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处方的分类及实施原则的介绍

运动处方的分类及实施原则的介绍

时间:2023-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运动处方锻炼的作用分类,目前主要有:全身耐力运动处方、力量运动处方、柔韧性运动处方。力量运动处方可用于因伤、病导致肢体长期制动、长期卧床等引起的废用性肌萎缩的康复,身体发育畸形的矫正等。目的是为提高柔韧性,则需做关节活动幅度的测定。

运动处方的分类及实施原则的介绍

第三节 运动处方的分类及实施原则

随着运动处方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运动处方分类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用不同的方法,可将运动处方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处方对象分类,可将运动处方归纳为两类: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预防健身性处方。此处,在国外还有以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竞技训练运动处方。根据运动处方锻炼的作用分类,目前主要有:全身耐力运动处方、力量运动处方、柔韧性运动处方。在运动疗法领域内,使用辅助用具、穿戴假肢、步态训练、操纵轮椅的训练等,也都有相应的运动处方。

一、根据运动处方对象分类

(一)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

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的对象,是经过临床治疗达到基本痊愈,但遗留有不同程度身体机能下降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如冠心病、脑卒中患者、手术后患者,以及已经得到一定控制的慢性病患者,如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等。这类运动处方的目的是,通过运动疗法帮助患者提高身体机能,缓解症状,减轻或消除功能障碍,恢复肢体功能,尽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主要用于综合医院的康复科、康复医疗机构,也用于社区康复工作中。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主要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来制订,在社区中工作的高级健身指导员也会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二)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的对象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参加者,包括身体基本健康的中老年人;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缺乏体育锻炼,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青年人和在校学生等。运动处方的主要目的是,指导人们采取适当的体育活动,科学地进行锻炼,以便更有效、更科学地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提高“健康体适能”、预防某些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等)的发生、防止过早衰老等。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广泛用于学校、社区、健身机构、疗养院、科研机构等处。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主要由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人来制订。

二、根据运动处方锻炼作用分类

(一)全身耐力运动处方

全身耐力(区别于肌肉力量耐力)运动处方以提高心肺功能为主要目标。全身耐力训练早期用于发展身体的耐力素质,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身耐力运动处方在急性心梗患者被抢救成功以后的康复中,或心脏搭桥术后的康复锻炼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按照运动处方进行系统地锻炼,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更快地恢复工作能力,故被称为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目前除用于急性心梗患者的康复之外,在国外已经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代谢疾病(糖尿病、肥胖病)、长期卧床引起心肺功能下降等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在全民健身计划实行的过程中,全身耐力运动处方被用于科学地指导健身,以提高锻炼者的耐力素质、维持合理的身体成分、消除亚健康状态的症状,预防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二)力量运动处方

力量运动处方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在康复医学中,通过运动疗法,即患者主动的肌力锻炼,使“废用性”萎缩肌肉的力量得到提高,肌肉横断面和体积加大,起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力量运动处方可用于因伤、病导致肢体长期制动、长期卧床等引起的废用性肌萎缩的康复,身体发育畸形的矫正等。

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力量运动处方用于指导健身者科学地进行增强肌力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力量素质,减缓中年以后肌肉萎缩的速度,预防骨质疏松等作用。

(三)柔韧性运动处方

柔韧性运动处方的作用是提高身体的柔软性素质。在康复医学中用“关节活动幅度”来衡量柔韧性的好坏。在康复医学中,通过各种主动、被动运动等,使因伤病而受累关节活动幅度尽量保持、增加或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同样能起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

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柔韧性运动处方用于指导健身者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素质,预防随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关节活动幅度下降。

全身耐力运动处方、力量运动处方、柔韧性运动处方对保持良好的健康体适能状态,都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

制订运动处方一般应当按照以下实施原则逐步执行:

(一)了解处方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www.xing528.com)

在制订运动处方之前,一定要通过口头询问、问卷调查、医学检查、体质测定等途径,了解处方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需要了解的内容有身体发育、疾病史、目前伤病情况和治疗情况、近期身体健康检查结果、身体素质/健康体适能测定结果、运动史、近期锻炼情况等。详细内容,将在后面有关章节中介绍。

全面了解处方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的目的是:

(1)除外运动禁忌证

通过全面的了解,确定处方对象有无运动禁忌证或临时禁忌运动的情况;是否能够参加体育锻炼或康复锻炼,以保证在功能测试和锻炼过程中的安全。

(2)确定运动处方的目的

通过对处方对象的全面了解,有助于确定运动处方的目的。

(3)确定运动功能评定的方案

同一种性质的运动功能评定,有适合于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运动习惯等情况的试验方案,需要根据处方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的方案。

(二)明确运动处方的目的

首先明确处方的目的是为了疾病或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还是为了预防健身。其次确定锻炼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力、提高柔韧性,还是为了减少多余的脂肪、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等。目的不同,采用运动功能评定方法不同,制订运动处方的原则也不同。

(三)进行相应的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是制订运动处方的依据。重点检查相关器官系统的功能状况。如处方目的为提高心肺功能或控制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应做心肺功能检查评定。如果目的是为增强肌肉力量,需要做肌力的测定。目的是为提高柔韧性,则需做关节活动幅度的测定。以肢体功能障碍康复为目的时,需做临床医学检查、关节活动幅度评定、肌肉力量评定、步态分析等。

(四)制订运动处方

功能检查的结果是制订运动处方的依据。制订运动处方时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除了考虑功能评定结果外,还需考虑处方对象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锻炼基础、客观条件等,安排适当的锻炼内容。

(五)指导处方对象如何执行运动处方

在按照运动处方开始锻炼之前,应帮助处方对象了解处方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如何执行处方提出的要求。第一次按照处方锻炼时,应当在制订处方者的监督指导下进行,让锻炼者通过实践了解如何执行处方。有时需要根据锻炼者的身体情况,对处方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行慢性疾病、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时,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根据每次锻炼后的反应,及时调整运动处方。

(六)监督运动处方的执行情况

通过检查锻炼日记、定期到锻炼现场观察或定期(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到实验室在监测下进行锻炼,对运动处方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有研究表明,在监督下进行锻炼,可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在监督锻炼过程中,还可以随着功能的提高,及时调整处方,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七)定期调整运动处方

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一般在一定时间后可以取得明显效果。此时需要再次进行功能评定,检查锻炼的效果,调整运动处方,以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