还可获得一定的补助。
1997年以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逐步转型,师范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所有高等学校只要具备培养师资的条件都可以培养教师,师范院校也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转型。在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师范教育实施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受教育者普遍按照成本分担原则缴费入学。2003年完成了师范类学生的收费并轨,师范生由过去的免费和缴半费接受高等教育转变到实行全额缴费,结束了几十年免费读师范的历史,与此同时,师范毕业生也获得了“就业自由”。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师范教育有弱化的倾向,不利于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在当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并领取生活费补贴;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这一决策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
2.1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理论依据
首先,师范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在于重视人才,重视教育,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母机,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根基,只有牢固树立教师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充实和提高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才能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生源,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可见,师范教育是国家的一项基础性事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师范教育具有鲜明的公共产品的属性。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不可以阻止另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属性。高等教育则介于两者之间,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性,属于准公共产品。而师范教育则具有鲜明的公共产品的属性:一是师范教育产生巨大的外部社会效益,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公益性;二是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公共性,属于法定的强迫教育,而作为为义务教育培养师资的师范教育则同样具有公共性。因此,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不能简单地应用于师范教育领域。
2.2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大意义
第一,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国家为促进教育优先发展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幸福的大事。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奠定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大厦中的基础性地位,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将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政府尊师重教、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示范性举措,表明了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及教师在国家全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逐步推行,可以让全社会更加关注教育事业,使教育成为社会上受尊重的事业,使教师成为社会上受尊重的职业,从而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第三,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师范生免费教育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在国家投入不断加大、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教师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报考师范专业,从而抓住了培养优秀基础教育师资的源头,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3.我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主要措施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在招生、人才培养、就业等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制度措施,积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3.1制定招生改革的具体措施,加强招生宣传工作
制定招生章程、招生简章、招生指南,全面系统地介绍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相关政策。将师范专业在各省(区、市)放至提前批次录取。根据师范专业的特点,提高师范专业的报考条件,以确保免费师范生的生源质量。积极与各省(市)教育厅(教委)联系,做好免费教育师范生入学前与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我校签订协议的有关工作,以确保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实施效果。
同时,着力加强师范专业招生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以及各省招生考试报等报刊、电台、电视台及网络大力宣传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及相关政策;同时,分批选派工作人员深入到全国有关省(市)、县中学宣传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让考生、家长全面了解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内涵,充分调动优秀高中生报考师范专业的积极性。
我校今年的师范生招生工作已基本结束,在全国各省的免费教育师范生生源充足,质量高。在陕西省共录取981人,其中师范类理科专业录取线高出省重点线27分,师范类文科专业录取线高出省重点线8分。其他省份也都生源充足,录分线整体上高于往年。中央电视台7月28日新闻联播节目中以“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顺利完成,免费师范教育广受欢迎”为题对今年的免费师范生招生工作进行了报道,并专门强调了陕西师范大学第一志愿率达到100%
3.2加强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
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不动摇。近年来,又提出了教师教育特色发展战略,在总结六十多年办学历史、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陕西师范大学2006~2010年教师教育行动计划》,整体规划教师教育工作,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程”项目以及其他办学经费预算优先支持教师教育工作,以确保教师教育优先发展,以切实保障和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科学制定优秀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按照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基本原则,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围绕培养造就中小学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标,科学制定《陕西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方案》和优秀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我校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良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与系统的学科专业理论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从业执教能力,使其经过3年的工作实践,成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第二,完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积极探索并实行前期按学科大类培养、后期进行专业教育的“2+2”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是师范专业的特色课程,师范专业学生和非师范专业学生都可以修读。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论等13学分的必修课程;并设置了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政策与法律、现代教育思想概论等35门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从中选修4学分的课程。同时规定文科学生要修读高等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理工科学生要修读文史哲等人文学科课程。从而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文文渗透、理工渗透和文理渗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www.xing528.com)
第三,强化教育教学实践,实行师范生实习支教半年制度。
探索并实施了相对独立、层次分明的实践课程体系:一是以培养基本技能与素质为主的基础实践体系;二是以专业技能与方法训练为主的专业实践体系;三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综合实践体系。将分散的教育(专业)见习和集中的教育(专业)实习有机结合,同时积极探索并实施混合编组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新模式,将实践环节贯穿本科教育的整个进程,充分保障了见习和实习时间。所有师范生在第七学期要以实习支教的形式到农村初中、小学进行为期半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在2005级和2006级师范专业进行试点,从2007级开始,在师范专业全面实施。这将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促使师范专业师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四,建立健全师范生培养导师制。
经过长期实践,我校形成了职责明确、工作有力、成效显著的本科生导师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着力培养师范生的学科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根据我校近几年的实践,每10~15名学生配备一名本科生导师,同时配备一名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的副导师,以加强学生与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导师制专家导引室”,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每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研讨,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第五,完善师范生培养的激励约束机制。
对品学兼优的师范生给予奖励,使其享受其他非义务性的奖学金,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二年内,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签订《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并由学校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对于从教能力较差等原因不适宜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实行动态管理,调出师范专业,转入其他适宜专业学习。
第六,进一步加大教师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力度。
我校大力加强学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建立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制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资格认证制度;积极倡导和实施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教能力。同时,还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战线兼职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一批基础教育战线有较高造诣的教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建立教育专业教师、学科专业教师、中小学优秀教师及其他优秀教育工作者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教育专业教学团队,以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
第七,加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条件建设。
一是建设“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资源中心”。大力完善教师教育基础设施,建立教师教育资源研发、利用、服务的平台和基地,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为培养各类教师教育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建设教师教育文献阅览室,丰富教师教育文献资料,加大基础教育改革文献资料、教育科学教学与研究文献资料的建设,为师范生的学习研究提供便利。
二是建立“陕西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训练与测试中心”。根据《陕西师范大学2006~2010年教师教育行动计划》,为强化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我校正在规划建设一流的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训练与测试中心,以全面开展师范生综合能力培训,切实培养师范生的普通话基本功与语言表达能力、书写基本功与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课件制作能力以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同时,实施“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书”制度,并以此作为师范生获取教师资格证书及参加教育实习的前提和基础,以提高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
3.3积极探索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就业改革
首先,完善师范生就业制度。根据师范生免费教育相关政策,我校积极探索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统一分配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就业制度,与陕西省以及相关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商讨免费教育师范生支教服务的政策问题,以确保免费教育师范生履行国家义务,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教师。
其次,将免费教育师范生服务支教与教育硕士培养相结合,这是国家为基础教育培养高层次优质师资的一大举措。学校积极探索,结合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制定《免费教育师范生“4+3”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基础教育培养高层次优质师资。对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师范毕业生,学校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考核,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利用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成绩合格且通过论文答辩者,取得教育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这一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与西部农村中学积极合作,重视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很好地实施这一方案,我校已开始与新疆、青海等省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商讨相关合作培养事宜。
4.关于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若干建议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已经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开始实施,我校今年在全国的免费师范生招生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根据考生、家长及社会的反馈信息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就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4.1逐渐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普及到所有的师范院校
师范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师范教育具有鲜明的公共产品属性,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不能简单地应用于师范教育领域。同时,全面提高全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仅仅在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院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还远远不够;事实上,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着相当比例的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而西部师范院校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生。因此,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成功试点后,应积极推广到全国所有师范院校,从而有效补充广大贫困地区教师的数量,有效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
4.2相关部门要通力配合,确保免费师范生履行国家义务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入口”要把优秀的学生吸引来;在中间环节,学校要把学生培养好;在“出口”要确保师范生充分就业,履行国家义务,到基础教育战线服务。一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人事部门和师范院校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积极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二是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依靠国家对接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实施一定的就业限制及违约后的惩罚以确保师范生到基层服务是不够的。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缩小各地区及城乡间的差距,使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向往的职业。
4.3加强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互惠双赢
我校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神圣而光荣,任重而道远,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及兄弟院校大力支持,加强合作,实现双赢。
第一,希望教育行政部门授权,对我校师范生和修读教师教育课程的非师范专业学生,直接认定教师资格,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第二,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实行半年实习支教制度,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实习基地学校。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及兄弟院校能够大力支持我校,以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我校也将采取措施努力把实习基地学校建成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推广基地和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基地,真正做到通过合作,实现互惠双赢。
第三,我校建立的教师教育资源中心、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训练与测试中心将立足本校,面向全省,辐射西北乃至全国。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及兄弟院校能够大力支持我校,并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建设一流的教师培养基地和教师教育资源研发、利用、服务的平台和基地,为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宋嗣廉,韩力学.中国师范教育通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喻本伐.师范生免费的传统不能丢[J].教育研究与实践,1993,(4)
[3]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2007-5-9
【注释】
[1]江秀乐,男,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2]房喻,男,陕西师范大学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